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80章 “独臂神尼”原型——坤兴公主(上)

接下来的两日,济宁城内外的运转愈发显得高效,如同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在无数双手的推动下,逐渐加速。

城南新军大营,已然成为整个济宁目光汇聚的焦点。

每日拂晓,震天的号角与战鼓便会准时唤醒了沉睡的营盘。数万将士在各级将官的喝令下,开始一日艰苦卓绝的操练。

喊杀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马蹄奔腾声,混合着扬起的漫天尘土,在那片军营重地,渲染出浓浓的战意。

新设立的前军都督府衙署,位于州衙东侧,与邱祖德等文臣办公的区域比邻而居。虽只是临时一处宽敞院落,稍加修葺布置,挂上匾额,但内部已是气象一新。

巨大的山东及北直隶、全国舆图悬挂正堂墙壁之上,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清晰可辨。黄得功这位新任左都督,与杨彪这位都督佥事,已然入驻其中,开始运筹帷幄。

他们白日里大多亲临校场,督导各军操演,熟悉部队,入夜则汇聚于此,与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邓林祖等总兵官研讨军情,规划编制,调整训法,连日,深夜灯火不息。

军营之内,变化日新月异。

邓林祖的白虎军精锐骑兵,优先换装了武备司紧急赶制、修复的精良马具,还有部分新式火器,士气愈发高昂。他们与张无极的朱雀军、冯忠的玄武军、文兴邦的济宁军同场操练,迅速磨合,调教着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战法思路。

黄得功与杨彪经验老到,深知协同作战之要,着重操演步骑配合、火力与冲锋衔接、阵型转换等实战课目。校场之上,时常可见骑兵呼啸掠阵,步卒结阵如林,火铳齐射硝烟弥漫,虽略显生疏,却已初具强军雏形。

济宁城西北角的武备司,更是热火朝天,日夜不休。庄一、文立凯等人几乎吃住都在司内,统筹调度,忙得脚不沾地。

燧发枪的成功,如同给整个武备司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文立凯、于宗林、谷三等人根据太子谕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扩大生产之中。

他们从其他工坊紧急抽调了大量熟练工匠,充实到燧发枪的生产线上,将那二十七道工序进一步细化分工,推行流水作业,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产量提升至极限。

叮叮当当的锻打声、吱呀作响的钻床声、工匠们嘹亮的号子声,日夜交织……

一杆杆崭新的燧发枪,如同流水般被制造出来,经过严格检验,打上编号,送入库房,只待装备大军。

与此同时,对现有军械的翻新、改造也未曾停歇。数千杆修复一新的三眼铳、鸟铳,上百门擦拭锃亮、配齐弹药的红夷大炮、佛郎机炮,以及数以万计的战刀、长枪、盾牌、甲胄,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各军大营,迅速武装着部队。

整个武备司,就像一颗强劲的心脏,将血液与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新军的四肢百骸。

州衙之内,邱祖德、鲁王朱以海、任孔当、郑与侨、韩世奇、尹希廉等文臣,亦未得清闲。

他们一方面要协助黄得功处理大军日益繁重的粮秣、被服、饷银、安置等后勤政务,另一方面,则在朱慈烺的授意下,开始动用一切可靠渠道,秘密联络山东、南直隶乃至更远地方的故旧、乡绅,乃至一些明军将领,暗中传递太子已在济宁站稳脚跟、整军经武的消息,试探风向,积蓄人脉,为未来的更大图谋做着铺垫。

而赵啸天统领的锦衣卫与漕帮信息网络,更是如同无形的触手,高速运转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尤其是北方的战报,如同雪片般汇集到朱慈烺的案头。

近两日,最引人瞩目的消息便是:李自成与吴三桂彻底闹翻,山海关局势急转直下!吴三桂打起“为君父复仇”的旗号,拒绝投降大顺,双方剑拔弩张。更有传言称,李自成震怒,已调集大军,准备亲征山海关!

北方的剧变,给朱慈烺的内心多了许多计较,更添了几分紧迫与未知,这完全就是给自己极大的机会——李自成一旦去山海关,自己就必须去试着抓一抓,直取空虚的京师,甚至……甚至,朱慈烺盘算着,还可以按着历史上李自成败退、吴三桂和多铎等人追击的路线,来一波伏杀!

