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9章 李治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9章 李治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李治作为唐朝皇帝,在历史记载中形象相对温和,而在网络语境下,其形象因影视剧演绎和网友解构衍生出不少趣味外号,以下结合史实与网络玩梗文化简述由来:

一、“宠妻狂魔”:帝后情深的现代标签

- 史实背景:李治与武则天的感情被史书多次记载,从感业寺接回武则天、废王皇后立其为后,甚至允许其参与朝政。《旧唐书》提及他“情之所钟,不能自决”,对武则天的信任远超普通帝王对后妃的恩宠。

- 网络玩梗:网友用现代“宠妻”概念重构其形象,称其为“唐朝第一宠妻KoL”,搭配“为老婆敢和全天下叫板”等夸张表述,甚至将废后事件调侃为“霸道总裁为爱对抗家族”,强化帝后关系的戏剧化色彩。

二、“李甜甜”:性格反差的萌系昵称

- 史实背景:李治早年给人的印象是“仁孝”“温和”,相比父亲李世民的强势,他的性格更显柔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他“素仁弱”,处理政务时曾因长孙无忌等权臣干预而显得被动。

- 网络解构:网友取“李治”谐音“李甜”,叠加“甜”的萌系属性,称其为“大唐小甜豆”“温柔帝王天花板”,尤其在影视剧《武媚娘传奇》等作品中,其少年时期的形象被演绎得更显纯真,进一步催生“甜甜”这类亲昵称呼。

三、“耙耳朵皇帝”:惧内形象的网络化表达

- 史实背景:武则天逐渐掌权后,李治曾在龙椅旁设帷帐,允许其“垂帘听政”,甚至后期朝政多由武则天决断,形成“二圣临朝”的局面。部分史书记载他对武则天的权势有所忌惮,如《新唐书》提到他曾想废后却因武则天干预而作罢。

- 网络调侃:网友将其对武则天的“依赖”(或说忌惮)类比为现代“怕老婆”,用四川方言“耙耳朵”(指惧内的丈夫)调侃其“帝王界妻管严”的形象,搭配“武则天面前秒变乖宝宝”等段子,形成历史人物的反差萌。

四、“舅甥恋男主”:婚姻关系的狗血化演绎

- 史实背景:李治的原配王皇后为了固宠,曾将李治的庶母(李世民才人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入宫中,这种关系在伦理上存在争议(武则天曾是李世民的妃子,即李治的“小妈”)。

- 网络梗衍生:网友将这段关系调侃为“舅甥恋”(虽无血缘关系,但辈分上武则天曾是李世民后宫,与李治有名义上的“母子”辈分差),甚至用“禁忌之恋”“宫廷狗血剧男主”等标签解构其婚姻,结合现代言情剧套路,衍生出“爱你就要突破所有束缚”等玩梗话术。

五、“躺赢帝”:政绩与形象的反差调侃

- 史实背景: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版图达到鼎盛(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疆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咸海),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史称“永徽之治”。但因后期身体多病(风疾),权力逐渐被武则天掌握,个人形象被后世认为“能力被低估”。

- 网络视角:网友对比其“温和”形象与“扩张版图”的政绩,戏称其为“表面躺平实则开挂的躺赢帝”,用“别人奋斗他捡漏”“靠老婆(武则天)和爹(李世民)撑起江山”等段子,调侃其“被低估的帝王实力”,实则是对历史评价的另类翻案。

六、“唐朝养生达人”:身体状况的趣味解读

- 史实背景:史载李治从青年时期就受“风疾”(可能为高血压或风湿类疾病)困扰,时常头晕目眩,无法长时间处理朝政,这也是武则天得以干政的重要原因之一。

- 网络玩梗:网友将其疾病史调侃为“唐朝最早的养生博主”,称其“一边当皇帝一边养生”“政务交给老婆,自己专注调理身体”,甚至用现代养生话术玩梗,如“保温杯里泡枸杞,不如李治风疾梗”,将严肃的历史细节转化为轻松的传播点。

这些外号本质是网络文化对历史人物的“二次创作”:通过提取李治性格、婚姻、政绩中的争议点或反差感,用现代语境下的情感标签、职场梗、言情剧套路等进行解构,既保留了部分史实内核,又让历史人物以更贴近年轻受众的方式“出圈”,成为历史传播中娱乐化与学术性碰撞的典型案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