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18章 词帝李煜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18章 词帝李煜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词帝李煜:把皇帝当“副业”,把词写成“千古顶流”的“错位人生冠军”

序章 为啥是“词帝”?不是“南唐好皇帝”?

提起李煜,懂点历史的人会说:“哦,那个亡国的南唐后主啊!”;爱读词的人会眼睛一亮:“词帝!《虞美人》就是他写的!”——你看,连标签都这么分裂。他这辈子,干得最久的“正式工作”是南唐皇帝,干得最出色的“兼职”却是写词,最后还靠“兼职”拿了“词帝”这个千古封号,比“南唐皇帝”的名头响一百倍。

这“词帝”俩字可不是随便吹的。要是把中国古代词人比作“娱乐圈顶流”,苏轼是“豪放派顶流”,李清照是“婉约派天后”,柳永是“民谣歌王”,那李煜就是“婉约派开山级教父”,堪称“词圈秦始皇”——他把词从“青楼小曲儿”拔高到“写人生悲欢、家国兴亡”的境界,以前词人写“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他写“愁”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接把“愁”写成了“千古名场面”。

反观他的“主业”皇帝,那真是“一言难尽”。别人当皇帝是“上班打卡批奏折,下班练兵谋国事”,他当皇帝是“上班摸鱼写新词,下班和美人赏花喝酒”;别人治国是“开源节流搞经济”,他治国是“花钱如流水,写诗不手软”。要是给古代皇帝搞个“职业能力评分”,他的“治国分”能打负分,“作词分”直接拉满100分,妥妥的“偏科界天花板”。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位“错位人生冠军”——明明该当“词坛顶流”,却被硬塞了“皇帝剧本”,最后靠“副业”逆袭成“词帝”的李煜。看看他是怎么把“皇帝生涯”过成“词素材库”,把“亡国之痛”写成“千古绝唱”,活成中国文学史上最“离谱”又最“传奇”的存在。

第一章 皇子时期:“躺平派”代表,只想当“文艺宅男”

李煜出生在公元937年,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说“老六”离皇位八竿子远,上面有五个哥哥盯着,轮也轮不到他。李煜自己也特拎得清,打小就没半点“争皇位”的心思,一门心思扑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上,活脱脱一个“南唐文艺宅男”。

1.1 为躲“宫斗”,假装“佛系青年”

南唐那会儿虽然不算大国,但皇宫里的“宫斗戏”一点不少。李煜的哥哥们为了争太子之位,明里暗里斗得你死我活,今天这个给皇帝献“治国策”,明天那个在大臣面前刷“存在感”。只有李煜躲在自己的“澄心堂”里,要么写词,要么画画,要么和懂文艺的和尚聊天,活像个“局外人”。

为了彻底表明“我对皇位没兴趣”,他还特意给自己取了两个号:“钟隐”和“莲峰居士”。意思是“我想当隐士,只想在山里看莲花,不想当皇帝”。他还写了首《渔父》明志:“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你看,我就想当个钓鱼喝酒的闲人,谁爱当皇帝谁当去!

这波“佛系操作”还真管用,哥哥们都觉得“老六就是个书呆子,没威胁”,也就不把他当对手了。李煜本以为自己能一辈子当“文艺皇子”,写写词、赏赏花,安稳过一生,结果“命运的剧本”偏要跟他开玩笑。

1.2 哥哥们“集体下线”,被迫当“太子”

谁也没想到,李煜的哥哥们一个个“不争气”:大哥李弘冀本来是太子,结果因为太狠辣,把叔叔杀了,自己也吓得生病死了;其他几个哥哥要么早夭,要么没竞争力。到最后,皇位居然“砸”到了李煜头上。

公元959年,李璟下诏立李煜为太子。李煜接到圣旨的时候,估计心里是懵的:“不是吧?我只想当‘文艺宅男’,怎么突然要当太子了?”他甚至还想“装病”拒绝,可架不住大臣们天天劝:“殿下,这是天意啊!您就从了吧!”

