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南诏残魂 > 第99章 余烬

南诏残魂 第99章 余烬

作者:御灵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22:11:43

王旗倒塌,主帅呕血昏迷。这场发生在吐蕃中军核心的惊变,如同砸入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瞬间演变成了摧毁堤坝的狂涛。

恐慌以惊人的速度在吐蕃大军中蔓延。对于许多普通士兵和下层军官而言,王旗不仅仅是统帅的象征,更是军魂和天命的所在。旗倒,意味着神灵不再眷顾,意味着这场战争已然失去了正当性。加上中军遇袭、左翼火起、各处混乱的叠加效应,原本纪律严明的吐蕃大军,竟开始出现了成建制的动摇和溃散!

“败了!大将军倒了!”

“快跑啊!”

混乱如同瘟疫,从核心迅速扩散至外围。士兵们不再听从号令,有的试图向后逃跑,有的则茫然失措地原地打转,军官的呵斥和鞭打在这一刻失去了所有作用。

太和城头,守军目瞪口呆地望着城外那一片混乱的吐蕃大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爷…成功了…我们…赢了?”阿蛮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皮逻阁在亲卫的搀扶下退回城内,他浑身是血,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甲胄上遍布刀痕箭创,但他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他望着城外崩溃的敌营,没有任何犹豫,用尽力气嘶声下令:

“打开城门!所有能动的!跟本王杀出去!追击!”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趁他病,要他命!

城门再次轰然洞开!这一次,不再是决死的反击,而是胜利的追击!所有还能拿起武器的守军,包括许多轻伤员,都如同疯虎般冲了出去,追砍着溃逃的吐蕃士兵!

战斗变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和追击。吐蕃军队完全失去了组织和抵抗的意志,只顾着亡命奔逃,互相践踏,死伤无数。浪穹军一路追亡逐北,缴获的军械旗帜辎重不计其数,直到追出二十余里,方才因力竭而收兵。

当皮逻阁重返太和城时,迎接他的是全城军民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跪拜!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凭借狡诈和狠辣崛起的豪酋,而是真正意义上拯救了所有人、创造了奇迹的战神和王者!

“王爷千岁!万胜!”

然而,巨大的喜悦之后,是更加沉痛和残酷的现实。

清点结果很快出来。此役,吐蕃大军损失惨重,具体伤亡无法统计,但仅遗弃在战场和溃逃路上的尸体就不下数千,被俘者亦有近千,物资损失更是天文数字。论钦陵被亲卫拼死救回,生死不明,据说在昏迷中被紧急送往吐蕃后方。

但浪穹军自身的损失同样极其惨重。守城阶段的伤亡加上反击追击的损失,战死者逾一千五百人,重伤者近千,轻伤者几乎人人带伤。更重要的是,岩嘎,这位皮逻阁麾下最勇猛、最忠诚的悍将,确认战死在了冲击王旗的路上,遗体被吐蕃人乱刃分尸,仅寻回部分残躯和那柄标志性的铁骨朵。

消息传来,全军悲恸。皮逻阁将自己关在王帐内整整一日,无人敢近。出来时,他眼角带着未干的血丝,脸色冰冷得如同万载寒冰。

他亲自为岩嘎主持了最隆重的葬礼,将其衣冠与铁骨朵葬于正在修建的王陵之中,追封其为“忠武侯”,厚恤其家人部属。葬礼上,皮逻阁未有过多言辞,只是对着岩嘎的衣冠冢重重三叩首。

所有幸存的将士无不感同身受,悲愤与忠诚交织,凝聚力不降反升。

外部局势也因此战而剧烈变动。

溃败的吐蕃残兵逃回吐蕃控制区,带来的不仅是失败的消息,更是主帅重伤、王旗被毁的奇耻大辱。逻些朝廷震动,主战派声势大跌,主和派趁机发难,要求追究论钦陵战败之责,并要求立刻与皮逻阁和谈,甚至提出了更优厚的招安条件(承认其云南王地位,划浪穹为其自治领等)。吐蕃内部陷入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和战略争吵之中,短期内再无组织大规模东征的能力。

洱海各诏则被彻底吓破了胆。皮逻阁竟然能正面击溃、甚至几乎全歼吐蕃主力大军!这是何等恐怖的实力!施浪、越析等诏主连夜派出使者,带着重礼和请罪书,匍匐在太和城外,乞求皮逻阁的宽恕,并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甚至远在姚州的王知进,在接到战报后,也是惊骇之后便是狂喜,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向长安报捷,将皮逻阁的功绩夸大了十倍,极力渲染其“擎天保驾”之功,并隐晦提醒朝廷,此等虎将,既要用,更要重赏笼络,以免生变。

长安的赏赐和褒奖圣旨很快再次到来,这一次不再是空头名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赏赐:加赐黄金万两,绢帛五万匹,并准许皮逻阁“开府仪同三司”,拥有自行任命下属官吏的权力——这几乎等同于承认了其半独立的藩王地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胜利和纷至沓来的荣耀、屈服、拉拢,皮逻阁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他接受了各诏的臣服,却并未放松警惕,反而以“协助防御”为名,派兵进驻各诏要地,实则加强控制。

他笑纳了唐朝的赏赐,对那“开府”之权更是充分利用,迅速搭建起一套以阿蛮、蒙栝、于赠等人为核心的官僚体系,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对于吐蕃抛来的橄榄枝,他则不置可否,既不断然拒绝,也不积极回应,只是让使者等着,他要看看逻些朝廷到底能开出什么价码。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胜利,惨胜如败。岩嘎的死,精锐的损耗,都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吐蕃的失败源于主帅的冒进和王旗被毁的偶然,并非其国力真正的体现。一旦吐蕃内部整顿完毕,卷土重来是必然之事。

而大唐的厚赏,背后又何尝不是更深的忌惮?那支被“保护”起来的唐使和百工营,就是时刻提醒他的枷锁。

余烬之中,藏着新的火种。

欢呼之下,暗流依旧汹涌。

皮逻阁站在太和城头,望着远处尚未清理完毕的战场痕迹,和更远方苍茫的、依旧属于吐蕃的群山。

他的手中,多了一枚金色的、刻着“云南王”字样的印玺。

但他的肩上,却压上了更沉的担子,和更冷的寒意。

战争暂时结束了。

但博弈,却进入了更深、更危险的层次。

他知道,自己踏着岩嘎和无数将士的尸骨,终于站上了一个更高的舞台。

而这个舞台四周,依旧是群狼环伺,杀机四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