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 > 第17章 因势利导

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 第17章 因势利导

作者:染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6:03:07

青州传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你心中激起万丈波澜,但表面之上,你依旧是那位温润如玉的颍川公子陈竹。你深知,越是关键时刻,越需沉得住气。

你并未立刻大张旗鼓地宣扬刘备之事,而是选择了一个更为巧妙的方式。

次日,你依约前往拜会王融。茶香袅袅中,你们先是谈论了一番荆州近来的文事,随后,你才仿佛不经意般,带着几分与年龄相符的好奇与感慨,提起了北方的“新鲜事”。

“世叔,小侄近日从北来商旅口中听得一桩奇闻,不知真假,特来向世叔求证。”你放下茶盏,语气带着适当的疑惑,“听闻那青州北海,被黄巾贼管亥重重围困,情势岌岌可危。”

王融闻言,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确有此事。孔文举(孔融)乃海内名士,若罹此难,实乃士林之殇。只恨我荆州鞭长莫及。”

你顺势接道:“奇就奇在这里。商旅言道,竟有一位自称汉室宗亲、官拜平原相的刘玄德,不顾自身兵微将寡,毅然率军千里驰援,欲解北海之围!此事在北地已传为美谈,皆言其‘急公好义,不负仁德之名’。小侄初闻,只觉难以置信,这世上竟有如此……不计利害,唯重道义之人?”

你将自己摆在听闻奇闻、半信半疑的位置上,将刘备的事迹作为一桩值得探讨的“现象”抛出,而非直接表达自己的推崇。这样既分享了信息,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

王融果然被你勾起了谈兴,他捋须沉吟道:“刘玄德……此人老夫亦有所耳闻。早年师从卢子干(卢植),镇压黄巾亦有功勋,确以仁厚着称。若此事为真,”他顿了顿,眼中露出些许复杂之色,“其行径,倒也符合其名。只是……乱世之中,行此‘傻事’,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啊。”

你注意到,王融的语气中,惋惜与赞赏并存,但更多的是对其前途的审慎悲观。这正是当下大多数士人对刘备的普遍看法。

你不再深入,只是附和道:“世叔所言极是。不过,若人人皆精于算计,这世间未免太过冰冷。能有此等‘傻事’,或许正是这昏暗世道中的一丝微光吧。” 你轻描淡写,将刘备的行为拔高到了一种道德象征的层面。

这次谈话,你成功地在王融心中,进一步强化了刘备“仁义”且“带有悲剧英雄色彩”的形象。

回到住所,你开始撰写那封给家族的长信。你写得极为考究,先是详细汇报了在荆州的见闻、学业进展,以及通过王融结交的人脉,充分展示了你此行的“价值”。然后,在信件末尾,你才以“另闻北地轶事一桩”的口吻,提到了刘备救援孔融之事。

你的措辞客观而冷静:“……北地纷传,平原相刘备,不顾麾下兵少,应孔融之请,驰援被黄巾围困之北海。此事若真,其勇其义,足可称道,颇能收揽民心士望。然其以弱击强,成败难料。若成,则声望鹊起;若败,则恐多年积累毁于一旦。此事或可视为观北地士心民望及各方势力消长之一斑,故录之,供族长与父亲参详。”

你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将刘备的事迹作为分析天下大势的一个案例呈报上去。你没有直接建议家族投资刘备,而是暗示了刘备此举可能带来的“声望”价值,以及其存在的巨大风险,引导家族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信送出去后,你便不再纠结于此。你知道,种子已经播下,需要时间发芽。

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势力的构建中。你通过之前建立的商业渠道,开始小规模地收购荆州特产的漆器、药材,并利用家族在北方的部分关系,尝试将其贩运至需求旺盛的中原地区。你并非为了牟取暴利,而是要建立一条独立、可靠且能覆盖更广区域的信息和物资通道。这条通道的每一个节点,未来都可能成为你传递消息、甚至转移人员的路径。

与此同时,你加大了对青徐地区情报的收集力度,几乎是日夜等待着新的消息传来。玉骰在你袖中,也时常传来指向东北方向的、愈发清晰的温热感。

你知道,北海城下的战局,不仅关系着孔融的存亡,更可能决定着刘备未来的命运,也间接影响着你全盘计划的走向。

你如同一个站在高处的棋手,目光穿透千山万水,紧紧盯着青州那片方寸之地,等待着那决定下一步落子的、至关重要的战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