没办法,李煜只能硬着头皮当太子。可他当太子也没改“文艺范儿”:别人当太子是“跟着皇帝学治国”,他当太子是“继续写词搞创作”;别人和大臣讨论“怎么对抗北宋”,他和大臣聊“怎么写好一首《菩萨蛮》”。用现在的话说,他这是“拿着太子的工资,干着词人的活”。

1.3 初次“体验”治国:除了写词,啥也不会

公元961年,李璟去世,李煜正式登基,成了南唐后主。登基大典那天,李煜穿着龙袍,站在朝堂上,估计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治国”,而是“今天的词还没写完,一会儿回宫得补上”。

刚当皇帝没多久,北宋的赵匡胤就开始对南唐“施压”,又是要南唐称臣,又是要李煜去开封“朝见”。李煜哪懂怎么应对?他既不敢得罪北宋,又不想放弃皇位,只能一边派使者去北宋“说好话”,一边继续在宫里写词。

有一次,北宋使者来南唐,李煜居然不跟使者谈“国事”,反而拉着使者聊“诗词”,还把自己刚写的词给使者看,问:“你觉得我这首词写得怎么样?”使者都懵了:“陛下,我是来谈国事的,不是来当‘诗词评委’的啊!”

这时候的李煜,就像个“被赶鸭子上架的学生”:老师(命运)非要让他考“治国专业”,可他只复习了“作词专业”,考场上只能“抓瞎”。但他自己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天天在宫里和美人(比如小周后)赏花、喝酒、写词,把皇宫变成了“南唐文艺沙龙”。

第二章 皇帝生涯:把“朝堂”当“文艺沙龙”,把“治国”当“副业”

李煜当皇帝的15年,堪称中国古代“最离谱的皇帝日常”。别的皇帝“以天下为己任”,他“以诗词为己任”;别的皇帝“宵衣旰食”,他“昼夜宴饮”;别的皇帝“练兵强兵”,他“填词作曲”。要是用“职场KpI”来考核,他绝对是“垫底员工”,但要是用“词坛KpI”,他绝对是“销冠”。

2.1 后宫“文艺团建”:和小周后的“甜蜜创作时光”

李煜这辈子最有名的“绯闻”,就是和大小周后的故事。大周后叫周娥皇,是个才女,会弹琵琶,还能谱曲;小周后是大周后的妹妹,比姐姐更年轻漂亮,也懂文艺。李煜和这姐妹俩在一起,哪是“皇帝和后妃”,分明是“文艺情侣”。

大周后还在的时候,李煜和她经常一起“搞创作”。有一次,大周后弹琵琶,李煜在旁边写词,两人合作了一首《霓裳羽衣曲》的改编版,在宫里演奏的时候,大臣们都看呆了:“陛下,您这是在开‘音乐会’,不是在治国啊!”可李煜不管,依旧和大周后“琴瑟和鸣”,还写了首《浣溪沙》记录这段日子:“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你看,写的全是“宫里有多热闹,我有多快活”,没一个字提“国事”。

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又娶了小周后。小周后比大周后更会玩,李煜就天天和她在宫里“打卡”各种娱乐项目:春天去花园采花,夏天在池塘划船,秋天去山上赏月,冬天在屋里烤火喝酒。李煜还特意在宫里建了个“销金窟”,墙壁用黄金贴满,窗户用琉璃镶嵌,连地毯都是用金线织的,就为了和小周后“浪漫约会”。他还写了首《菩萨蛮》描述和小周后的甜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词写得太“甜”,后来还成了“千古艳词代表作”,可当时的南唐已经快被北宋灭了,他还在这儿“谈情说爱”。

2.2 治国“摆烂三连”:躲、拖、哄

面对北宋的步步紧逼,李煜的治国策略就三个字:躲、拖、哄。

“躲”:只要北宋来要他去开封朝见,他就找各种理由“躲”——今天说“我生病了,去不了”,明天说“南唐百姓离不开我,我走了会乱”,反正就是不去。有一次,赵匡胤派使者说:“你要是不来,我就派兵打你!”李煜还是躲,甚至把自己关在宫里,天天写词,假装“眼不见心不烦”。

