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呐,有时候你埋头走自己的路,觉得挺踏实,可一抬头,发现身边跑过的人,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速度比你快,样子比你疯,这时候心里就容易犯嘀咕:是不是我太慢了?是不是我的路子不对?
咱们SUDU的微商业务,自从定了“轻资产、重服务”的规矩,搞了微学院,上了管理系统,算是走上了正轨。虽然忙乱,但每一步都踩得结实,代理队伍素质在提高,业务健康度也不错。我本来觉得,就这么稳扎稳打地干,挺好。
可谁知道,从2014年底到2015年初,整个微商行业,就像一锅烧开了的滚水,彻底沸腾了,或者说,彻底癫狂了。那景象,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你随便打开朋友圈,简直没法看。以前还能看到点朋友的生活动态,那段时间,满屏都是广告!不是咱们这种还算克制的服装图片,而是各种眼花缭乱的面膜、减肥茶、壮阳药、神奇保健品…… 图片P得跟科幻片似的,宣传语一个比一个吓人:“三天瘦十斤!”“一夜年轻十岁!”这还不算,最刺激眼球的是各种“炫富”—— 动不动就是提车玛莎拉蒂的方向盘照片,要么就是一桌子堆成山的百元大钞,配上文字:“恭喜XX代理喜提豪车!”“加入我们,下一个就是你!”
更离谱的是那些造假造得毫无技术含量的聊天记录和订单截图,动不动就是“客户一次下单五十万!”“代理一天收入过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软件生成的,可偏偏就有人信,而且信的人还不少!
这股风潮的核心玩法,就是传销式的层级代理制度。它不关心货到底卖没卖到消费者手里,只关心你发展了多少下线,压了多少货给下线。上级代理赚的不是卖货的差价,而是下级代理的货款。这就跟击鼓传花一样,花(货)在层层代理手里转,最后砸在谁手里,谁就血本无归。整个行业弥漫着一股急功近利、捞一把就走的疯狂气息。
咱们SUDU在这片喧嚣中,显得有点“另类”,甚至有点“落伍”。咱们不炫富,不压货,不搞虚假宣传,就老老实实卖衣服,还得花大力气培训代理。成长速度虽然不慢,但跟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环境,对咱们团队的冲击和诱惑,开始像潮水一样涌来。
先是内部有了杂音。一次业务分析会上,一个平时挺激进的业务主管忍不住抱怨:“汪总,你看人家XX品牌,搞那个三级分销,代理发展得飞快,业绩一个月翻几番!咱们是不是……也适当调整下策略?哪怕让代理小量囤点货,也能快速把量冲起来啊!现在这样,太慢了,兄弟们压力大啊!”
紧接着,负责市场推广的同事也拿来一些数据:“汪总,这是咱们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推广文案,你看人家这口号,‘月入十万不是梦’‘小白也能逆袭’,多吸引人!咱们是不是也把话说得满一点?现在咱们的文案太实在了,不够‘爆’。”
甚至,连几个核心代理也私下找刘春宇诉苦:“春宇总,别的品牌都在搞线下招商会,场面那叫一个火爆,打鸡血、喊口号,现场收钱收代理,效率太高了!咱们老是线上培训、线上沟通,是不是太温和了?好多潜在代理都被那种热闹场面吸引走了。”
外部的“诱惑”也接踵而至。那段时间,好几个号称“微商教父”、“裂变大师”的人,不知从哪儿弄到我的联系方式,主动找上门来。电话里,口气大得能吞天:“汪总!久仰大名啊!你们SUDU产品好,牌子硬,就是营销太传统了!交给我来操盘,保证三个月,让你的代理人数翻十倍!套路现成的,会场现成的,话术现成的,你只管数钱就行!” 还有的直接给我发来他们所谓的“成功案例”,全是那种疯狂炫富、打了鸡血的现场视频,看得我直皱眉头。
最让我恼火的是,咱们自己团队里,也开始有个别代理经不住诱惑,偷偷模仿起那些歪风邪气。有人开始在朋友圈发虚假的收款截图;有人夸大其词,把一件普通卫衣吹成“穿上就能改变命运”;甚至有人私下里想发展多级下线,搞囤货压价。
那段时间,我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都快成“热线”了。一边是内部员工和代理的焦虑和“劝进”,一边是外部“大师”的蛊惑和“指点”,耳边充斥着各种“快!快!快!”的声音。好像全世界都在狂奔,只有我们SUDU还在按自己的节奏“慢跑”。
说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那是假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点根烟,站在窗前琢磨:是不是我太保守了?是不是这个时代真的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着别人用那种在我看来近乎荒唐的方式疯狂敛财,要说一点不眼热,那是骗人的。团队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的需求也是迫在眉睫的。
有一次,我甚至把刘春宇和南希叫到办公室,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了一句:“要不……咱们也稍微……‘市场化’一点?试试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