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 第143章 郑怀古的心病新解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第143章 郑怀古的心病新解

作者:波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4:50:44

联合公司内部的暗流与摩擦,陈山河和石根等人尚能凭借规则、数据和谈判技巧去应对。但有一种“暗流”,却悄然侵蚀着合作社最核心的根基——技艺的传承与匠心的守护。这一次,问题出在了郑怀古最看重、也最让他感到无力的地方。

事情源于一批发往省城友谊商店的加急订单——一套仿明式书房桌椅。这批活工艺要求高,工期紧。为赶工,石根在征得郑怀古同意后,尝试将部分非承重、纹样规则的雕花部件,交由新引进的数控雕刻机完成初坯,再由人工精修。这本是提高效率的合理尝试。

然而,在验收时,郑怀古拿着放大镜,反复检查着机雕后经学徒打磨的卷草纹花牙,眉头越皱越紧。他指着纹路转折处一个极其细微的、因机器走刀轨迹过于均匀而显得“呆板”的弧度,又对比了一块早年他亲手雕刻、带有手工“顿挫”感和“呼吸感”的同类花牙,声音沙哑而沉重:

“这活儿……味道不对了。”他放下花牙,对负责此工序的学徒(也是他新带的徒弟之一)李秀兰叹了口气,“机子雕的,形是准,可这线条,是‘死’的,没魂儿。你修磨的时候,光想着把它磨光溜,没想着把这‘死’气儿给‘救’活喽!你看这儿,手腕得这么带一下,给它点‘劲道’,这叶子才像是风里吹着的,不是纸剪的!”

李秀兰委屈地辩解:“郑师傅,这……这机器雕的底子就这样,我按图纸修的,尺寸一点不差啊!再说,客人……客人也看不出来这点差别吧?”

“看不出来?”郑怀古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痛心,“咱们干活的,能糊弄自个儿吗?咱‘北匠’的牌子,靠的就是这点‘差’别!靠的就是这点外人看不出来、咱自个儿心里清楚的讲究!”

他越说越激动,拿起那块自己早年做的花牙:“这‘顿’一下,‘挫’一下,是手的感觉,是人对木头的体谅!机器快,可它不懂木头!咱们用手,就得替木头说话!不能图快,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点‘活气儿’给丢了啊!”

这场发生在车间里的争执,很快传遍了合作社。一些年轻学徒觉得郑老爷子太较真,有点“老顽固”;而一些老师傅虽理解,却也觉得如今订单多、要求高,完全靠手工会累死,用机器帮忙无可厚非。

郑怀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车间里巡视指点,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关在“专家工作室”里,对着那堆工具发呆。有时,他会拿起一块木料,比划半天,却迟迟不下刀。陈山河发现,老爷子烟抽得更凶了,眼神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迷茫。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病”——他毕生坚守的技艺标准和价值判断,在效率和市场的冲击下,似乎正在失去认同感。他怕自己视为生命的“手艺魂”,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磨平”、“改良”,最终消失。

陈山河意识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分歧,更是价值观的碰撞,关乎“北匠”未来的灵魂走向。

晚上,陈山河提着一瓶好酒和一小碟花生米,又走进了郑怀古的工作室。老爷子正对着一块木料出神,灯光下,白发愈发显眼。

“郑师傅,喝两口,解解乏。”陈山河倒上酒。

郑怀古没接酒,叹了口气:“山河啊,俺是不是……真老了,不中用了?说的话,没人听了……”

“郑师傅,您这话可不对!”陈山河放下酒壶,神情郑重,“不是没人听,是世道变了,活儿多了,大伙儿有点赶路赶急了,一时没转过弯来!”

他拿起那块引起争议的花牙,又拿起郑怀古早年做的那块,并排放在一起:“您看,您说的对,这‘味道’是不一样!您做的,有筋骨,有温度!机器做的,是漂亮,但差点魂儿!这差别,我懂,石根懂,真正识货的客户,也懂!”

他话锋一转:“可郑师傅,咱也得想想,为啥要用机器?不是要丢手艺,是要把手艺从那些重复、费时、又不出彩的粗活里解放出来!让您,让小满、秀兰他们,能把更多的工夫、更好的精力,用在最关键、最显功力的‘画龙点睛’的地方!好比写字,磨墨铺纸是准备工作,真正见功力的,是最后那一笔!咱不能让大师天天忙着磨墨啊!”

郑怀古抬起眼皮,看了陈山河一眼,没说话,但眼神动了动。

陈山河继续道:“我看,咱得立个新规矩:机器是‘奴’,不是‘主’! 让它干‘奴’的活——打坯、出形、做标准件。但最后那一下‘点睛’,那赋予木头‘魂儿’的功夫,必须由‘主’来——就是您的手,和得了您真传的手!这规矩,得定死!以后,凡是关键部位、体现神韵的地方,必须手工完成,机器不准碰!而且,得在图纸上标明白,在工艺卡上写清楚!”

他又提出一个具体建议:“我看,咱以后每接一个新样式的活儿,您就带着秀兰他们,先完全用手工做一件‘标准样’,把您要求的那种‘劲道’、‘味道’做出来,封样!以后无论是机器做初坯还是学徒做,都必须对着‘标准样’来修,来校!达不到标准样神韵的,一律返工!这样,既保住了魂儿,也让大家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杆!”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慢慢打开了郑怀古心中的锁。老爷子沉默良久,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长长吐出一口酒气:“理……是这么个理。可这‘标准样’……费工费时啊。”

“费工费时,也值!”陈山河斩钉截铁,“这是咱‘北匠’的根!不能省!以后这类精品活,报价就得把这部分功夫算进去!咱卖的就是这份独一无二的‘手工魂’!”

第二天,陈山河在管委会上宣布了新规定:设立“关键工序手工强制令”和“标准样制度”,由郑怀古全权负责监督执行。同时,调整计价方式,对蕴含高手工价值的部件,实行优质优价。

新规推行初期,效率似乎慢了些,成本也有所增加。但当第一批完全按照新标准完成的、散发着浓郁手工韵味的书房家具送达友谊商店后,周明经理特意打来电话,盛赞其“细节处处见功力,远非普通机制品可比”。市场的认可,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

郑怀古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他带着李秀兰等徒弟,精心制作着一件件“标准样”,更像是在进行一种庄严的传承仪式。合作社里,对“手艺魂”的敬畏,重新被唤醒。这场风波,让“北匠”在效率与匠心之间,找到了艰难的平衡,也让郑怀古的“心病”,有了新的、更具时代意义的“解药”。逆袭的路上,真正的传承,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让古老的灵魂,在新的躯体里,焕发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