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第48章 宇文宪

书虫眼中的历史 第48章 宇文宪

作者: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3:04:02

宇文宪:北周版别人家的弟弟——一个战神的生存与毁灭

第一章 投胎是门技术活:在宇文家当弟弟有多难

南北朝后期的北周,要是搞个最卷家族排行榜,宇文家绝对稳居第一。这家人的日常不是在夺权,就是在去夺权的路上,亲哥杀亲弟、叔叔砍侄子跟切西瓜似的。偏偏在这堆战斗民族里,出了个宇文宪——一个会打仗、懂谦让、还能跟哥哥处好关系的奇葩。

宇文宪是宇文泰的第五子,老妈是达步干氏。这出身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刚好够他在权力游戏里当观众。但他从小就显露出特质:别人学骑马射箭,他抱着《孙子兵法》啃;别人在朝堂上互怼,他在旁边记笔记;连老爸宇文泰都忍不住夸他:这小子,比他哥宇文觉(北周第一任皇帝)靠谱多了。

但靠谱在宇文家是高危属性。他大哥宇文觉刚登基就想搞死堂兄宇文护,结果被反杀;二哥宇文毓想亲政,又被宇文护毒死;三哥宇文邕(后来的周武帝)装了十二年孙子,才敢动手砍宇文护。宇文宪看着哥哥们轮流,悟出了第一条生存法则:枪打出头鸟,我当鹌鹑行不行?

宇文护专权时,想拉拢这个有能力的五弟当爪牙,给他封了个骠骑大将军,让他带兵打仗。宇文宪表面上哥说啥都对,暗地里却跟三哥宇文邕保持加密通话。有次宇文护让他监视宇文邕,他转头就把监听设备(当时叫)送给了宇文邕,附了张纸条:哥,这玩意儿音质不错,你留着听戏。

第二章 战场人形外挂:把北齐按在地上摩擦的操作

宇文宪这辈子,大概把所有天赋点都加在了军事上。别人打仗靠兵力,他靠——每次开战前先算敌军粮草能撑几天,再算自己的箭够射几轮,最后算到敌军崩溃的具体时辰,比现在的AI还精准。

564年,北周跟北齐在洛阳开打,宇文护亲率十万大军,结果被斛律光打得鼻青脸肿。当时宇文宪才二十岁,带着一支偏师在侧翼围观,看自家大军快崩盘了,突然带兵冲出去。他不砍人,专门砍敌军的粮道,还让人在北齐军营附近种庄稼——意思是这地我占了,你们慢慢饿着。北齐士兵一看,得,这仗没法打了,连夜撤军。宇文护回来后抹着冷汗说:五弟,你这招比砍人狠多了。

最绝的是575年那次,周武帝宇文邕想伐齐,召集大臣开会,大家都摇头:斛律光还在,打不过。宇文宪翻出地图:斛律光在西线,东线是高长恭(兰陵王),高长恭好看是好看,但打仗喜欢戴面具,视野不好,我们揍他。

他带着两万精兵直奔东线,故意让人散布消息:宇文宪最怕兰陵王的面具,见到就得跑。高长恭果然上当,戴着面具就追,结果被引进山谷。宇文宪让人在谷口放烟,高长恭的面具上全是烟灰,根本看不清路,只好认输。后来高长恭跟人吐槽:宇文宪这小子,不仅会打仗,还懂化妆品——那烟里绝对加了卸妆水!

第三章 君臣兄弟:宇文邕的最佳合伙人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和弟弟能处成创业合伙人的,宇文邕和宇文宪算一对。这俩人一个主内搞改革,一个主外打江山,配合默契得像说相声——宇文邕是逗哏,负责拍板;宇文宪是捧哏,负责执行。

宇文邕刚杀了宇文护那会儿,朝廷里全是宇文护的旧部,说话都得小心翼翼。宇文宪带头把自己的骠骑大将军印信交上去,说:天下是哥的,我当个王爷就够了。宇文邕一看,这弟弟懂事啊,转头就把军权全交给他,还说:五弟,你放心打,粮草不够我给你当掉龙袍。

有次宇文邕想推行府兵制,把士兵户籍从将领手里收归朝廷,老将军们集体反对。宇文宪二话不说,先把自己手下的私兵全交上去,还在朝堂上表演脱衣秀——脱下象征私兵统领的紫袍,换上朝廷统一的军服,说:跟着朝廷干,有肉吃。老将军们一看都带头了,只好乖乖听话。

