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17章 陈汤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17章 陈汤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陈汤:西汉最野,靠先斩后奏一战封神

在西汉的朋友圈里,陈汤绝对是个。别人写简历都恨不得把祖宗十八代的功绩写上,他连正经工作经历都凑不齐;别人跟领导汇报工作战战兢兢,他敢揣着假圣旨出兵;别人打完仗等着论功行赏,他忙着跟朝廷打官司。这位把当擦脚布的狠人,用一生证明:职场不只有996,有时候疯一把也能青史留名。

一、简历空白的斜杠青年

陈汤的早年经历,要是写在简历上,hR看了能当场把咖啡喷在键盘上。别人家的才子要么是少年成名举孝廉,要么是名门之后师从大儒,他的标签是家徒四壁欠了一屁股债为躲债主跑路到长安。

在长安混日子的那些年,陈汤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灵活就业。今天帮人抄书赚点笔墨钱,明天在集市上帮小贩吆喝,后天蹲在城墙根跟算命先生唠嗑——倒不是他不想正经找工作,实在是名声太差。有次富户想请他当家教,刚打听就被邻居大妈拦住:可别找那小子,上次借我家的米,到现在没还,还说等我将来封侯了加倍还你,这不扯嘛!

转机出现在他蹭听太学课程的时候。别人都在埋头记笔记,他专挑教授们吵架的场子钻。有次经学博士们为《春秋》里的战争该不该打吵得面红耳赤,他突然站起来:打仗哪有那么多道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纠结啥!全场瞬间安静,主持教学的博士气得吹胡子:你个蹭课的懂什么!

没想到这话传到了大将军霍光的耳朵里。老霍正愁找不到敢闯敢干的年轻人,一拍大腿:这小子有点意思,让他来当郎官!陈汤接到任命时,还在给人抄《诗经》,手上的墨汁没擦干净就跑去谢恩,差点把霍光的地毯染成水墨画。

入职第一天,同事们见他穿着打补丁的袍子,都偷偷议论:这怕不是走后门进来的?陈汤听见了,咧嘴一笑:我这是微服私访体验生活,你们不懂。然后转身就把办公桌上别人不要的旧竹简捡起来,捆成一摞当枕头——穷惯了的人,连摸鱼都带着勤俭持家的范儿。

二、职场逆袭:从背锅侠西域野生cEo

在长安当郎官的日子,陈汤完美继承了职场新人的倒霉体质:领导让他送文件,他能把密函掉进茅厕;同事聚餐AA制,他总能算出不一样的账单;就连去仓库领办公用品,都能被掉落的竹简砸到头。大家都觉得这小子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最后干脆把他到西域——美其名曰,实则是眼不见心不烦。

谁也没想到,西域这地方,简直是为陈汤量身定做的野生职场。别人到西域都忙着写报告、搞外交,他天天跟商队混在一起,把匈奴语乌孙话大宛方言练得比汉语还溜。有次护送使者去康居,路过戈壁滩遇到劫匪,同行的人吓得直哆嗦,他淡定地掏出腰间的匕首,用匈奴话喊:我是郅支单于的朋友,你们敢动我?劫匪们面面相觑,还真被他唬住了——后来才知道,他连郅支单于长啥样都不知道。

在西域待了三年,陈汤把自己活成了行走的情报库。哪个部落的首领爱喝酒,哪个王国的公主喜欢汉朝丝绸,哪个绿洲的水源有问题,他门儿清。有次甘延寿(西域都护)想调查郅支单于的动向,召集手下开会,大家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陈汤突然站起来,在地上画了张地图:郅支在康居东边建了城,城墙高三丈,左边有河,右边是草原,他手下大概三千人,其中有一百多个是罗马逃兵......

甘延寿惊得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摔了:你咋知道这么清楚?陈汤嘿嘿一笑:我上周跟康居的牧人喝酒,他跟我吹的。从那以后,甘延寿算是对这个野路子刮目相看,啥事都愿意听他的——这大概就是职场真理:只要你专业能力够硬核,穿拖鞋上班都没人敢管。

三、最野操作:给皇帝发战后通知

陈汤在西域的高光时刻,来得比龙卷风还突然。公元前36年,郅支单于在康居作威作福,不仅杀了汉朝使者,还建了座单于城,天天对着汉朝边境吹牛皮:有本事你来打我呀!消息传到西域都护府,甘延寿气得拍桌子:必须收拾这小子!陈汤却按住他:别急,咱们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这四个字,差点没把甘延寿吓出心脏病。要知道,在汉朝调动军队,必须有皇帝的虎符,私自出兵那是掉脑袋的罪。甘延寿抱着柱子不撒手:不行不行,要请示朝廷!陈汤眼珠一转,趁甘延寿生病卧床,直接跑到军营里,对着士兵们喊:兄弟们,郅支单于骂咱们汉朝没人,敢不敢跟我去揍他?打赢了,赏钱美女大大的有!

士兵们平时受够了匈奴的气,被他这么一煽动,个个摩拳擦掌:等甘延寿从病床上爬起来,发现军队都快开出营地了,气得指着陈汤的鼻子:你你你......你这是要谋反啊!陈汤一把将他拉上马:老甘,现在回头也晚了,打赢了功是你的,输了我背锅!

