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47章 让鲁王去搞后勤!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翻涌的情绪,目光转向一直怯生生站在门口、望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悲恸而不知所措的两位弟弟。

他招了招手,声音尽量放得平稳温和,试图驱散一些空气中的凝重:“慈炯,慈炤,你们两个小子,别愣在那儿,过来。”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痛哭的陌生大人和那两位默默垂泪的妇人,这才小心翼翼地挪步过来,走到朱慈烺身边,两双清澈却带着茫然与惶恐的眼睛,不安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朱慈烺伸手,先轻轻按在个子稍高一些、年已十二的定王朱慈炯肩上,目光转向勉强止住悲声、却仍跪在地上不住抽噎的朱以海,介绍道:“鲁王,这是孤的二弟,定王慈炯。”

他又将刚满十岁、身形尚显稚嫩的永王朱慈炤拉到身前,“这是三弟,永王慈炤。”

两个小王爷到朱慈烺身边,虽然年纪尚小,但宫廷的教养刻在骨子里,气质不凡。

朱以海抬起泪眼,模糊的视线中,看到眼前这三位同样年幼、却已然背负起国仇家恨与沉重命运的太子和亲王。再想到自己兖州鲁王府血流成河、几乎满门尽殁的惨剧,想到怀中那封太子密信里所透露的、关于北京城陷和崇祯皇帝已然蒙难的惊天噩耗……

几种巨大的悲痛与无力感瞬间交织在一起,如同无数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他的心上!

他再也无法维持任何仪态,猛地以头抢地,额头触碰冰冷的地砖发出沉闷的响声,发出更加凄厉绝望的嚎哭,哭声撕心裂肺,充满了无尽的自责、羞愧与彻骨的绝望:

“殿下……殿下!臣……臣没用啊!臣枉为太祖子孙,枉受陛下隆恩袭此王爵!臣罪该万死!非但不能护佑兖州一方百姓,使其再遭兵燹之苦,连自己的家眷亲族都保全不了,眼睁睁看着他们……看着他们……”

“更是在陛下最艰难的时候,远在兖州,如同聋聩,对陛下……对陛下一点微末的用处都没有起到啊!前几个月陛下刚下旨让臣袭爵!皇恩浩荡!”

“可……可臣却……却只能坐视奸佞横行,坐视流寇猖獗,坐视陛下……陛下无奈殉国啊……臣是废物!臣是千古罪人!请殿下重重责罚!臣万死难赎其咎!呜呜呜……”

他哭得浑身剧烈颤抖,语无伦次,每一次磕头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要将所有的痛苦与自责都砸进这地砖里去。

一旁的张氏和陈氏闻言,想到自家遭遇的灭顶之灾和国破君亡的惨剧,更是悲从中来,掩面哭泣,泪湿衣襟,呜咽之声难以抑制。

而定王和永王虽然对许多朝局大事还不甚明了,但“父皇”、“殉国”这些字眼他们听得懂,被这铺天盖地的巨大悲伤气氛所感染,也忍不住“哇”地一声跟着嚎啕大哭起来,房间里顿时被一片悲声淹没,令人闻之断肠。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几乎失控的场面,心脏如同被一只冰冷而有力的手紧紧攥住,痛得几乎无法呼吸,眼眶阵阵发热。

他何尝不想放纵自己,如同他们一样,抛却太子的身份与责任,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哭这破碎的山河,哭那自缢煤山的父皇,哭这多舛的命运,哭所有逝去的亲人!

但他不能!他是太子!是这里所有人的主心骨!是这残破江山未来的希望!如果他此刻倒下了,崩溃了,被悲伤吞噬了,那这一切就真的完了!

