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182章 领健康码

服装品牌主理人 第182章 领健康码

作者:汪小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1:41

日子不但没变好,反而过成了一出荒诞的“通关游戏”。每天早上一睁眼,第一件事不是想今天干啥活儿,是得先想想,今天能不能出得了门,出得了小区,进得了办公楼。这日子过的,就像被人用绳子拴着,时不时拽你一下,让你浑身不自在。

小区总算解封了,可这“自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你得学会一套新的“规矩”。这套规矩的核心,就是两样东西:核酸和健康码。

先说做核酸。那会儿,做核酸成了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日常。小区门口、公司楼下,到处支着蓝色的帐篷,排着长长的队。大冬天的,北风那个吹啊,穿着羽绒服都得跺脚。每个人手里都攥着手机,眼神麻木地往前挪。轮到你了,张嘴,“啊——” 一根长长的棉签捅进喉咙,捅得你直流眼泪,干呕半天。那感觉,不像体检,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证明你“干净”、有资格活蹦乱跳几个小时的“通关文牒”。做完核酸,拿着那个贴了时间的“已采样”小纸条,心里才踏实点,像领到了一张短暂的时间护照。

再说领健康码。这玩意儿就更神了,长在手机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点开支付宝或者微信,像打卡一样,去领那个码。绿色,阿弥陀佛,今天你是“良民”,可以畅行(理论上)。黄色,心里咯噔一下,完蛋,哪儿也去不了。红色?想都不敢想,那意味着你可能马上就要被“抓走”隔离了。这小小的码,成了你的“数字护身符”,比身份证还重要。我有次手机没电了,站在办公楼底下,看着那个需要扫码才能进的闸机,愣是像个傻子一样进不去,最后折腾了半天,那种无力感和荒诞感,真是没法说。我们的生活,好像被这个码给“编程”了。

好了,费了牛劲,做了核酸,领了绿码,终于能坐到办公室里了。可坐下来干嘛呢?业务基本停摆,原来的路子全走不通了。总不能坐着等死啊!我们这帮人,就像困在井里的青蛙,得拼命往外蹦跶,哪怕明知道井口被石板盖着,也得蹦,不蹦就更没希望。

我们当时能想到的唯一招数,就是折腾手里那点库存。春装压着,夏装也不敢生产,全是钱啊!得想办法变出现金来!

怎么变?微信群 小程序。这是咱们当时仅有的、还能稍微动一动的工具了。刘春宇带着运营团队,把以前积累的客户、还有没跑光的代理,拢了拢,建了几个“SUdU特卖清仓群”。吴永浪那边,赶紧把小程序的商品页面改头换面,挂上“疫情特惠”、“骨折清仓”的标签。

然后,就开始在群里吆喝。每天固定时间,管理员(可能就是刘春宇自己)在群里发优惠券、发商品链接。话术都是精心设计的,什么“共克时艰”、“回馈老友”、“绝对成本价”。

效果呢?不能说没有,但那个效果,真是惨淡得让人想哭。

第一个大问题,是物流像得了肠梗阻。你今天在群里卖出去一件衣服,高兴不了三分钟。接下来就得跟客户解释:“亲,抱歉哦,您所在的区域可能暂时发不了货”,“亲,快递时效不敢保证,可能得七八天甚至更久”。好多客户一听,直接申请退款了。这还算好的,更糟的是,货发出去了,卡在半路某个中转站,一动不动,客户天天催,客服周红梅团队的小姑娘们,嘴皮子都磨破了,也只能说“请您再耐心等等”。这哪是卖货啊,简直是找骂。信任感,就在这种无尽的等待和解释中,一点点被消耗光了。

第二个问题,更根本,是消费意愿跌到了冰点。大环境不好,很多人工作不稳定,收入下降,谁还有心思天天买新衣服?就算买,也是图个便宜,专挑那些打折最狠的基础款。咱们精心设计的、有点调性的款式,反而无人问津。群里经常冷场,发个红包抢得挺快,一发商品链接,就没动静了。那感觉,就像你在一个没人的菜市场卖力吆喝,偶尔来个老太太,挑挑拣拣,还嫌你的菜不够便宜。客单价低得可怜,算上物流成本和人工,几乎不赚钱,纯粹是“割肉回血”。

云飞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库存,通过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点往外清,愁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这得清到猴年马月去?刘春宇每天在群里当“客服”,被各种奇葩问题搞得心力交瘁。整个团队,弥漫着一种“无效努力”的疲惫感。大家都很忙,但忙得看不到任何希望,像是在一个跑步机上拼命奔跑,却始终停留在原地,甚至还在往后溜。

绝望吗?当然绝望。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掉进了流沙,你越挣扎,陷得越深。不做点什么,是等死;做点什么,又感觉是白费力气,死得更累。

但人这种动物,有时候也挺贱的。就在这种一片灰暗、几乎让人窒息的环境里,我们居然还能找到一丝丝可怜的希望。

这丝希望,不是来自业务数据,而是来自人。

有一次,一个跟着我们干了五六年的老代理,在群里@刘春宇,说:“春宇总,衣服收到了,虽然慢了点,但质量还是那么好!放心,你们不容易,我这边能卖一件是一件,帮你们回点血!” 就这么朴实的一句话,差点把刘春宇这糙汉子给看哭了。

还有一次,钟旭这技术宅,默默地在后台改进了小程序的推送逻辑,让老客户更容易看到清仓信息。他没啥邀功的话,就在群里发了句:“优化了一下,看看转化率能不能高零点几个百分点。” 那种在绝境中还不放弃琢磨、还想把事情做好一点的劲儿,特别打动人。

就是这些微小的、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和坚持,像黑夜里偶尔闪过的萤火虫,光芒虽弱,却提醒着我们:咱们这帮人还没散,这口气,还憋着。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熬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重复着:核酸、健康码、到岗、在群里发链接、处理售后、看着可怜的销售额叹气…… 然后第二天再来一遍。

现在回头看那段日子,我琢磨出点味儿来:企业在极端困境下,生存模式会退化成“条件反射”。就像身体遇到危险,第一反应是保命。那时候的清库存,就是一种保命的条件反射,明知效率低,但动起来,比不动强,至少能维持团队的基本运转,保持“生命体征”。

物流和消费信心,是商业的任督二脉。这两条脉不通,你产品再好、营销再牛,都是白搭。疫情把这两条脉给掐断了,我们就成了瘫子,有劲使不出。这让我们后来特别珍惜“畅通”的可贵。

“希望”这个东西,在顺境时是锦上添花,在逆境时是雪中送炭,甚至是救命稻草。它往往不是来自宏大的战略转折,而是来自具体的人、具体的小事传递出的温度和韧性。保护好团队里那点不甘心的“火苗”,比什么都重要。

2021年,我们大部分时间,就是这么一边戴着口罩排队做核酸,一边守着手机看健康码,一边在微信群里进行着几乎无效的“清仓大作战”。日子过得憋屈、荒诞,又带着一种不肯认输的顽强。我们像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瞎子,不知道光在哪儿,但我们知道,只要还在动,就没被黑暗彻底吞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