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11章 小说家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11章 小说家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小说家:诸子百家里的吃瓜群众与被遗忘的民间史官

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里,小说家绝对是最画风清奇的存在。当儒家在讲仁义道德,法家在谈治国法典时,这群人正蹲在市井街头,竖着耳朵收集家长里短、奇闻怪谈。他们没有高深的哲学理论,也不参与政治辩论,只爱唠嗑隔壁村的狐仙传说集市上的奇人异事。这个被正史嫌弃、被其他学派瞧不起的流派,却意外成为了记录古代民间生活的活化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一、小说家的诞生:从街头八卦到思想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了文化话语权,史书只记载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但在市井巷陌间,还有一群民间记者——他们穿梭于集市、茶馆,记录贩夫走卒的故事、采集口口相传的传说,把这些不入流的内容整理成册。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命名为**小说家**。

虽然被称为,但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中地位尴尬。他们的作品被斥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然而正是这些不被重视的边角料,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百姓心声,堪称古代的民间历史纪录片。

二、小说家思想:市井里的烟火智慧

小说家没有系统的理论,但他们的创作遵循三大原则:

-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专门收集老百姓的闲谈,内容包罗万象——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到奇技淫巧、生活窍门,只要有趣就收入囊中。

- 兼收并蓄,不加评判:不站立场,不说道理,只负责如实记录。比如《伊尹说》里记载了烹饪技巧,《鬻子说》夹杂着神话与治国寓言,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 以小见大,暗藏机锋:有些故事看似荒诞,实则暗含讽刺。比如《齐谐》中记载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被庄子改编后成为哲学寓言,证明小说家的素材也能升华为思想利器。

三、小说家天团:游走于边缘的民间记录者

无名的故事收集者

由于不受重视,小说家大多连名字都没留下。他们可能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边卖货边听故事;也可能是茶馆里的说书人,在添油加醋中保存民间记忆。他们的作品散落在历史尘埃里,只有只言片语被其他典籍引用。

《山海经》:最魔幻的小说家代表作

虽然《山海经》现在被归为地理或神话着作,但按古代分类,它妥妥属于范畴。书中记载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以及长着人脸的怪鸟、九个头的毒蛇,在当时就是典型的街谈巷语。

- 民间视角:不同于《尚书》《春秋》的严肃叙事,《山海经》记录了大量原始信仰、巫术习俗,比如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充满神秘的民间色彩。

- 意外遗产:这些看似荒诞的记载,为后世研究古代生态、民俗提供了珍贵资料。鲁迅就认为《山海经》是古之巫书,也是中国小说的源头之一。

《穆天子传》:披着历史外衣的奇幻小说

这本书号称记录周穆王的西征之旅,实则充满魔幻色彩:穆天子驾着八骏马车,西见西王母,两人宴饮赋诗,上演了一场跨越种族的浪漫故事。虽然被历史学家吐槽荒诞不经,但它开创了历史 虚构的叙事模式,对后世志怪小说影响深远。

四、小说家VS百家:边角料与主流思想的碰撞

小说家的存在,在当时基本是小透明,还经常被其他学派嫌弃:

- 儒家:孔子强调不语怪力乱神,孟子更直接批评小说家尽信书不如无书,认为这些怪谈会扰乱人心,不利于道德教化。

- 法家:韩非子将小说家归为之一,和儒生、游侠并列,认为他们传播的内容对治国毫无用处,反而会混淆视听。

- 道家:虽然庄子喜欢引用小说家的素材(比如姑射神人的传说),但本质上瞧不起这些,认为真正的智慧应该超脱于世俗故事。

五、小说家的兴衰:从边缘到重生的逆袭之路

小说家的命运充满戏剧性:

- 短暂的辉煌:在信息传播靠口口相传的时代,小说家收集的故事广受欢迎。《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小说15家,1380篇,可见其数量之多。

- 迅速的衰落:

1. 地位低下:被官方定性为,无法进入主流文化圈,作品难以保存;

2. 被历史淹没:随着史书、志怪笔记的兴起,小说家的功能被取代,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3. 着作散佚:大部分小说作品失传,现存的只有《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少数残篇。

- 意外的重生:虽然作为学派消亡了,但小说家的精神被后世继承。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如《搜神记》)、唐宋传奇、明清小说,都延续了记录民间故事的传统,让小说家的灵魂在文学领域获得新生。

六、小说家的现代启示:民间叙事的永恒力量

在今天,小说家的价值反而被重新发现:

- 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他们记录的神话传说、民俗故事,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库。比如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可能就来自小说家的收集,如今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 底层视角的珍贵性:当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时,小说家保留了普通人的生活细节。通过他们的记载,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如何吃饭、穿衣、娱乐,还原真实的历史图景。

- 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当代的奇幻、悬疑小说,很多创意都能在古代小说家的故事中找到源头。《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设定,和《山海经》的奇珍异兽堪称跨时空呼应。

结语:被低估的文化宝藏

小说家的故事,是一曲献给民间智慧的赞歌。他们没有宏大的理论,却用最朴实的方式,为历史留下了鲜活的注脚;他们曾被视为不入流,却在千年后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真正的文化生命力,往往藏在市井的烟火气里。下次再看到那些看似荒诞的民间传说时,不妨想想:这会不会是两千年前某位小说家,穿越时空送来的珍贵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