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123章 山海关大战开启,李自成初战不顺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辰时正刻(早晨八点),山海关外,石河西岸,黎明前的寒意尚未完全散尽,天地间弥漫着一层薄薄的晨雾。

视线所及,自北面的疙瘩岭起,向南一直延伸到渤海之滨的唐子寨,长达二十余里的广阔原野上,已然被一片无边无际、旌旗混杂,透着重重杀伐之气的军阵所覆盖。

这便是李自成那号称三十万,实则有十余万战兵的大顺军主力!大军刚刚抵达山海关西侧,石河西岸。

这纵贯南北的大顺军军阵,旌旗如林,遮天蔽日,刀枪的反光在晨曦中闪闪发亮,无数顶裹着红巾或戴着毡帽的头颅攒动,如蔓延的蚁群,一股极强的压迫感砸向山海关。

大顺军的军队按照严格的营制分布着,从北向南依次排开——

最北侧,靠近燕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是制将军、磁侯刘芳亮统率的左营两万余人。这支队伍久经战阵,士卒剽悍,麾下威武将军吴汝义、果毅将军刘希尧、刘苏、赵礼等,皆是以勇猛着称的宿将,他们的军阵肃静有序,透着老兵的沉稳。

最南侧,濒临波涛涌起的海岸线,是制将军、绵侯袁宗第率领的右营两万大军。为增强此路兵力,李自成特意将自己最器重的青年骁将、威武将军张鼐及其精锐亲骑配属于此,加上果毅将军刘体纯、任继荣等悍将,使得右营军容鼎盛,士气高昂。

居于大军右肋突出位置的,是制将军、蕲侯谷英统带的前营。此营乃大顺军锋锐,专司攻坚破阵。谷英本人勇冠三军,其麾下制将军党守素、果毅将军谢君友、田虎等,皆是亡命徒般的猛将,全军弥漫着一股迫不及待欲要撕碎敌人的躁动气息。

位于左肋的,则是李自成的亲侄子,年轻气盛却已战功赫赫、绰号“一只虎”的制将军,亳侯李过所部的后营。此营虽主要负责辎重粮秣与后备支援,但兵员亦十分精壮,麾下制将军高一功、白鸠鹤、罗戴恩等亦非庸碌之辈,牢牢护卫着大军侧后。

此外,在更北方的山区通道,至关重要的一片石关口,则由新近归附的明朝降将唐通、白广恩率领约万人驻守,任务主要是警戒侧翼,防范吴三桂异动,堵住其从此处逃跑的路线。

而在这庞大军阵的最中央,石河西岸一处地势略高的坡地——孟家店村外,矗立着最为雄壮严整的中军大营。

杏黄色的“李”字大纛旗下,大顺皇帝李自成,身着赭黄箭衣,外罩轻甲,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意气风发。

李自成的身旁,如同铁塔般护卫着的,正是大顺权将军、汝侯,也是他最为倚重的臂膀——刘宗敏。那刘宗敏面色冷硬,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

他们的周围,簇拥着果毅将军郝摇旗、马世耀、窦开远、王良智等中营核心战将,以及军师宋献策、顾君恩等文臣谋士。

整个中军,透着一股志在必得的骄狂之气。

与河西岸这铺天盖地、人喧马嘶的浩大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岸那片死寂的关城。

山海关,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此刻静静地横亘在晨曦之中,城墙巍峨,敌楼森然,却仿佛空无一人。唯有城头上零星竖立的“吴”字旗和明军旗号,在微风中懒洋洋地飘动。关门紧闭,吊桥高悬,透着一股诡异平静。

李自成手搭凉棚,眺望着对面的关城,嘴角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他看到了,在距离石河东岸不远的地方,有一小队约千余人的骑兵,盔明甲亮,为首的将领身形魁梧,铠甲精良,不就正是他“期盼”已久的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

