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2章 班固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2章 班固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班固:被《汉书》“绑定”的东汉文坛卷王——“汉书宗主”的搞笑修史人生

第一章 学霸世家的“叛逆苗”:放着五经不读,偏要抄“八卦史料”

东汉扶风安陵的班家,堪称西汉到东汉的“学术豪门天花板”。爷爷班稚是汉成帝时期的博士,天天在朝堂上跟大臣们辩论经义,凭着一口“怼人不重样”的口才圈粉无数,堪称当时的“国学网红”;爸爸班彪更厉害,是光武帝刘秀钦点的史官,写起历史来笔耕不辍,着有《史记后传》数十篇,妥妥的“文坛顶流”。在这样的家庭里,班固从小就被贴上了“天才神童”的标签——三岁背《诗经》,五岁通《论语》,十岁能写一手堪比书法家的好字,街坊邻居都夸:“班家这娃,将来准是接他爹班的经学大师!”

可谁也没想到,班固是个“反骨仔”。十五岁那年,父亲让他跟着大儒学习五经,准备考个博士学位光宗耀祖,他却偷偷把五经课本藏在床底,每天溜到集市上的书摊,抄录那些“不正经”的史料——比如“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焚书坑儒”“项羽乌江自刎前说了啥悄悄话”“汉武帝时期的神仙传说是不是真的”。有一次,班彪抽查他的学习成果,让他背诵《尚书》,他张口就来:“昔者项羽围汉王于荥阳,夜出女子二千人,楚兵大乱……”气得班彪吹胡子瞪眼:“我让你背经书,你背这些‘街谈巷议’的东西干嘛?难道想当说书先生?”

班固却理直气壮地反驳:“五经里的道理太枯燥了,哪有历史故事有意思?您写《史记后传》,不也是想把汉朝的事儿记清楚吗?我抄这些史料,将来也能帮您修史啊!”班彪被儿子怼得哑口无言,仔细一想,这小子虽然叛逆,但眼光倒是跟自己一样,于是也就默许了他的“不务正业”。从此,班固更是变本加厉,不仅抄书摊的史料,还到处拜访年老的官吏,打听前朝的奇闻异事,甚至把家里的藏书翻了个底朝天,连爷爷留下的“辩论笔记”都不放过,硬生生攒下了几大箱“独家素材”,为后来成为“汉书宗主”埋下了伏笔。

这时候的班固,还得了个小外号——“班抄抄”。有人调侃他:“班家大公子,天天抄别人的东西,啥时候能写点自己的啊?”班固听了也不生气,笑着说:“抄是为了更好地写!等我把这些史料都吃透了,就能写出一部比《史记》还厉害的书!”这话传到班彪耳朵里,班彪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口气比力气还大!”可他不知道,多年后,班固真的实现了这个“狂言”。

第二章 入狱风波:写史把自己写进大牢,全靠弟弟“救场”

公元54年,班彪去世,班固回到家乡守孝。守孝期间,他看着父亲留下的《史记后传》,越看越觉得不过瘾:“这只是个初稿啊,好多细节都没写清楚,而且只写到汉武帝,后面的事儿都没记载,太可惜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在父亲的基础上,写一部完整的汉朝历史。

说干就干,班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熬夜到深夜,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奋笔疾书。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至少写两千字,不写完不睡觉。可写历史这事儿,看似简单,实则风险极大——汉朝有规定,私人不能修撰国史,违者要治罪。班固一门心思扑在写作上,早就把这茬忘到九霄云外了。

没想到,麻烦很快就找上门了。有人向汉明帝举报:“班固在家私修国史,诋毁朝廷!”汉明帝一听,龙颜大怒,立刻下令把班固抓进京城的大牢,还抄了他的家,把他写的书稿全搜走了。班固在大牢里别提多委屈了:“我就是想写点历史,怎么就成诋毁朝廷了?”他越想越害怕,生怕自己小命不保,毕竟秦朝的司马迁就是因为写史被处以宫刑,自己不会比他更惨吧?

就在这危急时刻,班固的弟弟班超站了出来。班超跟班固完全是两种性格,班固是“宅家修史狂魔”,班超是“热血江湖浪子”,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梦想着建功立业。眼看哥哥要被冤枉,班超急得团团转,最后决定:亲自去京城给哥哥辩白!

