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学渣要逆袭当白富美! > 第134章 涟漪

学渣要逆袭当白富美! 第134章 涟漪

作者:喜欢甜文的影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0:09:13

生日过后,蓉城的夏日依旧悠长而黏稠。蝉鸣在梧桐树梢间此起彼伏,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在姜家干净的地板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姜羡彻底卸下了在京北时那种微绷着的状态,像一株喜水的植物,尽情汲取着家庭带来的温暖与松弛。

早餐桌上,永远是姜妈变着花样的爱心投喂。

从皮薄馅嫩的抄手到香气扑鼻的叶儿粑,从熬得糯糯的绿豆粥到煎得金黄的葱油饼。

姜爸则会乐呵呵地看着她吃,时不时推过一碟泡菜,或者问起一些京北校园里无关紧要的趣事,眼神里满是满足。

这种被细致关怀包裹的感觉,是任何成就都无法替代的踏实。

午后,她有时会窝在自己房间的飘窗上,就着窗外浓得化不开的绿意,翻看从学校带回来的闲书,或者继续深入研究周文彬教授发来的课题资料。

关于国际教育科技独角兽的案例分析远比想象中复杂,但也让她对行业生态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她习惯性地将一些洞察与“识界视窗”的未来可能性联系起来,在笔记本上记下零星的思考。

辅导小雨功课成了她固定的日常项目之一。小雨似乎把她当成了无所不能的学霸偶像,数理化的问题接踵而至。

姜羡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她思考,帮她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享自己高中时总结的学习方法。

看到小雨从眉头紧锁到恍然大悟,那种通过知识传递帮助他人进步的成就感,纯粹而温暖。

生日当天发在朋友圈的那碗朴素长寿面照片,配文“新的一岁,平安喜乐”,收获了许多平凡的点赞和祝福。

其中一个来自吴彤的点赞,让她微微有些意外。几分钟后,吴彤的私聊信息跳了出来,语气比上次沙龙见面时更热络了几分:「小寿星,生日快乐![蛋糕] 看定位是回蓉城过暑假了?」

姜羡礼貌回复了感谢。

吴彤很快又发来一条:「上次你提的那个用短视频‘造梦’、先种草再收割的思路,我们团队内部反复讨论了几轮,评价非常高,已经列为接下来重点尝试的方向了。说来也巧,我这两天正好在蓉城,约见几位本地的国风创作者,聊具体的合作可能性。你要是这两天有空,一起吃个便饭?很想再听听你这个‘年轻智囊’的新鲜想法。」

姜羡心中了然。这已超出了简单的客套,是对方真正认可了她所提供思路的价值,并希望将这种联系进一步深化。

她斟酌用词,回复表达了感谢和荣幸,并谦逊地表示自己只是学生,很乐意向各位前辈学习,将姿态放得很低。约会定在了两天后的晚上。

这次,姜羡在衣着上稍微用了点心。她选了一条设计简约但剪裁优良的米白色连衣裙,面料垂坠感很好,衬得她气质沉静。头发清爽地扎起,化了点淡妆,既不会过于学生气,也不显得刻意成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种干净利落的形象。

见面的地点是城南一家需要预约的私房菜馆,环境清幽,包厢里点缀着竹子和兰花,颇有雅意。

姜羡准时到达,吴彤已经到了,身边还坐着两位看起来就很有“艺文”气息的男女。一位是穿着改良汉服、气质温婉娴静的年轻女性,另一位则是穿着亚麻衬衫、手指关节略显粗大、目光专注的男士。

吴彤热情地为他们介绍:“姜羡,来啦!快请坐。这位是清音,在国风妆造领域非常有想法;这位是木语者,专注传统木艺的创作和传播,他的榫卯作品堪称一绝。”接着又对那两位说,“这就是我常跟你们提起的姜羡,京北大学的高材生,别看年纪小,对内容和市场的见解非常独到,我上次那个项目的关键思路就是她点醒的。”

