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85章 郑芝龙、郑成功,收入囊中矣!

众人尚在消化一连串的布局,朱慈烺已开始明确权限划分:

“此青鸾军,连同张无极将军所辖之朱雀军,两军共计四万余众,皆划归中军都督府统辖,一应粮秣、军械、火器供应,”他看向许文昌,“许总兵,需你全力保障,优先支应。”

许文昌毫不犹豫,起身抱拳:“末将遵命,必保障中军都督府所需,请殿下放心。”

朱慈烺点头,目光转向还是一脸震惊的张无极:“张无极将军。”

“末将在。”张无极立刻起身。

“朱雀军乃你一手编练,深知其性。你久经战阵,尤擅骑兵、火器运用,经验丰富。前军都督府有黄老将军、邓将军等在,骑兵战法不缺。而这新设之中军都督府,”

朱慈烺语气深沉,继续道,“初建伊始,百事待兴。常侯爷虽勇略非凡,然于新军规制、战法磨合,尚需时日。孤,要你除继续统领好朱雀军外,更需兼任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之责。”

他盯着张无极,目光满是托付和信任:“孤要你,襄助常都督,总揽中军都督府日常军务,协调整训,尤其是要全力协助郑总兵,尽快将青鸾军这支新合之军,练成一支熟稔我军规军纪、通晓新式战法、令行禁止的铁血雄师。”

朱慈烺凝视着张无极,问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张将军,孤问你,可愿担此重任?可能担此重任?”

这番话,将朱慈烺的深思熟虑展现得淋漓尽致。既给予了常延龄至高荣誉和统辖权,又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张无极作为副手实际辅佐,确保平稳过渡,快速形成战斗力。既重用了新人,又倚仗了老人,平衡之术,堪称精妙。

张无极听完,也瞬间明白了太子的良苦用心与巨大信任。

这绝非分权,而是托付。是将整合新力量、打造另一支核心野战军团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

一股热血瞬间涌上头顶,张无极毫不犹豫,上前一步,抱拳过顶,声音坚定:

“殿下,殿下如此信重,托以腹心,付以重任,末将…末将感激涕零,纵粉身碎骨,难报万一。”

“末将敢立军令状,必竭尽驽钝,辅佐常都督,团结郑总兵及诸位新来同袍,尽快将中军都督府架构立起,将青鸾军整训成军。”

“必使青鸾军,成为殿下手中又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若有差池,末将甘当军令,请殿下放心!”

“好,孤要的便是你这句话,快请起!”朱慈烺亲手扶起张无极,眼中满是赞赏。有张无极这等既忠诚又有实战经验的干将辅佐,常延龄的中军都督府便算稳了一半。

至此,新的军事架构已然明朗:

黄得功统领前军都督府,下辖冯忠之玄武军、文兴邦之济宁军、邓林祖之白虎军,共五万余众,是为第一个铁拳;

常延龄统领中军都督府,下辖张无极之朱雀军、郑鸿逵之青鸾军,共四万余众,是为朱慈烺手下又一个重拳。

两府并立,相辅相成。只待编练完成,战力不容小觑。

朱慈烺目光扫过全场,朗声道:“如此安排,职权明晰,各司其职,诸位以为如何?皆可畅所欲言,孤愿闻诸位高见。”

史可法率先起身,拱手道:“殿下圣明,如此安排,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怀远侯勇略威望,足当大任;张将军老成持重,正可辅弼;郑总兵锐意进取,亦可磨砺。中军前军,并驾齐驱,我军阵容更盛。臣,毫无异议,全力拥护!”

黄得功亦大笑起身,声若洪钟:“殿下布局,俺老黄佩服。常侯爷是条好汉,俺信得过。中军都督府立起来,俺前军都督府也有个伴,正好比比看谁练的兵更厉害。”

“殿下放心,一应需前军府配合之处,俺老黄绝无二话!” 黄得功这话豪气干云,既表明了态度,也带着良性竞争的意味。

常延龄此刻心潮澎湃,再也坐不住,猛地起身,对着朱慈烺深深一躬,虎目含光,声音沙哑:

“殿下,知遇之恩,信重之德,如山如海!”

“延龄…延龄何德何能,蒙殿下如此抬爱。此任重千钧,殿下与诸位同袍如此信赖,延龄,纵是肝脑涂地,亦绝不推辞,必与张将军、郑总兵同心同德,将中军都督府打造成殿下手中最锋利的战矛,绝不负殿下今日之托!”