但一切,还要静待李自成动向来决定。

朱慈烺又让赵啸天加大散布自己荒淫无道、济宁内部四分五裂的假消息……

四月三日上午,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州衙后院内,难得有片刻宁静。

朱慈烺与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以及鲁王朱以海,刚刚用罢早膳,正坐在院中石凳上喝茶闲聊。连日的紧张与忙碌,让这片刻的闲暇显得尤为珍贵。

朱慈烺看着两个弟弟日渐红润的脸庞和鲁王那恢复了些许神采的面容,心中稍感慰藉。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突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异常兴奋的脚步声,伴随着赵啸天那特有的呼喊声,由远及近,如同炸雷般打破了庭院的静谧:

“殿下,殿下,喜讯!天大的喜讯啊!”

朱慈烺等人闻声一怔,齐齐转头望向月洞门。只见赵啸天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了进来,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甚至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上了。

朱慈烺站起身,有些诧异地看着赵啸天,问道:“赵指挥使?何事如此兴奋?慢慢说。”

王之心反应极快,已搬过一张椅子,奉上一杯热茶。

赵啸天却根本顾不上坐,也顾不上喝茶,他猛地停下脚步,对着朱慈烺便是一个深揖,声音极度兴奋,扯着嗓子喊道:“殿下,来了,她来了!坤兴公主殿下,她……她到济宁了!此刻就在衙门外!!”

“坤兴公主”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骤然炸响在小小的庭院之中!

刹那间,空气仿佛凝固了。

朱慈烺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瞳孔急剧收缩,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边的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也猛地瞪大了眼睛,小嘴微张,愣在当场。

就连鲁王朱以海和王之心,也全都惊呆了,如同泥塑木雕般僵在原地,脸上写满了极度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坤兴公主?那个在京师陷落之夜,于皇宫大内生死不明、杳无音信的长公主朱媺娖?她…她竟然还活着?而且……出现在了济宁?

“你…你说谁?”朱慈烺猛地回过神,一个箭步冲到赵啸天面前,双手死死抓住他的手臂,声音因巨大的冲而剧烈地颤抖着,厉声追问,“赵啸天,你说清楚!是谁?孤的皇妹?坤兴公主?她…她人在哪里?!”

“是,是,千真万确,就是坤兴公主殿下!”赵啸天被太子抓得生疼,却毫不在意,连连点头,激动得语无伦次。

“殿下,那日您曾私下秘令末将,遣人潜入京师,设法寻找可能流落民间的公主下落,末将不敢怠慢,当夜便以六百里加急,将密令传至京师潜伏的弟兄手中。”

“他们按您所说的线索,重点排查京师内与宫中太监有牵连的药铺、民宅,历经数日艰辛打探,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终于找到了公主殿下的下落!”

赵啸天的声音忽然低沉下去,带上了一丝悲戚与痛楚,他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道:“只是公主殿下她…她的左臂,在宫中遭了变故,已然……”他似乎不忍说下去,话语哽咽在喉间。

然而,无需他再说下去了。

就在此时,月洞门外,一阵轻微却清晰的脚步声传来,伴随着低低的啜泣。

朱慈烺猛地抬头望去,心脏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了跳动。

只见门外,在吴六子和几个锦衣卫小旗的引领下,一位身着粗布素衣、身形单薄瘦弱、年纪十四岁出头的女孩,正一步步迈过门槛,走入庭院。

她衣衫简陋,风尘仆仆,面色苍白,眉眼间带着疲惫。

然而,那份深植于骨子里的皇家气度,以及那与朱慈烺、朱慈炯依稀相似的眉眼轮廓,却如同烙印般清晰可辨。

正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妹妹——崇祯皇帝的长女,坤兴公主朱媺娖!

而最刺目的,是她那左侧的衣袖!

