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人类意识永生 > 第358章 掖县暗棋,瓮中捉鳖

人类意识永生 第358章 掖县暗棋,瓮中捉鳖

作者:帝国大元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21:44:34

掖县暗棋,瓮中捉鳖

盘龙关的血色晚霞仿佛还在天际残留,岐军主力已如一股无法阻挡的铁流,挟大胜之威,滚滚南下,兵锋直指镐京外围最后一座屯兵重镇——掖县城。

与依山、虎口、盘龙那些倚仗天险的雄关不同,掖县坐落于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原之上,城墙虽也高厚,护城河虽也宽阔,但其战略意义更在于它是镐京北部最大的粮仓与军械库。可以说,拿下掖县,岐军不仅扫清了最后的障碍,更获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补给基地。

然而,此刻坐镇掖县的守将张环,却丝毫没有与城池共存亡的悲壮。他年过五旬,身材微胖,面容带着久居官场的圆滑与疲惫。此刻,他正独自坐在书房里,面前的书案上并排摊开着三封书信,如同三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坐立难安。

第一封,来自镐京兵部,措辞严厉,重申掖县乃拱卫京畿之要地,命他“誓死坚守,以待王师”,字里行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与一丝难以察觉的色厉内荏。

第二封,则来自一位与他有数十年交情、如今在朝中地位不低的“故交”。信中用词隐晦,却字字诛心:“……环兄坐守孤城,外无援兵,内乏战心,岐军兵锋正盛,连破数关,势不可挡。昔日光武亦曾避莽贼锋芒,以待天时。兄台世之俊杰,当知‘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理,何必以卵击石,徒令掖县生灵涂炭,玉石俱焚?望兄三思,为自身计,亦为满城百姓计。”

第三封,是今早岐军射入城内的劝降书,落款是赵战。信中承诺,若张环开城归顺,不仅可保全性命,其现有官职、爵位一概保留,赵战更以人格担保其家族安全与富贵。

“誓死坚守?王师在哪儿?”张环苦笑一声,将兵部文书推到一边,脸上满是嘲讽。龙骧、云飞那样的名将都战死了,盘龙关那样的天险都失守了,指望他张环和这座掖县城能挡住岐军?简直是天方夜谭!他戎马半生,爬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不是赫赫战功,而是审时度势和明哲保身。

他的目光在“故交”的信和赵战的劝降书上逡巡。投降?这个念头如同毒蛇,诱人却又危险。赵战的承诺听起来诚恳,但乱世之中,承诺值几斤几两?万一这只是诱他开城,然后秋后算账……张环打了个寒颤。他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还有好不容易积累的财富……

就在他心乱如麻之际,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进来。”张环收敛心神,沉声道。

进来的是掖县的仓曹主管,文官李济。他约莫四十岁年纪,身材瘦削,面容清癯,一双眼睛不大,却总透着几分精明与洞察。他是张环的心腹,掌管着掖县所有的粮草军械账目,为人低调,却能力出众,深得张环倚重。

“将军,”李济行礼后,低声道,“城中存粮,依最新清点,尚可支撑三月有余。军械箭矢,亦算充足。”

张环点了点头,这算是个好消息,但……他揉了揉眉心:“粮草军械尚可,然军心士气……唉,济之,你可知城中近日有疫病流传?”

李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他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回将军,确有此事。患者多呕吐、乏力,军中医官诊治多日,未见好转,反有蔓延之势。更麻烦的是,城中已有流言,说此疫乃……乃天罚,因我等逆天而行,抗拒岐军,故而上天降罪。”

“天罚?”张环背心瞬间渗出一层冷汗。他自然不信什么天罚,但这“时疫”来得太巧,太诡异。他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济:“济之,你掌管城内诸多事务,依你之见,此疫……是偶然,还是人为?”

李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最终缓缓道:“将军,属下近日奉命巡查仓库,尤其注意水源之地,确在几处水井附近,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痕迹。虽不敢断言,但此疫,恐非天灾。”

张环的心沉了下去:“你的意思是……岐军细作?”

“或是……”李济抬起眼,目光深邃地看向张环,“城内有人,与之呼应。”

张环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瞬间遍布四肢百骸。城内有人接应!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掖县城对他来说,可能已经不是安全的堡垒,而是一座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将军,”李济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如今局势,守,则外有强敌,内有隐忧,粮草终有尽时,疫病恐难控制,届时城破身死,玉石俱焚;退,无路可退;朝廷?将军认为,还有援军吗?”

张环颓然靠在椅背上,李济的话,句句都戳在他的痛处。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张环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李济凑近了些,声音几不可闻:“将军,非是投降,而是……交易。”

“交易?”