他猛地一咬舌尖,剧烈的刺痛感让他瞬间从翻涌的情绪中清醒过来,一股铁锈般的腥味在口中弥漫开。

他强行压下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面向众人,声音陡然拔高,清朗而有力,如同穿透乌云的金色阳光,试图驱散这浓重的悲雾:

“好了!都不要再哭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和力量,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哭声,让众人的抽泣都为之一顿,纷纷抬起泪眼望向他。

朱慈烺目光如电,缓缓扫过涕泪纵横的朱以海,扫过默默垂泪的两位王妃,扫过自己那两个哭得小脸通红的弟弟,声音沉重却无比清晰,一字一句,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哭?孤和你们一样伤心!一样想哭!父皇蒙难,山河破碎,宗室飘零,百姓流离,孤的心,比被刀剐还要痛!孤又何尝不想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北京,去杀尽逆贼,去救父皇!去救我大明!”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锐利,甚至带着一丝严厉:

“但哭,有用吗?哭能哭死李自成吗?哭能哭退关外虎视眈眈的鞑子吗?哭能让死去的亲人复活吗?哭能让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变得坚固,让敌人望而却步吗?!”

“于事无补!除了消耗我们的力气,磨灭我们的志气,让我们变得软弱,毫无用处!”

他上前一步,目光紧紧盯着泪眼婆娑、满脸自责的朱以海,声音愈发沉痛:

“鲁王!抬起头来!看看慈炯,看看慈炤,看看你身边的王妃和幼子!再看看孤!吾等是谁?吾等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

“太祖当年起于微末,提三尺剑开辟大明江山时,形势何等艰难?比之今日如何?他老人家若在天有灵,看到他的子孙后代,遇到挫折便只会跪地痛哭,一蹶不振,毫无担当!他会怎么想?他会看得起我们吗?!他会为我们感到骄傲吗?!”

“我们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沉重的鼓点,又如同凌厉的鞭子,狠狠抽打在朱以海的心上!也抽打在房间内每一个沉浸在悲伤中的人的心上!

朱以海猛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狼狈的泪痕和汗渍,但眼神中的绝望与深深的自责,渐渐被一股强烈的羞愧和重新被点燃的血性与责任感所取代。

张氏和陈氏也止住了哭声,怔怔地看着那位虽然年少,身形尚未完全长成,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挺拔如松的太子,仿佛看到了一丝黑暗中的光亮。

连朱慈炯和朱慈炤也抽噎着,似懂非懂地望着他们的大哥,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朱慈烺见自己的话震住了场面,将众人从纯粹的悲伤中拉回现实,语气稍缓,但依旧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眼下,情势已然开始出现转机!虽然悲痛刻骨铭心,但我们必须向前看!必须化悲痛为力量!”他目光转向朱以海,“鲁王,兖州的情况,孤大致知晓。两年前遭此浩劫,鞑虏屠城,想必至今未能恢复元气,依旧混乱不堪吧?”

朱以海用袖子用力擦了擦脸,努力平复着剧烈起伏的呼吸,声音沙哑而沉痛地回道:

“回殿下,兖州……兖州确实早已乱了套了。州府衙门在两年前那场浩劫中被彻底摧毁,官吏或死或逃,朝廷一直未能有效重建府衙秩序。如今名义上由济南府兼管,但济南自身防务亦是堪忧,群龙无首,对兖州根本无力顾及,甚至音讯难通。”

“这些年来,兖州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盗匪蜂起,民生凋敝。当地一些豪强大族,如滋阳的刘氏家族,趁机坐大,勾结胥吏,私设公堂,擅征粮税,形同割据,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据臣暗中查访观察,他们中不少人,恐怕早已与闯贼暗通款曲,输送粮饷,以求乱中自保甚至牟利。”

说到这里,他脸上再次浮现出巨大的痛苦和深深的无力感,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臣……臣袭爵之后,本想竭尽全力,组织义兵,保境安民,哪怕能稍稍恢复兖州秩序,安抚百姓,也算不负圣恩。”

“然……然王府旧产多在战乱中失落或被豪强侵占,臣手中无钱无粮,全家仅剩的现银不过百两,粮食不过百石,杯水车薪。面对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臣空有亲王之名,却无丝毫实权,最终……最终也只能召集起这几十个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家仆护卫,眼睁睁看着局势糜烂……臣无能!臣……”

他又要陷入深深的自责循环。

朱慈烺立刻打断他,走上前,亲手将他从地上用力扶起,将他按到旁边的一张酸枝木椅子上坐下,目光诚挚地看着他:

“鲁王,你何罪之有?何错之有?这天下崩乱至此,乃积弊爆发,非一人一时之过,更非你之过!逆贼势大,朝廷乏力,地方糜烂,此乃大势!”