班超一路风餐露宿,赶到洛阳后,直接冲到皇宫门口,大声喊冤。侍卫们以为他是疯子,想把他赶走,班超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哥哥班固修史,是为了记录汉朝的功德,不是诋毁朝廷!你们要是不信,就去看看他的书稿!”这话刚好被汉明帝的近臣听到,汇报给了汉明帝。汉明帝也有点好奇,就派人把班固的书稿拿过来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汉明帝翻开书稿,只见里面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把汉朝的历史写得栩栩如生,而且处处体现着对朝廷的赞美,根本没有诋毁之意。汉明帝越看越喜欢,忍不住赞叹:“这班固真是个人才啊!差点错怪他了!”于是,他立刻下令释放班固,还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让他专门负责修撰国史。

就这样,班固从阶下囚一下子变成了皇家笔杆子,堪称“人生过山车”。出狱那天,班超笑着对班固说:“哥,你以后写史可得小心点,别再把自己写进大牢了!”班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知道了知道了,还是弟弟你厉害!”经此一事,班固的“汉书宗主”之路,算是正式开启了。

第三章 奉旨修史:从“打工人”到“卷王”,把皇宫当成书房

成为兰台令史后,班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修史了。兰台是汉朝的藏书机构,里面藏着无数珍贵的史料,班固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每天都泡在兰台里,废寝忘食地查阅资料。

当时跟班固一起修史的还有几位史官,别人都是按时上下班,到点就打卡走人,只有班固,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有时候甚至直接住在兰台里。有一次,同事们约他一起去喝酒,班固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还有好多史料没整理呢!”同事们调侃他:“班兄,你这么卷,是想把我们都比下去吗?”班固笑着说:“不是我卷,是《汉书》这事儿太重要了,不能马虎!”

为了写好《汉书》,班固简直成了“细节控”。比如写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会议,他不仅查阅了官方档案,还专门去拜访了当年参加会议的大臣的后代,核实会议的细节;写张骞出使西域,他反复对比不同史料的记载,生怕出现一点错误。有一次,他为了搞清楚一个地名的位置,查了十几本古籍,还请教了地理学家,最后才确定下来。

除了修史,班固还得干其他活儿。兰台令史的职责除了修史,还要整理宫廷档案、撰写公文。可班固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汉书》上,有时候写公文写累了,就立刻切换到“修史模式”,继续写《汉书》。有人问他:“你天天这么忙,不累吗?”班固说:“累是累,但一想到将来有人能通过我的书了解汉朝的历史,就觉得值了!”

汉明帝也特别赏识班固,经常召见他,跟他讨论历史问题。有一次,汉明帝问班固:“你觉得《史记》和你写的《汉书》,哪个更好?”班固一听,赶紧小心翼翼地回答:“《史记》是千古名着,司马迁也是一代伟人,我不敢跟他比。不过,《史记》是通史,而《汉书》是断代史,专门写汉朝的历史,能更详细地记录汉朝的事迹。”汉明帝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说得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一部传世佳作!”

得到皇帝的认可后,班固更加努力了。他不仅自己卷,还带动了身边的人。他的妹妹班昭,也是个才女,经常帮他整理史料、校对书稿;还有一些年轻的史官,受他影响,也开始认真修史。一时间,兰台里掀起了一股“卷王之风”,大家都把班固当成了榜样。

就这样,班固在兰台待了十几年,从一个普通的兰台令史升职为郎官,再到玄武司马,官越做越大,但他修史的热情始终没有减退。这十几年里,他写下了《汉书》的大部分内容,从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到汉平帝时期的历史,都被他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而“汉书宗主”这个雅号,也在文人圈子里慢慢传开了——毕竟,能把修史当成毕生事业,而且做得这么出色的人,整个汉朝也没几个。

第四章 《汉书》封神:用二十年熬出“汉代百科”,却留了个“坑妹”尾巴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汉章帝即位。汉章帝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对班固的才华更加赏识,经常让班固陪他读书、讨论经义,还允许班固自由查阅宫廷里的所有史料。这可把班固高兴坏了,他趁机补充了很多《汉书》的细节,让这部书变得更加完整。

到了汉和帝时期,班固已经写《汉书》写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每天不是在查史料,就是在写书稿,手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有人开玩笑说:“班兄,你这辈子除了写《汉书》,还做过啥?”班固认真地说:“写好《汉书》,就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终于,在公元92年,《汉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完成了。这部书一共一百篇,分为纪、传、表、志四个部分,详细记录了西汉二百三十年的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军事、外交、科技,无所不包,堪称一部“汉代百科全书”。《汉书》的文笔严谨典雅,叙事清晰,比《史记》更加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受到了文人墨客的一致好评。

当时的大文学家傅毅,跟班固是老对手,两人经常比试着写文章。可当傅毅读完《汉书》后,忍不住感叹:“班固这小子,真是太厉害了!《汉书》简直是千古绝唱,我服了!”就连汉和帝,也亲自为《汉书》作序,称赞这部书“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堪称史家之绝唱”。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班固虽然完成了《汉书》的大部分内容,却留下了一个“尾巴”——《天文志》和《八表》还没写完。原来,公元92年,班固因为受到窦宪案的牵连,再次被抓进大牢。窦宪是班固的好友,曾经多次邀请班固担任他的幕僚,班固也帮窦宪写过不少文章。可后来窦宪谋反被杀,班固也受到了牵连,被关进了大牢。

这一次,班固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在大牢里心情郁闷,加上年事已高,身体本来就不好,没过多久就病逝了,享年六十一岁。临终前,班固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完成《汉书》的全部内容,他拉着妹妹班昭的手说:“妹妹,哥哥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写完《汉书》,可现在……只能拜托你了!”

