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成丹的喜悦并未让姜阳冲昏头脑。他清楚,三炉成一,成丹三颗,这成功率对于新手而言算是不错,但远未到娴熟的地步,其中更夹杂着运气成分,尤其是最后那融入自身混沌灵力感悟的尝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没有急着继续炼制,而是回到居所,仔细复盘三次炼丹的全过程,尤其是最后一次成功时,那种以混沌灵力细微引导火候、调和药力的微妙感觉。
“丹方是固定的,但每个炼丹师的灵力特性、神识强度、对药性的理解各有不同。完全照搬丹方,或许能成丹,但难臻完美,更难以创新。我的优势在于五行混沌灵力对能量平衡的敏锐感知和调控能力……”姜阳目光闪动,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要尝试走一条属于自己的丹道——不完全拘泥于传统丹方和固定火候,而是以自身对五行生克的理解为核心,动态地调整炼丹过程,使其更契合药材本身的特性,以及他自身灵力的特点。
接下来的日子,姜阳变得更加忙碌。他几乎将所有贡献点都投入到了租用炼丹房和兑换蕴气丹材料上。每一次炼丹,他都不仅仅是重复劳动,而是一次精密的实验。
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操控地火,而是尝试更精细地感知地火中蕴含的土、火属性,并用自己的混沌灵力进行微调,使其更温和或更爆烈,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
他更加注重观察每一种辅药投入后,炉内整体药性的五行变化,尝试在冲突爆发前,就以相生的原理进行疏导,而非强行压制。
失败,依旧是家常便饭。炸炉、焦糊、药性冲突、凝丹失败……各种状况层出不穷。租用的丁字炼丹房时常传出异味和闷响,引得附近炼丹的弟子侧目,有人摇头叹息,觉得这个新来的师弟太过急功近利,浪费资源。
但姜阳心志坚毅,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他都详细记录原因,分析五行失衡的节点,调整下一次的方案。五行珠在他一次次竭尽全力的推演和感知中,似乎也变得更加活跃,散发出的温润光华,偶尔能让他进入一种奇妙的“洞察”状态,对炉内药力流转看得更加清晰。
半个月后,当他消耗完第八十份材料时,情况开始发生转变。
他的成丹率稳步提升到了四成左右,而且成丹品质明显优于普通的蕴气丹,丹晕更明显,药力更精纯。更让他惊喜的是,在一次炼丹中,他福至心灵,在原本丹方的基础上,额外加入了一小撮属性温和的“土苓粉”(土属性)。
这味药材并非蕴气丹丹方所有,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姜阳凭借对五行的理解,认为加入微量土属性药材,可以更好地中和地火之燥,稳固木、水主药的药性,起到“培土生木”、“土克水以防过溢”的微妙平衡作用。
结果出乎意料地好!那一炉,他成功炼制出五颗蕴气丹,其中两颗竟然达到了中品品质!丹身光泽内蕴,药香扑鼻!
“果然可行!”姜阳握着那两颗中品蕴气丹,心中激动。这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五行理论,不仅可以用于修行,更能用于丹道!
他并未将此事声张,依旧每日沉浸在炼丹和照料药圃之中。只是他负责的丙字柒号药圃,里面的青元草和露凝花长势愈发喜人,比其他药圃的同种灵植明显高出一截,灵气盎然,引得负责巡查的孙淼师兄都啧啧称奇,只当是姜阳照料格外用心,天赋异禀。
这一日,姜阳刚从炼丹堂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他刚刚又成功炼制了一炉中品蕴气丹,成功率已经稳定在五成,中品丹出现几率也达到了一到两成。这意味着,他依靠炼丹,已经初步具备了赚取贡献点并反哺自身修炼的能力。
“姜师弟。”孙淼迎面走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正要寻你。古云长老听闻你近日常在炼丹堂练习,颇为刻苦,让你明日巳时去他洞府一趟。”
古云长老?那位授课时古板严肃的长老?
姜阳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多谢孙师兄传讯,师弟明日定准时前往。”
他不知道古云长老为何突然召见,是因为自己频繁炼丹引人注目?还是因为自己药圃的异常?亦或是其他?
回到青竹苑,姜阳静心凝神,将状态调整到最佳。无论原因为何,面对一位筑基期的丹道长老,他必须谨慎以待。
次日巳时,姜阳准时来到古云长老位于百草峰后山的洞府。
洞府外看似寻常,进入之后却别有洞天。其内空间开阔,陈设古朴,药香弥漫。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府中央放置的一座造型古拙、通体暗红、铭刻着无数火焰符文的丹炉,炉底与地脉相连,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热力,远非炼丹堂那些普通丹炉可比。
古云长老正站在一张玉桌前,桌上摆放着几十种药材,他手持一枚玉简,似乎在推演着什么,眉头紧锁。
“弟子姜阳,拜见古长老。”姜阳躬身行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