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年3月,春寒料峭的清晨,常山相巨鹿侯府内。
张羽正对着铜镜整理衣冠,镜中映出一张平平无奇的脸,略扁的鼻子,单眼皮小眼睛,整体看上去毫无特色。他叹了口气,伸手比了比自己与门框的高度,七尺(约1.61米)的身材在武将如云的汉末实在不够看。
侯爷,荀攸先生来信!典韦粗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张羽的自怨。
张羽眼睛一亮,急忙转身,却不小心被自己的衣摆绊了一下,险些摔倒。他狼狈地稳住身形,故作镇定地清了清嗓子:拿进来。
典韦高大的身影几乎填满了整个门框,他恭敬地递上信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送信人的神情,定是好消息!
张羽接过信件,手指微微发抖。希望荀攸他们办成了(这不仅是一桩婚姻,更是一次政治联盟——糜氏富甲一方,若能联姻,对他这个实力不强的常山相巨鹿侯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信件展开,荀攸工整的字迹跃入眼帘:
巨鹿侯钧鉴:糜氏已应允婚事,糜贞小姐愿嫁,并附嫁妆黄金五千两,粮草十万石,精铁三千斤,良马五百匹。请速来东海郡郯城相迎...
成了!张羽猛地一拍案几,随即又因用力过猛而龇牙咧嘴。他顾不上疼痛,兴奋地在屋内转圈,子满,快去召集高顺、耿武,点齐两千精骑,我们即刻启程前往徐州!
典韦咧嘴一笑:恭喜主公!属下这就去办。他转身大步离去,铠甲铿锵作响。
张羽坐回席上,心跳如鼓。他虽贵为常山相兼巨鹿侯,但自知文不成武不就,全赖父亲余荫和几位忠心部将扶持。如今能与糜氏联姻,不仅财力大增,更能通过糜家的商业网络获取各方情报。更重要的是,传闻糜贞不仅容貌秀丽,更精通算学、兵法,若能得此贤内助...
想到这里,张羽不禁搓了搓手,脸上露出几分猥琐的笑容。但很快,他又收敛神色,自言自语道:不可如此轻浮,毕竟是大家闺秀...
三日后,一支雄壮的骑兵队伍旌旗招展,铠甲鲜明,从常山出发,经赵国、魏郡,过兖州泰山郡,再南下至徐州东海郡,全程约一千二百里,为首的张羽身着锦袍,骑着良驹,左右分别是铁塔般的典韦和沉稳如山的高顺,后方则是耿武率领的两千精骑。
侯爷,此行往返需一月,常山防务已安排妥当。高顺汇报道,声音低沉有力。
张羽点点头,眼睛却不安地四处张望。这是他第一次离开自己的领地,心中不免忐忑。路上小心匪患,听说他们在兖州和徐州交界处活动频繁。
典韦豪迈大笑:侯爷放心,有俺典韦在,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招惹!
队伍一路向东,渡过黄河,穿过兖州,终于在十五日后抵达徐州东海郡朐县,城门外,早已得到消息的荀攸带着甄逸、赵云、张辽等人列队相迎。
恭迎巨鹿侯!荀攸上前行礼,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切已安排妥当,明日便可前往糜家庄园迎亲。
张羽下马时差点摔倒,幸亏赵云眼疾手快扶了一把。他尴尬地整理衣冠,低声道:有劳诸位了。糜家...可有特别要求?
甄逸上前一步,这位河北豪商面带微笑:糜家主糜竺只提了一个条件——需亲眼看看未来妹婿的为人。
张羽脸色一白:这...这是自然。他暗自擦了擦手心的汗水。
当晚,张羽在驿馆辗转难眠。他想起关于糜贞的种种传闻——十二岁就能打理家族账目,十三岁协助兄长制定商路规划,据说还曾女扮男装随商队出行。这样的女子,会看得上自己这样平庸之人吗?
次日清晨,张羽换上了最华贵的服饰,在众人簇拥下前往城西的糜氏庄园。庄园气势恢宏,围墙高耸,门口站着两排衣着光鲜的仆役。
糜竺亲自出迎,这位三十出头的徐州豪商气度不凡,眉目间透着精明。他打量了张羽几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随即微笑拱手:久闻巨鹿侯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张羽连忙还礼,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尖细:糜家主客气了,能得糜氏青睐,是本侯的福气。
众人入内,分宾主落座。厅堂布置典雅,墙上挂着精致的山水画,案几上摆放着罕见的南海珊瑚。张羽正暗自惊叹糜家的豪富,忽听屏风后传来环佩叮当之声。
一位身着淡绿色曲裾深衣的少女缓步而出,乌黑秀发绾成简洁的发髻,只插一支白玉簪。她眉如远山,眸若点漆,唇不点而朱,虽不是倾国倾城之貌,却有一种独特的清雅气质。
舍妹糜贞。糜竺介绍道,语气中带着骄傲。
张羽慌忙起身行礼,却不小心碰翻了茶盏,茶水洒了一身。他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地擦拭,引得几名侍女掩口轻笑。
糜贞却神色如常,落落大方地回礼:见过巨鹿侯。她的声音清亮悦耳,不带丝毫矫揉造作。
待重新落座后,糜竺开门见山:侯爷,舍妹虽为女子,但自幼随我打理家族事务,不仅精通算学商贾之道,对兵法也略有涉猎。不知侯爷对这些可有兴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