班昭看着哥哥临终前的样子,含泪答应:“哥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完成《汉书》!”就这样,班固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汉书》,把这个“大难题”交给了妹妹班昭。而“汉书宗主”这个雅号,也因为这部未完成的着作,多了一丝传奇色彩——毕竟,能让自己的妹妹继续完成着作,而且妹妹最后也成了着名的史学家,这在历史上可是独一无二的。

第五章 人生彩蛋:除了修史,还是军事迷和辞赋大佬

很多人都以为,班固只是个“宅家修史狂魔”,其实不然,他的人生还有很多“隐藏技能”,比如军事和辞赋。

班固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虽然他自己没上过战场,但却写过不少关于军事的文章。当年窦宪北击匈奴,班固作为窦宪的幕僚,跟着军队一起出征。在战场上,班固不仅帮窦宪起草檄文,还为窦宪出谋划策。有一次,窦宪遇到匈奴的埋伏,一时间不知所措,班固立刻建议:“匈奴人擅长骑兵作战,我们可以利用地形,设下埋伏,前后夹击!”窦宪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大败匈奴。

战后,班固还写了一篇《封燕然山铭》,刻在燕然山上,歌颂窦宪的功绩。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文笔华丽,成为了千古名篇。有人开玩笑说:“班兄,你这文采,不去写辞赋真是可惜了!”其实,班固本来就是东汉着名的辞赋家,他的辞赋作品丝毫不逊色于司马相如、扬雄等人。

班固的辞赋作品中,最有名的是《两都赋》。当时,东汉刚刚建立,都城在洛阳,可有些老臣却主张把都城迁回长安。班固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写下了《两都赋》,通过描写洛阳和长安的繁华景象,论证洛阳作为都城的合理性。这篇赋篇幅宏大,辞藻华丽,把洛阳的宫殿、园林、街市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汉明帝读完《两都赋》后,龙颜大悦,立刻下令把这篇赋传遍天下,从此,再也没有人提迁都的事了。

除了《两都赋》,班固还写过《幽通赋》《答宾戏》等辞赋作品,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辞赋既注重辞藻的华丽,又注重内容的深刻,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有人问他:“你又修史又写辞赋,精力怎么这么充沛啊?”班固笑着说:“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累!”

更有意思的是,班固还是个“追星族”,他最崇拜的人是司马相如。为了模仿司马相如的辞赋风格,他特意把司马相如的作品背得滚瓜烂熟,甚至连司马相如的写作习惯都研究得一清二楚。有人调侃他:“班兄,你这么崇拜司马相如,是不是想成为第二个司马相如啊?”班固说:“司马相如是辞赋大师,我只是想向他学习而已。不过,在修史方面,我可不想做第二个谁,我要做独一无二的班固!”

第六章 历史回响:“汉书宗主”的影响力,穿越千年不褪色

班固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汉书》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之一。《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的出现,开创了断代史的修史体例,为后世的史学家提供了范本。后来的《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都借鉴了《汉书》的体例,可以说,班固的“汉书宗主”地位,是实至名归。

除了史学价值,《汉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班固的文笔严谨典雅,叙事清晰,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比如《苏武传》中,他用寥寥数笔,就把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李广苏建传》中,他对李广的描写,既突出了李广的英勇善战,又表现了李广的悲惨命运,让人读后唏嘘不已。

在后世的文人中,班固也拥有众多“粉丝”。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就曾在诗中写道:“汉家天子驰驷马,赤车蜀道迎相如。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着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诗中虽然写的是司马相如,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班固的敬佩之情。

宋代的史学家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大量引用了《汉书》的内容,还称赞班固“博学洽闻,贯穿经史,文辞典雅,可谓良史之才”。明代的思想家李贽,更是把班固称为“史界之圣人”,认为《汉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虽然这句话本来是评价《史记》的,但李贽觉得用在《汉书》上也很合适)。

直到今天,《汉书》依然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把《汉书》当成必读之书。而班固的“汉书宗主”这个雅号,也一直被人们铭记着。有人说,班固的一生,就是为《汉书》而生的,他用二十年的时间,熬出了一部传世佳作,虽然留下了一个“坑妹”的尾巴,但这也让《汉书》变得更加传奇。

回顾班固的一生,他从一个“叛逆学霸”,到“入狱囚徒”,再到“皇家笔杆子”,最后成为“汉书宗主”,经历了起起落落,但他对修史的热情始终没有减退。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热爱”。正如他在《汉书》中写的那样:“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班固自己,也用《汉书》证明了,即使历经磨难,只要心怀热爱,就能写出不朽的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