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楚汉争霸演义 > 第25章 萧何坐镇关中,源源不断输粮草

关中平原的盛夏,毒辣的日头悬在半空,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带着灼热的气息,可金黄的麦浪却如海浪般随风翻滚,泛着耀眼的光泽,将整个平原铺成一片金色的海洋。田埂间,农夫们赤着臂膀挥镰收割,黝黑的脊梁上渗满汗珠,顺着沟壑般的纹路滑落,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蒸发成一缕细微的白气。“快些割!早收完早入仓,好给前线的将士们送去!”田头的里正高声吆喝,粗糙的嗓音里满是干劲,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滚落,他却抬手一抹,继续催促。农夫们应声附和,镰刀挥舞间,麦秆断裂的“唰唰”声此起彼伏,散落的麦芒在阳光下闪烁,如细碎的金粉漫天飞舞。咸阳城的相府内,却透着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沉静,正堂的窗棂敞开着,穿堂风裹挟着浓郁的麦香涌入,拂动案上堆叠的竹简,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萧何身着素色官袍,袍角下摆略显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佝偻着身子对着账本细细核对,手中的刻刀在竹简上轻轻刻划,每一笔都沉稳有力,刻痕深浅均匀。案几上的竹简堆得足有半人高,最上层的几卷摊开着,上面用朱笔标注着粮草、兵甲的收支明细,字迹工整娟秀,朱红与墨黑在泛黄的竹片上格外清晰。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堂内的宁静,一名小吏浑身是汗,官帽歪斜地挂在头上,帽带松垮地垂在肩头,跌跌撞撞闯入正堂,连门槛都被绊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萧丞相!荥阳急报!”小吏扶着门框大口喘气,胸膛剧烈起伏,脸上满是焦灼,“楚军围城三月,城中断粮已两日,士兵们连战马都快杀尽了,有的士卒饿极了只能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不少人都晕倒了!主公催粮的使者已在门外候着,浑身是伤,甲胄都被血污浸透了,急得快要哭了!”

萧何闻言,手中的刻刀微微一顿,刀尖在竹简上留下一个细小的浅痕,却并未抬头,目光依旧专注地落在竹简的刻痕上,指尖轻轻摩挲着纹路,仿佛在确认每一个数字的准确性。待小吏的喘息声渐渐平稳,他才缓缓放下刻刀,将其搁在案边的铜制刀架上,发出“叮”的轻响。他抬起头来,脸上不见丝毫慌乱,眼神沉静如深潭,不起半分波澜:“慌什么?天塌不下来。越是危急,越要沉住气,乱了阵脚,才真会误了大事。”他起身走到堂中,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案上摊开的关中粮仓分布图,图上用墨笔圈出了各个粮仓的位置,朱笔标注着存粮数量。沉吟片刻,他抬手指向图上渭水沿岸的两处标记:“传我命令,即刻打开渭水沿岸的新丰、栎阳两大粮仓,调粮十万石。命民夫分五批押送,每批配备两百名士卒护卫,走渭水转黄河水路运往荥阳——水路比陆路快捷三成,还能节省民力,减少途中损耗。”他顿了顿,转身走到兵器工坊的名册竹简前,指尖在竹简上快速划过,最终停在两处工坊的名字上:“另外,命城西、城南两大工坊暂停打造农具,全力加快打造箭簇、盾牌,三日内务必凑齐五千副甲胄、三万支箭,随第二批粮草一同出发。告诉工坊主,若能按时完成,赏百金,再给工坊每人加发半斗米;若延误工期,按军法处置,绝不姑息!”小吏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空白竹简和炭笔,膝盖跪在地上,将竹简搁在腿上飞速记录,炭笔在竹片上划过的“簌簌”声不绝于耳,生怕遗漏半个字。待小吏写完,起身拱手领命要走,萧何又补充道:“等等!再备上五十箱伤药、两百匹粗布,一并装车。荥阳将士伤亡惨重,这些东西和粮草一样重要,万万不可少。”小吏应声“诺”,匆匆离去。萧何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街道,往来的马车满载着粮食、兵器部件,车夫的吆喝声、马蹄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他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发出“笃笃”的轻响——十万石粮虽能解荥阳的燃眉之急,可关中刚从战乱中恢复生机,百姓的存粮也不算充裕,后续的供应怕是要吃力,得尽快想办法补充粮源才行。

自刘邦去年东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以来,关中便成了汉军稳固的大后方,粮草、兵源皆从此出。可萧何初入关中时,眼前的景象堪称惨不忍睹:咸阳城的宫阙被项羽一把火烧得残破不堪,断壁残垣间杂草丛生,焦黑的木梁斜斜地支棱着,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劫难;城外的田野大多荒芜,地里的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根系盘根错节,将肥沃的土地啃噬得贫瘠不堪;沿途的村落十室九空,偶尔见到的百姓也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里满是对战乱的恐惧。府库更是空虚得可怜,除了几堆锈蚀的兵器和空荡荡的粮窖,几乎一无所有,连老鼠都不愿多待。面对这般残局,萧何却未有丝毫退缩,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关中稳固,刘邦在前线才能无后顾之忧。他连夜起草法令,用蝇头小楷写在竹简上,次日便命人抄写数十份,贴遍关中各县的城门、集市:凡是返乡的流民,皆可获得朝廷分配的土地、种子,还能领到三个月的口粮;开垦荒地者,免五年赋税,收获的粮食尽归己有;年老体弱、无依无靠者,由官府设立的粥棚每日供应两顿稀粥,保证不饿死一人。为了鼓励农耕,他还亲自带着官吏到田间查看墒情,踩着泥泞的田埂,弯腰拔起野草查看土壤湿度,请来有经验的老农给流民传授耕作技巧,手把手教他们犁地、播种。同时,他大刀阔斧地推行轻徭薄赋,废除秦朝留下的苛捐杂税,将百姓的赋税从“十税五”降至“十税一”,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不到一年时间,关中便焕发出勃勃生机:田间耕作的农夫多了,田埂上随处可见挥镰劳作的身影,连孩童都提着小篮子跟在后面捡拾掉落的麦穗;工坊里的工匠忙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刨木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成品的兵器、农具堆积如山;渭水之上的运粮船往来不绝,帆影点点,将粮食、兵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战场;昔日破败的咸阳城,街道渐渐被商铺填满,绸缎庄、粮铺、铁匠铺鳞次栉比,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渐渐恢复了秦时的繁华盛景。百姓们脸上的愁容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安稳的笑意,提起萧丞相,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