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临异世:绝色特工复仇录 > 第179章 慧眼识珠,破格录用

贡院的喧嚣散去,但清吏司衙门内的灯火,却接连数日,彻夜通明。

首次官考的近万份试卷,如雪片般堆满了整个阅卷房。沈辞带领着他精心挑选的数十名寒门考官,正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初步筛选。

“……此文尚可,文辞华美,可入二甲。”

“……此卷策论空洞,言之无物,废卷。”

“……嗯?这篇文章……观点倒是新颖,只是……唉,太过离经叛道,不合圣人之道,可惜了。废卷。”

一张张试卷,在考官们的手中决定着无数考生的命运。

洛云曦没有干涉他们的初步审阅。她知道,这些人虽然是寒门出身,但思想的枷锁,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打破。他们评判的标准,依旧是这个时代主流的“德才兼备,文以载道”。

直到三日后,所有试卷都经过了初审,分为了“甲”、“乙”、“丙”三等,以及数量最庞大的“废卷”。

洛云曦才缓缓走进了堆积如山的“废卷”房。

“主上?”沈辞有些不解,“这些都是不堪造就之辈,何劳您亲自……”

“子忧,”洛云曦拿起一份被朱笔画了个大叉的试卷,淡淡地说道,“有时候,璞玉,恰恰就混在这些顽石之中。我来,就是为了‘捡漏’。”

她坐下来,开始一张一张地翻阅那些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废卷。

大多数文章,确实如考官们所评,或是字迹潦草,或是逻辑混乱。但洛-云曦看得极其耐心,她的手指划过每一个字,仿佛能透过纸背,看到那个伏案疾书的灵魂。

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了一份试卷上。

这份试卷的字迹娟秀有力,却又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锋利。文章的题目是《论法之精神,在于公,而非在于德》。

仅仅一个标题,就足以让任何一位当世大儒斥之为“大逆不道”。

在这个“以德治国”的时代,将“法”置于“德”之上,无异于异端邪说。

但洛云曦却看得津津有味。

文章从律法的起源,谈到执法的困境,再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想与现实。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逻辑缜密,层层递进,引用的律法条文信手拈来,甚至对现行《天启律》中的几处矛盾之处,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法,非圣人道德之附庸,乃万民之契约。其上,以限君权;其下,以安黎庶。法之不行,非因民之无德,乃因法之不公也……”

“好!好一个‘法为契约’!”洛云曦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种闪耀着现代法治精神光辉的思想,竟会出现在这个时代!

她立刻看向试卷的糊名处,撕开封条,三个娟秀的小字映入眼帘——苏明月。

“是个女子的名字。”沈辞在一旁也看到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难怪……难怪考官们会将其视为废卷。女子参加官考,本就是惊世骇俗之举,还写出如此……如此惊世骇俗的文章。”

“惊世骇俗?”洛云曦冷笑一声,“我看,是惊世之才!我清吏司执掌监察,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懂法、敬法、并敢于挑战法的人才!此人,我要了!”

她将苏明月的试卷单独抽出,放在一边,继续翻阅。

很快,又一份“废卷”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份试卷的文采平平,甚至有几处语法错误,但其策论部分,却让洛云曦眼前一亮。

考题是“论国之贫富”。

别的考生都在引经据典,大谈“藏富于民”、“以农为本”的圣人大道。

而这位考生,却通篇没有一句空话。他用最朴实的语言,画出了一张张清晰的表格,详细分析了天启王朝的盐铁税、漕运、商税等各项收入的利弊,并用一种洛云曦闻所未闻、却又无比熟悉的“复式记账法”,精准地指出了国家财政的几个巨大亏空之处。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效仿前朝“均输法”,由国家设立官方商行,统一调度、买卖重要物资,以平抑物价,增加国库收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储备金,以应对天灾**。

这……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宏观调控”加“国家储备银行”吗?!

“天才!绝对的天才!”洛云曦激动得再次站了起来。她对一旁同样震惊的沈辞说道:“子忧,此人看的不是账本,而是人心与国运的流转。其价值,远胜十万雄兵!”

沈辞凑过来看了一眼,也不由得啧啧称奇:“此人……简直不像个读书人,倒像个……在算盘里打滚了一辈子的老账房。”

洛云曦撕开糊名,上面写着——赵算。

“去查查这两个人的背景。”洛云曦将两份试卷郑重地交给石头。

……

最终殿试,在清吏司总部的大堂举行。

皇帝亲临主考,洛云曦与几位大学士陪审。

当一个身着男装、却难掩清丽之色的女子,和一个身材微胖、满身商贾气息的青年,出现在大殿之上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女子?商人?洛司主,这……这就是你从近万份试卷中,选出来的‘奇才’?”一名老学士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洛云曦却不以为意,亲自出题。

她问苏明月:“一刁民当街辱骂朝廷命官,按律,该当何罪?”

苏明月不假思索:“回大人,依《天启律》第二百一十三条,‘辱官’,当杖二十。但律法亦有前提,若该命官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在先,则刁民之‘辱’,或为‘鸣冤’,当先查其因,再论其罪。”

她问赵算:“朝廷欲修缮黄河大堤,需银百万两,然国库空虚,一时难以凑齐。你有何良策?”

赵算眼珠一转,立刻答道:“回大人,此事易尔!可由朝廷出具‘河工债券’,以未来三年盐税为抵押,向民间富商、票号募资。此举一则解朝廷燃眉之急,二则令民间资本得以流通,三则……债券利息,亦可使出资者获利,一举三得!”

两人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鸣冤权”,更不懂什么“债券”,但他们都能听出,这两人的见识与思路,远超寻常书生。

最终,洛云曦走到御座前,躬身一礼。

“陛下,苏明月逻辑之缜密,律法之精通,可入我清吏司‘风部’,为天下立法度;赵算数算之精妙,经济之洞察,可入我清吏司‘山部’,为国家理钱粮。此二人,皆是万中无一的国之栋梁!臣恳请陛下,破格录用,点为二甲,以彰圣上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之圣明!”

皇帝轩辕宏深深地看了洛云曦一眼,又看了看殿下那两个神情忐忑却又难掩锋芒的年轻人。

许久,他缓缓点头。

“准。苏明月,赐二甲第一,为榜眼。赵算,赐二甲第二,为探花。”

圣旨一下,满堂皆惊。

洛云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的新政,终于有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她的团队,也终于注入了最需要的专业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