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张无忌穿越到神雕世界 > 第6章 表露身份

张无忌穿越到神雕世界 第6章 表露身份

作者:清爽薄荷糖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5:33:25

那夜林间传功之事,虽当事者皆未声张,却也如同长了脚,悄悄溜入众人耳目。峨眉弟子里头,羡慕周芷若得此造化的有之,嫉妒的亦有之。

翌日,行往一线峡途中,众人暂歇。

殷梨亭拉着宋青书来到张无忌跟前,爽朗笑道:“易兄,你既然昨夜指点了周姑娘一二,也不妨今日指点一下青书。”

这般直白讨教的话,换了旁人,以殷六侠的身份性情,断难出口。可对这张无忌,几日相处下来,他那份磊落气度、渊深见识,让人如沐春风之余更有知己之感,殷梨亭便也少了拘谨。

“自无不可。只要宋少侠愿意。”

“如蒙前辈不弃,青书求之不得!”宋青书闻言大喜过望,忙不迭躬身道。

张无忌拍拍衣袍起身:“宋少侠不必多虑,只管拣你平日顺手的招式,演上几招即可。”

“是!”宋青书应声而起,掣出腰间长剑,沉腰坐马,剑光一抖,正是武当剑法精要的起手式。

剑随身走,圆转如意,刹那间寒光点点,如封似闭,劲力吞吐间刚柔并济,深得武当剑“以意驭气,以静制动”的真味。他虽年轻,这一路剑法使来,已然颇具气象。

“殷六侠,借你长剑一用。”

说完,张无忌随手抄起殷梨亭递来的佩剑,身形一晃便切入宋青书的剑光之中。

二人斗在一处,看似过招,实则是张无忌在指点喂招。场上人影翻飞,剑啸破空,斗得酣畅淋漓。

只见张无忌步法飘忽若神,手中长剑时而疾如狂风骤雨,电掣星驰,剑招之快令人眼花缭乱;时而又似高山流云,沉凝如山岳,剑势堂堂正正,中正平和;转念间剑路陡变,诡奇刁钻,如灵蛇吐信。

旁观众人中,但凡懂些剑术的,无不瞧得目眩神驰,心知张无忌实是以万变试一剑,在实战中将各家剑法的精妙、破绽与应对之道,化作了宋青书最好的养料。

宋青书初时应对极是狼狈,全凭一身精纯根基支撑。

但此子天资确是不凡,渐渐竟稳住阵脚,于那层出不穷的奇招怪式间,竟似摸到了一丝“不变应万变”的至理。

越斗到后来,他眼神越是沉静专注,手中剑招愈发明快简练,许多以往困厄疑惑处,竟在压力下豁然开朗!

一旁的灭绝师太看得聚精会神,面色凝重,右手五指在倚天剑上无意识地轻捻着,心中已暗暗将场上的宋青书替换成了自己,该如何应对这些不同的剑法。

其余峨眉弟子,也皆屏息凝神,目不转睛。这般高手亲自喂招教习,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深义,对他们而言,同样是难得的大开眼界、印证所学之机。

其中资质最佳的周芷若,更是心神合一,昨夜所学的“落英神剑掌”种种精微变化,竟与眼前这万变剑理生出某种奇异呼应,触类旁通,领悟愈深。

二人对打了许久,直到宋青书累的气喘吁吁才方才罢手。

“多谢前辈的指点。”宋青书感激道。

张无忌笑着点了点头,气定神闲地将长剑递还殷梨亭。

一旁的蛛儿却带着几分娇嗔斜睨张无忌:“前辈!你剑法这般了得,也不早些教我?竟瞒得密不透风。”

张无忌不禁莞尔:“你又不曾问过。何况我所学杂得很,”他语气随意,带着几分玩笑意味,“上至拳掌指爪,下至枪棒鞭锏,十八般兵器样样我都略懂一二,就看你……丫头想学哪样?”

蛛儿眼睛滴溜溜转了两圈,只当他又在说大话逗自己,撇了撇嘴:“哼!那我也不稀罕,我还是继续练好我的功夫。到时候,待我功夫大成,定要毒得前辈你向我讨饶!”