“不错。将军手握掖县重镇,麾下尚有近两万可战之兵,城中更有堆积如山的粮草军械。这便是将军的筹码!那赵战志在天下,欲取镐京,必求安稳过渡,最忌后方不稳,消耗过大。将军若此时献城,于他而言,乃是雪中送炭。既可兵不血刃得一要地、大量补给,又可彰显其仁德,安抚人心。将军以此功,既可保全自身性命富贵,亦可免满城生灵涂炭,此乃两全之策,顺势而为也。”

张环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李济的分析,如同拨云见日,将他心中的迷雾驱散了大半。是啊,他不是投降,是交易!是用手中的筹码,换取最好的结果!这听起来,似乎……可行!

但他仍有最后一丝顾虑,目光扫向桌角那份兵部文书旁的另一份文件——那是监军的例行报告。这位由朝廷直接派来的监军,可是个死硬的主战派。

李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露出一丝冷酷而了然的微笑,声音轻得如同耳语:“监军大人……昨夜突发急症,呕血不止,已然……因公殉职了。”

张环浑身猛地一颤,霍然抬头,死死盯着李济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他忽然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李济早已不是那个单纯的仓曹主管,他不知何时,早已搭上了岐军的线,甚至这诡异的“时疫”,这监军的“暴毙”,恐怕都与他,或者说与他背后的势力,脱不了干系!

这不是他张环在权衡利弊,而是他早已成了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一张早已被盯上的牌!一股巨大的恐惧和一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屈辱涌上心头,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认清现实后的无力与……解脱。

这是一场早已布置好的局,他张环,除了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走,似乎已别无选择。

开城,与魔鬼的交易

次日,岐军并未如张环预想的那样发起猛攻,反而向后撤退了十里,摆出了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同时,又一封密信送到了张环手中,这次是赵战的亲笔,言辞更为恳切,除了重复之前的承诺,更明确加码,许以“归义侯”的爵位,世袭罔替。

压力与诱惑,如同两只无形却强有力的手,彻底推着张环做出了决定。监军已死,军中最大的障碍已除,李济又已明确站在了“交易”一方,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三日后,一个雾气朦胧的清晨,掖县城那沉重的包铁木门,在绞盘沉闷的嘎吱声中,缓缓向内打开。张环脱去了象征守将身份的铠甲,换上了一身素色布衣,率领着掖县城内所有的文武官员,徒步走出城门,向着远处严阵以待的岐军阵营,深深拜伏下去。

赵战亲自策马出阵,在众将簇拥下来到张环面前,并未让他跪拜太久,便下马亲手将其扶起,温言抚慰:“张将军深明大义,使掖县百姓免遭战火,此乃大功!孤,言出必践,即日起,便封将军为‘归义侯’,官职依旧,望将军日后能与孤同心,共安天下!”

张环低着头,口中连称“罪臣不敢,谢陛下隆恩”,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既有逃过一劫、保住富贵的庆幸,更有卖主求荣、为人棋子的深深羞愧。

岐军主力在赵战指挥下,井然有序地开进掖县城。没有预想中的抢掠与杀戮,军纪严明,迅速接管城防、仓库、府衙等要害部门。张环看着这一切,心中稍安,赵战似乎确实打算履行承诺。

然而,当他下意识地在归顺的官员中寻找那个关键人物李济时,却发现此人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询问了几名下属,皆言自昨夜起便未见李大人。张环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匆匆赶回府衙,在自己平日处理公务的书案上,发现了一张压在水镇下的字条,上面只有一行熟悉的、瘦硬的字迹:

“将军已得富贵,李某使命已达,就此别过。”

张环拿着这张轻飘飘的字条,手却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他这才彻底恍然,自己的一切犹豫、算计、权衡,从头到尾,都在别人的掌控和算计之中。李济,或者说李济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才是这盘棋的真正棋手,而他张环,不过是被利用完即弃的棋子。那看似稳当的“归义侯”之位,此刻在他感觉来,如同建筑在流沙之上的华美楼阁,脚下是深不见底的虚空与危险。

赵战入驻掖县府衙,看着马云龙呈上的、记录着堆积如山粮草军械的册簿,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只是对马云龙淡淡道:“张环此人,贪生惜命,首鼠两端,可用以安一时之心,但绝不可信,更不可委以重任。将其与其家眷,‘请’回岐地都城,赐予宅邸,荣养起来,实则削其兵权,严加看管,勿使其再与旧部联络。”

“臣明白。”马云龙躬身领命。

赵战又转向一旁静立的龚晓婷:“那个李济,神龙见首不见尾,是个人才,更是隐患。能找到他吗?”

龚晓婷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幽光:“陛下放心,他既为幽冥道办事,行事必有痕迹。只要他还在活动,终究会再次露出马脚。届时,是收是除,皆在陛下掌控。”

掖县城,看似兵不血刃,平稳过渡,但其下涌动的暗流,却比之前任何一场血战都更加凶险莫测。张环以为自己是下棋的人,却不知自己也只是棋子,而那个消失的李济,如同一个游荡的幽灵,预示着前路的莫测与隐藏在胜利背后的危机。

拿下掖县,岐军粮草充沛,兵锋更盛,直指那座以奇门阵法闻名,注定将以更加惨烈的方式书写其结局的——华城。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