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29章 张合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29章 张合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张合:三国跳槽达人的逆袭之路

第一章 职场初体验:从冀州高材生到袁绍麾下背锅侠

东汉末年的冀州,有个叫张合的青年正对着征兵告示发呆。这哥们是当地有名的文武双料生——弓马娴熟不说,还能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放在今天绝对是985军校的种子选手。当时袁绍刚占领冀州,正忙着招兵买马,见张合长得人高马大,又懂兵法,当场拍板:来我这儿上班,给你个军司马当当!

张合本以为跟着四世三公的袁绍,能混个开国功臣当当,没想到进了个家族企业——袁绍手下的核心岗位,不是姓袁的就是沾亲带故的,像张合这种外来户,干得再多也没用。

打公孙瓒时,张合立了大功,把白马义从打得哭爹喊娘,本该升职加薪,结果袁绍把功劳给了自己的侄子袁谭。张合去找领导理论,袁绍的谋士郭图阴阳怪气:小张啊,年轻人要多历练,别总想着邀功。气得张合差点当场表演戟挑郭图。

最坑的是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张合建议:赶紧派兵救粮仓,不然咱都得饿肚子!郭图却撺掇袁绍:去打曹操的大本营,让他首尾不能相顾!结果乌巢被烧,大本营也没打下来,郭图转头就给袁绍打小报告:都是张合指挥不力,他还说您打仗不如曹操!

张合得知后,连夜收拾行李跑路。他知道袁绍这人心胸狭隘,回去肯定被当背锅侠宰了。跑路时还不忘带上部将高览,边跑边说:咱去投曹操,听说曹老板不看出身,只看能力!这波操作放在今天,绝对能上《职场生存指南》头条:《如何优雅地逃离甩锅现场》。

第二章 曹营新人秀:用实力打破降将歧视链

刚到曹营的张合,处境比张辽还尴尬。张辽好歹跟着吕布混过流量圈,张合却来自被曹操视为手下败将的袁绍阵营,曹营的元老派看他的眼神,跟看劣质跳槽者似的。

夏侯惇见面就问:你在袁绍那儿排第几啊?

于禁更直接:听说你是打输了才来的?

连许褚都凑过来:要不比划比划?让我看看袁绍的兵有多菜!

张合的应对堪称高情商范本:面对夏侯惇的刁难,他说袁公帐下人才虽多,却不如曹公麾下猛将如云;对于禁的质疑,他答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面对许褚的挑战,他笑着说将军之勇,我望尘莫及,但若论用兵,我倒愿向将军请教。三言两语把众人哄得没脾气,连曹操都暗赞:这小子不仅会打仗,还会说话!

真正让他站稳脚跟的,是平马超之战。当时马超在潼关把曹操打得割须弃袍,夏侯渊、徐晃都吃了败仗,张合却站出来:马超勇而无谋,我有一计可破。他建议曹操假意渡河,吸引马超主力,自己则带一支精兵绕后偷袭,果然大胜。战后曹操拍着他的肩膀说:我要是早点得到你,何愁天下不定啊!张合赶紧谦虚:都是丞相领导有方,我只是执行得好。

在曹营,张合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技术型将领。别人靠勇猛(许褚)、靠谋略(郭嘉)、靠出身(夏侯惇),他靠的是专业能力:

- 山地战:他能在秦岭里找到连当地人都不知道的小路,被称为三国活地图;

- 阵法研究:他改良的八卦阵,连诸葛亮都得夸一句有点东西;

- 后勤保障:他带的兵,永远粮草充足、装备完好,被士兵称为移动粮仓。

有次曹操让众将讨论如何攻破邺城,张合直接拿出沙盘模型,边演示边讲解,从攻城器械到兵力部署,说得比郭嘉还详细。曹操看得直点头:张合这小子,是个搞军事工程的料啊!

第三章 街亭封神战:把马谡钉在纸上谈兵耻辱柱上

建兴六年的街亭,成了张合职业生涯的高光舞台。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守街亭,自己率主力攻祁山,打得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叡急得团团转,张合拍胸脯:给我五万人,我去把街亭拿下来!