在吴三桂身旁,郭云龙、杨珅、孙文焕、高得捷等部将,以及山海关总兵高第等人,也都分列开来,清晰可辨。

“宗敏啊,你看。”李自成用马鞭指着对岸,笑声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得意,“朕所言如何?这吴三桂,前几日又是派使者,又是送降表,在三河还弄了六个酸儒来迎驾,做足了姿态。如今,朕的天兵一到,他可不就乖乖地亲自出关来迎了?哈哈哈哈哈——”

李自成扬鞭四顾,对左右笑道:“朕早说过,吴三桂是聪明人,识时务。他那点兵马,岂能与我百战百胜的大顺天军抗衡?朕亲临此地,他敢不降?”

自从攻破北京城,逼死崇祯,李自成的心态已发生了巨变,往日的谨慎被巨大的胜利冲淡,取而代之的是日益膨胀的骄矜,他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板上钉钉,就是天命所归的天下共主。

加之吴三桂一路来的“恭顺”表现,更是让他深信不疑,全然忘了宋献策、李岩等人“谨防有诈”的提醒,甚至对李岩从北京接连发来的劝谏书信嗤之以鼻,认为其怯懦,数次回信怒斥李岩,让其不要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

刘宗敏闻言,刀疤虬髯脸上也挤出几分附和的笑意,抱拳道:“陛下天威所至,岂是吴三桂一隅之将所能抵挡?他号称关宁铁骑精锐,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万能战之兵,给我大顺提鞋都不配。”

拍了拍胸脯,刘宗敏大咧咧喊道,“陛下放心,量他也不敢耍什么花样。若有不轨,陛下只需给末将两万精兵,末将定亲手将这厮擒到陛下马前。”

刘宗敏心想,自己跟着李自成打朝廷军队那么多年,和大明精锐数次决战生死,经过这数年的磨砺,自己麾下悍将如云,早已不是乌合之众,碾死吴三桂这臭鱼烂虾简直轻而易举。

“哈哈哈,好!”李自成抚掌大笑,志得意满。

就在这时,对岸有了动静。

只见石河水流平缓处,一名骑兵单人独骑,涉水而来,水花四溅。那骑兵速度不快,手中并未持兵器,反而举着一面小小的白旗。

很快,一名前军哨骑飞驰至中军大纛下禀报:“启禀陛下,对岸来一骑,自称吴总兵麾下信使吴林,声称奉吴总兵之命,前来接洽献关归降事宜,请求面见陛下。”

“哦?”李自成眉毛一挑,脸上笑意更浓,环视左右,“如何?朕说什么来着?献关的来了,哈哈哈。” 众将官纷纷露出笑容,连声附和:“陛下圣明。”

“带他过来。”李自成大手一挥。

片刻,那名叫吴林的骑兵被带到李自成马前,滚鞍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泥泞的河滩上,磕头如捣蒜,声音满是惶恐与恭敬:“小的吴林,叩见大顺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李自成居高临下,语气中带着傲慢,直直问道,“吴三桂派你来的?有何话说?他吴三桂何时亲自到朕面前投降?”

吴林抬起头,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回禀陛下,我家吴总兵深知天命在顺,不敢逆天而行。关城内外,早已洒扫庭除,备下美酒羔羊,恭迎陛下圣驾及大顺天兵入关。”

“吴总兵特命小的前来,恳请陛下即刻率天兵过河入关,以免耽搁吉时。吴总兵已在关内摆下接风盛宴,静候陛下呢。”

这番话如同蜜糖,灌入李自成及其麾下将领的耳中,让众人最后的疑虑也烟消云散。刘宗敏等人脸上都露出不屑的笑容,在众人心里,这山海关已如探囊取物,已然到手。

“好,很好。”李自成开怀大笑,声音在旷野中回荡,“回去告诉吴三桂,他的忠心,朕知道了。让他准备好,朕即刻便派大军进关,众关宁将士都等好了,朕定不吝赏赐。”

“小的遵命,谢陛下天恩。”吴林再次重重磕头,然后起身,利落地翻身上马,拨转马头,不疾不徐地涉水返回东岸。

望着信使远去的背影,李自成心中最后一丝警惕也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转向刘宗敏,意气风发地下令:“宗敏,如何?一切尽在意料中吧?”

