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圣道洪荒之鲲鹏 > 第235章 玉泉山杨戬请命

圣道洪荒之鲲鹏 第235章 玉泉山杨戬请命

作者:好看的黄瓜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8 12:53:29

视线自东海蓬莱仙岛,转向南瞻部洲西北,一处钟灵毓秀、仙气缭绕的灵山——玉泉山。此山乃阐教上仙玉鼎真人的道场,金霞洞便坐落于山巅云海之间。

百年前,灌江口惨变,玉鼎真人奉元始天尊法旨,救下杨戬,带回玉泉山,收为亲传弟子。百年光阴,弹指而过。

金霞洞内,灵气氤氲,道韵盎然。玉鼎真人端坐于蒲团之上,面容清癯,目光温润中透着睿智。他望着眼前侍立的弟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与欣慰。

杨戬已然长成一位丰神俊朗、英姿勃发的青年。他身姿挺拔,面容棱角分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额间那道天生竖纹,此刻虽闭合着,却隐隐有清光流转,仿佛内蕴一枚洞察天地的神眼。百年清修,褪去了他幼时的悲恸与稚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内敛、却又锋芒暗藏的气质。其周身法力圆融,气息渊深,赫然已达金仙圆满之境,距离凝聚胸中五气、顶上三花的太乙道果,仅差一线之隔!

如此修行速度,莫说在阐教三代弟子中独占鳌头,便是放眼整个洪荒年轻一辈,也堪称凤毛麟角。这固然得益于杨戬自身仙凡混血的绝佳根骨、以及那疑似先天神眼带来的超凡悟性,但更离不开玉鼎真人百年来的悉心栽培、倾囊相授。

玉鼎真人对其可谓视若己出。初上山时,杨戬因家变心绪不宁,悲愤交加,玉鼎真人并未急于传授高深道法,而是先以《黄庭经》、《清净经》等道门典籍为其梳理心绪,稳固道基,又以玉泉山特有的静心蒲团、悟道茶助其宁神。待其心性稍定,方传下阐教正统的玉清仙法,引导其吸纳天地灵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步步夯实根基。

更为重要的是,玉鼎真人见杨戬根骨清奇,尤擅变化腾挪之道,肉身潜能巨大,便将自身压箱底的玄功——《**玄功》 悉心传授!此功法乃玄门护法神功,内含七十二般变化,能避灾劫,善躲杀机,肉身成圣,妙用无穷,修炼至极高深处,堪称不死不灭!杨戬于此道之上,果然展现出惊世天赋,进境神速,肉身强度与变化之能,远超同阶。

百年间,玉鼎真人不仅传授道法神通,更时常为其讲解天地至理、修行关窍,甚至不惜耗费自身元气,为其讲道说法,开阔其眼界胸襟。杨戬亦不负师恩,心无旁骛,刻苦修行,将玉清仙法的中正平和与**玄功的玄妙变化融会贯通,道行一日千里。

然而,修行愈深,法力愈强,杨戬心中那份救母的执念,非但没有消减,反而愈发清晰、炽烈。每每夜深人静,或于定中,母亲瑶姬被天兵押走时那绝望的眼神、父亲杨天佑倒在血泊中的惨状、以及弟妹失散时的哭喊,便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如同梦魇,啃噬着他的内心。他知道,母亲被镇压在桃山之下,日夜受苦。身为人子,岂能安坐洞府,独享清修?

这一日,杨戬演练完七十二般变化,周身气息圆融,只觉太乙道果已触手可及。他深吸一口气,来到玉鼎真人面前,撩起道袍前襟,恭恭敬敬地跪下,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弟子杨戬,叩谢师尊百年栽培之恩!”

玉鼎真人缓缓睁开眼,看着跪在地上的爱徒,心中已然明了其意,轻叹一声:“戬儿,起来说话。你……可是又想起了山下之事?”

杨戬并未起身,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玉鼎真人,额间竖纹似乎都微微跳动:“师尊明鉴!弟子蒙师尊收录门下,授以仙法,此恩如同再造。然,百年已过,弟子修为小成,却无一日敢忘父母深恩,无一刻不念母亲受苦于桃山之下!身为人子,不能救母于危难,反而在此安享仙福,弟子……弟子心如刀割,道心难安!”