“哈哈哈,好啊。”看着蛛儿那跃跃欲试的双眸,张无忌哈哈大笑。

张无忌等人又行了两日,一行人终至一线峡前。

此地果然名不虚传,两壁峭崖如刀劈斧削,摩天而立,中间仅容一线天光透入。峡道蜿蜒险仄,穿行其中,直如身在巨兽之口。出了此峡,便是明教总舵所在——光明顶了。

峡口地势稍阔,六大门派已至其五,唯有华山派尚需半日路程。

张无忌目光一扫,便瞥见了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与妻子班淑娴。

此夫妇二人忘恩负义的嘴脸立时浮上心头,张无忌心下一阵嫌恶,面上却神色不动,行若无事。何太冲夫妇哪里认得出眼前这衣衫粗陋的高手,便是当初那少年张无忌。

寻了个僻静无人处,张无忌引宋远桥、俞莲舟二人密谈。

甫一站定,张无忌便即低声言道:“宋伯伯、俞二伯,是我,无忌。”

“你……”宋远桥与俞莲舟俱是一怔。方才还以兄弟相称,忽闻此语,端的是翻天覆地的骤变,震得二人呆立当场。

见二人尚存疑虑,张无忌遂将几件少年时深受二伯照料,外间人所不知的细微往事娓娓道出。话语凿凿,由不得人不信。

宋远桥、俞莲舟对视一眼,实已信了九成,只觉匪夷所思。

“无忌,你长大了,只是这……”宋远桥很是高兴,只是看着张无忌如今的长须,气质如同经历许多风霜,唯有脸庞是稚嫩的,不免感伤道,“苦了你。五弟见到如今的你,定会高兴。”

说着,眼角已然湿了。

俞莲舟虽也激动,但他素来心细如发、沉稳过人,激动之余已察张无忌此举必有用意,当下按住心绪,沉声问道:“无忌,你此刻向我兄弟二人表露身份,可是要去做甚么紧要之事?”

张无忌心头暗赞二伯心思明澈,点了点头:“俞二伯明鉴。侄儿要上光明顶一行。此行颇多周折,恐难顾及旁人。想请二位伯伯照拂一下蛛儿。此外,我的身份,还请万勿向她提及……”

“胡闹!”话音未落,宋远桥已断然低喝,面沉似水,“那光明顶乃明教魔窟所在,龙潭虎穴!你纵有通天本领,孤身前去也是凶险万分!万一有何闪失……”

他猛地一顿,想到五弟张翠山,下面的话竟不忍再说出口,只是拼命摇头。

“大哥,”俞莲舟目光如火,紧紧盯着张无忌镇静的脸庞,安抚道,“你看无忌气定神闲,定是胸中已有成算。”

张无忌点了点头,“嗯。我知道有条小径能直达光明顶上。”

“嗯?你既知上山路径,何不由等华山派到来后,我们六派合力攻上才是稳妥”

“难道你去魔教那里,是有其他打算?”

张无忌坦率道:“是的,侄儿此去,实欲亲睹明教现状,或有法化解其与我六派之怨仇,扭转一二。”

“化解怨仇?”宋远桥大摇其头,“无忌,你心肠过善,须知魔教之徒,心狠手辣,岂是能轻易……”

俞莲舟却猛地想到一点,截口道:“你是担忧你外公他们在上面?”

宋远桥闻言也是一凛。白眉鹰王殷天正早一步驰援光明顶的消息,正是张无忌探得回报的。

“外公之事固在其中,”张无忌神情肃然,“然紧要者,在于明教中人非尽绝情悖义、无药可救之徒!”

当下,他便将自己所知明教倡导“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教义渊源,以及此刻中原明教群豪正奋力抗元的种种事迹,拣要紧处诉于二人。

宋、俞二人听罢,默然良久。此事关系到门派立场乃至正邪之辨,委实非同小可。

俞莲舟思虑再三,终是谨慎言道:“无忌,你所言或为一隅之情,但教中上下,龙蛇混杂,岂能担保人人如此?”

“二伯所虑极是。”张无忌眼中寒光一闪,周身煞气微露,“此去若有冥顽不化、怙恶不悛者,侄儿,绝不姑息!”