“你能在那等绝境下存活下来,能保住王妃和世子,能带着他们穿越数百里乱局,突破重重险阻来到济宁,这本身就已是大功一件!已是无比艰难,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孤岂能怪你?感激尚且不及!”

就在这时,王之心端着刚沏好的热茶和几碟精致的江南点心小心翼翼地进来了。

朱慈烺示意先将点心和茶水送给两位王妃和小世子朱弘桓。

那虎头虎脑的朱弘桓看到造型精美、香气诱人的点心,孩童的天性暂时压过了恐惧和陌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小声咽了口口水。

朱慈炯和朱慈炤毕竟也是半大孩子,看到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又有点心诱惑,便也暂时忘了悲伤,凑了过去,拿着点心好奇地逗弄小弘桓。

很快,三个孩子便在一旁小声地说起话来,偶尔还传来一两声稚嫩而短暂的笑声。

这难得温馨的一幕,如同阴霾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稍稍冲淡了房间内凝重的悲伤气氛。

朱慈烺看着这一幕,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一丝极其难得的、发自内心的浅浅笑意,仿佛在无尽黑暗与荆棘的前路上,看到了一株顽强生长、代表着希望与新生的嫩芽。

他转回身,神色再次变得郑重无比,目光灼灼地看向坐在椅子上、情绪稍稍平复、但眼神依旧带着悲怆与疲惫的朱以海,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即将下达一道重要的战令:

“鲁王!当前乃非常之时,国势倾危,山河板荡,正值用人之际!孤需要你!需要你立刻振作起来,收起悲伤,拿出你作为太祖子孙、大明亲王的胆气、担当和智慧!协助孤,稳定这山东局势,进而图谋恢复中原,重整山河!”

“你,可有信心?可能做到?!”

朱以海刚刚喝了一口热茶,温热醇厚的茶水稍稍安抚了他焦灼干渴的喉咙与内心。

听到朱慈烺这郑重的、几乎是托付江山般的询问,他猛地放下茶杯,霍然起身,不顾身体的疲惫与酸痛,对着朱慈烺便是深深一揖,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透出一股被彻底激发出的决绝和坚定,仿佛将所有的悲痛都化作了力量:

“殿下!臣,朱以海,虽才疏学浅,能力微薄,然此身此心,皆属朱明!骨子里流的是太祖皇帝的血!值此家国危难之际,祖宗江山存亡之秋,岂敢惜身惜力,苟且偷安?”

“臣愿为殿下前驱,任凭驱策,刀山火海,万死不辞!为我大明中兴,为雪国耻家仇,臣愿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凭殿下吩咐!”

“好!”朱慈烺赞许地重重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激赏,“要的就是你这股气魄和决心!你坐下说。”

待朱以海重新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专注倾听的姿态,朱慈烺沉吟片刻,决定坦诚相告,以获取他真正的、毫无保留的支持和理解:

“不瞒你说,孤也是两日前才历经艰险,秘密抵达这济宁城。所幸苍天庇佑,祖宗显灵,孤侥幸识破并一举擒拿了城中暗通闯逆、意图不轨的王世英、左卫指挥使云飞、水次仓主事魏德勘三贼!”

听到这三个名字,朱以海眼中闪过一抹深刻的厌恶与厉色,他虽在兖州艰难支撑,也对这几人尤其是云飞的恶名及其与闯贼的勾连有所耳闻。

朱慈烺语气转冷,带着一丝肃杀之气:“此刻,这三贼正在南门外被明正典刑,处以凌迟极刑,以儆效尤,告慰忠魂!”