刘宗敏笑道:“陛下天威在此,他吴三桂敢不来投?陛下威武,我大顺威武,自此,这北方天下,全部归入我大顺了,末将贺喜陛下,贺喜我大顺啊。”

李自成大笑,重重点头,说道:“你所说不错,山海关一旦拿下,这天下就基本稳了,我大顺的旌旗,可谓是稳稳当当插遍这硕大天下了。”

顿了顿,李自成对刘宗敏郑重说道,“好了,宗敏,传朕旨意吧,大军依次渡河。中军随朕先行入关受降,其余各营,按左、前、右、后序列,渡过石河后,于关外指定区域扎营,等候朕的旨意。”

“得令。”刘宗敏抱拳,随即对身边的传令官喝道:“鸣号,吹角,大军渡河。”

“呜——呜呜——”

低沉而苍凉的号角声霎时响彻云霄,伴随着各营传递命令的旗帜舞动。庞大的军阵。随即开始如解冻的江河般,缓缓向前移动。

最先动的是李自成亲率的中军精锐,以及刘芳亮的左营、谷英的前营先锋部队。士卒们扛着云梯、推着盾车,骑兵们控着战马,开始踏入并不深的河水中。

石河此时水势平缓,大部分区域水深仅及小腿肚,对于这些不惧艰难的农民军老卒来说,渡河并非难事。唯有运送粮草、火炮的辎重车辆有些吃力,车轮陷入河床淤泥,需要人力前拉后推,进展缓慢。

一时间,宽阔的河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涉水前行的人马,哗啦啦的趟水声、军官的吆喝声、马蹄踏碎水花的声响,各色声音混杂在一起,混乱而嘈杂。

李自成在刘宗敏、郝摇旗等大将和精锐亲军的簇拥下,依旧驻马在西岸高坡上,满意地俯瞰着麾下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对岸。李自成想先让其余各营先过河,在关外驻扎起来,自己最后再率中营突进,入关。

此刻的李自成,志得意满,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端坐山海关总兵府,接受吴三桂跪拜献印的场景。甚至李自成已经开始在心底筹划,待山海关拿下后,要如何出关去扫荡那野人般的满州建奴。

在李自成心里,那关外鞑子,不就是一群野人吗?大明军队之所以屡次败给鞑子,还不都是因为大明精锐都在和自己纠缠?这鞑子倒是捡了自己天大的便宜。李自成想着,甚至有些生气,暗暗下决心,山海关拿下后,定要亲自带兵出关,好好教训这帮野人鞑子。

宋献策则在一旁眉头微蹙,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李自成志得意满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宋献策和李岩等人其实一直也在关注关外满清动向,他们一直隐隐觉得,这关外的敌人,似乎并不比吴三桂和明军弱……

但奈何,李自成一贯就没正眼看过关外鞑子,在李自成的嘴里,那满洲的,都是一群未开化的野人,如何能与自己这饱经战火的精锐闯军相比?故而李自成从未听取过李岩他们几人关于满洲鞑子的分析。

约莫两刻钟(半小时)后,闯军先锋部队约两万余人已成功渡过石河,在东岸开始整队,队形虽略显松散,但大体还算有序。

与此同时,河面上还有不下四五万人马正在河中跋涉,前后绵延数里,将整个河道塞得满满当当。

李自成的中军核心尚未开始渡河,他仍在西岸指挥调度,等待着前方部队现在关外扎营安定下来,自己再有序带中营跟上,入关,接受吴三桂的投降。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切顺利的时刻,就在李自成沉浸于“受降”幻想时——

轰!!!