这对兄弟还有个爱好:半夜开卧谈会。宇文邕经常揣着酒壶溜到宇文宪家,俩人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啃羊腿一边聊国事。宇文邕说:我想灭北齐,但怕打不过斛律光。宇文宪就画图分析:斛律光虽然能打,但高纬(北齐后主)是个傻子,我们可以先造谣搞掉他。后来北周真就用这招,一首儿歌弄死了斛律光。

最感人的是宇文邕临终前,拉着宇文宪的手说:五弟,我儿子宇文赟(后来的周宣帝)是个混球,你多担待点,别让他把家业败光。宇文宪哭着答应,没想到这句话成了催命符。

第四章 遇上坑爹儿子:周宣帝的清除计划

宇文赟这孩子,完美继承了宇文家的狠辣,却没继承半点智商。他爹宇文邕活着时,还能装装乖宝宝,爹一死,立马露出真面目——先是把老爹的葬礼办成派对,接着给自个儿封了五个皇帝头衔,最后开始清算威胁者,第一个就盯上了五叔宇文宪。

宇文赟的逻辑很简单:我爹都怕他,我肯定镇不住。但宇文宪没犯任何错,既不贪污也不结党,打仗还从没输过。怎么办?宇文赟找来了两个狗头军师:于智和郑译。这俩人给的主意很馊:陛下,咱可以诬陷他谋反啊!

于是北周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尬谋反案。于智带着禁军去宇文宪家,说:王爷,陛下请你去宫里喝酒。宇文宪一看这阵仗,就知道没好事,临走前对家人说:别担心,我去去就回——要是没回,就当我去陪先帝了。

到了宫里,宇文赟根本不露面,让于智直接摊牌:有人说你想谋反。宇文宪笑了:我打了一辈子仗,想反早就反了,还用等到今天?你让陛下出来,我跟他对质。于智慌了,怕他真见到皇帝,使了个眼色,让禁军把宇文宪按住。

宇文宪也是条汉子,被按在地上还骂:宇文赟!你爹让我照顾你,你却要杀我!你对得起地下的老爹吗?骂着骂着,突然觉得头晕——原来酒里下了药。这位打遍北方无敌手的战神,最后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自己亲侄子的毒药里,时年三十五岁。

第五章 历史的偏心:被遗忘的灭齐总导演

宇文宪死后,北周的战神滤镜碎了一地。宇文赟放飞自我,天天在宫里装疯卖傻,把朝堂变成马戏团,没过两年就把自己作死了。后来杨坚(隋文帝)篡周建隋,捡了个大便宜,顺便把宇文家几乎杀绝。

有趣的是,隋朝的史官写《周书》时,对宇文宪的评价相当矛盾:一方面夸他智勇双全,为时良将,另一方面又说他不避嫌疑,终致祸败。这就好比说一个人因为太会干活被开除,简直是强盗逻辑。

反倒是被他揍过的北齐人,还念着他的好。有个北齐老兵回忆:宇文宪打仗虽然狠,但不屠城,不抢老百姓东西。有次我们被俘,他还给我们发路费回家,说你们老板太蠢,别跟着他混了

更讽刺的是,宇文宪一手策划的灭齐之战,功劳后来全算到了杨坚头上。其实杨坚在灭齐时,只是个偏将军,跟着宇文宪混经验。但历史就是这么偏心,人们记住了杨坚建立的隋朝,记住了兰陵王的美貌,记住了斛律光的忠勇,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个戴着头盔、拿着地图、把北齐一步步逼到绝境的宇文宪。

现在去陕西咸阳的北周皇陵,宇文宪的墓孤零零地在角落里,墓碑上的字早就模糊不清。倒是当地老乡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每到月圆之夜,能看到一个穿铠甲的将军在墓前踱步,嘴里念叨着:高纬是个傻子,宇文赟也是个傻子,我怎么净跟傻子打交道......

或许对宇文宪来说,最好的结局不是当什么北周战神,而是像他小时候那样,抱着《孙子兵法》在书房里发呆,永远不用上战场,也不用跟自家那些疯子亲戚勾心斗角。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他自己说的:生在宇文家,要么杀人,要么被杀,哪有中间路可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