“凌迟”二字,让朱以海浑身不易察觉地一颤,仿佛瞬间被拉回到两年前兖州城破时,那尸山血海、哀鸿遍野的人间地狱,自己躲在冰冷黏腻的尸堆下,那种渗入骨髓的极度恐惧与绝望再次袭来,让他脸色微微发白,指尖冰凉。

朱慈烺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了然,继续沉声道:“正是借着以雷霆手段铲除逆党的威势,孤才得以迅速掌控济宁局面。随后,收编了原济宁兵备道、城防将军张无极,”

他指了指门外,“就是你方才进来时,看到站在孤身边那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军。以及,孤在南下途中,于天津收了天津巡抚冯元飏大人的长子,冯忠将军。冯将军深明大义,麾下亦有精锐。”

“如今,孤麾下,堪战之兵已有近万人,稍加整训,便可成为一支劲旅。”

朱以海仔细听着,心中暗暗吃惊且振奋,没想到这位少年太子,一出手,便是如此迅猛凌厉,步步为营。

朱慈烺语气加重,抛出了更令人震撼的消息:

“就在你来之前不久,孤刚刚借着肃清逆党的余威,恩威并施,收获了以济宁潘家为首,孙家、唐家等数十家士绅商户的鼎力支持!他们感念国恩,倾囊相助,捐献的银钱已逾三百万两,粮草超过三百万石!后续各类军资物资也会源源不断!”

“三百万两?!三百万石?!”

朱以海倒吸一口凉气,几乎要从椅子上弹起来!他被这个天文数字彻底震惊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想他鲁王府鼎盛时期,岁禄加之田庄收入,也远远没有积累下如此恐怖的财富!这位太子殿下,来济宁才几天?竟然……竟然已经创下如此雄厚基业?!

这是何等惊人的手段、魄力和运气!这已非仅仅是大明之幸,简直是天命所归!

受时代局限,朱以海是难以理解的,其实大明因为建国之初就对这些士绅、读书人免税或少税,这些家族近三百年的积攒、盘剥,到明末的时候,可谓是家家巨富!

他看向朱慈烺的眼神,瞬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折服与狂热的希望,下意识地起身抱拳,声音都因激动而带着颤音:

“殿下……殿下真乃神武天纵!非常人所能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臣……臣万万不及!有殿下在,实乃大明之幸,万民之福!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啊!”

朱慈烺摆摆手,神色并无丝毫得意,反而更加凝重,目光深远:“鲁王,孤与你说这些,并非是要你来奉承孤。孤是要让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兵,有钱,有粮!基础已经打下!一块坚实的基石已然铺就!”

朱慈烺加重语气,“但这还远远不够!逆闯势大,数十万大军盘踞西北,鞑虏更是虎视眈眈,窥伺中原!我们必须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滚雪球般扩充实力,稳定后方,练出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强军!”

他目光炯炯地盯住朱以海,仿佛要将他看穿:“孤需要你真正的、毫无保留的帮助!需要你发挥你的藩王身份威望和对山东的熟悉,助孤一臂之力,共同扛起这中兴大业!”

朱以海立刻挺直腰板,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抱拳肃容,声音斩钉截铁:

“殿下但请吩咐!臣必竭尽所能,万死不辞!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朱慈烺点点头,语速加快,条理清晰:“好!山东地界,你毕竟袭爵于此,虽时日不长,且境况艰难,但总比孤更熟悉此地人情风物、山川险要。”

“眼下最要紧的,无外乎两件大事:一是新兵招募与严格训练,二是这庞大军政体系的核心——钱粮军需的管理、调拨与保障!新兵招募及操练事宜,主要由张、冯二位将军负责,他们皆是沙场宿将,经验丰富。”

“而钱粮辎重、后勤保障,乃至后续至为关键的火器制造、采购与配给,目前是由孤亲封的原漕运把总、现擢升为漕运总兵的许文昌总兵统一管辖。”

他看向朱以海,目光中带着信任与期待:“许将军做事勤勉踏实,精通漕运和地方事务,是难得的干才。然其如今职责任务繁重无比,千头万绪,且其身份官职所限,协调各方、尤其是与那些地方豪强大族打交道时,有时难免力有不逮,名不正则言不顺。”

“孤思虑再三,想请你,以藩王之尊,协助许总兵,主要侧重负责督办粮草筹集与调度运输、军械打造与质量监管、尤其是火器工坊的筹建、工匠招募与核心物料保障这一块!此事关乎我军命脉与未来战力,至关重要!你可能胜任?”

