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60章 孔胤植,你来都来了,怎么着也得“大出血”一下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入州衙正堂,将整个厅堂映照得明亮通透。

朱慈烺与赵啸天并肩步入堂中,只见邱祖德、鲁王朱以海正与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老者低声交谈。

那老者看似五十有余,面容清癯,衣着朴素,身形消瘦,浑身倒是自有一股书卷气。他的发髻略显凌乱,几缕斑白的发丝垂落额前,显然是匆忙赶路所致。那粗布衣衫虽然洁净,但袖口处已有磨损,腰间系着一条褪色的丝绦,脚踏一双沾满尘土的布鞋。其举止从容,举手投足间尽透着世家大族的教养,尤其是那双略显疲惫却依然锐利的眼睛,透露着久经世故的智慧。

朱慈烺盯着看了几眼,心下明了,这就是那“世修降表”的衍圣公——孔胤植。

见太子驾到,众人立即起身,整衣肃立,躬身行礼。阳光从窗外斜射而入,在青石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将每个人的身影拉得修长。

那老者扑通一声重重跪地,额头触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臣,曲阜孔家,圣人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岁!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清脆但却没多少中气,隐约能感觉到其中的些许不安。

朱慈烺冷眼打量着跪伏在地的孔胤植,心中泛起阵阵冷笑。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这位圣人之后的所作所为。

历史上,就是这个孔胤植,在李自成大军还未进入山东时,就急不可待地在棂星门悬挂大顺旗帜,遣人赍表赴李自成军前献媚。待清军入关,又立即向清朝递交《初进表文》,可谓毫无气节。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里有些厌恶,也一改往日礼贤下士的姿态,盘算着,要先冷一冷这四处投降上表的衍圣公,小小的下马威还是要给他的。

他不似往日那般立即上前搀扶忠勇之士,而是顿了顿,默然不语,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那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更添几分威严。

朱慈烺缓缓走向主座,安然坐下,也不立刻让行礼的诸位和跪在地上的孔胤植起身,而是在椅子上磨了磨,似乎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双手往两边扶手一摊,无意识地开始敲击起扶手来,一旁的赵啸天等人看这动作,心下猜着这太子爷有在盘算啥坏主意了!

太子爷这一反常举动让堂内气氛顿时凝重起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跪伏在地的孔胤植心跳加速,额间渗出细密汗珠,后背已然湿透。他一路行来,多方打听,听闻这位太子爷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怎的今日一来就给自己这般下马威?莫非太子已经知晓了什么?知晓自己已经在接触闯军?还是?……这些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

王伴伴,朱慈烺忽然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威严,去给大家伙都上好茶。

王之心躬身应诺,快步退下。

跪伏在地的孔胤植只觉得时间格外漫长,每一刻都如坐针毡。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更显得时光难熬。他能感受到堂内众人投来的目光,心中越发忐忑不安,暗自揣测太子的用意。

孔胤植心下有些乱了,毕竟自己也是打听到这太子爷礼贤下士的好声名,才巴巴地跑来拜见,想着那边和闯军也差不多联络上了,这头再给你太子爷下个注,到时候无论天下是你老朱家的,抑或是那大顺的,我孔家孔府都能屹立不倒。

可是眼前这太子爷和往常完全不一致的“见面杀”,让孔胤植早就做好的打算,似乎不那么稳固?不可能啊,自己这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人精,嘿,如今怎么一下子就叫这位十五岁的少年太子,好像给击穿了?

孔胤植跪伏在地面,胡思乱想着……

朱慈烺则冷眼瞧着跪伏在地的孔胤植,心中其实也思绪万千。

在朱慈烺看来,这孔府世代享受着朝廷的恩宠,拥有免税特权,坐拥良田、财产无数,积累的财富不可估量。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想的却不是忠君报国,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利益。这种行径,与圣人教诲的舍生取义相去甚远,实在令人不齿。

甚至朱慈烺开始“肚子里出坏水”,盘算着,今天来都来了,怎么说也得从你孔府这山东巨饕的身上,刮出一笔不菲的钱粮吧!怎么下手呢?

想着,朱慈烺见孔胤植跪在地上有些颤抖,或许这衍圣公也是年纪大了,还受着这太子爷的见面威压,要说心里不肝颤肯定是不可能的。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朱慈烺这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似笑非笑:衍圣公大人,一路辛苦,快快请起,就坐吧。他又转向众人,声音温和了几分,大家伙都坐下吧,别干站着了。

众人这才落座,却都屏息凝神,察觉出今日气氛非同寻常。恰在此时,王之心奉上热茶,青瓷茶盏与紫檀木案几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堂内格外清晰,也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正堂内方才窒息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氛围。

朱慈烺端起茶盏,轻轻吹散氤氲热气,目光却始终未离孔胤植。衍圣公如何要如此穿着?孔府积富,尚不止于此吧?堂堂圣人子孙,穿如此平民服饰,成何体统啊?他的声音平和,却给孔胤植一种责难的味道。

