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第25章 嘿!太子和王爷,自己洗漱!

寅时(凌晨四点)的济宁城,被一种大战之后特有的、近乎凝固的沉寂笼罩着。聚福楼后院深处那间陈设雅致的上房里,朱慈烺蜷缩在柔软厚实的锦被中,睡得正沉。连续数日颠沛流离、精神高度紧绷、昨夜又经历惊心动魄的谋划与等待,巨大的疲惫如同沉重的铅块,将他牢牢拖入了无梦的深眠。

窗外,天光尚未破晓,只有极远处运河上偶尔传来的、模糊不清的夜航船桨声,如同遥远的海潮,更衬得室内一片安谧。

他身旁两张稍小的床榻上,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两个少年王爷,更是睡得人事不省。朱慈炯一条腿踢开了被子,露出半截小腿;朱慈炤则把脸埋在枕头里,发出细微均匀的鼾声。王之心在隔壁小间值夜,此刻也歪在椅子上,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盹。

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东方天际,那浓墨般的黑暗边缘,终于被一丝极其微弱、近乎透明的鱼肚白悄然撕裂。这微光如同最轻柔的画笔,开始小心翼翼地晕染着沉睡的济宁城。

“笃…笃笃…”

一阵刻意放轻、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节奏感的敲门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房间内深沉的宁静。

朱慈烺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即猛地睁开!那双黑亮的眸子在短暂的迷茫后,瞬间恢复了清明和锐利。他几乎是本能地翻身坐起,侧耳倾听。

“殿下?殿下?” 门外传来李育财压得极低、却清晰可闻的声音,“时辰快到了。”

朱慈烺立刻清醒过来,他迅速扫了一眼窗外透进来的微光,又看了看身旁两个还在熟睡的弟弟。他深吸一口气,掀开被子,动作利落地下了床,几步走到朱慈炯床边,伸手轻轻推了推他的肩膀。

“慈炯!慈炯!醒醒!” 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朱慈炯迷迷糊糊地“唔”了一声,翻了个身,还想继续睡。

“快起来!天亮了!” 朱慈烺的声音提高了一点,带着一丝催促。

朱慈炯这才不情不愿地睁开惺忪的睡眼,茫然地看着站在床边的皇兄:“皇兄……什么时辰了?好困……”

“巳时末了!再不起来,饭都没得吃了!” 朱慈烺说着,又去推另一边床上的朱慈炤,“慈炤,你也起来!”

朱慈炤年纪更小些,被推醒后,揉着眼睛,小脸上满是委屈和困倦。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李育财那张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探了进来,身后跟着三个端着铜盆、热水壶、毛巾、青盐、柳枝等洗漱用具的伙计。他们动作轻巧,显然训练有素。

“殿下,两位王爷。” 李育财微微躬身,声音平稳,“热水、洗漱用具都备好了。”

朱慈烺点点头,目光落在李育财手中的水盆上。他忽然上前一步,在李育财略带错愕的目光中,直接伸手接过了那个盛着温热清水的铜盆!

“殿下!这……” 李育财下意识地想阻止,这可是伺候人的活计!

朱慈烺却浑不在意,他端着水盆走到房间中央的圆桌旁放下,又顺手拿起搭在盆沿上的干净毛巾,浸入温热的水中,拧干,然后……极其自然地开始擦拭自己的脸庞!

动作虽有些生疏,却一丝不苟。温热的水汽拂过脸颊,带来清爽的舒适感。

李育财和几个伙计都愣住了,端着东西僵在原地,面面相觑。伺候太子洗漱,这不是他们该干的活吗?怎么太子自己动起手来了?

几乎是同时,隔壁小间的门“哐当”一声被撞开!王之心如同火烧屁股般冲了出来,他头发散乱,衣衫不整,脸上还带着刚睡醒的懵懂和巨大的惊慌!他一眼看到朱慈烺正自己拧毛巾擦脸,魂都快吓飞了!