朱慈烺欣然点头:“好,有常侯爷此言,孤心甚安。”

众人的目光此时都聚焦到了那位新晋的青鸾军总兵郑鸿逵身上。

只见他面色激动,却又带着明显的惶恐与不安,起身离席,走到堂中,对着朱慈烺躬身抱拳,语气诚恳甚至带着几分恳切:

“殿下,殿下隆恩,擢拔末将于行伍之中,委以总兵重任,末将…末将感激不尽。然末将虽忝中武进士,却少有独当一面之历练,更乏沙场血战之功,骤然统领两万余大军,恐…恐力有不逮,耽误殿下大事。”

郑鸿逵重重躬身,说道,“末将…末将实不敢领受,恳请殿下另择贤能,末将愿为一偏裨将佐,冲锋陷阵,绝无怨言。”

他这话说得极为谦逊,甚至有些妄自菲薄,却也是实情。他资历尚浅,几无实战经验,骤登高位,难免心中忐忑,怕难以服众,更怕辜负太子期望。

朱慈烺闻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微微一笑,走下台阶,来到郑鸿逵面前,亲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道:

“郑将军过谦了。武进士出身,便是才略之证。沙场历练,来日方长,岂是推辞理由?”

“此外,孤听说,将军之兄长,郑芝龙将军,纵横海上,屡破西夷红毛鬼子,靖清海疆,扬我国威,功勋卓着,名震寰宇。”

朱慈烺意味深长地说道,“正所谓虎兄无犬弟!孤相信,郑芝龙将军之弟,必非池中之物。”

又拍了拍郑鸿逵肩膀,朱慈烺说道,“孤,信得过你!这青鸾军总兵之位,非你莫属,你就莫要推辞了。”

这番话,既是鼓励,更是点醒。

尤其是提到其兄郑芝龙,并给予高度评价,其中深意,郑鸿逵岂能不懂?这不仅是任命他,更是向整个福建郑氏集团释放出的强烈友善与倚重信号,是在告诉郑鸿逵:你福建郑家,就好好跟着孤,今日骤然给你总兵之职,明日拜将封侯又岂会吝啬?

想到此,郑鸿逵浑身一震,抬头迎上太子那充满期许的目光,再想到家族的未来,一股豪情瞬间冲散了所有犹豫与惶恐,他猛地抱拳,声音坚定无比:

“殿下,殿下如此信重,更对家兄如此赞誉,末将…末将若再推辞,便是矫情,便是辜负殿下,愧对家兄。”

“这青鸾军总兵,末将接了,必呕心沥血,严格操练,尽快为殿下带出一支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铁军,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好,孤要的便是郑总兵这份决心。”朱慈烺抚掌大笑。

随即朱慈烺看向郑鸿逵,又道:“郑总兵,今日之后,你便以青鸾军总兵身份,即刻修书一封,派人火速送往福建,告知郑芝龙将军此地情形,让他安心为朝廷镇守海疆,整治洋面。”

朱慈烺又加重了语气,似是许诺,也是直白拉拢:“告诉他,孤在济宁,心中有他,日后必有倚重!东南海疆之安宁,乃至我大明水师之利,今后,便托付给他了。”

这话,几乎是明确的承诺,和直白的拉拢。

郑鸿逵激动得难以自持,深深躬身:“末将遵命,代家兄,代郑家,叩谢殿下天恩。” 有这位嫡太子、大明储君如此明言,郑家未来在大明朝廷中的地位,将截然不同。

而朱慈烺所想,本身郑鸿逵此人就忠勇,且文武双全,让其担任一军主帅,既有其能力加持,更能给郑芝龙信号——这太子看重你郑家,你小子别不识数。

都是千年的妖精,郑芝龙这边定了,那现在恰好二十岁的郑成功,后面直接一纸诏书要来,养在身边培育一下,一方大将岂不是又有了着落?

想着,朱慈烺心下也是嘿嘿自得。郑成功,你小子,等着孤。

回过神来,主要人事安排已定。朱慈烺目光扫向史可法带来的四人,温和说道:“黄斌卿、周之蕃、黄雷、黄登四位将军。”

四人连忙起身:“末将在。”

“尔等忠心可嘉,一路辛苦。今后青鸾军之整训、作战,还需诸位鼎力相助,各展所长。”

“末将等遵命,定辅佐郑总兵,练好新军。”

朱慈烺最后看向郑鸿逵:“郑总兵,青鸾军内部都司、守备、千总等各级武官遴选任命,由你全权负责,与常侯爷、张将军详细商议后,报孤知晓即可。务必量才施用,人尽其才。”

“末将遵命。”郑鸿逵、常延龄、张无极齐声应道。

一场宴席,一场决定未来军事格局的重要会议。

新的权力架构在朱慈烺的乾纲独断与群臣的拥护下,迅速确立。

济宁的实力,如同滚雪球般,再次壮大。中兴之基,愈加深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