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 第109章 春来早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第109章 春来早

作者:波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4:50:44

北方的春天来得迟,三月中旬,河面的冰层才开始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向阳的坡地上,才隐约透出一点草芽的嫩绿。但在“北匠合作社”的院子里,春天,却早早地、以一种热火朝天的方式降临了。

美国订单的成功交付和长期合作协议的签订,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彻底吹散了冬日的沉寂,给合作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底气。账上有了充裕的资金,手里有了稳定的订单,心里有了明确的方向,整个合作社,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劲,要大干一场。

扩建厂房的计划,最先提上日程。这次不再是因陋就简的修修补补,而是有了通盘的规划。陈山河请来了县建筑队的技术员,结合生产流程,设计了新的厂房布局。选址就在老厂房的东侧,规划了更加宽敞明亮的木工车间、独立的油漆房、标准化仓库,甚至还预留了产品展示厅和职工活动室的区域。

破土动工那天,简单的仪式后,两台崭新的履带式拖拉机(合作社新添置的第一批“大件”)轰鸣着开进场地,巨大的铁铲深深掘进冻土,标志着合作社规模扩张的正式开始。王老蔫戴着安全帽,精神抖擞地指挥着,社员们干劲十足,平整场地,搬运建材,场面热火朝天。郑怀古也背着手,在工地上转悠,偶尔对地基的深度、墙体的厚度提出些老经验的建议。

新设备的采购也同步进行。石根带着赵小满,专门去了一趟省城的工业展览会,精心挑选了一批更先进、更专业的木工机械:一台数控雕刻机(用于复杂纹样的批量初加工,提高效率,但精细修整仍需手工)、数台高精度带锯和压刨机、一套完整的除尘和喷漆系统。设备运回来的那天,全社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摸着这些锃光瓦亮的“铁家伙”,眼里充满了新奇和期待。郑怀古看着那台数控雕刻机,眼神复杂,既有对“手活儿”可能被替代的隐忧,也有对提高效率的认可。陈山河特意安排赵小满负责跟厂家技术员学习操作,并明确要求:机器只用于粗加工和标准化部件,核心的工艺和灵魂,必须保留手工完成。

“子弟兵”的培养进入了快车道。借着扩建和新设备投入的契机,合作社又招收了八名十六七岁的本地青年。郑怀古的“专家工作室”成了培训中心。老爷子制定了更系统的培训大纲,从工具认知、木性了解到基本功训练,循序渐进。石根、赵小满等骨干工匠担任实操导师,推行“师徒制”。新学徒们穿着统一的工装,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枯燥却必要的基本功练习。工坊里,除了机器的轰鸣,更多了年轻而认真的打磨声和请教声。李杏枝建立了学徒档案,跟踪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技能考核。

业务层面,也有了新气象。美国史密斯的公司发来了第二批次、数量更大的订单清单,并且邀请陈山河在合适的时候访问美国,实地考察市场,交流设计理念。省外贸局也将“北匠”列为重点扶持企业,推荐参加秋季广交会。甚至有两家南方的家具经销商,通过媒体报道找上门来,希望代理“北匠”产品在国内高端市场的销售。李杏枝的财务室,开始出现外汇结算单和来自不同地区的合同,她忙着学习新知识,适应新业务。

变化不仅仅在硬件和业务上,更在人的精神面貌里。社员们的腰板更直了,说话办事更有底气。以前是埋头干活的匠人,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市场信息,讨论产品设计。休息时,大家会聚在一起,看新设备的说明书,听石根讲广交会的见闻(虽然他还没去),畅想着合作社的未来。一种自豪感、归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长。

傍晚收工,陈山河和郑怀古并肩站在即将封顶的新厂房前。夕阳的余晖洒在红砖墙上,暖洋洋的。院子里,新老设备整齐排列,学徒们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收拾工具,炊烟从食堂袅袅升起。

“郑师傅,您看,咱这摊子,算是铺开了。”陈山河感慨道。

郑怀古叼着烟袋,眯眼看着眼前的一切,缓缓吐出一口烟:“摊子铺得大,更得步步踩实了。料要真,活儿要细,人心不能浮。”

“您放心,”陈山河郑重地说,“根子,咱一定守住。”

春风拂过田野,带来泥土解冻的气息。“北匠合作社”的春天,在机器的轰鸣、砖石的垒砌和年轻人的笑语声中,早早地、实实在在地到来了。逆袭的路上,每一次成功的积累,都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起跳。这个早来的春天,预示着“北匠”将迎来一个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生长季。前方的路,虽然挑战依旧,但希望,如同这原野上的新绿,已然漫山遍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