一声沉闷如惊雷的巨响,猛地从山海关方向炸开。声音巨大无比,仿佛天崩地裂,瞬间压过了河面上所有的嘈杂。

李自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刘宗敏瞳孔骤缩。

闯军所有将领、谋士,包括正在渡河的无数士卒,几乎同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震得心头一颤。

这声音,对于久经沙场的他们来说,太熟悉了——这是红衣大炮等火炮发出的,让人可怖的战场咆哮,是致命的怒吼。

轰,轰,轰轰——

第一声炮响如信号前奏,紧接着,连绵不绝、愈发密集的炮声从山海关的西罗城、北翼城、南翼城、宁海城等多个方向同时爆发。

整个关城仿佛变成了一头苏醒的洪荒巨兽,不断喷吐着死亡的火焰。

“不好,有埋伏。”刘宗敏反应极快,发出一声怒吼,声如霹雳:“护驾,快护驾!”他猛地一夹马腹,庞大的身躯如铁塔般挡在李自成身前,同时拔出腰刀,厉声嘶吼:“鸣金,快鸣金收兵,后队变前队,撤,快撤回来!”

“铛铛铛铛——”急促刺耳的金锣声疯狂响起,与震耳欲聋的炮声交织在一起,给战场更添几分紧张肃杀。

但,来不及了,已经晚了!

就在锣声响起的同时,无数黑点带着凄厉的呼啸声,从关城方向划破晨空,如死神抛洒出的镰刀,狠狠砸向石河东岸那些尚未结成严密防御阵型的闯军先锋,以及河中那些挤作一团正在渡河,进退维谷的部队。

嘭——咔嚓——

一颗又一颗,沉重的实心铁弹直接砸入东岸正在整队的步兵方阵中。

瞬间,残肢断臂混合着内脏、鲜血,冲天而起;河滩被砸出一个个巨大的深坑,方圆数丈内的士卒几乎全部被波及,筋骨断裂,非死即残;战马也受到极度惊吓,人立而起,将背上的骑士甩落,然后疯狂奔跑,造成大面积的践踏……

轰轰轰!还有几发开花弹,因技术尚不成熟,弹道偏移,却歪打正着,砸到了河心人群最密集处,然后凌空爆炸……灼热的气浪和无数高速飞射的碎片,如暴雨般席卷而下——顿时,河面上腾起一团团混合着血雾和水汽的红云。

惨叫声、哀嚎声瞬间压过了炮声。被直接命中者粉身碎骨,周围的人群成片倒下,清澈的河水瞬间被染成刺目的猩红,残破的躯体顺着水流飘荡……

“我的腿,我的腿啊。”

“救救我,我不想死啊!”

“快跑啊,往回跑。”

“别挤,别挤,让开,让开啊!”

绝望的哭喊、惊恐的尖叫、垂死的呻吟、军官声嘶力竭的呵斥……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嘈杂,恐怖,绝望,渡河部队彻底陷入了混乱。

西岸的闯军只能呆呆看着,却毫无办法。东岸被炸乱了的军队,想拼命逃回西岸,夹在河中间的几万大军,进退失据,互相冲撞、推搡、践踏——许多人不是被炮弹打死,而是被惊慌失措的同伴,抑或那慌乱的马匹,活活踩死,或挤入水里淹死……

李自成在西岸高坡上,看得目眦尽裂!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精锐的先锋部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覆盖、撕裂。方才还井然有序的渡河场面,瞬间化作了修罗屠场。

李自成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他握着马缰的手,因为极度愤怒而剧烈颤抖着,一股冰冷的寒意,从其脚底直冲天灵盖。

中计了!李自成知道,自己中了吴三桂的诈降之计……

然而,还没结束!