本该被手臂撑起的衣袖,此刻却空空荡荡,软塌塌地垂落着,随着她的脚步微微晃动,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皇…皇姐?”定王朱慈炯第一个认了出来,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哭腔,难以置信地尖叫出声。

永王朱慈炤也傻傻地看着,小脸煞白。

朱慈烺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目光死死地盯着妹妹那空荡的袖管,一股撕心裂肺的剧痛猛地冲上头顶,让他眼前阵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

那女孩——坤兴公主朱媺娖,此刻也看清了院中的情形。

当她目光触及那站在最前方、身形挺拔、颇具威仪的少年时,她浑身猛地一颤,脚步一个趔趄,险些软倒在地。

“皇…皇兄?!”一声凄楚、哽咽的呼唤,从她干涩的喉咙里迸发出来,泪水瞬间决堤,汹涌而出。

她身后跟着的十来个衣衫破旧、面带菜色、却眼神警惕的人,见状慌忙上前搀扶,也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公主,公主小心啊。”

朱慈烺猛地从巨大的震惊中惊醒过来,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一个箭步冲上前,张开双臂,将那个瘦弱、残缺的娇小身躯,紧紧地、紧紧地拥入怀中,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要去温暖她那饱受创伤的身心。

“媺娖,媺娖,真的是你,皇兄在这!皇兄在这!!”

朱慈烺的声音沙哑哽咽,滚烫的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地夺眶而出,滴落在妹妹的发间。他感受到怀中那具小身体的剧烈颤抖,听着妹妹的痛哭,朱慈烺只觉得心如刀绞,肝肠寸断。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也哭着跑上前,一左一右紧紧抱住姐姐的腰肢,将小脸埋在她的衣襟里,放声大哭:“皇姐,呜呜呜……皇姐你还活着,我们还以为……”

坤兴公主被皇兄和两个弟弟紧紧抱住,感受着那份久违的亲情温暖,多日来的委屈、痛苦、绝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她伏在朱慈烺肩头,哭得浑身抽搐,语不成声:“皇兄,慈炯,慈炤,我,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呜呜呜,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兄妹四人相拥而泣的场面,悲喜交加,感人肺腑。

一旁的鲁王朱以海和王之心等人,也无不动容,悄然拭泪。

良久,朱慈烺才强压下翻腾的情绪,轻轻拍着妹妹的背,柔声安抚道:“好了,好了,不哭了,媺娖,没事了,都过去了,到了皇兄这里,就安全了,再也没有人能伤害你了…”

朱慈烺小心翼翼地扶起妹妹,为她拭去脸上的泪痕,目光再次落到那空荡的左袖上,心脏又是一阵抽搐般的剧痛。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揽着妹妹的肩头,轻声道:“走,先进屋坐下,慢慢说。”

抬眼看了看那几位后面跟着的太监,朱慈烺对角落侍立的叶正吩咐道:“驴儿,去,扶那几位忠士起来,看座,上茶点。”

王之心则给坤兴公主搬来铺着软垫的椅子,又匆匆去准备茶点。

叶正则机灵地上前,将那几位跪在地上、同样泪流满面的太监一一搀扶起来,引到一旁的椅子坐下。

朱慈烺扶着坤兴公主坐下,定王和永王则紧紧挨着姐姐,不肯离开半步。鲁王也上前,对坤兴公主拱手致意。朱慈烺为妹妹介绍道:“媺娖,这位是鲁王,已在济宁与皇兄汇合多日。”

坤兴公主微微欠身,声音微弱:“坤兴…见过鲁王。”

鲁王也抽泣着,连忙还礼,唏嘘道:“公主殿下万安,平安便好,平安便好啊。”

这时,王之心端着一盏热气腾腾的冰糖银耳汤快步走来,声音带着哽咽:“殿下,公主殿下自小最爱的冰糖银耳汤,老奴…老奴一直备着呢…”说着,又将几碟精致的点心放在一旁的小几上。

坤兴公主看到那碗熟悉的银耳汤,再听到王之心的话,鼻尖一酸,眼泪又落了下来。皇兄和王总管连她最喜欢的饮品都还记得如此清楚……这与父皇那夜冰冷的剑锋形成了何其残酷的对比!

她接过玉碗,小口啜饮着温热的甜汤,那熟悉的滋味滑过喉咙,温暖着她冰冷绝望的心。

朱慈烺看着妹妹苍白的脸色和空荡的衣袖,心如刀割。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赵啸天沉声道:“赵指挥使。”

“末将在。”赵啸天立刻上前。

“立刻!去将济宁城内最好的外伤郎中请来,要最擅长安抚调理、精通药材的,为公主细细检查伤口,拟定最好的养护方子,不得有误!”朱慈烺的语气带着急切。

“末将遵旨。”赵啸天抱拳领命,转身大步流星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