张合到了街亭,差点被马谡的操作笑出声。这位诸葛亮高徒不好好守城池,非要把部队拉到山顶扎营,美其名曰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张合围着山转了一圈,对部下说:这马谡怕是读兵法读傻了,山顶没水没粮,咱断了他的水道,不出三天就得投降!

接下来的操作,把稳准狠三个字发挥到极致:

- 第一天:派少量士兵在山下叫阵,消耗蜀军体力;

- 第二天:派工兵挖沟断水,看着蜀军在山上干渴难耐;

- 第三天:等蜀军渴得快虚脱了,才下令进攻,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街亭。

马谡带着残兵逃跑时,被张合堵在山道上。马谡还想摆军师派头我乃丞相门生,你敢杀我?张合冷笑:你坏了诸葛丞相的大事,他来了也保不住你!虽然最后没亲手杀马谡,但这一战,直接把马谡钉在了纸上谈兵的耻辱柱上,自己则成了三国破阵大师。

街亭之战的意义,堪比官渡之战对曹操的影响——它不仅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更让张合在曹魏彻底摆脱标签,成了西线守护神。曹叡亲自给他发嘉奖令街亭之功,堪比韩信破赵!张合却低调地说:都是陛下信任,将士用命。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本事,比他的枪法还厉害。

第四章 职场生存术:在老狐狸堆里当技术流

张合能在曹营混到五子良将的位置,靠的不仅是战功,更是顶级的职场生存智慧。他深知在老狐狸扎堆的曹营,技术流才是最安全的人设。

- 不掺和储位之争:曹丕和曹植斗得你死我活时,满朝文武都在站队,张合却一门心思研究山地作战手册,有人问他支持谁,他就说我是军人,只听皇帝的。这种政治中立态度,让他在曹丕继位后没被清算。

- 跟领导保持安全距离:曹操在世时,他只汇报工作不聊私事;曹丕称帝后,他送礼只送军事地图兵书注解,绝不送金银美女;曹叡时期,他更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从不多嘴朝政。

- 对同事差异化相处:对张辽,他聊骑兵战术;对徐晃,他谈防御工事;对夏侯渊,他请教山地行军;对司马懿,他只说,绝不多说一句废话。

最能体现他技术流智慧的,是处理与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掌权后,很多将领都怕被穿小鞋,张合却该干嘛干嘛:司马懿让他攻,他就拿出进攻方案;让他守,他就交出防御图纸;即使被司马懿逼着追诸葛亮(明知有诈),他也先派斥候探路,尽量减少损失。这种专业至上的态度,让司马懿想找茬都找不到借口——总不能说你仗打得太专业吧?

第五章 诸葛亮的一生之敌:相爱相杀的战术大师

张合和诸葛亮的关系,堪称三国版猫和老鼠——一个是曹魏西线的定海神针,一个是蜀汉北伐的总设计师,两人斗了一辈子,从街亭打到木门道,上演了无数战术对决名场面。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用声东击西,张合就用釜底抽薪(断马谡水道);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攻陈仓,张合算准蜀军粮草撑不过十天,果然没等他到陈仓,诸葛亮就退兵了;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用诱敌深入,张合偏不上当,就在祁山外围跟蜀军打消耗战,气得诸葛亮骂他张合老贼,深谙我军虚实。

两人最精彩的心理战发生在卤城。诸葛亮故意示弱,让士兵在阵前,张合却看出是,对司马懿说:诸葛孔明一向谨慎,突然示弱必有诈,咱不能追!司马懿偏不听,结果被诸葛亮杀得大败,回来后不得不对张合说:还是你看得准。

诸葛亮其实挺张合。《三国志》里记载,诸葛亮每次北伐前都要问:张合在哪?得知他在西线,就会说此人不死,北伐难成。这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东邪西毒——既想打败对方,又有点舍不得对方死。

有次蜀军俘虏了张合的士兵,诸葛亮特意问:你们将军平时都在干嘛?士兵答:要么看地图,要么练枪法,要么给我们讲《孙子兵法》。诸葛亮听完叹了口气:张合真乃将才也,可惜不为我所用。

