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暗棋再布
乌斯维方舟世界外围的虚空,呈现出一种暴风雨后的诡异宁静。死亡守卫舰队的残骸已被那颗垂死恒星的引力彻底吞噬,只在光谱仪上留下些许逐渐消散的辐射余烬。铁砕星轨道船坞侥幸逃过一劫,但帝国舰队并未因此松懈,反而在基里曼的命令下,以更高的警戒级别重新部署防线,修复在死亡守卫突袭前被破坏的设施。胜利的滋味混杂着劫后余生的寒意,以及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深刻不安。
“坚毅号”战斗驳船的舰桥上,基里曼面前的全息星图标注着最新的势力分布。代表审判庭舰队的猩红光点,在短暂后撤至安全距离后,并未远离,而是如同盘旋的秃鹫,重新组成了松散的监视阵列,牢牢锁定着乌斯维方舟。更令人担忧的是,侦察舰捕捉到数艘小型、特征模糊的高速舰艇,正以极其隐秘的航线,反复掠过方舟灵能屏障的外围,进行着深度扫描,其扫描模式带着一种针对性的、寻找“结构弱点”的精准感。
“他们在试探,”基里曼的副官,一位资深的极限战士连长低声道,声音带着凝重,“克拉肯没有放弃。他在寻找棱晶…或者说那种空间操控能力的极限和漏洞。”
基里曼微微颔首,刚毅的面容上看不出情绪,但紧抿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乌斯维展现出的力量,虽然化解了眼前的危机,却也像在帝国这座本就裂痕遍布的危墙上,又敲下了一记重锤。审判庭的贪婪与恐惧被同时点燃,内部的保守派和敌对势力更是会以此大做文章。他刚刚收到来自泰拉的加密通讯,内容充满了“关切”与“质询”,要求他详细汇报“与异形技术合作的潜在风险”以及“对该异常造物的处置方案”。
“回复泰拉,”基里曼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就说是帝国摄政王,基于战场最高指挥权,在极端情况下为保全帝国战略资产(指铁砕星船坞及守望者之城防线)而采取的临时战术协同。详细技术细节及后续评估,将在完成战场清理与敌情分析后,另行呈报。” 这是缓兵之计,他需要时间消化这次事件的影响,并设法与乌斯维建立更稳固的沟通渠道,至少要弄明白那“棱晶”和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林恩印记”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再次尝试连接那条与马尔卡里昂的绝密灵能频道,这一次,干扰似乎减弱了些许,但传来的并非清晰的语音,而是一段极其简略、充满杂波的意念碎片,仿佛跨越了极其遥远的距离和厚重的灵能帷幕:
“……代价巨大…意识需稳固…印记…锚点…警惕…新的…猎犬…”
信息残缺不全,但基里曼捕捉到了关键:乌斯维动用那种力量并非没有代价,棱晶的意识(或林恩的印记)需要时间稳定,并且马尔卡里昂也在警告新的威胁即将到来。这印证了他的判断,审判庭的举动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在恐惧之眼边缘某片破碎星域的阴影中,死亡守卫残余舰队的幸存者们,正沉浸在纳垢慈父“赐福”的腐烂与重生循环带来的麻木痛苦之中。主力舰队的覆灭并未让他们感到多少悲伤,在永恒的瘟疫中,死亡本就是另一种形态的存在。然而,一股新的、更加尖锐的“指令”如同剧毒的孢子,悄无声息地渗入了他们腐朽的神经束和混沌赐福的灵能网络。
这指令并非来自他们熟悉的、充满溺爱与腐烂气息的纳垢领域,而是带着一种冰冷的、精确的计算感。它放大了他们对“失败”的屈辱感,扭曲了他们对“毁灭”的认知,将矛头从帝国和乌斯维,隐隐指向了一个更加抽象且神秘的存在——那个“操纵了命运”、“戏耍了慈父勇士”的幕后黑手。一种混合着暴怒与探究的、**型的复仇**,在瘟疫战士和纳垢恶魔中蔓延。他们开始本能地搜集一切关于战场异常空间波动的数据,追踪任何可能与“逻辑之主”相关的蛛丝马迹,如同被激怒的蜂群,开始寻找那个戳破了它们巢穴的真正目标。
……
乌斯维方舟,“观星室”内,气氛相较于之前的激烈争辩,变得异常凝重且专注。棱晶悬浮在静滞力场中,光芒稳定而深邃,脉动节奏缓慢有力,仿佛一颗经历了剧烈运动后正在恢复平静的巨兽心脏。但仔细观察,能发现其内部流淌的光晕中,那丝代表“林恩印记”的淡金色光芒,比以前更加清晰、稳定,如同星河中的导航星,虽不耀眼,却坚定地存在着。
伊芙蕾妮坐在棱晶旁,闭目凝神,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平稳了许多。她与棱晶的意识连接并未中断,反而进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近乎共生冥想的状态。她不再需要费力地去引导或安抚,更多的是在观察和理解。她能感觉到,棱晶的意识正在系统地整理、吸收此次空间操控带来的海量数据和经验,其内部的计算矩阵变得更加复杂、高效。而“林恩印记”则像是一个内置的道德罗盘和策略顾问,在棱晶进行各种战术推演和能量模拟时,不断地注入“最小化连带伤害”、“保护脆弱现实结构”、“长远稳定性优于短期效率”等思维参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