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罕镇的风波平息一个月后,李鄞带着陈宇、林薇回到了华曜资本总部。刚走进办公室,张总监就将一份项目资料递了过来,指尖在封面“云岭山区智慧农业扶贫项目”上轻轻点了点:“这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扶持项目,华曜联合省农投注资八千万元,引进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和物联网监测系统,号称能让山区玉米亩产提高三成,带动两百多个村寨增收。但上周收到匿名举报,说项目存在数据造假,补贴资金可能被挪用,你们去核查一下。”
李鄞翻开资料,项目实施地在滇西北云岭山区的清溪镇,牵头企业是“绿禾科技”,创始人周凯曾是农业大学的教授,履历光鲜,还获得过省级“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称号。资料显示,项目启动半年来,已完成十三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申报补贴资金三千万元,公示的玉米亩产数据从原来的八百斤飙升至一千二百斤。
“听起来像是完美项目。”陈宇翻看着示范基地的照片,画面里的玉米秆粗壮挺拔,果实饱满,“但越是完美,越可能藏着猫腻。”
林薇补充道:“我查了绿禾科技的背景,股东除了周凯,还有清溪镇党委书记赵立明的侄子赵磊,占股比例15%。而且项目的监理单位,是赵立明妻子创办的咨询公司。”
利益链条已然清晰。李鄞合上资料,指尖在裤袋里轻轻敲击手机——这是他和幺幺柒约定的隐蔽联络方式。“明天出发去清溪镇,先看示范基地,再走访农户,重点核查产量数据和补贴发放情况。”他表面平静,实则已通过加密通道向幺幺柒发送了指令:“调取绿禾科技工商档案、股东关联关系及项目申报所有备案材料,同步搜集清溪镇近半年气候数据。”
【收到。】手机屏幕短暂亮起一行小字,随即熄灭,幺幺柒的响应永远及时且隐蔽。
云岭山区的清晨带着寒意,盘山公路蜿蜒曲折,车子行驶了五个小时才抵达清溪镇。周凯早已带着一行人在镇口等候,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戴着金边眼镜,显得儒雅干练:“李经理,一路辛苦!我已经安排好了,先去核心示范基地看看,午饭就在基地的农家菜馆吃,都是山里的新鲜食材。”
李鄞婉拒了热情的招待,直奔位于清溪村的核心示范基地。基地外围围着两米高的铁栅栏,门口挂着“云岭山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牌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余个种植大棚,棚顶架设着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墙角的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数据。
“这些都是最先进的物联网设备,能精准监测作物生长环境,自动调节灌溉和施肥量。”周凯指着显示屏介绍,语气中满是自豪,“你看这玉米,长得多好,再过半个月就能收割,亩产绝对能达到预期的一千二百斤。”
李鄞走进大棚,玉米秆确实比普通农田里的粗壮,玉米穗也显得饱满。但他注意到,大棚里的玉米植株间距异常均匀,几乎没有病虫害的痕迹,反而像是精心挑选后移栽的样本。“这些玉米是统一播种的吗?为什么没有看到不同生长阶段的植株?”他问道。
“为了保证示范效果,我们采用了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的方式,所以生长进度完全一致。”周凯的解释滴水不漏,伸手摘下一个玉米穗递给李鄞,“你尝尝,甜度和口感都比普通玉米好得多。”
李鄞剥开玉米皮,颗粒饱满,色泽鲜亮,但指尖触碰到的温度却有些异常——比大棚内的环境温度低了近五度。他不动声色地将玉米放回秸秆上,目光扫过棚角的灌溉管道,发现管道接口处有明显的锈迹,不像是只用了半年的设备。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幺幺柒发来消息:【绿禾科技采购记录显示,物联网设备供应商为‘鑫源科技’,该公司实为空壳,注册资本仅10万元,无任何技术研发资质;设备报关单显示为‘全新进口’,但序列号查询结果为二手翻新机,出厂时间距今三年。】
“能看看近半年的监测数据记录和灌溉施肥日志吗?”李鄞将手机揣回口袋,语气平静地问道。
周凯立刻让技术员拿来平板电脑,调出数据记录。屏幕上的数据整齐规范,温度、湿度始终保持在最适宜玉米生长的范围内,灌溉施肥时间也固定不变。“数据都是自动上传云端的,绝对真实可靠。”周凯强调道。
但陈宇在一旁敏锐地发现,所有数据的小数点后位数完全一致,更像是人工录入的规律数值,而非传感器实时采集的随机数据。“这些数据能导出一份给我们吗?我们需要和省农投的监测系统做比对。”陈宇适时开口。
周凯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点头:“当然可以,我让技术员马上导出。”
导出数据的间隙,李鄞借口去洗手间,走到无人角落拿出手机。幺幺柒已同步接收了他发来的导出数据请求,瞬间完成解析:【数据存在人工篡改痕迹,时间戳连续重复,且与清溪镇气象站记录冲突——半个月前当地出现暴雨,降水量达80毫米,系统却显示正常灌溉,无任何参数调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