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阔别多年却又刻骨熟悉的景象。
四面冰峰雪岭,环绕拱卫。唯独他所处的这方小小天地,暖风徐徐,草木葱茏。奇花吐蕊,异果悬枝,依旧是那世外桃源般的洞天福地。
“竟真的……回来了?”张无忌低声自语,心头掠过一丝恍如隔世的茫然。
自从完成了岳飞的遗愿后,娶了赵玉儿为妻,观礼张君宝的大婚,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平日里打理山庄事务,督促弟子练功,与赵玉儿相伴游嬉,间或去武当山寻访张君宝等人相谈。
这般神仙也似的日子一过便是半年。岂料寻常睡梦中神魂一转,竟又回到了这昆仑深谷的怀抱。
“吱吱吱”
正思量间,两声欢快的猴啼响起。一大一小两道迅捷的身影从树杈间蹿下,跳到张无忌身前。他们那灵动的眼珠透着亲近,各自高举着一颗饱满红艳的果子,殷勤地递到他手上。
张无忌欣然接过,心头泛起暖意。他轻抚猴头,那熟悉的感受又回来了。
在这山谷的五年里,他与猴子们为伴,与他们共玩的消遣,正是昔日他困守此地时排遣孤寂的法子。
与两只猴子玩闹过后,张无忌把那两颗红艳的果子吃下。
腹中饱足,他随意摘了两颗挂在树上的果子,来到那狭窄山洞前,将果子轻轻抛了过去。
“朱伯伯,你还在吗?”
石隙另一端,那方仅够容身的逼仄平台上,朱长龄如同石雕枯坐了不知多少个寒暑春秋。骤然听得呼唤,枯寂如死水的心湖猛地翻腾起来,惊喜交加地应道:“好……好小兄弟!你可算肯开口和我说话了!”
朱长龄困守这弹丸之地已整整五年。
昆仑之巅寒冬凛冽,朔风如刀,若非他一身深厚内功护体,早已冻毙荒岩。然**尚存,精神却在那无边无际的孤绝死寂中备受熬煎。
那张小子,五年来,除却每日里只丢给他一些果子,让他不至于饿死,更不和他说过任何一句话,直让他孤苦地,度日如年。
张无忌此刻心思澄明,倒也不计较前尘仇怨,隔着石隙与朱长龄应和了几句闲话。交谈中方知晓,在他离去的不知多年世间岁月里,这谷中竟只过了一天光景。
“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回想此番遭遇——先是离魂附体,化为百年前的神雕大侠,在襄阳城头书写传奇;后又因缘际会,投身南宋初期,与那年轻的太师父同袍并肩,更搅动天下风云……种种奇遇,真个是光怪陆离,更胜南柯一梦。
“是时候该出去了!”
看着自己住了五年的地方,张无忌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不由感慨万分。
既已决定离去,他便不再踌躇。
盘踞此地五年,身外之物寥寥无几:除了一身破旧的衣衫,便只有那四卷已然铭刻于心的《九阳真经》,以及两部《医经》和《毒经》。
信步来到谷中那片他时常盘桓的林畔,张无忌对着远处攀藤跃树的白猿、还有闻得动静聚拢来的灵猴群,扬声说道:“诸位好邻居,无忌今日便要离开此地了。承蒙这些年的相伴,保重!”
几只通人性的灵猴仿佛听懂了他的话语,顿时发出急切的“吱吱”悲鸣,围着他上蹿下跳,爪牙撕扯着他的破烂衣角,眼中竟似泛起水光,满满的皆是依恋不舍。
张无忌心下感动,朗声笑道:“莫要如此。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日后若得闲暇,无忌必亲来探望,决不食言!”
听闻他这般允诺,猴群才渐渐安静下来,虽仍不舍,却不再强留,只默默目送他决然转身。
行至谷中最西侧一面山壁前,张无忌驻足凝望,风雪剥蚀的痕迹清晰可见。
“便留个印记吧。”
他右手剑指并如闪电,朝着那坚韧的岩壁挥扫疾点!锐利无匹的剑意倾泻而出,嗤嗤作响,霎时间,碎石崩飞。
片刻,石壁之上已深深烙印下四个龙飞凤舞、带着无上锋锐剑意的大字——昆仑福地!
这四字不仅是标记此地的名字。
字里行间镌刻着他这些年悟道所得的无形剑气神韵!有此印记,纵使远在天涯海角,他日心血来潮,只需感知这份独特剑意,重返此处便非难事。
更是为后人留一份缘法——若有那天赋异禀、福缘深厚者误入此谷,得见此字,细细参悟其中蕴含的无形剑理,未必不能于武道一途另辟蹊径,悟出一套足以扬名天下的奇妙剑法!
做完这一切,张无忌信步踱到那清冽如镜的湖边。
临水一照,水中倒映出一个野人:长发及腰,纠结缠绕;络腮胡须乱如荒草,更添几分沧桑狂野之气,哪里还寻得见半分当年的少年模样。
他哑然失笑:“是该收拾一下这副尊容了。”
就在他准备动手之际,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顿时心念微动,指尖剑意随心流转,竟化作世间最精巧的剃刀!
缕缕剑气如丝如缕,贴着腮帮与下颚精妙游走。但见纷飞的断须碎发如同被风吹散的细草,无声飘落水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