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7章 杨广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7章 杨广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基建狂魔隋杨广:古代“甲方”的疯狂与浪漫

在历史课本里,隋炀帝杨广是个“暴君”专业户,不是在荒淫无度,就是在亡国的路上。但如果换个角度,你会发现这位老哥堪称古代“基建狂魔”、隋朝“包工头”、大运河“总设计师”,甚至是穿越千年的“城市规划鬼才”。他用24年把隋朝折腾得“基建大跃进”,虽然把自己折腾成了亡国之君,但留下的工程至今还在造福子孙。今天,咱们就扒一扒杨广那些疯狂又浪漫的“基建人生”。

一、登基即开工:从“太子”到“总工程师”的转型之路

杨广刚当上皇帝,就开启了“基建狂魔”的暴走模式。别的帝王登基先大赦天下,他却掏出一沓图纸,对着大臣说:“来,咱先干票大的!”

- 东都洛阳:古代版“雄安新区”

杨广登基第二年,大手一挥:“长安住腻了,洛阳必须支棱起来!”于是,每月征调200万民工,用10个月就盖起了一座新都城。这效率,放在现代妥妥是“中国速度”!为了让洛阳成为“国际大都市”,他不仅规划了“cbd”(宫城)、“居民区”(里坊),还在城郊建了超级粮仓“含嘉仓”——这个粮仓大到什么程度?1971年考古队发现时,仓窖里还存着碳化的粮食,专家估算当年储量够全国吃半年!

大臣们劝他:“陛下,这么搞太费钱了!”杨广一挑眉:“格局小了,这叫‘战略投资’!”

- 西苑:皇家园林界的“迪士尼”

洛阳建好后,杨广觉得还不够炫,又在城西造了座“西苑”。这园子占地200里,有16座人工湖、无数亭台楼阁,甚至用机械装置模拟四季——冬天往树上挂丝绸当叶子,湖里用彩绸做荷花,比现在某些景区的“假雪”“假瀑布”高端多了!最离谱的是,他让宫女们扮成仙女在园子里巡游,自己坐着“龙舟”围观,妥妥的“沉浸式游园体验”。

二、大运河:一条河“骂”了千年,也“香”了千年

要说杨广最出圈的工程,非大运河莫属。这条全长2700公里的“水上高速公路”,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在了一起,堪称古代版“南水北调 高铁”。但在当时,老百姓可不这么想——杨广一声令下,300万民工扛着锄头就上了工地,不少人累死在河边,民间直接骂他“运河暴君”。

- “甲方”的迷之需求

修运河的初衷,杨广说是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但民间更信一个浪漫的说法:他想去扬州看琼花。为了让龙舟顺利通航,运河宽度必须能并排行驶两艘楼船,深度要能托起200吨的大船。这标准,放现在也是“国家级工程”!更绝的是,他要求两岸种满柳树,既美化环境,又能给纤夫遮阳——这超前的“生态意识”,简直不像古人。

不过,杨广的“甲方病”也很严重:工期紧、要求高,还动不动亲临现场“监工”。民工们白天挖河,晚上还要给龙舟拉纤,累到“生不如死”。有民谣唱道:“运河水,浪滔滔,千船万船运龙袍;运河水,泪滔滔,死人堆里搭浮桥。”

- 千年后的“真香现场”

杨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被骂了上千年,大运河却成了“功在千秋”的奇迹。唐朝诗人皮日休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明清时期,大运河更是成了“经济大动脉”,养活了沿岸无数城市。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还在承担南水北调的重任。网友调侃:“杨广要是能看到今天,估计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发朋友圈:‘早说了这是战略工程!’”

三、“基建上瘾症”晚期:修长城、开驰道、建行宫

如果说修洛阳、挖运河是杨广的“代表作”,那他的“基建清单”远不止这些。这位皇帝似乎患上了“开工成瘾症”,走到哪,工程就修到哪。

- 长城2.0:升级版防御工程

秦始皇修长城,杨广觉得不够长、不够高,大手一挥:“接着奏乐接着舞,继续修!”短短几年,他在北方边境又筑起上千公里长城,还设置了多个军事要塞。虽然这工程同样耗钱耗人,但客观上确实挡住了突厥的进犯。只不过,老百姓已经被折腾得没力气夸他了。

- 古代“高速公路网”:驰道与御道

为了方便自己巡游,杨广下令修建从洛阳到各地的“驰道”。这些道路宽达50步(约70米),中间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边种树、挖排水沟,比现在某些城市的主干道还讲究!他还规定,驰道经过的地方必须建行宫——据统计,杨广在位期间建了40多座行宫,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草原,走到哪住到哪,堪称“古代自驾游鼻祖”。

四、翻车现场:疯狂基建背后的“亡国密码”

杨广的基建热情,最终把隋朝推向了灭亡。有人说他是“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也有人说他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甲方”的致命缺陷

杨广的问题,不在于想法不好,而在于太“急”。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几代人的事业,却忽略了百姓的承受力。修洛阳、挖运河、征高句丽……每项工程都要耗费百万人力,老百姓既要服徭役,又要交重税,最后只能揭竿而起。就像网友吐槽:“你把员工当牛马,员工当然想炒你鱿鱼!”

- 历史的“反转剧”

有趣的是,杨广的很多政策被唐朝“继承”了。比如大运河,唐朝接着用;科举制,唐朝接着完善;东都洛阳,唐朝接着当陪都……就像一个创业公司的疯狂cEo,虽然把公司搞破产了,但留下的技术和创意,被竞争对手全盘接收。白居易感叹:“百王无此富,一代有遗冤。”说的就是杨广的矛盾人生。

五、结语:基建狂魔的“黑红”人生

杨广大概是历史上最“黑红”的皇帝之一:他的暴政被钉在耻辱柱上,他的工程却被刻进文明史。有人骂他“暴君”,也有人称他“千古一帝”。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隋朝“基建狂魔”用最极端的方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

如果杨广能穿越到现代,看到大运河上货轮穿梭、洛阳城游人如织,说不定会叉腰大笑:“怎么样?我当年的眼光,没毛病吧?”毕竟,在基建这件事上,他确实“疯狂”得超前,也“浪漫”得离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