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 第40章 品牌的想法

重生东北八零年代逆袭人生 第40章 品牌的想法

作者:波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4:50:44

仿古家具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服务队上下都充满了干劲。订单从南方不断传来,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茶台,开始有了书案、花几、屏风架等更复杂的物件。

陈山河敏锐地意识到,不能一直被动地跟着钱老板的订单走。南方的仿古家具市场刚刚兴起,鱼龙混杂,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名号。

品牌!这个词在他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这年头,农村的作坊,谁在乎什么品牌?东西做出来,能用、便宜就行。但陈山河知道,要想卖上好价钱,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是绕不开的一步。

他开始琢磨,怎么打出自己的名号。

直接叫“陈记木器”?太普通,没特色。

叫“双河木艺”?地域性太强,南方人不认。

叫“北派仿古”?有点意思,但不够具体。

他想起钱老板在信里夸赞家具时,特别提到了一句:“……此套茶台,颇有明式遗风,简约而不简单,尤其那流水纹路,与南作之精巧相比,别有一番北地雄浑质朴之韵味……”

北地雄浑质朴!

陈山河眼睛一亮!对啊!他们的优势,不就是这东北黑土地孕育出的硬木,和郑怀古这样老匠人手下那种扎实、厚重、不取巧的工艺吗?南方的仿古家具可能更追求精巧繁复,而他们可以走一条“大道至简、重材实用”的路子!

“北匠工坊”——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蹦了出来。

“北”,点明地域和风格;“匠”,强调手艺和匠心;“工坊”,则区别于大工厂,突出手工和精品的定位。

他把这个名字跟郑怀古、李杏枝、石根他们说了。

郑怀古听了,哼了一声:“花里胡哨!东西好就行,要那虚名干啥?”但也没明确反对。

李杏枝小声念了两遍“北匠工坊”,点点头:“听着挺有劲的,像个做实事的。”

石根则一脸崇拜:“山河哥,这名字起得真好听!”

陈山河心里有了底。他开始着手落实品牌的事。

第一步,是设计一个标识。他没请外人,自己琢磨。用最简洁的线条,画了一个抽象的刨子形状,旁边配上“北匠工坊”四个字,字体选用沉稳的隶书。标识整体风格古朴、硬朗,符合产品的定位。

第二步,是在产品上打上烙印。他让郑怀古用精铁打制了一个小巧的烙铁,刻上“北匠”二字和那个刨子标识。每件家具在完工前,都在不显眼但重要的榫卯结合处,或者家具底部,烙上这个印记。这既是防伪,也是品质的承诺。

第三步,是统一包装和宣传。他定制了一批专用的厚实防潮油纸和草绳,每件家具打包时,都仔细包裹,外面贴上印有“北匠工坊”标识和地址的红纸。他还印了一些简单的宣传页,附在货里,介绍产品的用料、工艺和品牌理念(虽然词句朴实,但意思明确)。

这些举措,在当时的农村作坊看来,简直是多此一举,白花钱。但陈山河坚持要做。

效果,比预想的来得快。

钱老板收到第二批烙有“北匠”印记、包装讲究的家具后,特意来了封信,信里满是惊讶和赞赏:

“……陈老弟,你这套‘品牌’的想法,了不起!南方这边,真正注重品牌和包装的个体户还不多。你这家具一拿出来,就跟别家的不一样!客户一看这烙印、这包装,就觉得是正经东西,值这个价!以后发货,务必都打上印记!……”

甚至有南方的客户,开始指名要“北匠工坊”的东西。

品牌效应初显!

陈山河趁热打铁。他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钱老板销售,开始尝试着给南方几个大城市的家具店、文物商店寄送产品目录和样品照片(虽然只是黑白照),直接宣传“北匠工坊”。

虽然回应者寥寥,但这标志着,他开始主动出击,开拓更直接的销售渠道。

“北匠工坊”这个名字,随着一件件精心打造的家具,慢慢在南方一个小圈子里流传开来。虽然名气还不大,但已经迈出了从“无名作坊”到“有牌子的工坊”的关键一步。

李杏枝负责记账时,发现打着“北匠”烙印的家具,单价和利润明显更高,而且客户退货、投诉的几乎没有。她更加理解了山河哥的苦心。

郑怀古虽然嘴上不说,但每次烙下那个“北匠”印记时,手法格外认真,仿佛那烙铁烫下的,不只是标记,更是他一辈子的手艺和名声。

品牌的种子,已经播下。虽然成长需要时间,但陈山河相信,只要坚持品质,诚信经营,“北匠工坊”这块牌子,总有一天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逆袭的路上,不仅要会生产,更要学会经营和塑造价值。品牌,就是价值的放大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