见张无忌那杀意炳然的气势,二人又是一惊,心里不免猜测这侄儿这几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二人相视长叹,情知此子心志已决,再难劝阻。最终,只得再三叮咛他务必随机应变,万分小心,若遇极危难处,或可直表身份,以期白眉鹰王见血亲之情,或可得庇护一二。

辞别了两位师伯,张无忌寻到蛛儿。

“蛛儿,”他温言道,“你且留在此地,与武当诸侠同行。我有件十分紧要之事,须得独自走一趟。”

“前辈,你,你会回来的吧?”蛛儿双眸里泛起泪光。

与张无忌相遇这段日子,是蛛儿这些年最幸福的时刻,有人依靠,有人呵护,让她有了几分对张无忌的依恋之情。

张无忌瞧她楚楚形容,心中怜惜更甚,展眉笑道:“傻丫头,我自然会回来寻你的。”

他故意加重了语气,又提及那渺茫却又是蛛儿心中唯一念想的名字,“勿忘了,我还答应帮你找到张无忌”

“嗯!”蛛儿重重点头,强忍泪意,只是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嶙峋乱石之后。

除了少数几人外,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

张无忌虽知那通往光明顶的密道所在,不过已是百年前的,不知其间可有沧桑变化。

但他并不在意,纵是真有变故阻隔,凭他一身轻功,亦可强行登临绝顶,不过略费些手脚罢了。

正寻寻觅觅间,张无忌忽见前方岩石后闪出一个少林老和尚身影!

那僧人形容枯瘦,僧袍灰旧,形迹甚是鬼祟。他左右张望,见四下无人,竟伸出手掌抵在一块不起眼的岩石上,微一发力,那岩石便缓缓滑开一道缝隙。老和尚身形一晃,便没入其中。

张无忌心中疑云顿起:“这少林老和尚是谁?为何行踪如此诡秘?莫非竟是潜伏在明教潜伏在六大门派里的暗子?”

好奇心起,当下更不多想,身形微晃,如轻烟般尾随其后,悄无声息地没入了岩石洞开的黑暗之中。

那老和尚似是对此地路径烂熟于胸,进了地道后步履奇快,在岔路纵横的地宫甬道中穿梭自如。张无忌敛息屏气,远远缀着,只觉这密道虽已百年,大体格局未变。

不多时,老和尚便来到一处离地丈多高岩壁,地上还有垫子的地方。

老和尚施展轻功,轻飘飘纵身而上,在石壁一处极隐晦的凸起处一按。只闻“咔哒”一声机括脆响,头顶石块便悄然滑开一线天光。老和尚毫不犹豫跃身而出,那机关随即自行合拢,严丝合缝,了无痕迹。

张无忌闪身出来,望着方才开启处,心中暗忖:“密道通路虽同往昔,但这防人之心……只怕是大不如前了。”

要知道,他(杨过)为了防止密道有人偷偷进入,可是设计了一些有毒的陷阱,不知道其中的人,很容易便会中招。

旋即张无忌依老和尚那样施为,按下那处机括,顶上再开。

甫一出洞,却见置身之处竟是一处清雅厢房的床上!雕花窗棂,罗帐低垂,香奁妆台,显是女子居所。

张无忌环顾此景,着实有些哭笑不得:“这教内的后人倒是别出心裁!竟将如此紧要的密道改成女子闺房的床下……却也难怪极难被人发掘,果真是大隐隐于市。”

忽闻门外似有步履声,他无暇细究此间主人何在,身形一动,已如柳絮般自窗口飘然而出。

他并未急于追寻那老和尚踪迹,反是打定了主意,欲在这阔别百年的光明顶上走动。一面缅怀旧日遗踪,一面趁机察看这明教,如今究竟是怎样一副光景。

只因为,他认为那老和尚是明教的暗子,否则哪会有人知道明教的密道。

此刻,光明顶上偌大的议事厅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光线昏晦,空气沉凝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十数位明教顶尖高手围坐,人人脸上都似罩着一层寒霜,厅内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与紧张。

在座者,有光明左使杨逍,青翼蝠王韦一笑,白眉鹰王殷天正;

五散人:说不得和尚、周颠、冷面先生冷谦、铁冠道人张中、彭莹玉;

五行旗五位掌旗使:厚土旗颜垣、巨木旗闻苍松、洪水旗唐洋、锐金旗庄铮、烈火旗辛然。

整整十三位,皆是明教中响当当的人物。

他们或坐或立,目光沉沉,显然心头压着沉重如山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