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楚汉争霸演义 > 第11章 子婴素车白马,奉玺归降刘邦

汉元年十月,关中平原的晨霜厚达半指,如碾碎的银箔般铺满宽阔的驰道,车轮碾过会留下清晰的辙印,步兵踩上去则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霜花飞溅间带着刺骨的寒意。寒风卷着枯黄的草屑与沙尘掠过路面,在尚未散尽的淡白雾气中划出一道道扭曲的白痕,忽然间,东方天际猛地扬起滚滚烟尘——那烟尘起初如淡墨晕染,转瞬便化作黑龙腾跃,遮天蔽日,将初升的朝阳都染成昏黄,马蹄声“嘚嘚嘚”如惊雷在旷野上滚动,脚步声沉闷如密集的鼓点敲打着大地,更夹杂着士兵们“大风!大风!”的震天呼喝与旌旗“猎猎”的脆响,一支大军正从东方疾驰而来。刘邦身着一袭赭色锦袍战袍,袍角绣着简约的云纹,在寒风中微微飘动,腰间悬着一柄饰有七颗夜明珠的佩剑,珠光在昏暗中隐约闪烁,他端坐于一匹通体乌黑、四蹄踏雪的乌骓马上,马颈上的铜铃偶尔发出“叮铃”轻响。他面容微沉,眉峰微蹙,目光如炬般扫视着前方的关中大地,那片曾孕育出大秦帝国的沃土,此刻在他眼中满是兴亡的厚重。身后五万义军虽甲胄样式各异,有农夫出身士兵穿的粗布短甲,有从秦军手中缴获的制式皮甲,甚至有将领穿的镶嵌铁片的铠甲,军容虽不及秦军那般严整划一,却个个脊背挺直如松,眼神坚毅如铁——这支军队自沛县起兵,历经昌邑之战的浴血拼杀、宛城之围的智取劝降、峣关之战的奇袭破敌等大小数十战,从江淮一路西进,早已将怯懦磨成坚钢,只剩锐不可当的锋芒。大军行至霸上便扎下营寨,此处北依骊山,山势如虎踞龙盘,南临渭水,水波映着晨光泛着鳞光,距咸阳城仅三十里,正是拱卫秦都的咽喉要地。士兵们动作娴熟地搭建营帐,埋锅造饭,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晨雾交织在一起。站在营中特意筑起的土筑高台上远眺,咸阳城头那面象征大秦帝国的玄黑旗帜在寒风中耷拉着,旗面撕裂数道狰狞的裂口,被尘土染得灰败不堪,早已没了当年“席卷**、统一天下”的赫赫威严。此时的咸阳城,断壁残垣间隐约可见昔日繁华的残影:阿房宫的宫阙余烬未灭,黑色的焦木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断墙上还留着项羽破城时的箭痕;街道两旁的商铺紧闭着厚重的门板,墙面上用白粉涂写的“秦军粮草征用处”字样尚未褪色,下方还刻着百姓们偷偷凿下的“苦秦”二字。自赵高在望夷宫弑杀秦二世胡亥后,仓促立子婴为秦王,本想扶持这傀儡延续自己的权柄,却不料子婴暗藏锋芒,即位当日便以“斋戒祭祖、祈求国泰民安”为由召赵高入宫。当赵高身着华丽朝服,带着两名亲信踏入宗庙时,早已埋伏在此的宦官韩谈猛地从梁柱后冲出,手中青铜剑直刺而出,一剑洞穿赵高的胸膛,鲜血喷溅在宗庙的礼器上。子婴更是亲自上前,拔出腰间佩剑,亲手将赵高的头颅砍下,命人悬挂于咸阳东门,旁书“奸佞乱政,祸国殃民”八个大字,以泄天下民愤。只是这雷霆手段终究未能挽回秦王朝的颓势,关中精锐早已随章邯降楚,剩余的禁军多是老弱残兵,连军饷都已断绝三月有余,不少士兵偷偷变卖甲胄换粮,营中更是怨声载道,昨夜甚至有两名士兵因争抢半块粗粮而拔刀相向。

刘邦在霸上的中军帐内点燃数十根牛油巨烛,烛火跳跃间,将帐壁上那幅用麻布绘制的“西进路线图”映照得清晰可见,图上用朱砂标注着沿途攻克的城池,从沛县到昌邑,从宛城到峣关,再到如今的霸上,红色的印记如一条血线一路向西延伸,每一处红点旁都用小字标注着交战日期与伤亡人数。张良手持一把羽扇,扇面上绘着先天八卦图,青衫飘飘立于案侧,身姿挺拔如松,指尖轻点地图上用墨圈标注的咸阳城:“沛公请看,如今子婴新立未满十日,根基未稳,赵高伏诛后朝堂更是动荡不安,九卿之中有三人弃官携家眷而逃,五名郡守紧闭城门自保,连负责京城防卫的中尉都称病不出,秦廷内部群龙无首,官吏各自为战,正是进军咸阳的绝佳时机。”他话锋一转,羽扇轻摇,带出一阵清风驱散帐内的烛烟,“但咸阳乃始皇经营数十年的帝都,城高七丈,墙厚三丈,城墙上每隔五步便设有一座箭楼,配备强弩机栝,西北两门更是依托泾渭二水构建水防,若强行攻城,我军虽有五万之众,恐也要折损半数兵力,且会延误西进时机,得不偿失。不如先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入城,晓以存亡利害,劝子婴归降,既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咸阳,又能彰显我军吊民伐罪的大义,收拢关中民心。”刘邦闻言抚着颌下浓密的胡须沉吟片刻,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目光扫过帐内诸将——樊哙按剑立于左侧,豹眼圆睁,络腮胡根根倒竖,满脸跃跃欲试,指节因用力握住剑柄而泛白,显然是憋了一肚子力气想痛痛快快打一场;萧何则捧着一卷泛黄的户籍册,神色沉稳如石,正低头翻阅着关中人口与粮草数据,不时用指尖在册页上轻点;夏侯婴双手抱胸靠在帐柱上,神色淡然,周勃则攥着拳头,眼神中满是战意,诸将神色各异,或盼战,或沉思。“子房所言极是!”刘邦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的青铜酒樽被震得微微晃动,酒液溅出几滴落在地图上,“就派郦食其前往!此人素有‘高阳酒徒’之称,辩才无碍,当年仅凭一张嘴便说降陈留县令,还夺得城中万石粮草,这般能言善辩之士,定能说动子婴!”当即命人取来笔墨纸砚,由萧何草拟劝降书。萧何提笔略一思索,便挥毫写下:“天下苦秦久矣,陈涉首义于大泽,六国后裔响应于四方,秦之亡势已成,非人力可挽。今沛公率仁义之师西进,吊民伐罪,所过之处秋毫无犯,降者免死,逆者诛之。章邯已率二十万秦军降于项羽,函谷关破,关中无兵可调,咸阳已成孤城。若秦王归降,沛公必保王室宗亲安全,赐良田千亩、美宅百间,安享余生;若顽抗,城破之日,恐重蹈阿房宫覆辙,宗庙难保。望秦王三思,早做决断!”郦食其接过书信,展开仔细读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束好行囊,将书信小心翼翼藏于衣襟之内,只带一名亲兵,翻身上马,策马扬鞭往咸阳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弧线,很快便消失在驰道尽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