孔胤植立刻起身,又要下跪回话,朱慈烺摆摆手:不必,坐着说就好。

谢殿下恩典。孔胤植躬身行礼后重新落座,双手却不自觉地颤抖,险些打翻茶盏,不瞒殿下,臣听闻殿下已到济宁,便立即赶来拜见。只因这兖州一带近几年局势复杂,盗匪横行、流民遍地,臣为防变故,保自身安全,方才穿着如此、打扮成平民模样。若有不敬之处,还请殿下恕罪。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惶恐,眼神闪烁不定。

朱慈烺轻笑一声,茶盏与案几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哦,也是,衍圣公所说有理,这一路孔大人辛苦了。他顿了顿,目光陡然锐利如刀,但,孤却听说了一些孔府的事,不知真假……

朱慈烺说到此处,孔胤植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手中茶盏险些滑落。毕竟他心中本就有鬼,早在数月前,见情势不对,这孔胤植就已秘密派人联络闯军。

孔胤植越想越后怕,此刻太子话中有话,莫非真的知道了什么?这个念头让他如坠冰窟,冷汗直流。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低估了这太子爷?自己本来想着,这十五岁的小太子,又对人仁厚,能翻起多大浪花?自己孔府来了还不是轻松“做大人那一桌”?

可如今短短一会的时间,孔胤植的念想全部落空了,这太子爷哪里像是十五岁的少年,开头的“下马威”不怒自威,现在又……难道,难道自己堂堂几十年衍圣公,在太子爷这边,日后只能“做小孩那桌”?

朱慈烺高高在上,将孔胤植的惶恐尽收眼底,心中鄙夷更甚。这所谓的圣人之后,不过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他随即加重语气,声音在堂内回荡:孤听说,衍圣公的孔府,似乎……”

朱慈烺顿了顿,端起茶盏,小喝了一口。

但这一停顿,又是把孔胤植吓得一身冷汗,堂内气氛更是紧张到了冰点。

朱慈烺放下茶盏,缓缓说道,“似乎,已在寻求新主?

此话一出,堂内空气瞬间凝固,死一般寂静。

孔胤植整个人从椅子上滑落,扑通跪地,浑身颤抖如筛糠。殿下明鉴啊!

他声音凄惶,带着哭腔,孔府自太祖高皇帝时设置以来,世受我大明国恩数百年。孔家世代以远不负祖训,上不负国恩,下不负所学规训子弟,臣如何敢做那贰臣逆贼之事,行那离经叛道有悖祖宗人伦之举?还请殿下......

说到此处,孔胤植已是涕泪交加,以袖拭面,嚎啕之声不绝。

还请殿下莫要轻信传言哪。”

“臣,孔府,忠君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啊。

……

不得不说,这孔胤植不愧是混迹几十年的老泥鳅,滑的很,他这表演堪称精湛,若不是朱慈烺知晓历史,恐怕真要被这番表演所打动,给他孔府大大赏赐呢。

朱慈烺心中冷笑更甚。

天地可鉴?好一个天地可鉴!若天地真能明鉴,你说这话时就该天打雷劈!

好个孔胤植,脸皮之厚,说瞎话时面不改色心不跳。

但朱慈烺面上却露出和煦笑容:哎,衍圣公快起来。孤不是说了嘛,孤也是听说的,但孤绝不信啊!

孔胤植听到二字,心头稍安,连忙擦去眼泪鼻涕,颤巍巍起身,却仍不敢就坐,只是躬身站着:谢殿下信赖。臣只知道,孔府是大明的孔府,绝不会有贰心。请殿下放心,孔府之前是,今后也一直只会是我大明的孔府……

朱慈烺不想再听这些虚伪之词,摆手打断:好了好了,衍圣公坐下吧,喝口茶润润嗓子。

孔胤植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连饮数口热茶压惊,王之心连忙上前续茶。

孤自然是信得过孔府的。朱慈烺语气温和,加重语气说道,至圣先师孔圣人的后代,又如何会是叛逆之人呢?又怎么会像那王世英、云飞、魏德勘三个贼子一样,早早想着要去投效新主子呢?”

朱慈烺玩味地看向孔胤植,说道,“你说对吧,衍圣公。

孔胤植闻言,手中茶盏险些跌落。他当然知道王世英三人刚被太子凌迟处死,尸骨未寒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此刻太子旧事重提,话中有话,莫非真的知道了什么?他越想越怕,浑身再次颤抖起来,竟忘了回话。

衍圣公,殿下问话呢。王之心轻声提醒,声音虽低,却在寂静的堂内格外清晰。

孔胤植如梦初醒,急忙起身行大礼,又一次跪拜在地:殿下啊,老臣听说了王世英那三贼,真是我朝败类,臣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好在殿下自有天人护佑,轻而易举拿下此三贼,叫奸佞不得善果,臣对殿下,对殿下万分敬仰,殿下的英武之能,真如那黄河之水一样——滔滔不……

