超光速飞行的光带在舷窗外铺展成流动的彩绸,李鄞靠在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作战服腰间的源能匕首。刀身的凉意透过反感应涂层传来,像是在无声地回应他的思绪。
【宿主,检测到你心率略有上升,是否需要调整座椅的靠背角度或播放舒缓的白噪音?】幺幺柒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电子音里的舒缓质感比昨夜更明显,【距离抵达遗忘之星轨道空间站还有9小时17分,适当放松有助于保持最佳状态。】
李鄞摇了摇头,目光落在舷窗旁的控制面板上——那里显示着飞船当前的航行参数:速度0.8倍光速,航向坐标(X37.2,Y19.8,Z-4.5),沿途无星际尘埃带或陨石群干扰。“不用调整,”他轻声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船舱里显得格外清晰,“帮我调出玄冰族储物室的三维模型,再对比一下能量枢纽室的结构数据,我想再确认下入口可能的位置。”
【好的,正在调取并叠加模型。】
瞬间,淡蓝色的虚拟光屏在李鄞眼前展开,光屏左侧是玄冰族通道图纸上的储物室结构——一个边长约5米的正方体空间,内壁刻有玄冰族特有的螺旋符文,顶部有一个直径1米的圆形凹槽,标注为“能量接口”;右侧则是能量枢纽室的实时测绘图,中央的能量柱散发着淡蓝色的光晕,东侧墙壁上有一片区域的能量波动数值明显高于其他位置,呈现出不规则的圆形轮廓。
当两个模型开始叠加时,储物室的轮廓与那片高能量波动区域完美重合,连顶部的能量接口位置,都恰好对应着能量枢纽室东侧墙壁上方的一个细微凸起。
【叠加匹配度92%,可以确定储物室的入口就在能量枢纽室东侧墙壁的高能量波动区域。】幺幺柒的声音多了几分笃定,【不过根据能量柱当前的输出功率推算,入口处的能量屏蔽强度约为玄冰切片任务中遇到的通道屏蔽的1.5倍,需要宿主的玄冰适应性强化能力全力运转,才能感知到能量流动的薄弱点。】
李鄞的指尖在虚空中点了点光屏上的能量屏蔽区域,眉头微蹙:“全力运转玄冰适应性强化,会不会消耗过多源能?毕竟后续还要应对守卫机械和可能的未知陷阱。”
【已计算过源能消耗比例。】光屏上立刻弹出一组数据:玄冰适应性强化全力运转时,每分钟消耗的源能约为宿主总源能储备的1.2%,感知薄弱点预计需要3分钟,总消耗3.6%,剩余源能足以支撑后续3小时的高强度战斗。】幺幺柒的声音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储物室内很可能存在玄冰族的能量晶体,可用于补充源能,风险可控。】
李鄞松了口气,关掉光屏。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梳理整个任务流程:抵达遗忘之星轨道空间站后,换乘登陆艇前往北半球冰原裂缝——用玄冰能量屏蔽器穿过冰层中的两处冰刺阵——在冰晶走廊利用低温源能处理金属扶手,避开能量感应灯和深渊——进入能量枢纽室,感知并找到储物室入口,获取能量钥匙——通过控制台关闭能量柱,阻止守卫机械增加——进入守卫机械待机区,清除或避开机械,最终抵达遗迹深处获取能量核心图谱。
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就在这时,船舱内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李鄞睁开眼,看向骚动的源头——两名穿着A级作战服的执行者正围着一名科研人员,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我们都跟你说了,遗迹里那么危险,你带的这些检测设备根本没用,还占登陆艇的储物空间!”其中一名高个子执行者指着科研人员脚边的银色箱子,眉头拧成一团,“登陆艇的储物空间有限,我们要带武器和补给,哪有空给你装这些没用的东西?”
科研人员是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戴着一副银框眼镜,手里紧紧抓着一个平板电脑,脸颊涨得通红:“这些设备是用来检测玄冰能量波动的,能帮你们提前预警能量陷阱!而且这是星际联盟科研部的指令,必须带到临时科研站……”
“指令?”另一名矮胖的执行者嗤笑一声,伸手就要去推银色箱子,“到了遗迹里,能不能活着出来都不一定,还管什么指令?”
李鄞皱了皱眉,刚想起身,却听到脑海中幺幺柒的声音:【宿主,检测到这两名A级执行者的任务目标是“获取玄冰族文物”,而科研人员携带的玄冰能量检测仪,可探测到文物周围的特殊能量场,对他们的任务有帮助。他们现在的行为,可能是想通过施压,让科研人员将检测仪优先提供给他们使用。】
“原来如此。”李鄞停下动作,重新靠回座椅,目光依旧落在那三人身上。他倒想看看,这两名执行者会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毕竟后续在遗迹里,很可能会和他们相遇,提前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也能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冲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