清音和木语者都微笑着向姜羡点头致意,目光里带着几分好奇和审视,但更多的是善意。姜羡落落大方地打了招呼,在吴彤身边的空位坐下。

席间,话题自然围绕着吴彤的“东方奇幻”Ip项目展开。

吴彤显然对姜羡的“造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消化和再创造,她兴致勃勃地讲着如何将清音的古典妆造与Ip中不同种族角色的设定融合,创造出具有辨识度的视觉符号;又如何利用木语者的精巧木作,来具象化世界观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器物和场景,甚至可以考虑制作微缩景观进行故事演绎。

她几次提到“多亏了姜羡上次的点拨,让我们跳出了传统衍生品的框架”,这让清音和木语者不时将目光投向姜羡,眼中的认可又加深了几分。

姜羡大多时候是安静地聆听,品尝着桌上精致的菜肴,只在吴彤主动将话题抛给她,比如问“你们年轻人会觉得这种形式更有趣吗?”或者“从传播角度看,你觉得哪种呈现方式更容易出圈?”时,她才会放下筷子,认真思考片刻,然后才开口。

她没有夸夸其谈,而是从年轻用户的心理需求、社交媒体传播的规律、以及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大众接受度等角度,平和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她语气不急不缓,条理分明,引用的例子也贴近现实,显示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洞察力,但又始终保持着对在场几位“前辈”的尊重。

“姜羡妹妹虽然年纪轻,但看问题的角度确实很独特,而且总能说到点子上。”清音掩口轻笑,语气真诚,“怪不得吴姐这么看重你,这次聊完,我对接下来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木语者也点头附和,他话不多,但表达很直接:“确实,这种思路对我们做内容的也很有启发,不能光埋头做东西,还得思考怎么让人看得懂,喜欢看。”

姜羡连忙谦虚地回应:“清音姐、木语者老师您们太客气了。我只是平时喜欢观察和琢磨,说的都是些不成熟的想法,真正落地实现,还得靠您们这样的专业人士。我要向各位老师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她的谦逊和得体的回应,赢得了更多的好感。这顿饭吃得气氛融洽,宾主尽欢。临走时,吴彤特意落后半步,拍了拍姜羡的肩膀,低声说:“保持联系,你以后的路,会非常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又有什么新想法,随时微我。”眼神里的欣赏几乎不加掩饰。

这次会面,像一阵温和的微风,让姜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在更广阔、更专业的土壤里悄然发芽、生长。这种基于价值认可而建立起来的人脉联系,比单纯的金钱往来更加牢固和有意义。

回到家,已是华灯初上。姜妈给她留了盏灯和一碗冰镇好的绿豆汤。她坐在客厅,慢慢喝着清甜的汤水,回复了小雨下午发来的几条关于物理问题的微信,用语音耐心地讲解了一番。这种纯粹的知识传递和帮助,让她从刚才略带应酬感的场合中彻底抽离出来,内心重新变得宁静而充实。

然而,这份宁静在临睡前被一条标记着 [常规汇报\/已处理] 的加密信息打破。

信息来自牧恒。

姜羡点开内容,目光平静地扫过。牧恒的汇报一如既往的简洁,条理分明,没有任何冗余的情绪化描述:

「1. 星流科技:过去三周,监测到经由多个离岸匿名账户,持续小规模吸纳市场散股,累计占比约0.5%,动作隐蔽且分散,意图暂不明朗。初步判断为试探性建仓或埋伏性投资。

处理: 已通过可控的独立渠道进行小幅对冲性介入,将其平均收购成本被动抬升约15%,同时成功植入隐蔽监控节点,可持续追踪其后续动向。目前对方未表现出异常反应。持续监控中,综合评估风险等级:低。**

2. 灵犀互动:监测到数篇技术质疑性软文在特定技术圈层及投资人社群小范围传播,内容具备一定专业性,源头经多重追溯,指向竞争对手‘迅捷科技’关联的公关机构。行为模式符合其为后续潜在商务谈判(如投资入股或收购)进行舆论铺垫、压低估值的常见策略。

处理: 已按预设预案启动舆论对冲措施,通过引导核心开发者社区及权威技术博主的讨论方向,稀释负面影响;同时,已备妥详实的技术白皮书、第三方权威评测报告及核心专利清单等反制材料,可根据事态发展随时启用。当前舆论态势可控,风险等级:低。