朱慈烺听着这些虚伪之词,心中厌恶,连忙摆手打住,面上却仍保持笑容:衍圣公怎么又跪下去了?快起来。孤说了,信得过你,信得过孔府。

朱慈烺话锋一转,说道,我大明的文脉、天下士林读书人,还要靠孔府日后多多凝聚,倡忠君爱国之风,导舍身取义之举。孔府的担子,不轻啊。

孔胤植是人精,立刻听出太子话中深意,连忙顺杆爬:殿下放心,孔府自会担起大明儒脉之根、世道之柱、国本之维的责任,教授天下士林明经义、守纲常、致君泽民,心向我大明,更要谨守圣人之学,协助殿下教化天下。

朱慈烺摆手打断,说道:很好,孤自然是信得过孔府的。前几年孔府还赈灾救灾,孤都知晓,甚是欣慰。

作为穿越者,朱慈烺自然知晓,孔府赈济灾民之举,核心还是为了自保,甚至把一些流民收编成了自己家的护军。且不管其目的何在,但不能否认的是,确实孔府在明末的时候,开仓放粮了,救济了很多兖州一带的流民和难民。

人,本来也就是复杂的。

听到太子爷讲起自己前几年的赈灾善举,孔胤植稍微心神放松,抱拳道:殿下,孔府世受国恩,济灾荒、保民生本就是份内之事。

朱慈烺笑了笑,终于切入正题:好了,衍圣公此次赶来,孤很欣慰。不知衍圣公有何教孤的?

听到字,孔胤植又要下跪,朱慈烺制止:哎,坐着说就好。

孔胤植躬身道:臣第一时间听闻殿下驾临济宁,便立即赶来。臣,要亲自拜见殿下,殿下若有差遣,孔府阖府应召,必不退缩半步。

朱慈烺目光微闪,心想,是你说的哈,那我可不客气了!

想着,朱慈烺笑了笑,说道:孔府的忠心,孤知道了。眼下,孤最急需的便是编训新军。军队训练扩张,最需钱粮与人才。

说到这里,朱慈烺还觉得,应该再给这衍圣公加点压力,比如告诉他前几日潘家等家族所捐献数额,你看,人家潘家这些比你孔家小的家族都捐献如此多,你孔家,怎么说也不能落伍吧?嘿,叫你们去暗暗较劲去。

朱慈烺扫了一眼旁边的赵啸天等人,飞快地补充道,“前几日,诺,这位原兴漕帮总舵主、现孤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啸天,捐了快五十万!”

赵啸天和众人懵逼了,这太子爷又来,之前骗那帮济宁士绅说的是“赵啸天捐了四十五万”,现在直接“五十万”,实际赵啸天就捐了二十五万啊……赵啸天心里哈哈大笑起来:这太子殿下,肚子里坏水真多。

朱慈烺还没完,目光看向孔胤植,说道,“对了,济宁那个潘家,潘时昇,衍圣公应该知道吧,他们捐了八十万两……”

不等朱慈烺说完,孔胤植急忙接话:臣知道潘大人家,殿下放心,孔府自当竭尽全力襄助殿下!臣立即回去,先行送来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一百万石粮食!”

“后续殿下有需,孔府定当竭尽全力。他的语气急切,仿佛急于证明自己的忠诚。

朱慈烺心中微惊,这孔胤植倒也是舍得。但他转念一想,孔府世代免税,坐拥良田、家产无数,世代积累的财富恐怕不下七八百万两,甚至只会更多。孔胤植既然来济宁,必定调查过情况,应该知道潘家都捐了八十万两,他这肯定也是有备而来。

既然如此,朱慈烺自然笑纳:好,衍圣公有此心,也是紧急之时,孤也不客气了,就收下了。孔府对大明之功,孤记下,日后定然不会亏待。

孔胤植连忙抱拳:殿下折煞老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孔府世受国恩,此等都是臣该做的。日后,孔府上下,全都时刻听候殿下差遣。

阳光透过窗棂,在堂内投下明亮的光斑。

朱慈烺心里乐开了花,好小子,这下还不错,拿捏了孔府,有了这些钱粮,军队、火器,甚至民心都可以稳稳当当地做起来。看起来,这路子,一步步,开始顺起来了。

朱慈烺笑呵呵地说道,“很好,孤多的也不说,记下衍圣公之心了。”

在场的众人相视而笑,都放松了些心思,纷纷端起热茶喝起来。

朱慈烺也心知,这只是开始,日后还要从这孔府身上榨出更多油水。

而孔胤植则暗自庆幸,用钱粮先保了在太子爷这边的一席之地,日后孔家就可以两条船一起踩着,管你朱家还是顺军得了天下,还不都是会来庇护我孔府,用我孔府。

而孔胤植不知的是,那位八面玲珑心、“一肚子坏水”的太子爷,其实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另一个阳谋,设法把孔府彻底拖到太子一边,叫你孔府想脚踩几条船的心思——彻底破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