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的烛火燃到第三根时,李鄞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案上摊着的《大盛会要》和国库明细看得他头大如斗——大盛王朝表面看似太平,内里早已千疮百孔:北疆军饷拖欠三月,江南赈灾款缺口达五十万两,内务府为太后修建寿宫的预算却高达八十万两,而整个国库的存银,竟不足百万两。
“陛下,夜深了,要不要传些点心?”张德胜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见他眼底泛着青黑,忍不住劝道,“您身子刚好,可不能这么熬着。”
李鄞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四肢,稍稍驱散了些疲惫。他瞥了眼窗外,月色已沉,只有宫墙上的灯笼还亮着微弱的光:“不用了,把今天收到的密折拿来我看看。”
按照大盛祖制,地方官员可直接向皇帝递呈密折,无需经过内阁,这是皇帝掌握地方实情的重要途径。李鄞也是翻到《会要》中的记载,才想起还有这茬。
张德胜应了声,从书架后的暗格里取出一个铜制匣子,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封火漆封口的密折。李鄞挑了封江南巡抚递来的,拆开一看,内容却与白天朝堂上的奏折大相径庭——奏折里只说河堤决口,密折中却直言“河工贪腐,堤坝早已朽坏”,还附上了一串官员的名字,为首的正是工部侍郎,成国公李景隆的女婿。
李鄞的手指猛地攥紧,密折的边角被捏得发皱。难怪李嵩要让宁王垫付赈灾款,王敬主张削减宫廷用度,原来双方都在避重就轻——一个想包庇外戚,一个不愿得罪太后,竟把江南百姓的生死抛在脑后。
他又拆开一封北疆总兵的密折,上面说“匈奴异动,请求增兵”,可兵部上个月递上来的奏报,却说“北疆安稳,无需增兵”。两相对比,李鄞的心沉了下去——安国公赵毅掌管兵部,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像是有人踩在棉花上。张德胜立刻警觉起来,按住腰间的短刀:“谁?”
“是我。”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太医院院判孙太医提着药箱,佝偻着身子走了进来,“陛下昨夜受了惊,太后娘娘吩咐老臣来给陛下请脉。”
李鄞皱了皱眉,都快三更天了,太后怎么突然想起让太医来请脉?他看向张德胜,后者悄悄摇了摇头,示意没接到太后的旨意。
“孙太医深夜前来,辛苦了。”李鄞不动声色地把密折收进抽屉,伸出手腕,“那就有劳孙太医了。”
孙太医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眼睛却时不时瞟向书桌的抽屉。李鄞看在眼里,心里的疑虑更重了。片刻后,孙太医松开手,躬身道:“陛下脉象平稳,只是有些气虚,老臣开个方子,陛下按时服用即可。”
他说着,拿起纸笔写了个药方,递了过来。李鄞接过一看,上面都是些补气安神的寻常药材,没什么问题。可就在他准备让张德胜去抓药时,孙太医突然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陛下,老臣有话要讲——上月给先皇守灵的小太监,不是病逝的。”
李鄞猛地一震,抬眼看向孙太医。先皇驾崩不过半年,上个月确实有个在皇陵守灵的小太监“突发恶疾”去世,当时他刚登基不久,没放在心上。可孙太医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等他追问,孙太医已经站起身,恢复了那副苍老迟钝的模样,对着张德胜说:“张公公,劳烦你随老臣去太医院取药,有些药材需得老臣亲自挑选。”
张德胜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点头应道:“好。”
两人离开后,御书房里只剩下李鄞一人。他盯着桌上的药方,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孙太医显然是有话要对他说,却又怕被人监听,才借着取药的名义支开张德胜。可先皇守灵的小太监之死,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难道先皇的死……也有问题?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李鄞压了下去。先皇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当时太医院的所有太医都诊断过,应该不会有假。可孙太医没必要平白无故说这种话,这里面一定有隐情。
他正思索着,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触发支线任务:查明守灵小太监死亡真相。】
【任务描述:孙太医的暗示并非空穴来风,小太监的死可能牵扯出宫闱秘辛,甚至关乎先皇驾崩的真相。】
【任务奖励:积分30点,技能“察言观色”(初级),解锁暗线情报渠道】
【失败惩罚:孙太医将“突发恶疾”去世】
【任务时限:七日】
李鄞心头一凛,当即起身对殿外侍卫吩咐:“传朕口谕,即刻封锁太医院周边,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另外,让暗卫统领秦峰立刻来见朕!”他深知此事凶险,必须动用皇帝手中最隐秘的力量。
半个时辰后,一身黑衣、面容冷峻的秦峰跪在御书房内:“陛下,暗卫全员待命,请陛下示下。”
“秦峰,你带两名心腹暗卫,秘密前往皇陵,查上个月去世的守灵小太监——名叫小禄子的底细。”李鄞压低声音,“重点查他去世前见过谁、接触过什么东西,还有他的尸身现在何处,务必完好带回,不能惊动任何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