“哎哟喂!我的小祖宗啊——!!” 王之心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连滚带爬地扑了过来,声音都变了调,“殿下!殿下!您这是折煞老奴啊!您万金之躯,怎么能……怎么能自己动手做这等粗鄙之事!!” 他伸手就要去抢朱慈烺手里的毛巾,脸上满是惶恐和自责,“都怪老奴!都怪老奴睡死了!李管事!你怎么不早点叫醒老奴啊!!” 他一边埋怨李育财,一边对着朱慈烺连连作揖告罪,“殿下恕罪!殿下恕罪!老奴该死!老奴该死!”

朱慈烺被王之心这夸张的反应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他灵活地一侧身,躲开王之心抓过来的手,继续用毛巾仔细擦着脖颈,语气轻松地说道:“王伴伴,你慌什么?多大点事!孤看你最近跟着我们东奔西跑,担惊受怕,没睡过一个囫囵觉,难得睡沉了,多歇会儿不是正好?”

他擦完脸,将毛巾丢回盆里,又拿起旁边小碟里的青盐,用手指蘸了些,熟练地抹在牙齿上,拿起柳枝开始刷牙(明代已有类似牙刷的洁齿工具,如柳枝或骨柄植毛刷)。动作虽然比不上宫人伺候时的精细,却也像模像样。

“殿下!这……这不合规矩啊!” 王之心急得直跺脚,眼泪都快下来了。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太子自己动手洗漱,简直比天塌下来还严重!

朱慈烺漱了漱口,吐掉水,这才转过身,看着一脸崩溃的王之心,以及旁边同样有些手足无措的李育财和伙计们,正色道:“王伴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是什么时候?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我们不是在紫禁城了!从今往后,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孤自己来!”

他目光转向正揉着眼睛、一脸茫然看着他的朱慈炯,招了招手:“慈炯,过来!”

朱慈炯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走了过来。

朱慈烺指着桌上另一个伙计端着的铜盆:“喏,那是你的水盆。自己端过去,自己洗脸,自己刷牙!”

朱慈炯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指着自己的鼻子,难以置信地问:“皇兄?我??我自己洗??”

“对!你自己洗!” 朱慈烺斩钉截铁,语气不容置疑,“有什么难的?水是温的,毛巾是软的,青盐和柳枝都在旁边。试试看!不会的,让王伴伴教你一下。”

他又看向王之心:“王伴伴,今后永王(朱慈炤)年纪尚幼,生活起居还需你多费心照料。至于定王(朱慈炯),” 他拍了拍朱慈炯的肩膀,“让他自己学着来!穿衣、洗漱、整理床铺,这些小事,都让他自己做!不会的,你教他!这年头,咱们都得学着自立!紫禁城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朱慈烺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王之心彻底懵了,李育财和伙计们更是听得目瞪口呆!让王爷自己洗漱?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千古奇谈!

朱慈炯看着皇兄认真的眼神,又看看那盆冒着热气的清水,小脸上先是抗拒,随即慢慢浮现出一种奇异的神色——是好奇?是挑战?还是……一丝被当成大人看待的兴奋?他咬了咬嘴唇,最终像是下了很大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好!皇兄!我自己洗!”

说着,他学着朱慈烺的样子,走到那个端着水盆的伙计面前,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那个对他来说有些分量的铜盆,脚步有些摇晃地端到桌边放下。然后,他拿起毛巾,学着朱慈烺的样子浸湿、拧干(虽然拧得歪歪扭扭,水滴滴答答),开始笨拙地擦拭自己的小脸。动作生涩,甚至把水溅到了衣襟上,但他眼神专注,抿着小嘴,努力模仿着。

王之心在一旁看得心都要碎了,几次想上前帮忙,都被朱慈烺用眼神制止了。朱慈烺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神里带着鼓励。

朱慈炤也被这边的动静吵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看着二哥笨手笨脚地洗脸,小脸上满是困惑。

很快,朱慈炯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独立”洗漱。虽然脸洗得不算特别干净,头发也弄得有些湿漉漉的,但他挺着小胸脯,脸上带着一种完成挑战后的骄傲和兴奋,看向朱慈烺:“皇兄!我洗好了!”

