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35章 陆抗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35章 陆抗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陆抗:三国星二代里的清流,爹是陆逊,对手是羊祜

第一章 含着兵法出生的官三代:压力山大的童年

陆抗这辈子,估计没少听人说你爹比你强。他爹是陆逊——那个一把火烧了刘备七百里连营的狠人,爷爷是陆骏——官至九江都尉,妥妥的官三代。但这光环没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反倒成了压在头顶的紧箍咒。

五岁那年,陆逊带他去军营,指着沙盘问:这仗该怎么打?陆抗叼着奶嘴,伸手把代表蜀军的旗子扒拉到水里。陆逊摸着胡子点头:嗯,有点意思。转头就把这事告诉孙权,孙权笑着说:这小子,比你小时候机灵。——从幼儿园就开始被拿去跟爹比,换谁都得焦虑。

更惨的是,陆抗十岁那年,陆逊被孙权活活气病去世。临死前,陆逊拉着他的手,塞给他一本写满批注的《孙子兵法》,断断续续说:记住,跟皇帝提意见...要...要像给关羽写赞美信那样...话没说完就咽了气。陆抗抱着兵法哭,心里却埋下一个念头:爹,我不光要学会打仗,还得学会保命。

守孝期刚过,孙权就召见他。朝堂上,老臣们盯着这个瘦得像豆芽菜的少年,眼神里全是怀疑。孙权扔给他一份陆逊当年的奏折:这是你爹写的,你觉得他说得对吗?陆抗知道这是考他,跪在地上,把奏折里的主张换了种温和的说法复述一遍,最后加了句:先父言辞过激,望陛下恕罪。孙权眼睛一亮:这孩子,比他爹会说话。

第二章 职场试金石背锅侠救火队长

陆抗刚入职就被扔了个烫手山芋——去修复西陵城防。这活儿本来是前任督将步阐的锅,步阐偷工减料,城墙修得跟纸糊似的,被孙权发现了,步阐干脆叛逃到西晋,还把西陵献给了司马炎。

孙权(此时已称帝)气得拍桌子,让陆抗去收拾烂摊子:不光要夺回西陵,还得把城墙修好,钱我可不多给。陆抗心里叫苦:这不是让我既当拆弹专家,又当泥水匠吗?但还是硬着头皮接了。

到了西陵,陆抗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糟。步阐留下的守军都是些老弱病残,西晋还派了羊祜(没错,就是那个跟他后来相爱相杀的对手)带着五万大军来支援步阐。手下将领都慌了:将军,咱们才三万人,要不撤军吧?陆抗冷笑:撤军?回去等着被陛下砍头吗?

他想出个奇葩招:不直接攻城,先在西陵城外挖战壕。士兵们不理解: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种地的!陆抗拿着鞭子抽地:挖!挖深点!把羊祜和步阐都圈进去!结果战壕刚挖好,羊祜的大军就到了,愣是被挡在外面进不去。步阐在城里急得跳脚,想突围又怕被战壕绊倒,只能眼睁睁看着陆抗把城围得像铁桶。

更绝的是反间计。陆抗知道西晋将领之间不团结,故意放消息说:羊祜想独占功劳,根本不想救步阐。这话传到西晋军营,果然有人跟羊祜闹别扭,延误了战机。陆抗趁机猛攻西陵,没几天就把城攻下来,步阐被活捉,砍了脑袋。

战后孙权看着修复一新的西陵城墙,拍着陆抗的肩膀说:你比你爹还能折腾。陆抗赶紧低头:都是陛下教导有方。心里却偷偷比了个耶——这波背锅逆袭,稳了!

第三章 与羊祜的神仙友谊:敌人比朋友更懂我

陆抗这辈子遇到的最奇葩的对手,非羊祜莫属。这俩人一个守东吴,一个守西晋,本该打得你死我活,却硬是把战场变成了友好交流现场,堪称三国版相爱相杀。

有次陆抗生病,羊祜听说了,居然派人送了副药过来,还附了张纸条:这是我家传的秘方,治你这病管用。手下将领吓得脸都白了:将军,这药肯定有毒!陆抗却想都没想,仰头就喝,喝完还让人带话:多谢羊大人,病好了请你喝酒。

羊祜也不客气,真就派人送了坛好酒过来。陆抗让人先给狗尝尝,狗喝完摇着尾巴跑了,他才放心喝。喝到兴头上,陆抗对羊祜的使者说:回去告诉你家大人,他那部署图有点问题,西北角防御太弱,容易被偷袭。使者回去一说,羊祜赶紧派人加固,还笑着说:陆抗这小子,比我副将还贴心。

两人甚至还搞战场休战。到了收割庄稼的季节,约定各收各的,不准抢对方的粮食;打猎时,谁要是打着对方地界的猎物,必须送回去。有次东吴士兵抢了西晋的几只羊,陆抗知道后,把士兵打了五十大板,还亲自把羊送回去,顺便赔了坛好酒。羊祜笑着说:下次想吃羊跟我说,别让士兵冒险。

这操作把两边的皇帝都整懵了。司马炎问羊祜:你俩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羊祜说:陆抗是个君子,跟他打仗得光明正大。孙权(此时已去世,是孙皓在位)则骂陆抗:你是不是吃里扒外?陆抗回了封奏折:跟羊祜搞好关系,能麻痹他们,让他们放松警惕。——这借口,完美!

