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在京城诡异的平静中悄然流逝。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三日堪称煎熬。那日魔影冲天的恐怖景象和后续仙使降临的清光异象,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全城,引得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有人说皇帝修炼魔功走火入魔,已被仙使诛杀;有人说天降灾劫,京城即将不保;更有甚者,传言镇国公府出了妖孽,引来了祸端…各种猜测莫衷一是,使得京城氛围压抑到了极点。
官府和残余的皇室力量(主要是些未被卷入的旁支和低级官员)试图维持秩序,却收效甚微。毕竟连皇帝都疑似变成了魔头,最高权力层几乎崩塌,整个官僚体系都处于半瘫痪状态。
唯有镇国公府,依旧是一片祥和…甚至过于祥和了。
府内草木葱茏,灵气氤氲得比仙家洞府也不遑多让。吴玥变着花样研究新式灵膳,香气飘出府外,引得饥肠辘辘的邻居们暗自吞咽口水。吴瑾和吴璇在彻底恢复后,更是沉迷于对新装备的测试和优化,偶尔府内会传出轻微的爆炸声或能量波动,都被吴麟随手布下的结界挡住,外界无从察觉。
吴麟本人,则依旧是那副懒散模样,不是躺着看小说嗑瓜子,就是在府里溜达,偶尔对着某块地砖或者花花草草嘀咕几句别人听不懂的话,比如“这块土灵气还行,适合种点麻辣味的灵椒”或者“这棵歪脖子树风水不错,下次雷劫可以引过来劈一劈,说不定能变异”。
就在这表面平静、暗流涌动的第四日清晨。
极高的天穹之上,云层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轻轻拨开,一艘庞大无比、造型古朴大气的青色玉舟缓缓穿透云层,降临于世。
玉舟长逾千丈,通体由某种不知名的青色灵玉雕琢而成,舟身铭刻着无数玄奥的符文和云纹,散发出浩瀚、威严、涤荡邪祟的磅礴气息。舟首站立着数十道身影,个个气息渊深,仙光缭绕,远非清虚子三人可比。
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古拙、眼神锐利如电、身着玄色道袍的老者,正是云渺仙宗戒律堂首座——天枢长老,其实力已达化神巅峰,只差一步便可窥探炼虚之境!他身旁,还站着几位同样气息恐怖的长老,以及一众精锐的内门弟子。
而在玉舟中央,一面直径过百丈、边缘镶嵌着八卦符文的巨大明镜悬浮着,镜面光滑如水,倒映着下方山河大地,正是仙宗至宝——巡天镜的副镜之一!此刻,镜面正对准了下方的林天皇朝京城,镜光微微闪烁,似乎在扫描分析着什么。
“好浓郁的污秽死气…沉淀于地脉,却被强行引导勃发…”天枢长老目光如电,透过巡天镜的反馈,面色凝重,“清虚子所言不虚,此地确已成魔窟沃土。那血池魔胎,竟能避开主镜多年监测,其隐匿手段和跟脚绝不简单!”
“师叔,巡天镜显示,皇宫地底确有巨大能量空洞,怨力与魔能纠缠,但核心处有极强的干扰,无法清晰窥视。”旁边一位负责操控巡天镜的长老禀报道。
“无妨,既然确定了位置,我等亲自下去一探便知。”天枢长老声音冷硬,“传令,仙舟悬停于此,布‘九霄清魔大阵’,封锁京城四方空域,许进不许出!凡有魔气异动者,格杀勿论!”
“是!”身后众人齐声应诺,道道流光从玉舟上飞出,开始布设大阵。
很快,一层淡青色的、覆盖了整个京城范围的巨大光膜在天穹顶端若隐若现,柔和却坚韧,带着净化与镇压的力量。城中百姓抬头望天,看到那如同神迹般的仙舟和光膜,更是惊惧交加,纷纷跪地祈祷。
天枢长老则带着另外两位化神期长老(玉衡长老也在其中),以及数名元婴巅峰的执事,化作数道惊鸿,直接落入京城驿馆之中。
“师叔!(师尊!)”清虚子三人早已感应到仙舟降临,恭敬地在院中等候。
天枢长老目光一扫,在气息已经完全恢复、甚至因祸得福神魂略有精进的云芷瑶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点头:“看来尔等无大碍。清虚子,将你所见所闻,再详细说一遍,不可遗漏任何细节!”
“是!”清虚子不敢怠慢,再次将经历详细禀报,并重点提到了镇国公府吴麟的存在及其种种不可思议之处,包括点破弱点、提供破阵之法、赠丹救人等,最后拿出了那枚还剩两颗“清静忘忧丹”的玉瓶。
“哦?”天枢长老接过玉瓶,倒出一颗丹药,仔细感知片刻,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惊容,“好丹药!其药性中正平和,包罗万象,更蕴含一丝…混沌初开、净化万物的道韵!此丹品阶,至少是地阶上品,甚至可能是天阶!凡俗绝不可能有此等炼丹术!”
他看向清虚子:“你确定那少年只是随手取出?他可曾透露来历师承?”
清虚子苦笑摇头:“弟子试探过,但他言语…颇为跳脱,只说丹药是自己用狗尾巴草和瓜子壳所炼。”
“哼,满口胡言。”旁边一位面容冷峻的长老哼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