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鄞指尖划过报告上“涉案资产全额追缴”的字样,阳光在油墨字迹上折射出细碎的光,陈宇的欢呼声还在办公室走廊里隐约回荡。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桌角的手机屏幕微亮,幺幺柒的数据流无声刷新:【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波动率回归正常区间,戴维·赖特残余人脉网络活跃度降至阈值以下,无新的算法欺诈风险预警。】
“李哥,国际刑警组织那边发来了感谢信,还附了勋章申领表——你这可是立了大功,居然还要匿名?”陈宇晃着手里的文件,满脸不解。桌上的申领表静静躺着,“表彰人”一栏仍是空白,李鄞拿起钢笔,在末尾轻轻划去自己的名字:“没必要,案子告破就够了。”
他起身走向落地窗,俯瞰着脚下车水马龙的金融区——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西装革履的行人步履匆匆,没人知道这片繁华背后,曾有一场横跨四大洲的金融暗战刚刚落幕,更没人知晓,支撑这场胜利的,是一个永远隐藏在数据流里的技术灵魂。
手机震动打破沉寂,是安娜的加密来电。“李,戴维·赖特在审讯中拒不交代核心算法的备份地点,我们排查了他所有关联的服务器,都只找到无效碎片。”安娜的声音带着疲惫,“技术团队分析,他可能留有‘后手’——一套隐藏的备用算法,一旦启动,仍能引发局部金融震荡。”
李鄞眸色微沉,指尖在窗沿轻轻敲击:“我知道了,给我24小时。”挂掉电话,他快步回到办公桌前,打开加密电脑,幺幺柒的界面瞬间铺满屏幕:【戴维·赖特的算法架构存在“影子备份”特征,常规服务器排查无法捕获,推测采用“分布式隐写存储”——将算法碎片嵌入全球公开数据节点,需特定密钥拼接还原。】
“排查他近五年的数字足迹,重点锁定未公开的私人服务器、暗网数据节点及云存储隐秘分区。”李鄞指尖翻飞,键盘敲击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提取他的代码加密习惯,生成密钥特征模型,同步扫描全球公开数据——学术论文、影视素材、甚至社交媒体缓存,任何可能嵌入数据碎片的载体都不要放过。”
【收到。已提取戴维·赖特加密特征:偏好基于“椭圆曲线加密”的碎片化隐写,常用质数17作为分割标识;全球公开数据扫描中,发现瑞士某学术期刊三年前发表的《金融算法风险评估》论文,其参考文献注释区存在异常字符序列,含17次重复标识符,疑似算法碎片之一。】
屏幕上弹出论文截图,密密麻麻的字符中,几串看似无序的字母组合格外突兀。李鄞放大画面,指尖点在字符序列上:“解析字符编码,关联椭圆曲线解密算法;同时排查该期刊近五年所有论文,确认是否有其他碎片。”
【字符解析完成,对应算法模块:原油期货波动率预测逻辑;期刊全量排查发现,另外三篇论文的图表数据区、作者简介区分别隐藏碎片,对应资金流向调控、跨市场联动触发、反追踪伪装四大核心模块——已拼接形成完整备用算法框架,缺失启动密钥。】
“启动密钥……戴维·赖特的个人标识里,有没有异常的质数关联?”李鄞沉吟片刻,“他的生日、离职日期、银行账户尾号,所有数字都代入椭圆曲线方程测试。”
【测试中发现,其母亲去世日期(1998.07.23)对应的数字组合()经椭圆曲线转换后,与算法启动端口的密钥校验规则匹配度达99.8%;同步监测到,某匿名IP在近12小时内频繁访问该期刊论文,地址指向梵蒂冈某宗教机构附属服务器——疑似戴维·赖特的残余部下尝试提取算法碎片。】
李鄞眼神一凛:“立即拦截该IP的访问请求,伪装成服务器故障屏蔽数据读取;同时生成虚假算法碎片,嵌入原论文节点,误导对方拼接无效代码;联系瑞士期刊编辑部,以‘数据安全漏洞’为由,紧急下架含碎片的论文,替换为无隐写版本。”
【收到。IP访问已拦截,虚假碎片已植入,期刊论文完成替换;梵蒂冈服务器追踪显示,该IP隶属于一个名为“圣盾”的隐秘组织,成员多为前金融机构技术人员,曾为戴维·赖特提供算法支持——其核心据点位于梵蒂冈城国境内的圣天使城堡附近。】
“圣盾……”李鄞翻开戴维·赖特的人脉图谱,指尖划过一个标注“宗教界盟友”的名字——红衣主教马泰奥·卢奇,曾多次与戴维·赖特在私人场合会面,背景涉及梵蒂冈金融管理局。“排查马泰奥·卢奇与‘圣盾’的关联,调取其近期通讯记录及资金往来。”
【马泰奥·卢奇的私人账户每月有固定资金转入“圣盾”组织账户,来源为梵蒂冈某慈善基金会;通讯记录显示,其与“圣盾”头目近一周内有三次加密通话,内容提及“重启‘方舟’计划,修复算法漏洞”——推测“方舟”为备用算法的启动代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