“好!做得不错!” 朱慈烺笑着拍了拍他的头,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以后就这样!熟能生巧!”

王之心看着这一幕,再看看旁边已经自己穿戴整齐(虽然衣带系得有点歪)、神清气爽的太子殿下,又看看虽然狼狈却眼神发亮的定王,最终只能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认命地走过去,开始帮更小的永王朱慈炤穿衣洗漱。只是他心中那份根深蒂固的“尊卑有别”的执念,似乎被眼前这“离经叛道”的景象,悄然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当朱慈烺带着两个收拾妥当(虽然朱慈炯的头发还有点乱)的弟弟和王之心来到后院正厅时,厅内早已是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一张巨大的、足以容纳十余人围坐的紫檀木圆桌被摆放在厅堂中央,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色菜肴。热气腾腾的白面大馒头堆得像小山;皮薄馅足、油光锃亮的大肉包子散发着诱人的葱香;几大碗浓稠飘着油花的肉汤面;精致的四喜丸子、酱烧肘子、清蒸鱼、时令鲜蔬……甚至还有几碟精致的江南点心果子。丰盛程度远超平日,显然是李育财特意吩咐准备的庆功宴。

张无极、雷天横、赵啸天、许文昌等人早已落座,正低声交谈着,脸上都带着大战告捷后的轻松和些许兴奋。李育财则在一旁指挥着伙计们摆放碗筷,添茶倒水。

看到朱慈烺一行进来,众人立刻起身,躬身行礼:“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定王殿下!永王殿下!”

“免礼免礼!都坐!都坐!” 朱慈烺笑容满面,心情极好,他拉着两个弟弟,目光扫过那张大圆桌,又看了看旁边角落里一张明显小一号、单独摆放着几样精致小菜和点心的红木小桌——那是李育财按照惯例,为太子和王爷准备的“御桌”。

朱慈烺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径直拉着朱慈炯和朱慈炤,走到了那张大圆桌的主位旁,一屁股坐了下来!他还顺手将朱慈炤抱到自己旁边的椅子上坐好,又示意朱慈炯坐在自己另一侧。

“来!都坐!挤一挤,热闹!” 朱慈烺笑着招呼众人,又对王之心道:“王伴伴,你也坐!挨着永王,方便照顾。”

这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张无极、雷天横、赵啸天、许文昌,包括李育财在内,全都僵在原地,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知所措!与太子、王爷同桌用膳?!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逾越礼制!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尊卑有别,天壤之别!太子是君,他们是臣,同桌而食,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许文昌反应最快,他连忙上前一步,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惶恐:“殿下!万万不可!君臣有别,尊卑有序!殿下与王爷乃万金之躯,岂能与臣等同席?此乃僭越礼法!请殿下移驾尊席!” 他指的是旁边那张小桌。

张无极也立刻跟着抱拳,沉声道:“殿下!许大人所言极是!末将等粗鄙武夫,岂敢与殿下同案而食?请殿下三思!”

雷天横和赵啸天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也说明了一切——他们觉得这太离谱了!

朱慈烺看着众人紧张惶恐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带着少年人的朝气:“哈哈哈!诸位!孤说了,如今是非常之时!不必拘泥那些繁文缛节!昨夜诸位为孤、为大明浴血奋战,立下不世之功!在孤心中,诸位皆是孤的股肱心腹!手足兄弟!同席而坐,共进一餐,有何不可?!”

他目光炯炯地扫过众人,语气真诚而坚定:“孤饿了!想必诸位也早已饥肠辘辘!再推来让去,饭菜都凉了!岂不是辜负了李管事一番心意?快快入座!再要推辞,孤可要生气了!”