这场仗打得,堪称西汉版特种部队突袭。陈汤压根不按兵法套路来:白天让士兵们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假装放松警惕;晚上带着人摸黑行军,专挑最难走的山路;遇到康居的巡逻兵,直接绑起来当向导;甚至还学匈奴人的样子,在马尾巴上绑树枝,制造大军压境的假象。

最绝的是攻城的时候。郅支单于的城墙修得挺结实,汉军的云梯架不上去,陈汤让人搬来几十口大锅——不是做饭,是当盾牌!士兵们举着锅冲锋,匈奴人的箭射在锅上响,愣是伤不到人。城楼上的郅支单于都看傻了:这是啥操作?汉军改卖炊具了?

等汉军冲进城里,陈汤提着郅支单于的脑袋出来时,身上还沾着早饭的米粒——他打仗都不忘先吃饱。打扫战场的时候,士兵们发现了一堆奇怪的盾牌和长矛,陈汤摸着下巴:这玩意儿不错,带回去给皇帝当礼物。后来才知道,这是罗马军团的装备,差点让汉朝提前几百年见识到地中海风情。

仗打完了,陈汤才想起写报告。他给汉元帝发了封奏折,开头就整了句狠活: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然后轻描淡写地提了句:陛下,我把郅支单于杀了,脑袋给您快递过去,您看着赏吧。——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野的战后通知,没有之一。

四、朝堂互怼:把功过辩论变成脱口秀

陈汤带着郅支单于的脑袋回长安时,本以为会被当成英雄,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场职场批斗大会。朝堂上的文官们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一个没背景没资历的家伙,居然敢私自用兵?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丞相匡衡,拿着放大镜在陈汤的奏折里挑错:私自调兵,违反国法!陈汤嘿嘿一笑:丞相大人,当年卫青霍去病打匈奴,哪次是先请示再出兵的?难不成等您把奏折批完,匈奴人都打到长安了?

御史大夫也跟着起哄:打仗时抢了康居的财物,中饱私囊!陈汤从怀里掏出个账本:大人您看,这是战利品清单,金子银子都在这儿,我就留了个匈奴人的酒杯喝酒,您要不嫌弃,我给您送来?

最搞笑的是博士们,拿着《春秋》跟他讲大道理: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你怎么能杀郅支单于的妻儿呢?陈汤把脸一沉:博士们整天读书,怕是不知道匈奴人怎么对待我们的使者吧?他们把人绑在柱子上射死的时候,咋不跟《春秋》商量商量?

汉元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吵得像菜市场,差点笑出声。他心里门儿清:陈汤这事儿办得漂亮,就是方法野了点。最后拍板:功大于过,封关内侯,赏黄金百斤!——不得不说,元帝还是懂行的:职场上看结果,有时候比看过程重要。

但陈汤这野性子改不了。封侯之后,他居然跑去跟匡衡借金子:大人,我最近手头紧,上次打仗赔了点钱......匡衡气得脸都绿了:你抢了匈奴人的财物,还好意思跟我借钱?陈汤振振有词:那些都是国家的,我哪敢动?不像大人您,家里的地比皇宫还大,借点咋了?——得,他不光敢打仗,还敢揭文官的老底。

后来有人举报陈汤受贿,汉元帝派人去查,结果在他家里搜出一堆破烂:打补丁的袍子,缺腿的桌子,还有几个从西域带回来的陶罐子。查案的人都愣了:这不像受贿的样子啊?陈汤挠挠头:我就喜欢这些玩意儿,比金子银子好玩。——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的侯爷,穷得坦荡,穷得理直气壮。

五、人生结局:活成职场

陈汤的晚年,依旧没摆脱野路子的底色。他被免官又复职,复职又被贬,跟朝廷的关系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今天闹别扭,明天和好,后天又翻脸。最后被贬到敦煌时,当地百姓夹道欢迎——不是因为他是侯爷,是因为他带回来的西域种子,让敦煌长出了更好吃的西瓜。

有次汉成帝派人去看他,见老头正蹲在田埂上,跟农民们比赛种麦子。使者宣读完诏书,陈汤擦了擦手上的泥:告诉陛下,我这麦子长得不错,秋天给他送点尝尝。使者哭笑不得:老将军,陛下问您还有啥要求。他想了想:没啥要求,就是当年从郅支单于那抢的酒杯,能不能还给我?喝酒用着顺手。

陈汤去世后,没留下啥金银财宝,就留下一堆故事。有人说他是西汉第一莽夫,有人说他是难得的将才,但在西域的草原上,牧民们还在讲:当年有个汉朝将军,举着铁锅打胜仗,杀了郅支单于还不忘吃早饭。

几百年后,班固写《汉书》,给陈汤留了个评语: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翻译过来就是:这小子胆子大,鬼点子多,就喜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这大概是对野路子职场人最好的评价。

如今要是陈汤活在现代,估计能在短视频平台火一把:今天拍如何用铁锅当盾牌,明天教跟匈奴人喝酒的正确姿势,后天直播给皇帝发消息的禁忌。他用一生告诉我们:职场不是只有一条路,有时候不按常理出牌,反而能走出自己的道。毕竟,规矩是给普通人定的,而传奇,从来都是自己写规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