他语气激动起来,继续道:“弟子深知天庭势大,桃山禁制森严。但弟子百年苦修,已臻金仙圆满,更得师尊亲传**玄功,自信已有几分自保之力。恳请师尊允准弟子下山,前往桃山,救出母亲!纵使粉身碎骨,弟子亦无悔!”

玉鼎真人看着弟子眼中那混合着坚定、恳求与一丝压抑不住的急切的复杂神色,沉默良久。他何尝不知杨戬心中之苦?又何尝不欣赏其孝心与勇气?只是……

“痴儿……”玉鼎真人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怜惜,“你可知那桃山是何地?那是天庭镇压重犯之所,禁制重重,乃昊天上帝亲设,非大罗金仙不可破!你虽天赋异禀,修为进展神速,但终究未证太乙,如何能撼动桃山分毫?”

“再者,你救母之举,乃是违逆天条!一旦事发,便是与整个天庭为敌!届时,莫说你救不了你母亲,便是你自己,乃至为师,乃至整个玉泉山,都可能卷入滔天祸事!你让为师,如何放心让你前去?”

杨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却并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师尊!天条若是不公,为何不能违逆?我母亲何罪之有?只因仙凡相恋,便该受这永世镇压之苦吗?弟子不服!若因畏惧强权,便置母亲于不顾,弟子修行何用?这道,不求也罢!”

他重重磕头,声音哽咽却掷地有声:“师尊!弟子知道前路艰险,九死一生!但若不去一试,弟子道心将永有缺憾,此生再难寸进!求师尊成全!弟子向您保证,定会谋定而后动,绝不鲁莽行事!若事不可为,弟子……弟子也会留着有用之身,再图后计!”

看着爱徒如此决绝,玉鼎真人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深知杨戬性子外柔内刚,认定之事,绝非言语所能劝阻。强行压制,反可能使其心生怨怼,甚至滋生心魔,于道途有损。而且,元始老师当年命自己收徒,言其有师徒之缘,或许也早已料到今日之局?这其中,是否暗含天机?

沉思许久,玉鼎真人缓缓起身,走到杨戬面前,将其扶起,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他:“戬儿,你的孝心与勇气,为师深知。你既心意已决,为师……不再拦你。”

杨戬闻言,眼中顿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师尊!”

“但是!”玉鼎真人语气转为严肃,“你需答应为师三件事!”

“师尊请讲!莫说三件,便是三十件、三百件,弟子也万死不辞!”杨戬激动道。

“第一,你此行,只可探明情况,不可贸然动手!桃山禁制,非你眼下能破,需从长计议。”

“第二,遇事需冷静,三思而后行,不可逞一时之勇。若事不可为,立刻退回玉泉山,再从长计议,保全自身为上!”

“第三,”玉鼎真人顿了顿,自怀中取出一枚玉符,符上清光流转,蕴含着一丝凌厉无匹的剑意,“此乃为师炼制的护身玉符,内蕴为师一道本命剑气,危急关头可激发,相当于为师全力一击,或可助你脱困。你且收好,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杨戬双手颤抖地接过玉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与师尊的关切之情,眼眶瞬间红了,再次跪下:“弟子……谨遵师命!多谢师尊!”

玉鼎真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去吧,收拾一下,明日便下山去吧。记住,玉泉山永远是你的后盾。若……若真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便捏碎这枚玉符,为师……定会前去助你。”

“师尊……”杨戬声音哽咽,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霞光万道。杨戬一身青色道袍,背负一柄寻常宝剑,额间竖纹隐现神光,向玉鼎真人拜别后,转身驾起一道遁光,毅然决然地下了玉泉山,朝着记忆中桃山的方向而去。

山风拂过,吹动玉鼎真人的道袍。他望着弟子远去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担忧与期许。他知道,杨戬的救母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与劫难。但这或许,也是他命中注定必须经历的磨砺。雏鹰终须离巢,方能搏击长空。只是,前路风雨,这孩子,能否安然度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