朱慈烺说着,故意板起脸,但眼神里的笑意却藏不住。他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大肉包子,放到朱慈炤面前的小碟子里:“慈炤,快吃!” 又夹了一个放到朱慈炯碗里,“慈炯,你也吃!”

众人见太子如此坚持,态度诚恳,言语间更将他们视为“手足兄弟”,心中那股惶恐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激动所取代。张无极和许文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和一丝……感动?最终,张无极深吸一口气,抱拳沉声道:“殿下厚爱!末将……遵命!” 说着,他率先在朱慈烺下首的位置坐了下来。

许文昌见状,也连忙躬身:“臣……遵命!” 跟着坐下。

雷天横和赵啸天更是没那么多顾忌,见老大张无极都坐了,他俩咧嘴一笑,大大咧咧地挨着张无极坐了下来。李育财也连忙招呼王之心坐下,自己则坐在了靠近门口的下首位置。

一时间,大圆桌旁坐得满满当当。朱慈烺居中,左右是两位小王爷和王之心,张无极、雷天横、赵啸天、许文昌、李育财分坐两侧。虽然一开始气氛还有些微妙的拘谨,但随着朱慈烺带头大快朵颐,又不断招呼众人“别客气”、“多吃点”,加上雷天横那豪放的吃相(抓起包子一口咬掉半个)和赵啸天爽朗的笑声,气氛很快便热烈融洽起来。

粗瓷大碗的碰撞声、咀嚼声、低声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一种奇特的、打破尊卑的温暖。

酒足饭饱,桌上的杯盘狼藉被伙计们迅速撤下,换上了清茶。众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红光,精神也彻底放松下来。

朱慈烺放下茶盏,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育财身上,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李管事,在座诸位,除了许大人和你,都是些舞刀弄枪、没吃过多少墨汁的大老爷们!就你和许大人算是饱读诗书的!孤现在交给你个重要差事!”

众人闻言,目光都聚焦到李育财身上。雷天横和赵啸天更是毫不客气地指着李育财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李管事!该你露一手了!”

李育财被笑得有些窘迫,连忙起身拱手:“殿下但有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朱慈烺收敛笑容,正色道:“写安民告示!”

李育财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任务的分量。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和一丝紧张,沉声道:“小的明白!请殿下示下告示要点!”

朱慈烺站起身,在桌旁踱了两步,目光沉凝,条理清晰地口述道:

“其一,开篇点明:济宁州原漕运总督府右侍郎黄希宪大人阖家遭难之惨祸,乃州济宁道佥事王世英、济宁左卫指挥使云飞、济宁水次仓主事?魏德勘三贼勾结,为夺其权柄、财货,丧心病狂所为!此乃滔天巨罪,人神共愤!”

“其二,详述三贼之谋逆大罪:王世英、云飞、魏德勘,不思报国,反趁国难之际,密谋勾结闯逆李自成!意图挟持州城,裹挟漕粮兵丁,献城投贼!其心可诛!其行当剐!”

“其三,昭告天下:大明崇祯皇帝陛下嫡长子、皇太子朱慈烺殿下,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巡视江南,体察民情,已于近日安抵济宁!太子殿下明察秋毫,洞悉奸谋!当机立断,授命济宁兵备道张无极将军,率领忠勇城门营将士,于昨夜雷霆出击,一举擒拿王世英、云飞、魏德勘三逆贼!此三贼现已押入大牢,严加看管,待审明罪状,明正典刑!”

“其四,安抚军民:太子殿下仁慈!深知卫所兵、乡勇营众多将士,多为三贼所蒙蔽、裹挟,非其本意作乱!凡昨夜弃暗投明、缴械归顺者,一律既往不咎!不予追究!望其安心,戴罪立功!”