“拖”:北宋要南唐割让土地,李煜就“拖”——先答应“我考虑考虑”,然后就没下文了;北宋要南唐减少军队,李煜也“拖”——表面上答应“我会裁军”,实际上根本不行动。他以为“拖一天是一天”,可没想到,北宋的军队可没“拖”,一直在准备攻打南唐。

“哄”:实在躲不过、拖不了的时候,李煜就“哄”北宋——给赵匡胤送金银珠宝,送名贵字画,甚至还把南唐的年号改成北宋的年号,假装“我就是你的小弟”。可赵匡胤要的是“南唐的土地”,不是“小弟的礼物”,李煜的“哄”根本不管用。

有大臣看不下去了,劝李煜:“陛下,别再写词了,赶紧练兵吧!不然北宋打过来,我们就完了!”李煜却摇摇头说:“我相信北宋会放过我们的,我们只要好好侍奉他们,就不会有事。”——你看,这哪是皇帝的想法,这就是“天真文艺青年”的想法啊!

2.3 唯一的“治国动作”:给百姓减税?其实是“没钱了”

李煜当皇帝期间,唯一算得上市“治国动作”的,就是给百姓减税。但这不是因为他“爱民如子”,而是因为南唐的国库早就被他“挥霍一空”了——他天天在宫里搞“文艺团建”,建“销金窟”,送北宋礼物,国库哪还有钱?只能给百姓减税,不然百姓要造反了。

可减税也没解决问题,因为南唐的军队早就“废了”——士兵们很久没拿到军饷,武器也没人修,连将军都天天“摸鱼”。有一次,南唐的一个将军去视察军队,发现士兵们居然在军营里“摆摊卖菜”,将军气坏了,问:“你们怎么不练兵?”士兵们说:“将军,我们都快饿死了,不卖点菜,怎么活啊?”

李煜知道这件事后,也只是叹了口气,写了首词感慨:“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意思是“人生就是一场梦,还是喝醉了好,别的都别想了”。你看,都这时候了,他还在“逃避现实”,用写词来“自我安慰”。

第三章 亡国时刻:从“皇帝”到“俘虏”,词风突然“长大”

公元974年,赵匡胤终于不耐烦了,派大将曹彬率军攻打南唐。南唐的军队根本不堪一击,没几个月,北宋的军队就打到了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城下。

3.1 城破前的“最后狂欢”:还在写词

金陵被围的时候,李煜还在宫里“自欺欺人”。他不让大臣告诉他“战况有多惨”,反而天天和小周后在宫里喝酒,喝多了就写词。有一次,他登上金陵的城墙,看到城外全是北宋的军队,才终于意识到“要亡国了”,可他还是没想着“怎么抵抗”,而是写了首《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这首词写得满是“惆怅”,可还是没提“怎么救国”。

城破前几天,李煜终于“慌了”,他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哭着说:“我对不起南唐的百姓,对不起列祖列宗!”可哭完之后,他还是没“行动”,而是继续和小周后待在一起,等着北宋军队进城。

3.2 投降时的“离谱操作”:穿白衣,写“投降词”

公元975年11月,金陵城破。李煜知道“抵抗没用了”,就做了个“离谱”的决定:穿着白衣,牵着小周后的手,带着大臣们出城投降。他还特意写了一首《破阵子》,算是“投降宣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里,前半段写“南唐有多好,我以前多快活,根本不知道打仗是什么”,后半段写“现在成了俘虏,我有多惨”,最后一句“垂泪对宫娥”还成了千古笑柄——别人亡国都是“垂泪对百姓”,他倒好,“垂泪对宫娥”,真是“江山都丢了,还惦记着宫里的美人”。

赵匡胤看到李煜投降,倒也没杀他,只是把他封为“违命侯”,带到开封软禁起来。这个封号也很“讽刺”:“违命侯”,意思是“你以前不听我的话,现在成了我的俘虏,得听话了”。李煜这才明白,自己的“皇帝生涯”彻底结束了,接下来的日子,只能当“俘虏”了。

