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台的钟声在清晨的风里传开,三长两短,是五陆论道赛正式开始的信号。
高台四周的观礼席已坐满修士,天渺的席位上,元初山长老们身着紫袍,目光落在林风身上;苍木的木松长老正给身边的孙儿整理衣领,低声叮嘱着什么;炎狱的萧炎举着火晶袋,朝林风的方向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寒渊的冰洛则坐在席位边缘,指尖凝着缕寒气,显然已做好参赛准备。
林风站在参赛区的第一排,身边是叶盛。月白法袍的修士正闭目调息,岚月剑斜挎在腰间,剑鞘上的寒铁纹路随着灵脉流动微微发亮。感受到林风的目光,叶盛睁开眼,淡淡道:“灵脉调和比的是‘稳’与‘准’,别急于求成。”
“多谢提醒。”林风点头,指尖划过灵脉令牌——令牌上的灵米纹已亮起,与万灵台的灵脉产生共鸣。他摸了摸胸口的天帝令,令牌传来温润的暖意,像是在感知周围的灵气脉络,这是他在五陆冒险时养成的习惯,每次应对灵脉相关的事,都会先借天帝令感应全局。
裁判席上,风蔚大陆的“风灵子”长老站起身,声音透过扩音阵传遍全场:“首轮‘灵脉调和’,规则如下:各位面前的阵盘含五陆灵脉缩影,需引万灵台灵脉之力,将阵盘中紊乱的五行灵气调和至平衡,用时最短、平衡度最高者胜。限时一炷香,开始!”
话音落,参赛区的修士们同时伸手按向面前的青铜阵盘。阵盘上刻着五陆轮廓,对应五个凹槽,分别泛着青、红、蓝、黄、绿五种微光——正是木、火、冰、土、生五种灵气,此刻却在凹槽中剧烈翻滚,显然是被刻意打乱的灵脉缩影。
最先动手的是炎狱的炎烈。他握住火晶刀,将一缕火灵气注入“炎狱”凹槽,想先稳住火属性,可刚注入灵力,阵盘中的冰灵气突然暴涨,蓝色光芒瞬间吞噬了火灵气的红光,引得他脸色一变:“该死!灵脉相克反被反噬了!”
苍木的少年修士则选择从“苍木”凹槽入手,试图用生灵气中和紊乱,可生灵气太过柔和,刚触碰到土灵气就被同化,阵盘的平衡度不仅没升,反而降了几分。少年急得额头冒汗,手忙脚乱地调整灵力,却越调越乱。
寒渊的冰洛动作沉稳,她指尖凝着缕寒气,先将冰灵气稳住,再缓慢注入其他属性的灵力,可万灵台的灵脉以风属性为主,冰灵气在风灵脉的影响下渐渐消散,她不得不加大灵力输出,额角已渗出细汗。
观礼席上的萧炎忍不住攥紧了火晶袋:“灵脉相克太厉害,炎烈还是太急了。”木松长老也点头:“这阵盘是按五陆灵脉真实比例做的,生灵气弱,火灵气烈,冰灵气脆,想调和太难了。”
就在众人替参赛修士捏把汗时,林风终于动手了。他没有急着注入灵力,而是将灵脉感应盘放在阵盘旁,又掏出天帝令,轻轻放在两者之间。令牌刚接触阵盘,就泛出淡淡的金光,顺着阵盘的纹路蔓延,将五个凹槽中的紊乱灵气暂时稳住——这是他在苍木净化枯灵核时学会的技巧,先用天帝令的净化之力压制紊乱,再寻调和之法。
“他居然先稳后调!”元初山的长老眼睛一亮,“当年清鸢研究阵盘时说过,灵脉调和的关键是‘知根’,不知紊乱根源,注入再多灵力也没用。”
林风的指尖悬在阵盘上方,闭上眼睛。天帝令的金光像桥梁,将他的感知与阵盘的灵脉缩影连接起来——他能清晰地“看到”,阵盘中的紊乱源于风灵脉的干扰,风属性灵气无形无质,却能加速其他属性的消耗与冲突,就像当年在炎狱灵藻海遇到的旋藻涡,风是乱源。
找到根源后,林风不再犹豫。他先引一缕风灵脉之力注入阵盘中央的“万灵印”——这是阵盘的核心,也是五陆灵脉交汇点,稳住核心,才能稳住全局。风灵气注入的瞬间,阵盘中的紊乱灵气果然平静了几分,不再互相吞噬。
接着,他按“木→土→生→火→冰”的顺序,依次注入灵力。木灵气滋养土灵气,土灵气承载生灵气,生灵气缓和火灵气,火灵气温暖冰灵气,冰灵气又能克制木灵气的过盛——这是他在寒渊修复冰核时悟到的五陆灵气循环之道,每种属性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整体。
天帝令的金光随着他的动作流转,将每种灵气的比例控制得恰到好处。当最后一缕冰灵气注入凹槽时,阵盘突然爆发出七彩光芒,五个凹槽中的灵气不再翻滚,而是顺着纹路缓缓流动,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平衡度瞬间达到百分之百!
“成了!”观礼席上的元初山长老猛地站起身,声音里满是激动。萧炎和木松长老也同时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林风收起天帝令和感应盘,看了眼旁边的叶盛。月白法袍的修士正处于最后一步,他引风灵脉之力贯穿阵盘,平衡度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只是比林风慢了半柱香的时间。感受到林风的目光,叶盛抬头,眼底闪过一丝赞许:“你对灵脉的理解,比我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