“其五,安定民心:太子殿下谕令:济宁全城军民商户,自即日起,各安其业,照常生活!城中秩序,已由张无极将军所部严加维护!宵小之徒,胆敢趁乱滋事、造谣生非、劫掠扰民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其六,宣告存在:大明储君在此!济宁乃大明稳固之基!望官民同心,共度时艰!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朱慈烺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掷地有声。他最后强调道:“李管事,你看着润色,引经据典也好,直白晓畅也罢,孤只要一个意思——告诉济宁城的所有人,天塌不下来!太子在这里!济宁很安全!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安心过日子!”

李育财听得心潮澎湃,他强压下手指的微微颤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小的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托!” 他立刻走到早已备好笔墨纸砚的桌案前,伙计早已研好浓墨。

他提起饱蘸浓墨的紫毫笔,悬腕凝神。这一刻,他不再是聚福楼那个八面玲珑的李管事,而仿佛回到了当年寒窗苦读、意气风发的秀才时光。胸中虽有万千沟壑,但为太子殿下亲拟安民告示,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荣耀,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略一沉吟,脑中飞快地构思着措辞。既要符合官方文告的庄重,又要兼顾百姓的理解能力,更要体现太子殿下的雷霆手段与仁厚之心。他想起殿下提到的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的典故,取其“安民、定心、明法”的精髓。

笔尖落下,饱含墨汁的狼毫在雪白的宣纸上流畅地游走:

“大明皇太子监国谕令济宁军民人等知悉:”

开篇便点明最高权威——太子监国!

“盖闻:济宁道佥事王世英、济宁左卫指挥使云飞、济宁水次仓主事?魏德勘,狼心狗肺,罔顾君恩!阴结闯逆,谋为不轨!残害忠良,戕戮漕宪黄希宪公阖门!窃据州城,裹挟兵丁,欲献土投贼!罪孽滔天,神人共愤!”

措辞严厉,直斥三贼罪行,毫不留情!

“幸赖:皇天眷佑,太子殿下慈烺,携永王、定王,巡狩南疆,体恤民瘼,驻跸兹土!明烛奸宄,洞悉巨恶!遂授钺于兵备道张无极将军,统率忠勇,夤夜奋击!雷霆所至,妖氛立扫!元凶王世英、云飞、魏德勘,束手就擒,槛车待罪!余党溃散,胁从罔治!”

这一段,既彰显太子亲临的权威和明察,又突出张无极行动的正当性和雷霆万钧之势,更点明了对胁从者的宽宥政策。

“殿下仁德,泽被苍生!谕令:济宁阖城军民商贾,各安生业,勿得惊疑!市廛如故,耕织无辍!敢有造谣惑众、乘乱劫掠、扰害闾阎者,杀无赦!其卫所、乡勇被胁之卒,迷途知返,缴械归诚者,咸赦前愆,许以自新!唯望洗心革面,共勷王事!”

核心的安民政策,简洁有力,恩威并施!尤其强调“市廛如故,耕织无辍”,直接给百姓吃定心丸。

“嗟尔士民!当知:储君在兹,即社稷在兹!天兵已至,妖孽遁形!务宜同心戮力,共保桑梓!克复神京,重光日月,当自济宁始!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结尾气势磅礴,点明太子坐镇带来的希望,并发出“重光日月,当自济宁始”的号召,极具感染力!

李育财一气呵成,笔走龙蛇,字迹遒劲有力,布局疏朗大气。写罢,他轻轻放下笔,长舒一口气,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双手捧起墨迹淋漓的告示,恭敬地呈给朱慈烺:“殿下,小的草拟完毕,请殿下过目。”

朱慈烺接过告示,仔细阅读起来。他看得非常认真,时而点头,时而露出赞许的神色。这份告示,文白相间,既不失官方文书的庄重威严,又兼顾了通俗易懂,更将他要求的“安民”、“定心”、“明法”、“宣告存在”等核心要素完美地融合其中,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好!好!写得好!” 朱慈烺连声赞叹,眼中满是欣赏,“李管事果然大才!文采斐然,切中要害!深得孤心!”

李育财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红,躬身道:“殿下谬赞了!小的……小的只是尽力而为。寒窗十数载,屡试不第,今日能以此微末之技为殿下分忧,已是……已是惶恐之至!”