第四章 俘虏生涯:“词帝”的爆发期,把“痛苦”写成“千古绝唱”

要是说李煜当皇帝时的词是“甜腻的糖水”,那他当俘虏后的词就是“醇厚的烈酒”——以前写的是“宫闱之乐”,现在写的是“家国之痛”;以前的词“没心没肺”,现在的词“字字泣血”。也正是这段俘虏生涯,让他从“南唐后主”变成了“千古词帝”。

4.1 开封软禁:从“销金窟”到“小破屋”

李煜被带到开封后,住的地方不是皇宫,而是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门口还有士兵看守,连出门都要报备。以前他在南唐的时候,天天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现在只能吃粗茶淡饭,穿普通衣服;以前他身边有无数宫女太监伺候,现在只有小周后陪着他;以前他想写词就写词,想画画就画画,现在连纸笔都得“申请”才能拿到。

这种“从云端跌落地狱”的落差,让李煜痛苦不堪。他经常在夜里睡不着,想起在南唐的日子,就忍不住哭。有一次,他看到窗外的月亮,想起以前在南唐和小周后赏月的场景,就写了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这六个字,把他的“愁”写得太形象了,就像一团乱麻,越理越乱,谁读了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4.2 “emo词帝”上线:每首词都是“痛苦日记”

当了俘虏之后,李煜的词就像“痛苦日记”,每一首都写满了“愁”“恨”“悲”。他写“愁”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又多又长,永远流不完;他写“恨”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把“人生的恨”比作“向东流的水”,永远停不下来;他写“悲”是“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把“往事”比作“一场梦”,醒来什么都没有了。

以前的词人写“愁”,大多是“为了写愁而写愁”,可李煜的“愁”是“真愁”——他愁自己丢了江山,愁自己成了俘虏,愁自己保护不了小周后,愁自己再也回不去南唐。这种“真愁”,让他的词有了“灵魂”,成了“千古绝唱”。

有一次,李煜在屋里喝酒,喝多了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写词,写的就是《虞美人》。写完之后,他还让小周后唱给他听,小周后唱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时候,两人都哭成了泪人。可他们没想到,这首词后来会“害死”李煜。

4.3 因词被杀:“词帝”的最后一首“绝唱”

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也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比赵匡胤更“多疑”,他一直觉得李煜“心怀不满”,迟早会“造反”。

有一年的七夕(李煜的生日),李煜在屋里和小周后喝酒,想起以前在南唐过生日的热闹场景,又想起现在的处境,忍不住又写了首《虞美人》,还让身边的人唱。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里,赵光义看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话,气得拍桌子:“李煜这是还想着南唐,想造反啊!”

于是,赵光义就派人给李煜送了一杯“毒酒”(牵机药)。李煜喝了毒酒之后,痛苦不堪,身体蜷缩成一团,像“牵机”一样(所以叫牵机药),最后在痛苦中死去,年仅42岁。

李煜到死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因为一首词被杀。可也正是这首《虞美人》,让他成了“千古词帝”——在他之前,没有哪个词人能把“亡国之痛”写得这么深刻;在他之后,也没有哪个词人能超越他的“愁”。他用自己的生命,给“词帝”这个封号,加上了最悲壮的注脚。

第五章 千年“词帝”:从“俘虏”到“语文书常驻嘉宾”

李煜虽然死了,但他的词却“活”了下来。从北宋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他的词还在被我们背诵、被我们热爱、被我们传承。他当皇帝时“一事无成”,可当“词帝”却“千古流芳”,堪称“最成功的‘失败者’”。

5.1 课本里的“李煜”:学生又爱又恨的“emo词王”

现在的学生,几乎没人没背过李煜的词。背《虞美人》的时候,会觉得“这词写得太绝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太有画面感了”;背《相见欢》的时候,会觉得“‘剪不断,理还乱’太形象了,我考试没考好的愁就是这样”;背《破阵子》的时候,会觉得“原来亡国皇帝也这么可怜”。

