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在街道上,苏卿墨静静的感受这座带着韵味的古镇。
宁静祥和的桃花镇,一孔古老的石桥坐落在幽静的木桐河上,桥上泛黄的路灯映照出了岁月斑驳的痕迹。
石桥下,木桐河的水缓缓流淌着;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慢了下来。
尽管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青石板路上,人们依旧不慌不忙的走着。
找了一番,萧东逸和苏卿墨住进了镇上唯一的一间旅馆;在旅馆的房间里,他们站在窗户旁正好可以欣赏到这座被人遗忘的宁静小镇。
整理好随身物品,苏卿墨看着自己手机上的地图信息,石洞村离桃花镇并不算远。
只是地图中却没有显示可以前往石洞村的道路,苏卿墨一下子就犯难了。
趁着还有一点时间,萧东逸和苏卿墨赶紧向旅馆的老板打听了石洞村的一些情况。
果然不出所料,去往石洞村的路并不好走,当地的司机去过一次的都不会想再去第二次。
听老板讲,去往石洞村的道路没有铺装,宽度甚至达不到会车的要求,一路上几乎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会车毁人亡。
打听清楚之后,萧东逸二人便回到房间休息了。
次日早上五点,天灰蒙蒙亮,萧东逸二人就出发了。
当车子驶上去往石洞村的岔路之后,路况果然如旅馆老板说的一样,已经不能用一个“烂”字来形容了。
苏卿墨哪里见过这阵仗?她紧紧地抓着副驾驶上方的拉手不放,并且一个劲的提醒萧东逸开慢一点。
走了一会之后,路上已经完全没有车辙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被洪水冲刷而成的沟壑。
萧东逸谨慎的驾驶着车辆,他也怕车轮一不小心就掉进沟里。
在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想要找人帮忙救援都费劲。
十多公里的路,萧东逸硬是开了一个半小时。
对于苏卿墨而言,这是一段磨人的行程。
来到石洞村村口,映入眼帘的是坐落在大山脚下的三座木瓦房,房子在春风秋雨的洗礼中摇摇欲坠,屋前的篱笆院子也显得格外的破落荒芜。
面对少得可怜的平地,勤劳的人们只能往山腰上开垦。
在公路边上,萧东逸二人惊讶的发现,就算是只有一滩泥土的石头缝都被村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山腰上,两个中年人在挥舞着镰刀和锄头;看到车子进村,他们只是瞧了一眼便又继续干活。
村头的停车台刚好能让车子调头,停好车子后,萧东逸二人便步行进村。
来到第一座木屋的屋檐下,萧东逸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编织着竹筐。
看到两个陌生的年轻人走过来,老妇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苏卿墨走上前礼貌的打招呼道:“奶奶您好,请问廖波的家是在这里吗?”
老奶奶见到生人,她张嘴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只因言语不通,苏卿墨和萧东逸一个字都听不懂。
就在这时,在山腰上工作的两个中年人匆匆忙忙的往回赶。
来到家门口,中年男女并没有和萧东逸二人打招呼;他们先是和老奶奶叽里呱啦的说了一些话,一边说着还一边流着眼泪。
萧东逸和苏卿墨看得云里雾里,他们完全搞不清楚到底是啥情况。
过了一会,中年男人用衣袖擦掉脸上的泪水,他看了看身旁站着的两个陌生人。
中年男人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哽咽着问道:“不知你们两位来我们这里有什么事情?”
萧东逸听了中年男人的话,他告诉男人,这一次是回访,他们想知道廖波在用过苏卿墨母亲的药物之后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没想到萧东逸刚说完,中年男人又开始哭了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说道:“廖波......廖波我的侄儿,他已经......已经死了。”
一句话说完,男人早已泣不成声。
待男人缓过劲来之后,他告诉萧东逸,他的孩子刚打电话回来,说廖波已经死了。
听到这个噩耗之后,他们夫妻二人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赶了回来。
萧东逸心中一惊,怎么这么突然?刚好就在他们到访的时候。
这一切都太过巧合了,萧东逸心里想着,如果廖波真的是他们要找的人,那么他们外出的消息已经暴露,对手已经赶在他们之前杀人灭口了。
萧东逸在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如果真如他所想的一样,诺思里面还有那些人的卧底,只是那个人是谁?
还没等萧东逸缓过神来,中年男人就说道:“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我和孩子他娘马上要赶去临海,实在是没有办法招待你们了。”
中年男人言语之间带着歉意,他说完之后就进屋去换衣服去了。
萧东逸看着中年女人,说道:“大婶,没关系的。我们正好也要去临海,要不你们就跟着我们的车子去,这样也方便一点。”
苏卿墨听到萧东逸要去临海,她一时间愣住了,她压根就不知道萧东逸在想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