总体评估:上述两起事件经分析暂无直接关联,属独立的市场常规博弈行为。相关情况已纳入日常监控序列,目前未见升级迹象。根据授权框架,无需启动更高层级应对或进行即刻干预。」

姜羡的视线在牧恒冷静、精准的处理措施和风险评估上快速掠过,心中没有丝毫波澜或疑虑。

她对牧恒有着绝对的、近乎本能的信任。这种信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牧恒自出现以来,无数次以超越常人的效率和精准度处理各类复杂事务的完美记录之上,更是系统本身所赋予的、关于忠诚度的绝对保障。

在姜羡的认知里,牧恒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几乎等同于事实本身。他就像一艘性能卓越的巨轮上最顶尖的自动驾驶系统兼舵手,其被设定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确保船只平稳航行,自动规避常规风浪与暗礁,无需船长时刻盯着雷达屏幕上的每一道微小波纹。

她几乎要像往常一样,指尖轻点,回复那千篇一律却代表着全然放心的「收到」二字。但就在指令即将发出的瞬间,一个念头如同夜空中划过的微弱流星,在她脑海中闪过。

牧恒的处理是从纯粹的战术和执行层面,完美地化解了当前显露的风险。而她自己,作为这艘船的真正拥有者和战略决策者,或许可以跳出事件本身,从更宏观、更前瞻的视角,去审视一下这些“杂音”背后可能传递出的、更深层次的信号。

她沉吟了大约十秒,重新组织了语言,回复的指令与以往略有不同:

「处理方案认可。辛苦了。」

「追加指令:对‘迅捷科技’及其主要关联实体近期的动态、资金流向、核心管理层动向进行一轮深度背景挖掘与分析,优先级定为b。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此次采取针对性动作背后的真实动机与驱动因素,是单纯的短期商业博弈策略,还是其自身的经营状态、技术路线或长期战略方向发生了某些我们尚未察觉的微妙变化。」

她关注的焦点,早已不是“灵犀互动”被泼了点脏水这件已被牧恒完美处理的小事,而是“迅捷科技”这个对手“为何在此时、以此种特定方式”动手。这背后可能透露出的行业竞争格局的细微演变、对手自身的困境或野心,或许比事件本身的胜负更具战略层面的预警和参考价值。这是基于她作为决策者更高视角的考量,是对潜在信息的挖掘**,而非对牧恒处理能力与结果的任何一丝一毫的质疑。

「指令确认。」牧恒的回复几乎在她信息发送完成的下一秒就传了回来,简洁、高效,没有丝毫的疑问或延迟,立刻进入执行状态。

放下手机,姜羡赤脚走到窗边,推开玻璃窗。蓉城夏夜特有的、带着栀子花甜香和淡淡湿气的暖风迎面扑来,楼下小区里还有纳凉的人声隐约可闻,一片人间烟火的温暖祥和。

但在这片静谧的夜色之下,姜羡的思绪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远处那些无声流动的、更加冰冷和复杂的资本与数据洪流。牧恒是她麾下最卓越、最值得信赖的舵手与利剑,为她披荆斩棘,守护疆土。

而她的角色,则是那个站在舰桥上,目光超越眼前的海域,眺望遥远天际线,感知全球气候的微妙变迁,并最终决定这艘巨轮未来航向的船长。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需言说、也无需反复验证的绝对信任与默契。

生日的烛光与温馨似乎还在眼前,但十九岁的新篇章,已然带来了更沉静的心境和更清晰的格局认知。

她转身回到书桌前,重新打开了周教授发来的课题资料。学术世界的逻辑严谨与概念清晰,像一股清泉,能够很好地沉淀她偶尔被远方波澜所牵引的思绪。

她知道,无论脚下的土地多么温暖踏实,远方商业世界的风浪与暗涌永远不会停歇。

但她庆幸且自信,自己不仅拥有牧恒这把无比可靠的盾与剑,她自身,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稳步迈向足以从容驾驭这一切、制定规则而不仅仅是适应规则的掌舵者之位。未来的航程,虽充满未知,却更令人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