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90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黄得功太了解关外那些八旗兵的可怕了。

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骑射无双,更兼战术狡猾多变,极擅捕捉战机,尤以野战冲阵、侧翼突袭为能事。若真如太子所假设,在李自成与吴三桂杀得两败俱伤、人困马乏之时,这样一支如狼似虎的生力军突然杀入……

那场面,根本不是战斗,将是一场单方面的、血腥的屠杀。

光是想想,就让黄得功不寒而栗,头皮发麻!

黄得功猛地抱拳,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充满对危险本能的敬畏:“殿下…殿下如此假设,虽看似骇人听闻,然,末将细思之下,以为确有极大可能。”

顿了顿,黄得功解释道,“尤其昨日按锦衣卫最新情报,关外满、蒙、汉八旗确有向沈阳中卫一线大规模集结调动、举行会盟的迹象。辎重粮草汇集,绝非寻常。”

“可见,鞑子已然嗅到血腥,按捺不住,蠢蠢欲动。其野心,绝不仅仅是劫掠边关那么简单,恐有倾巢南下、问鼎中原之志。”

黄得功眼神锐利,仿佛穿透舆图直抵关外,继续说道:“不过,殿下,按末将对鞑子,尤其是对那多尔衮的了解,此獠用兵,最是狡诈诡谲,深谙兵法虚实之道,喜出奇兵,惯用迂回。”

略微沉思,黄得功判断道,“多尔衮未必会老老实实从山海关一线而来,与吴三桂硬碰硬,或直接闯入李、吴的混战泥潭,而极有可能是……”

说着,黄得功猛地转身,大手在舆图上划过,手指重重地点在了京师北部、长城防线的一连串关隘——蓟州、平谷、密云一线。

“多尔衮极有可能,会——”

在舆图上划拉着,黄得功解释道,“会绕过山海关正面重兵,取道蒙古科尔沁等部草场,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墙子岭等防御相对薄弱的隘口破关而入。”

黄得功继续在舆图勾勒着,“然后沿着这条路线,经密云、怀柔、顺义,疾驰而下,直插京师北郊。”

“如此一来,既可避开山海关吴三桂的锋芒,又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过所有主力兵团,直扑我华夏腹心最柔软之地,此方为其最擅长的战术,历史上屡试不爽。”

朱慈烺听着黄得功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心中赞叹不已。这位老将果然经验老到,眼光毒辣,对敌人的了解深入骨髓。

作为穿越者,朱慈烺知道,其实历史上,多尔衮最初的计划正是如此!

若非吴三桂冲冠一怒、主动献关,清军主力根本不会走山海关,明朝末年之情势,或将完全不一样。

朱慈烺重重地点点头,语气沉凝如水:“黄都督所虑,深谋远虑,切中要害。此路,确为鞑子南下之捷径,犹如一柄悬于京师顶上的利剑,不可不防。必须在我军计划中,充分考虑此一变数。”

堂内气氛再次变得凝重无比,甚至比刚才更加压抑。

原本看似清晰诱人的北伐蓝图,因为关外鞑子这个巨大而恐怖的变数陡然介入,瞬间变得错综复杂,凶险万分,前途莫测。

仿佛一片平静的水潭表面下,隐藏着无数致命的暗流。

朱慈烺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那舆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方桌上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似是在计算着每一步的得失与风险。

片刻后,朱慈烺猛地抬起头,眼中犹豫、权衡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朱慈烺重重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乱跳,笔架摇晃,声音如同金铁交鸣,斩钉截铁:

“诸位,现情势已明,利弊已晰。风险固然巨大,然机遇更是千古难逢!”

扫视众人,朱慈烺详细分析道,“其一,李自成贼子大军主力不日即将倾巢而出,京师空虚,此乃天赐之良机,绝无仅有。”

“孤以为,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机稍纵即逝,不容错失,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朱慈烺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最终坚定看向舆图,用厚重的语气对着众人说道:

“故而,孤意已决!”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砰砰狂跳,目光死死锁定在朱慈烺身上,等待着他那最终的决定,那将决定他们以及千万人命运的号令。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将所有的勇气都吸入胸中,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宣告最后的决定,每一个字都如战鼓擂响:

“孤决意:立刻整备兵马,秘密——要绝对秘密地,在三日内,备齐所需船只、粮草、军械、火药,做好全军登船,沿运河秘密北上,直抵通州码头的万全准备。”

扫视一圈众人,朱慈烺说道:

“雷霆一击,光复神京!诸位,对此决议,可有异议?”

静,死一般的寂静,仿佛连时间都凝固了。

尽管已有预感,但当太子亲口说出这孤注一掷的战略决策时,所有人还是感到一阵窒息,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瞬间冰凉。

北上,直扑京师!

在李自成和鞑子这两头巨兽即将猛烈碰撞的夹缝之中,火中取栗,虎口拔牙。

这其中的风险,大到无法想象。

一旦消息泄露,李自成只需带大军回援,便能将北伐大军堵死在运河之上;

一旦时机把握稍有偏差,过早或过晚,都可能直面敌军主力,或错失良机;

一旦内应出现问题,东直门未能如期打开,大军顿兵坚城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关外鞑子提前破关,或是迅速结束山海关战事南下……

这八万大军,乃至太子本人,都可能陷入四面楚歌、万劫不复之地。

在座的众人,包括最为激进的常延龄,此刻都感到喉咙发干,手心冒汗,后背冰凉。

他们并非怕死,而是肩上的责任太重,太子的安危,大明的国运,天下的期望,几乎都系于此举一线。

然而,正如朱慈烺所说,天予弗取,反受其咎!风险的另一面,是巨大的机遇。

若不趁此良机搏一把,待北方战事尘埃落定,无论最终是李自成、吴三桂还是鞑子胜出,整合了北方力量后,挟胜利之威南下而来,偏安一隅的济宁,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届时,才是真正的绝望,再无翻身之日!

沉默并未持续太久。

常延龄猛地一咬牙,眼中闪过决绝,第一个单膝跪地,抱拳低吼,声震屋瓦:“殿下,末将信您。干他娘的,富贵险中求,中兴大业更是如此。”

“如此良机,若不敢把握,岂不是暴殄天物,枉为男儿?末将愿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万死不辞!”

有了带头的,黄得功也不再犹豫,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顾虑压入心底,目光变坚定,重重抱拳:“殿下决断,魄力惊天,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末将附议,愿率前军府将士,为殿下前驱,刀山火海,绝不退缩!”

“臣等附议。”

“末将附议。”

邱祖德、史可法、许文昌、赵啸天等人纷纷躬身表态,意志统一。

这一刻,所有的疑虑,都被巨大的机遇、太子的决心以及身为臣子的责任感所压倒,整个核心层的意志,高度统一了起来。

“好。”朱慈烺见无人反对,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豪气顿生,“既然诸位同心,君臣一体,此事便定下了。”

朱慈烺重重表态,“望我等同心协力,共创不世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