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对于悬浮之城亚特兰而言,只是一个被精确调控的循环周期。当穹顶的光芒由白昼般的炽热转为深海般的幽蓝,这座永不陷落的城市便进入了它宁静的“午夜”。
真理之海的中央光塔内,依旧亮如白昼。
洛云曦悬浮在一枚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数据晶体前,指尖轻触,眼前瞬间展开一片浩瀚的星图。但这并非真正的宇宙,而是归墟文明对“源能”在宏观层面运行规律的具象化模拟。无数条璀璨的光带代表着源能的流向,大大小小的光球则是源能的节点。它瑰丽、壮观,却又处处透着一种与洛云曦认知相悖的“唯心”逻辑。
在这里沉浸了数个周期,她查阅的资料越多,心中的无力感就越是沉重。
归墟的知识体系,像是一棵从根系开始就与地球科学截然不同的参天大树。他们没有“力”的概念,一切物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都被归结为“源能场”的吸引与排斥;他们不理解“化学反应”,物质的变化被视为源能属性的“嬗变”;他们甚至没有严谨的数学公理体系,许多复杂的运算,依赖的是一种近似于天赋直觉的“源能感应”。
她曾试图向负责协助她的侍女泠解释最基础的牛顿第二定律,F=ma。
“一股恒定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使其产生持续的‘加速度’。”洛云曦努力地寻找着类比。
泠湛蓝的眼眸里充满了纯粹的困惑:“尊敬的客人,我不明白。推动一个物体,难道不是需要持续消耗源能来维持它的速度吗?一旦停止供给,它自然就会在源能场的固有阻尼下恢复静止。您所说的‘加速度’,听起来像是对源能的一种……浪费?”
那一次短暂的交流,让洛云曦彻底放弃了直接“科普”的想法。
这根本不是语言翻译的问题,而是世界观的底层冲突。她就像一个试图给古代人讲解量子力学的未来访客,对方连“原子”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理解波粒二象性?
强行灌输,只会被当成疯子。
她的目光从眼前绚烂的源能星图上移开,幽深的瞳孔中倒映着无数流转的数据流。良久,她缓缓闭上眼睛。
既然无法让他们理解我的语言,那么,就让我学会他们的语言,然后……用他们的语言,讲述我的故事。
她要做一个翻译者。
一个将地球科学的严谨逻辑,翻译成归-墟人能够理解的“源能圣经”的翻译者。
这个念头一旦萌生,便如疯狂滋长的藤蔓,瞬间占据了她的全部心神。这或许是破局的唯一机会,也是她在这座孤岛上,为自己争取更大价值和主动权的唯一途径。
下定决心,洛云曦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了真理之海。
……
王座大厅。
海皇沧涯高踞于由整块不知名蓝色水晶雕琢而成的王座之上,单手支颐,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下方那个独自走入大殿的纤细身影。
自从那日解决了源能核心的故障后,他便给了这个来自异世界的女人极大的自由。她可以随意进出代表着文明核心机密的真理之海,可以调阅除了最高权限外的任何资料。他在观察,也在等待。他想看看,这个思维方式迥异的“原始人”,究竟能从归墟的智慧中领悟到什么。
“你似乎有了新的发现。”沧涯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是的,陛下。”洛云曦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抬头直视着那双仿佛蕴含着整片深海的眼眸,“我发现,我之前错了。”
“哦?”沧涯的眉梢微微挑起,流露出一丝兴趣。
“我错在试图用我的世界观,去强行解释您的世界。”洛云曦的语气坦然而诚恳,“这是一种傲慢,也是一种愚蠢。就像试图将海洋灌入河流,最终只会导致堤坝崩溃,一无所获。”
这番话让沧涯眼中闪过一抹赞许。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另一个文明的统治者面前,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那么,你现在认为该如何做?”他问道。
“我需要一座桥梁。”洛云曦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一座能够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而我,想成为那个建造桥梁的工匠。更具体地说,我希望能扮演一个‘翻译者’的角色。”
“翻译者?”
“是的。”洛云曦迎着沧涯审视的目光,缓缓道来,“贵族的源能理论博大精深,但也正因如此,它在某些微观和基础的层面,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比如,对于材料本身在长期源能冲击下的‘疲劳’现象,就一直被忽略。而我的知识体系,恰好擅长从最基础的物质层面去分析问题。”
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我无法让您的匠师们立刻理解什么是‘金属键’和‘晶格错位’,但我可以尝试用源能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比如,将其描述为‘特定频率的源能冲击导致材料内部的能量传导路径出现永久性紊乱’。前者他们听不懂,但后者,他们至少可以尝试去理解和验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