朱以海仔细听着,心中快速盘算。太子这是要将后勤命脉,尤其是火器这等核心要务交予自己协助监管,这是何等的信任与重托!

他并非不知兵事,深知后勤与火器的重要性,立刻深吸一口气,重重顿首:

“殿下放心!此事关乎国运,臣虽才疏,然定当呕心沥血,尽心学习,竭力督办,必不辜负殿下重托!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朱慈烺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警告意味:

“鲁王,你需谨记!孤让你去,是去协助,是去以你藩王的身份和威望,帮许总兵协调可能遇到的困难,震慑屑小,畅通政令,而不是去夺权,不是去外行指导内行,更不是去指手画脚,干扰许总兵的决策!”

“具体的钱粮调拨、账目稽核、人员安排、漕运调度,许总兵经验老道,必须由他主导!你要彻底放下藩王的架子和身段,甘为人副,虚心事事,全力配合!”

“这一点,你可能真正接受?能否真正做到?”

这番话说的直白无比,甚至有些刺耳,毫不留情面。但朱以海听在耳中,非但没有任何不快或恼羞,反而心中一片豁然开朗和深深的感动!

太子这是真正的信任他,也是真正的为大局考虑!与其给他一个高高在上、看似尊荣却可能因不谙实务而把事情办砸的位置,不如让他去一个能发挥实际作用、又能确保事务高效运转的关键岗位。

这既是信任,也是保护,更是对他能力的考验和磨练!

他立刻起身,再次郑重行揖礼,语气无比诚恳、坚定:“殿下句句肺腑之言,皆为江山社稷计,臣铭记于心,永世不忘!请殿下放一万个心!臣深知自身短处,绝不敢有丝毫妄自尊大之心,绝不会干涉许总兵职权。”

“臣,就是殿下的眼睛和耳朵,就是许总兵的副手和助力!一切以许总兵决断为准,臣只负责依据殿下旨意和许总兵的要求,尽力落实、督促、协调和保障!必使后勤无忧,粮饷军械得以顺畅供应,火器之利得以尽快装备大军,形成战力!”

“好!说得好!”朱慈烺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而欣慰的笑容,“孤要的,就是你这份清醒、诚心和务实的态度!就是这份忠心任事、顾全大局的胸怀!”

“有你此言,孤就真正放心将这后勤命脉交予你协助监管了!望你与许总兵精诚合作,为孤,为大明,守好这个家底!”

朱以海抱拳,声音铿锵有力,如同立下军令状:

“臣,朱以海,定不辱命!必与许将军同心同德,确保万无一失!”

朱慈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妥善安排了朱以海,不仅后方稳固又多了一重可靠保障,更让这位颇具潜力的藩王有了用武之地,能将宗室力量有效整合进来。

恰在此时,王之心端着刚刚让护卫从附近饭馆子买来的、热腾腾的饭菜进来了。简单的六菜两汤,香气扑鼻,在这悲伤过后,显得格外温暖。

朱慈烺见状,语气缓和下来,亲自招呼道:“好了,正事稍后再议。鲁王,两位王妃,快先用膳吧。一路辛苦,必是饥肠辘辘。”

转向两位弟弟,朱慈烺喊道,“慈炯,慈炤,你们也过来,陪鲁王和小世子一起用些。”

饭菜的香气和太子的亲切,终于让房间内悲恸的气氛进一步缓和。

朱以海和两位王妃感激地谢恩。朱慈炯和朱慈炤也乖巧地坐过来,好奇地看着小世子朱弘桓。那孩子闻见饭香,也暂时忘了害怕,眼巴巴地看着桌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