但也有学生吐槽:“李煜的词太难背了!还全是‘愁’,背完之后我都emo了!”比如背《虞美人》,要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雕栏玉砌应犹在”“问君能有几多愁”这几句,还得理解“雕栏玉砌”指的是“南唐的皇宫”,“朱颜改”指的是“自己和小周后的容颜变了”,太费脑子了。

可等学生们长大之后,再回头读李煜的词,就会发现:原来李煜写的不是“考点”,是“人生”。比如工作后遇到挫折,会想起“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原来以前的烦恼,现在看来都是“一场梦”;比如和爱人分开,会想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原来“离愁”真的这么难排解;比如看到月亮,会想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原来“孤独”的时候,连月亮都是“弯的”。

5.2 词坛里的“李煜”:“婉约派教父”的地位无人能替

在词坛里,李煜的地位就像“教父”——他之前,词大多是写“男女情爱”“宫廷享乐”的“艳科”,登不上“大雅之堂”;他之后,词开始写“人生悲欢”“家国兴亡”,成了“文人表达情感的工具”,真正“长大了”。

苏轼、李清照、柳永这些“词坛顶流”,都受过李煜的影响。苏轼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里面的“思念”和李煜的“离愁”是相通的;李清照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里面的“悲”和李煜的“悲”是相似的;柳永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里面的“离别之痛”和李煜的“亡国之痛”,本质上都是“痛苦”。

后人评价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意思是“到了李煜这里,词的眼界才变大,感慨才变深,从‘歌手唱的词’变成了‘文人写的词’”。这评价太精准了,李煜就是“词坛的改革家”,没有他,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婉约词”“豪放词”,中国的词史就得“改写”。

5.3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李煜”?

有人问:“都已经是和平年代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李煜?”

因为李煜的词,写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愁”“恨”“悲”“思念”,这些情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皇帝还是普通人,都会有。我们读李煜的词,不是为了“同情他的亡国”,而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你考试没考好,会觉得“愁”,这和李煜的“愁”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不同;比如你和朋友吵架,会觉得“恨”,这和李煜的“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原因不同;比如你想念远方的家人,会觉得“思念”,这和李煜的“思念”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对象不同。

李煜用他的词告诉我们:“不管你有多痛苦,都有人和你一样痛苦过;不管你的愁有多深,都有人把这种愁写了出来,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这种“共鸣”,就是我们还需要李煜的原因。

终章 他是“不合格的皇帝”,却是“顶级的词帝”

李煜的一生,就是一场“错位的人生”——老天爷给了他“皇帝剧本”,他却改成了“词人文集”;别人把“皇帝”当“终身职业”,他把“皇帝”当“副业”;别人用“治国”留名青史,他用“写词”千古流芳。

他当皇帝时,是“失败的”——丢了江山,成了俘虏,保护不了自己的爱人;可他当“词帝”时,是“成功的”——他的词成了“千古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甚至成了“语文书常驻嘉宾”,比任何一个“好皇帝”都有名。

有人说,李煜是“被皇帝耽误的词人”;也有人说,要是李煜没当皇帝,可能就写不出这么好的词。其实,正是“皇帝”和“俘虏”这两种极端的人生经历,才让他的词有了“厚度”和“深度”——没有当皇帝的“快活”,就写不出“红日已高三丈透”的热闹;没有当俘虏的“痛苦”,就写不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

一千多年过去了,李煜的“皇帝身份”早就被人遗忘,可他的“词帝身份”却越来越响。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有时候,‘错位’不是‘不幸’,而是‘另一种幸运’——你可能在一个领域‘失败’,但会在另一个领域‘成功’,甚至比你原来的领域更‘辉煌’。”

下次再读李煜的词,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千年前,那个在开封小屋里哭泣的俘虏,其实一直在用他的词告诉我们:“就算人生再难,也要把自己的‘痛苦’变成‘财富’;就算命运再不公,也要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活成自己的‘顶流’。”

这,就是“词帝”李煜的真正魅力——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最懂人生的词人”,一个“最离谱却最传奇的错位人生冠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