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 第74章 石根的管理难题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第74章 石根的管理难题

作者:波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4:50:44

资金危机有惊无险地度过,工坊的生产秩序恢复了正常。陈山河把更多精力投向了市场开拓和长远规划,车间的日常管理重任,更多地压在了石根肩上。

石根是个踏实肯干的人,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但“管人”和“干活”是两码事。随着工坊规模扩大,工人增加到十几个,性格各异,水平参差,管理上的难题开始一个个冒出来,让这个年轻的“车间主任”焦头烂额。

难题一:工钱分配惹争议。

工坊实行“基本工资 计件奖励”。以前人少活简单,谁干得多干得好,一目了然。现在工序复杂了,有粗活有细活,耗时耗力不一样。怎么定工价才算公平?

马永贵手脚快,专干下料、刨板这些粗重活,计件数量多,月底拿钱也多。赵小满心思细,被郑怀古安排雕花、开精密榫眼,活儿慢,但技术含量高,计件数反而少。马永贵私下抱怨:“小满一天雕不了一朵花,拿得跟我差不多,凭啥?”赵小满则觉得委屈:“我这活儿费眼睛,伤神,价定低了不合理。”

两人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干活时明显有了隔阂,配合不如以前默契。

难题二:学徒培养进度不一。

新招的几个学徒,悟性有高有低。有个叫铁蛋的小子,人老实肯出力,但脑子慢,学东西费劲,同一个榫眼教五六遍还开歪,耽误整体进度。郑怀古脾气急,骂了几次,铁蛋更紧张,越急越错。另一个叫栓柱的,脑子活,学得快,但有点滑头,爱挑轻活干,不愿下苦功练基本功。

石根想重点培养栓柱,又怕寒了铁蛋的心;想多给铁蛋机会,又怕影响交货。怎么平衡?

难题三:老师傅的“习惯”难改。

郑怀古是技术权威,但有些老习惯让石根头疼。比如老爷子干活时烟袋不离手,火星子溅到木料上,留下烫痕,虽然不明显,但石根觉得影响品质。再比如,用过的工具随手放,不按定置管理要求归位,徒弟们有样学样,车间常找不到工具。

石根知道郑师傅是功臣,不敢直接说,委婉提醒几次,老爷子眼一瞪:“干你的活!哪那么多穷讲究!”石根只好闭嘴,自己偷偷把烫痕打磨掉,再把工具收好。

难题四:质量与进度的矛盾。

南方催货紧,省城的单子也不能耽误。石根压力大,有时会下意识地催进度。有次赵小满雕一个复杂的花牙,石根顺嘴说了句“稍微快点”,结果赵小满手一抖,雕坏了一个关键部位,整块料废了,耽误了更多时间。郑怀古知道后,把石根狠狠训了一顿:“萝卜快了不洗泥!欲速则不达!老祖宗的话都忘了?”

石根憋了一肚子委屈,跑到陈山河办公室诉苦:“山河哥,这主任俺干不了!管多了,得罪人;管少了,出乱子!郑师傅那儿说不得,永贵小满各有心思,学徒也带不动……俺还是回去干我的木匠活踏实!”

陈山河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得力干将,头发乱糟糟的,眼圈发黑,知道他是真遇到坎了。

他没有批评,也没有空泛地安慰,而是给石根倒了杯水,让他坐下,慢慢说。

听完石根的烦恼,陈山河沉吟片刻,开口道:“石根,你觉得,是开一个榫眼难,还是让十几个人心甘情愿地把榫眼都开好难?”

石根愣了一下,低下头:“管人难。”

“是啊,管人是最难的。”陈山河拍拍他肩膀,“因为人不是木头,人有想法,有脾气。但再难,也得有人管。郑师傅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我得多看外面。车间这一摊,你就是顶梁柱。”

他接着帮石根分析:

“工钱的事,不能光看件数。粗活、细活、技术活,价值不一样。咱们得弄个更细的工价表,把技术难度、辛苦程度考虑进去。这事,你拿个方案,跟郑师傅、杏枝一起商量定,要让大家觉得公平。”

“带学徒,不能一刀切。铁蛋慢,但肯下力,就多安排他练基本功,干点要求不高但需要耐心的活。栓柱聪明,就压担子,让他学复杂的,但得盯紧,不能让他耍滑。因材施教。”

“郑师傅那儿,要讲究方法。他是宝贝,得敬着。他那些习惯,当面硬说不行。你不如这样,找块好料,请他做个样品,就说‘郑师傅,您这手艺绝了!这样品咱留着当标准,让徒弟们都照着学。以后干活,咱都得按这标准来,工具用完归位,料子精心着用’。把要求变成向他看齐的标准,他容易接受。”

“进度和质量,永远质量第一!下次再催货,你就把我搬出来,说‘山河哥说了,宁可晚两天,不能出次品!谁砸牌子,砸谁饭碗!’责任我担着。”

石根听着,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管理不是当官,是服务,是协调,是带着大家一起把活干好。”陈山河最后说,“你把手艺练到顶尖,靠的是自己;你把车间管好,靠的是大家。这里面的学问,比你学木匠活深多了,急不得,慢慢琢磨。”

石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重新坚定了下来:“山河哥,俺懂了!俺再试试!”

这次谈话后,石根调整了方法。他制定了更细致的工价标准,广泛征求意见后公布,争议少了;对学徒因人施教,多鼓励、多示范,进步快了;对郑怀古,更加尊重,凡事多请教,用“树立标杆”的方式引导,老爷子反而更配合了;面对交期压力,他学会了下达更清晰的指令,合理调配人力,自己则带头攻坚。

车间里的气氛,慢慢又和谐起来。石根这个“车间主任”,开始当得像模像样了。

陈山河看着石根的成长,心里欣慰。他知道,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工坊发展必须跨越的坎。石根正在经历阵痛,但每一次解决难题,都是他迈向成熟管理者的一步。逆袭的路上,不仅需要技术专家,更需要善于带兵打仗的将才。石根,正在努力成为这样的将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