第六章 木门道之死:被害死的战术大师

建兴九年的木门道,成了张合的终点线。当时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利退兵,司马懿却逼着张合去追。张合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他跟诸葛亮斗了这么多年,太清楚穷寇莫追的道理,尤其是诸葛亮这种撤退必设伏的主。

他跟司马懿据理力争:兵法有云,归师勿遏,穷寇勿追。诸葛孔明诡计多端,追击必中埋伏!司马懿却阴阳怪气:张将军是老了吗?连追击败军都不敢了?这话戳中了张合的职业自尊心——在五子良将只剩他一个的情况下,是最刺耳的评价。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追。追到木门道时,两旁山上突然滚下巨石,乱箭如雨。张合大喊,想退兵已经来不及了,被一箭射中右膝,当场阵亡。临死前他大概在想:我征战一生,躲过了袁绍的锅,扛住了曹营的压,斗赢了诸葛亮的计,最后居然栽在自己人的上!

张合的死,成了三国史上的千古疑案。有人说司马懿是故意借刀杀人——除掉这个非嫡系的老将;也有人说张合是死于职业尊严——不想被说;还有网友开脑洞:要是张合会说我年纪大了,跑不动,说不定能活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位战术大师的结局,实在有点憋屈。就像一个顶级程序员,躲过了无数bug,最后却因为产品经理的奇葩需求被迫上线,结果系统崩溃——惨,太惨了!

第七章 身后名:被历史低估的六边形战士

张合死后,曹魏追谥他,这个谥号精准概括了他的一生——既有的意思,也含的意味。但后世对他的评价,总有点的味道。

《三国志》说他以巧变为称,却把他排在张辽、乐进、于禁、徐晃之后;《三国演义》更是把他写成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弱化了他的战术才能。直到近代,军事家们才发现:张合其实是三国罕见的六边形战士——

- 武力:能跟张飞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 谋略:街亭之战展现顶级战术水平;

- 忠诚:虽为降将,却对曹魏死心塌地;

- 人缘:在曹营没树敌,跟谁都能合作;

- 专业:精通各种地形作战,堪称三国活地图;

- 长寿:在短命鬼扎堆的三国,他活到了魏明帝时期,熬死了同期大部分名将。

现代游戏里的张合,终于找回了。《三国志》系列给他的和都高达80 ,比很多谋士还厉害;《真三国无双》里他成了速度型猛将,枪法学得跟似的;甚至有玩家给他起了个外号——三国第一战术人形。

第八章 张合启示录:技术流的职场天花板有多高

张合的一生,给现代职场人提供了技术流逆袭的完美范本:

- 专业能力是硬通货:无论在哪家公司,能解决问题的人永远最吃香。张合靠战术能力降将歧视链,就是最好的证明。

- 政治中立保平安:职场不是官场,少站队,多做事,尤其在大公司,技术流关系流更长久。

- 懂得拒绝不合理需求:张合的悲剧告诉我们,领导的话也不是必须听,明知是坑还要跳,那是傻。

- 持续精进不松懈:从袁绍到曹操,从曹丕到曹叡,张合一辈子都在研究兵法,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比任何职场技巧都管用。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大牛都把张合当偶像,办公室挂着他的画像,旁边写着:像张合一样,用代码(战术)征服世界,而不是用嘴。

尾声:历史欠他一个

三国是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关羽靠成了武圣,诸葛亮靠成了神,张飞靠成了萌系猛男,连吕布都靠三姓家奴的黑料成了话题人物。只有张合,像个埋头搞研发的技术宅,默默输出却不炒作,结果成了五子良将里最没存在感的一个。

但历史终究是公平的。当人们厌倦了网红名将的浮夸,总会发现这位战术大师的闪光之处——他或许不够,不够,但他用一生证明:在任何时代,都是最硬的底气。

如果张合活在现在,大概会是这样的人:在大厂当技术总监,拿着高薪却穿着格子衫,不参加酒局只泡实验室,老板骂他不懂人情世故,他却用产品数据打所有人的脸。嗯,想想就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