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四起与民心浮动
武关大捷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一股诡异的暗流便开始在大岐境内悄然涌动。
起初,只是一些零星的、看似无心的议论。
“听说了吗?君上那日引动天雷,据说消耗的是咱们大岐的国运寿数啊!”
“真的假的?我就说嘛,人怎么能召来天雷?原来是折损国运换来的!”
“还有啊,君上身边那枚发光的钥匙,邪门得很,据说能吸人魂魄……”
这些流言起初只在市井小巷传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很快,流言开始升级,变得更加恶毒和具有针对性。
“君上为何至今不立后?也不纳妃?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他是不是修炼了什么邪法,不能近女色?”
“我有个远房亲戚在侯府当过差,说君上经常对着一个水晶棺材说话,里面好像躺着个女人……莫非是用了邪术拘禁生魂?”
“还有啊,这次打仗死了那么多人,君上却用他们的魂魄来滋养那邪钥匙了!”
这些荒诞不经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蔓延开来。尤其在一些对新政不满、或者被清算的旧势力残余中,得到了疯狂的传播。
大岐立国不久,民心虽附,但根基尚浅。许多百姓对赵战的敬畏多于了解,对这些神神鬼鬼的说法将信将疑。加之战争带来的伤亡和赋税压力确实存在,一股不安的情绪开始在民间滋生。
岐城,御史大夫府。
马云龙面色凝重地将一份份收集到的流言报告呈递给赵战。
“君上,流言传播极快,源头难以追溯,但背后定然有组织策划。其内容恶毒,直指君上根本,意在动摇民心,离间君臣!”
赵战看着报告上那些荒诞的指控,眼神冰冷。他自然知道这是谁的手笔——除了那位楚国的令尹昭阳和他背后的“幽冥道”,不会有别人!
这种手段,比十万大军压境更加阴险!
“可有查到具体散播之人?”赵战沉声问道。
“抓了一些散布流言的闲汉,但都是拿钱办事,对上线一无所知。对方很狡猾,用的是单线联系,且频繁更换人手。”马云龙无奈道。
赵战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略显沉闷的街市。他能感觉到,那原本蓬勃汇聚的国运,似乎因为这些流言,而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变得有些躁动不安。
民心,即是国运之基。一旦民心浮动,国运便会不稳。
“看来,昭阳是见沙场难以取胜,便想从内部瓦解我们。”赵战冷笑一声,“既然如此,那便让他看看,我大岐的民心,是否如此轻易被动摇!”
他转身,对马云龙下令:
“第一,即刻以朝廷名义,发布安民告示,严正驳斥流言,言明天雷乃诛邪护国之正法,钥匙乃上古传承之圣物!胆敢再散布流言、蛊惑人心者,以通敌论处,严惩不贷!”
“第二,开放部分格物院成果,于各城设立‘惠民医馆’、‘劝学堂’,以实实在在的恩惠,让百姓感受到新政的好处,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第三,命各地官府,组织乡老、士绅,宣讲《大岐律》与新政之利,揭露流言之荒谬!”
“第四,”赵战眼中寒光一闪,“加强边境巡查,尤其是与楚国接壤之处,严查细作!内部监察也不能放松,继续深挖,务必揪出几条大鱼来!”
“臣,领命!”马云龙精神一振,立刻下去安排。
很快,大岐朝廷的机器再次开动。一道道安民告示贴遍城乡,一队队宣讲人员深入里闾,一座座惠民设施开始筹建。
同时,暗中的较量也更加激烈。马云龙领导的监察系统和间军司,与潜伏的楚国细作展开了无声的厮杀,不断有细作被揪出,当众处决,以儆效尤。
然而,流言的毒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清除。尽管朝廷全力应对,民间依旧暗流涌动,尤其是关于赵战“不近女色”、“滋养邪器”的传闻,因其涉及**且难以证实,传播得最为顽固。
这一日,甚至有几名被流言蛊惑的老者,跪在宫门外,哭喊着请求赵战“为了大岐国运,远离妖邪,延绵子嗣”!
消息传到赵战耳中,他沉默良久。
子嗣……国本……
他不由地想到了依旧在识海中沉睡的陈小莉。为了她,他至今未曾考虑过其他女子。但这在世人眼中,却成了攻击他的借口。
“小莉……”赵战抚摸着“抉择之钥”,感受着其中那缕微弱但稳定的意识波动,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我不会屈服。无论是沙场明枪,还是这阴间暗箭,都休想阻我之路!”
但他也明白,作为一国之君,有些事,无法完全回避。昭阳这一招,确实击中了一个要害。
就在赵战思考如何彻底破除这恶毒流言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来到了岐城——齐国公主,田玥。她是随齐国恭贺大岐立国的使团一同前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齐侯此时送女前来,其联姻结盟之意,不言自明。
田玥的到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本就暗流汹涌的湖面。
是顺势而为,接受联姻,稳固盟约,平息流言?还是坚持本心,予以回绝,但可能承受内部压力与盟友的疏远?
赵战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而暗处的“影先生”,似乎也早已料到了这一步,正冷笑着等待着他的反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