朱慈烺闻言,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李育财的肩膀,语气真诚而有力:“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英雄不问出处!孤看重的,是才干,是忠心!李管事,你很好!从今往后,大有可为!”

李育财心头一热,眼眶竟有些湿润,深深一揖:“谢殿下知遇之恩!育财定当肝脑涂地,以报殿下!”

朱慈烺点点头,不再多言。他走到桌案前,从腰间解下那枚温润的太子宝印(随身携带的印信),蘸满鲜红的印泥,在告示末尾,郑重地、用力地盖了下去!

鲜红的“皇太子宝”四个篆字,如同定海神针,牢牢印在了雪白的宣纸上,散发着无上的权威!

“李管事,照此誊抄!多抄十几份!” 朱慈烺拿起盖好印的告示,递给李育财,“稍后,要贴满济宁城的大街小巷!城门、码头、市集、衙署门口,一处都不能少!”

“是!殿下!” 李育财双手接过,如同捧着圣物。

朱慈烺随即转向张无极:“张将军!你对济宁城熟门熟路,这贴告示、巡城安民之事,就劳烦将军亲自督办!派得力人手,务必让全城百姓尽快知晓!”

张无极立刻起身,抱拳领命:“末将领命!定将殿下安民之意,晓谕全城!”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又转向许文昌,语气变得更为郑重:“许把总!”

许文昌连忙起身:“末将在!”

“漕运,乃我大明命脉!济宁更是漕运咽喉!” 朱慈烺目光灼灼,“黄希宪留下的摊子,孤就全权交给你了!济宁州,乃至整个漕运沿线的漕务事宜——粮仓管理、河道疏浚、漕船调度、漕丁安置、沿途关卡协调……一应事务,由你总揽!孤授你全权处置之权!遇有紧急,可先斩后奏!”

许文昌浑身一震!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此刻也被这巨大的信任和权柄砸得有些晕眩!这相当于将整个漕运系统的实权交到了他手上!虽然名义上可能还缺一个正式的“总督”头衔,但这权力,已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

巨大的激动和责任感瞬间涌上心头,他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殿下信重!末将许文昌,定当竭尽驽钝,鞠躬尽瘁!保漕运畅通无阻!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好!孤信你!” 朱慈烺亲手将他扶起。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张无极和雷天横身上:“张将军!雷千户!”

两人立刻挺身:“末将在!”

“北关码头、水次仓,乃我命脉所系!城防重任,亦在尔等肩上!” 朱慈烺语气肃然,“新降之卫所兵、乡勇,近四千之众,鱼龙混杂,亟待整编操练!此乃当务之急!张将军,你经验丰富,整军之事,由你全权负责!汰弱留强,严明军纪,尽快形成战力!具体军制、营伍划分、操演章程,由你拟定,待冯忠将军大军抵达后,再行统筹全局部署!雷千户,你勇猛善战,协助张将军,务必把这支新军,给孤练出来!”

“末将遵命!” 张无极和雷天横齐声应诺,声如洪钟。

朱慈烺环视一周,看着眼前这些在短短一夜之间,为他、为大明浴血奋战、此刻又肩负起新的重任的臣子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好!诸位!各司其职!孤等着你们的好消息!至于那知州尹希廉、钞关御史何令已……李管事,你那边消息一到,我们即刻行动!”

“是!殿下!”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朱慈烺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诸位辛苦!都去忙吧!”

众人纷纷行礼告退,各自去执行自己的任务。厅堂内,只剩下朱慈烺和两个弟弟,以及侍立一旁的王之心。朱慈烺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带着水汽的凉风涌入,吹散了一夜的疲惫。他望向东方,那里,一轮红日正奋力挣脱地平线的束缚,将万丈金光洒向刚刚苏醒的济宁城。

而在更北方的运河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全速南下!船头那面猩红的“冯”字大旗,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猎猎作响,如同燃烧的火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