其实陆抗心里清楚,羊祜是真懂他。两人都讨厌战争,都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是各为其主,身不由己。有次陆抗在阵前看到羊祜,隔着护城河喊:羊大人,啥时候天下太平,咱哥俩喝顿大的?羊祜在对岸挥挥手:快了,等我这边准备好,就来跟你好好聊聊。

可惜这顿酒最终没喝成。陆抗去世后,羊祜对着东吴的方向哭了三天,还写了篇《哭陆抗文》,说:世间再无懂我之人。后来西晋灭吴,羊祜已经去世,据说晋军进入建业时,有人看到羊祜的魂魄站在船头,对着东吴的方向叹气——这俩人的友谊,比三国的战争还让人唏嘘。

第四章 职场生存大师:在暴君手下活成不倒翁

陆抗最牛的不是打仗,而是在孙皓(东吴出了名的暴君)手下活了十几年,还能保住小命,堪称三国职场生存大师。

孙皓这人,杀人跟切菜似的,大臣们说错一句话就可能被扒皮抽筋。有次孙皓想迁都武昌,陆抗觉得不妥,上书说:建业才是根本,迁都劳民伤财。孙皓看了奏折,气得把笔扔了:这小子跟他爹一样,就会教训我!但转念一想,陆抗还得守边疆,杀了他没人能挡羊祜,只能憋着火作罢。

陆抗摸准了孙皓的脾气——吃软不吃硬。每次提意见,都先把孙皓夸上天,说:陛下英明神武,只是臣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孙皓被哄得晕乎乎,往往就答应了。有次孙皓想建宫殿,陆抗就说:陛下建宫殿是好事,但现在国库紧张,要不先修防御工事,等打了胜仗再建?孙皓居然真的听了——这彩虹屁功力,比他爹陆逊还厉害。

他还特别会。有次孙皓让他主动进攻西晋,陆抗知道打不过,就说:羊祜太厉害,我得再准备准备。孙皓催得紧,他就故意打了场小败仗,回来报告:陛下,您看,不是我不行,是敌人太猛。孙皓虽然生气,却也没办法——总不能自己去打吧?

手下将领问他:将军,您这么哄着陛下,不憋屈吗?陆抗叹口气:憋屈也得忍啊。我要是被砍了,谁来守这江山?——这觉悟,比那些硬刚皇帝的忠臣高多了。毕竟,活着才有输出,不是吗?

第五章 星二代的自我证明:我不是陆逊的影子

陆抗这辈子最烦的,就是被人叫做小陆逊。他拼命打仗,努力搞外交,甚至学会了哄皇帝,都是为了证明:我陆抗,不是谁的影子。

他刚当大将军时,有老臣拿他跟陆逊比:你爹当年火烧连营,你行吗?陆抗没说话,默默在荆州搞屯田,兴修水利,把边防军的粮食储备翻了一倍。等西晋来犯时,他不费一兵一卒,就靠充足的粮草拖垮了敌军。老臣们这才闭嘴——这小子玩的是经济战,比他爹的更高级。

陆逊当年因为直言进谏被气死,陆抗就发明了曲线救国。他知道孙皓听不进逆耳忠言,就联合朝中大臣,从侧面提建议。比如想减轻赋税,就先让地方官上书说老百姓太穷,当兵都没力气,再让将领们说士兵没力气,打不了仗,最后自己再出来:要不先减点税,等士兵有力气了再打仗?孙皓没办法,只能同意。

他还特别注重品牌建设。陆逊的标签是书生都督,陆抗就给自己打造人设——打仗之余,他在军营里办起扫盲班,教士兵读书写字;还整理了陆逊的兵法,加上自己的注解,编成《陆氏兵书》。有次羊祜看到这本书,忍不住点赞:比你爹写得通俗易懂。

最能证明他的,是西陵之战。这场仗,他没用陆逊擅长的火攻,而是靠挖战壕、搞心理战、离间敌人,打得干净利落,堪称教科书级防守反击。连晋武帝司马炎都叹服:陆抗不死,东吴难灭啊!——这评价,够分量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陆抗五十四岁就病逝了。他临终前给孙皓写了最后一封奏折,把防御西晋的要点说得清清楚楚,最后加了句:陛下,别再瞎折腾了,好好守着江山吧。孙皓却没当回事,继续吃喝玩乐。

几年后,西晋大军顺江而下,东吴灭亡。有老兵想起陆抗,哭着说:要是陆将军还在,咱们哪会亡国啊!——这大概是对他最好的证明:他做到了,他不是陆逊的影子,他是陆抗,一个能撑起东吴半壁江山的男人。

第六章 被低估的三国最后的名将:他的智慧,至今还在发光

后世说起三国名将,总忘不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关羽的忠义无双,却很少有人记得陆抗。其实这位星二代,才是三国末期最闪耀的将星——他用一生证明,官三代也能靠自己逆袭,敌人也能成为知己,在烂泥里也能开出花。

陆抗的智慧,在于他懂得。不像关羽那么傲娇,也不像吕布那么善变,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什么时候该跟敌人称兄道弟,什么时候该跟皇帝说点瞎话。这种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放在今天的职场,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他和羊祜的故事,更像个温暖的寓言——即使身处对立阵营,也能保持尊重和善意。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住了武将的底线和文人的风骨。就像陆抗送给羊祜的酒,羊祜送给陆抗的药,里面装的不是算计,而是乱世中难得的真诚。

或许,这就是陆抗留给我们的启示:出身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对手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失去尊重;职场险恶,但只要守住初心,懂得变通,再难的局,也能盘活。

就像西陵城外的那条战壕,陆抗挖它不是为了困住敌人,而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底线——这大概就是星二代逆袭的终极密码:我可以活成你的样子,但我选择活成更好的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