关城上十几轮急速射炮火覆盖之后,炮声稍稍稀疏。但就在这短暂的间歇,山海关西罗城、北翼城、南翼城、宁海城的四座城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轰然洞开。

“杀!!!”震天的喊杀声,如海啸般从城门洞内喷涌而出。

紧接着,如决堤的洪水,无数身披明军制式盔甲、外罩蓝色或青色战袄的关宁铁骑,如同嗜血的猛虎,汹涌而出。他们人手一支三眼铳,马速极快,蹄声如雷,径直扑向那些已被炮火炸得魂飞魄散、建制全无的闯军溃兵。

为首一将,正是吴三桂麾下悍将杨珅!他面目狰狞,一马当先,厉声高呼:“儿郎们,报仇雪耻的时候到了,杀光这些流寇,一个不留!”

关宁铁骑训练有素,冲锋极有章法。他们并不急于立刻投入混战,而是先利用战马的速度,在距离闯军溃兵一二百步时,迅速抬起三眼铳。

砰,砰,砰,砰砰!密集如爆豆的火铳射击声响起。

虽然这时候的三眼铳精度差、射程近,但有骑兵带着冲到如此近距离,面对密集且混乱的步兵集群时,还是能发挥出恐怖的杀伤效果的。

硝烟弥漫之间,冲在最前面的闯军士卒如被割倒的麦子般,成排成排地倒下……一枚枚铅弹轻易地穿透了他们简陋的盔甲甚至布衣,在身上开出一个个恐怖的血洞。

火铳射击完毕,关宁骑兵毫不犹豫地将沉重的三眼铳当作铁锤,挥舞着撞进已然崩溃的闯军人群中,开始了残酷的骑兵砍杀。

关宁铁骑左冲右突,马刀挥舞,带起一蓬蓬血雨;铁蹄践踏,将倒地的伤兵踩成肉泥。

屠杀!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的屠杀!

已经过河的两万余闯军先锋,本就遭炮火重创,建制打乱,士气崩溃,此刻再被憋着一股复仇怒火的精锐关宁铁骑一个迅猛冲击,彻底失去了任何抵抗的意志。

所有闯军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逃,逃回西岸!

溃兵像无头的苍蝇般涌向石河,与河中正在西撤的部队再次撞在一起,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混乱和踩踏。

人挤人,兵撞兵,河水为之断流,河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尸体,甚至断壁残肢也随河水漂流,整条河水被染得通红。

吴三桂此人极其狡猾,审时度势,见好就收。他给杨坤的任务就是利用突袭最大程度地杀伤闯军有生力量,挫其锐气,而非与十倍于己的敌军主力硬拼。

在冲杀了约一刻钟,将东岸闯军彻底击溃,并对着河中溃兵进行了几轮冲杀之后,杨坤听到本阵传来收兵的锣声,当即立刻下令:“鸣金,收兵,撤回关内。”

关宁铁骑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身后尸横遍野的河滩,一片狼藉的石河水道。

从第一声炮响到关宁铁骑撤回关内,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李自成的大顺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东岸两万余先锋,伤亡超过八千人,其中大半死于踩踏和溺水,士气遭到毁灭性打击。

而吴三桂的关宁军,凭借精心策划的时机,以及犀利的火器、精锐的骑兵,竟几乎做到了零伤亡。

西岸高坡上,李自成面如死灰,浑身冰凉。他看着如炼狱般的惨状,听着随风传来的隐约哭嚎,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一股腥甜涌上喉咙,又被他强行咽下。

原本一直骄傲自得的李自成,因轻敌而被吴三桂**裸愚弄羞辱后,此刻极其愤怒,还夹杂着对自己自大傲慢的悔恨,更有对伤亡惨重将士们的无尽怜惜——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让他窒息。

山海关,这座看似唾手可得的雄关,用它炽热的炮火,给了志得意满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一记响亮的耳光!

而这,仅仅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序幕。

山海关大战,就由如此一场精心策划的突袭,彻底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