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高处下来,脚踩回实地,心里那杆秤,才最能称出分量的轻重。阿里年会的灯光掌声、水晶奖杯,开车回程的路上,就像一场绚烂的梦,留在身后了。当车子拐进熟悉的四季青市场区域,闻到空气里那股熟悉的布料、染料和忙碌人潮混杂的味道时,我的心,才彻底落回了肚子里。
拎着奖杯,推开五楼新办公室的门,好家伙!彩带“嘭”的一声在我头顶炸开,团队所有人,一个不落,都挤在门口,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掌声比年会台下还热烈!
“欢迎汪总凯旋!”
“老汪牛逼!”
“奖杯!快让我们摸摸!”
**第一个冲上来接过奖杯,小心翼翼地摸着,林夕、南希、云飞围在旁边,眼里都放着光,美芬和小茹她们也兴奋地踮着脚看。这阵仗,倒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行了行了,别搞个人崇拜啊!”我笑着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这奖杯,不是我汪小闲一个人的,是咱们SUDU团队,是咱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用一件件衣服、一单单生意、一个个好评,硬堆出来的!功劳是大家的!”
我拿过奖杯,走到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正对着大门的那面墙,把它端端正正地放好。
“就放这儿!不是为了显摆,是为了提醒咱们自己:过去的路,走对了!未来的路,得更小心!”
热闹过后,我立刻召集核心骨干开了个战略会。关上门,气氛从庆祝变成了凝重。
“兄弟们,年会风光,是好事。但咱们不能光顾着乐。”我开门见山,敲着白板,“我这两天在会场,跟不少大卖家聊了,也听了些趋势。心里头,有点不踏实。”
我看着大家:“咱们靠网批起家,这套打法,让咱们活下来,还活得不错。但网批的天花板,已经能看见了。平台流量红利在减少,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像刀片一样薄。再往下走,可能就是死磕成本,内卷到死。”
南希推了推眼镜,点头:“汪哥说得对,咱们主业务的毛利率,今年确实在缓慢下滑。”
“所以,必须找新路!”我加重语气,“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我琢磨了几个方向,大家议议:”
“一,品牌零售。不能光靠批发,得尝试直接面对消费者,做高附加值,比如开个淘宝品牌店?甚至…搞个线下体验店?”
“二,新品类。咱们不能总守着武侠风这一亩三分地,能不能试试更大众化的休闲服饰?用SUDUHOOD这个副牌去探路?”
“三,新渠道。我听说有个新玩意儿,叫微商?就在手机微信上卖货,发展快得吓人,咱们能不能也插一脚?”
这几个想法抛出来,大家议论开了。**对微商最感兴趣,林夕担心新品类会稀释品牌,云飞觉得线下店投入太大风险高。
“有争议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动脑子。”我总结道,“但光想不行,得干!为了应对这些可能性,我决定,调整组织架构!”
我在白板上画起来:
“成立品牌事业部,林夕牵头,不光管设计,还要研究品牌定位、视觉形象,为将来做零售和线下店打基础!”
“成立微商事业部,**负责!你带两个人,专门研究微信怎么卖货,怎么发展代理,给你一笔启动资金,放手去试!明年我会亲自带队,也可能会把微商业务独立出去。”
“云飞和南希,职责不变,但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供应链和财务是生命线,无论怎么转型,你们这块不能乱!”
我看着他们几个:“这不是简单的分工调整,是赛马机制!给你们更大的权,也给你们更大的责任!年底看成绩,哪个路子跑通了,资源就向哪个方向倾斜!相应的,股权激励方案也会跟上,公司越做越大,绝不会亏待功臣!”
这番安排,让林夕和**眼神里充满了挑战的兴奋,云飞和南希也感受到了压力与信任并存的使命感。
散会后,我靠在椅子上休息,**进来随口说:“汪哥,听说张胖子彻底滚蛋了,回老家弄了个小卖部,算是彻底告别这行了。”
我听了,只是“嗯”了一声,心里没什么波澜。张胖子的结局,是注定的。他输不是输在不够狠,是输在看不懂时代的变化,固守着那套早已过时的旧模式。他的淘汰,是时代浪潮下的必然,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惦记。旧时代的残党,注定无法登上新世界的船。
傍晚,我独自又去了钱塘江边。和几年前那个迷茫焦虑的夜晚不同,这次,看着开阔的江面和远处城市的灯火,我心里异常平静,也异常清晰。
第二天早会,我对着全体团队成员,说了这么一段话:
“兄弟们,过去的成功,是因为咱们运气好,踩准了1688平台发展的红利期,加上咱们自己肯干。但平台红利总会吃完,未来的成功,不能再靠运气,得靠咱们自己创造独特的价值。”
“什么是独特价值?就是你的品牌别人替代不了,你的产品别人模仿不来,你的服务别人做不到!这需要我们更专注、更创新、更团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