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95章 香火劝捐,抄家

与此同时,南宁城内的茶楼雅间,锦衣卫试百户沈墨云正在翻看账册。

窗外传来丝竹声,对面坐着的米商不断擦着冷汗。

“林老板,”沈墨云指尖轻点某页,“你这批陈米,在账上怎么成了新米?”

米商强笑:“许是账房写错了...”

“写错了?”沈墨云突然掀开墙角米缸,霉味扑面而来,“那这些掺沙的陈米,也是写错了?”

城外校场,柳州总兵派出协助锦衣卫的士卒正在抄家。

当士兵从黄家地窖起出整整三箱田契时,负责此地的锦衣卫倒吸凉气。

其中一张地契上,鲜红的血手印刺得人眼睛发痛。

这些就是将来清丈田亩的要证。

深夜驿馆,陆铮在灯下书写密报。

次日,南宁知府亲自求情:“陆大人,黄家毕竟...”

“王大人,”陆铮打断他,“您觉得,是黄家的情面重要,还是大明的江山重要?”

打下梧州的焦琏等人接到皇帝的旨意,留下整个桂林卫,以及京营两个千户所,由卢鼎亲自坐镇驻防梧州。

焦琏率领剩下京营大军以及降卒尽皆返回桂林。

马万年则暂时留在浔州招兵训练。

新任浔州知府易太震也已赶到浔州上任。

浔江上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薄雾,一如浔州城此刻的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城门口那杆曾经高悬“陈”字大旗的旗杆,如今已经更换上朝廷的旗帜。

新任知府易太震的马车在精锐兵卒的护卫下,碾过浔州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车轮声辘辘,沉重而肃杀。

他没有先去知府衙门,而是径直来到了城西临时设立的锦衣卫督办案行辕。

行辕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那股子渗入骨髓的寒意。

锦衣卫指挥千户陆文渊与易太震对坐。

陆文渊面色冷峻,手指轻轻敲打着厚厚一叠卷宗。

“陈邦傅在此地盘踞多年,树大根深,其党羽、钱粮多赖本地士绅豪商供给。如今大树虽倒,猢狲未散,盘根错节,还需雷霆手段。”

易太震,一个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中年官员,微微欠身:“沈同知放心,下官既受朝廷重托,必当竭尽全力,为陛下、为朝廷,铲除奸佞,清丈田亩,充盈国库。所需一切本地户籍、田契旧档、商税记录,府衙上下定当全力配合。”

合作的第一步,是“锁城”。

浔州四门紧闭,许进不许出,锦衣卫缇骑与易太震调派的可靠衙役混合编队,昼夜巡防,切断了一切可能的报信与外逃通道。

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首先倒霉的便是举人陈观海。

陈氏一族,是陈邦傅最大的金主之一。

行动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展开。锦衣卫手持驾帖,在熟悉本地巷陌的衙役引领下,无声无息地包围了陈家庞大的宅院。

力士一脚踹开朱漆大门,身后精锐鱼贯而入。

院内瞬间鸡飞狗跳,女眷的惊呼、家丁的呵斥乱成一团。

陈观海穿着寝衣,被从暖帐中“请”了出来,他色厉内荏地吼道:“你们……你们是何人?我陈家世代忠良,岂容尔等放肆!”

领头的锦衣卫百户面无表情,展开驾帖:“奉旨,查浔州陈氏,交通逆臣陈邦傅,助纣为虐,侵吞国帑,隐匿田亩,鱼肉乡里。拿下!”

不等陈观海再辩驳,如狼似虎的校尉已将其捆缚。

与此同时,真正的搜查开始了。

这不再是普通的抄家,而是一场有目的的“挖掘”。

易太震派来的钱粮师爷带着账房先生,与锦衣卫中擅长核查账目的能手一同行动。

他们不仅翻箱倒柜寻找金银珠宝,更重点搜查书房、密室、地窖。

在陈家佛堂的暗格后,找到了与陈邦傅往来的密信和记录资金输送的暗账;

在后花园的假山下,掘出了数口装满官铸银锭的大缸——这显然是克扣的军饷或贪墨的税款;

在城外的别院粮仓里,查获了远超其田契所载数额的存粮。

“登记!”

“陈家,现银、金器、古玩字画,折银初步估算六十八万两。城外水田一千七百亩,桑田八百亩,宅院五处,商铺十二间……”

类似的场景,在浔州城内外的多家豪强府邸同时上演。

有的是硬骨头,如掌控浔江船运的谢永昌谢家,竟纠集家丁护院企图抵抗,被锦衣卫当场格杀数人,血染庭院,其余人等顷刻瓦解。

有的是软钉子,如书香门第出身的张家,家主涕泪横流,大呼冤枉,拿出些许“投献”田契试图蒙混过关。

却被易太震带来的老吏一眼看穿田契上的官印年份与赋税记录不符,进而揪出了其依附陈邦傅,利用权势强取豪夺数千亩良田的罪行。

还有的试图行贿,将银票塞给带队的小旗、总旗,甚至试图走易太震的门路。

然而,无论是面对锦衣卫的冷脸,还是易太震那句“本官此来,只为清算,不为敛财”的冰冷回应,都碰了一鼻子灰。

清查过程中,无数平日里受尽欺压的佃户、小贩、普通百姓,被易太震派人暗中引导,或鼓足勇气前来告发。

或提供关键线索。一桩桩隐田、漏税、放印子钱逼死人命、强占民女的罪行被彻底揭露出来。

每多一条罪证,抄没的清单上便添上一笔。

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雷霆清扫,最终汇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清单,由易太震和陆文渊联名,以八百里加急送至行在的朱由榔案头:

“臣等奉旨清查浔州附逆士绅豪强,共计二十七户。查抄得:

现银、黄金及折色:共计二百八十五万七千余两。

田亩:各类良田、桑田、山林,共计四万三千余亩。

房产:城内大宅、别院、庄园共计六十八处,城外别业、田庄共计四十五处。

商铺、作坊:涉及盐、铁、米、布、船运等,共计一百二十余间。

粮食:各类存粮逾二十万石。

其他:古玩玉器、字画珍本、上好木料、船只车马无算,具体价值尚在估算。”

这份清单,不仅是一串惊人的数字,更是砸向旧利益集团的的重锤。

它意味着,朱由榔朝廷再次获得了无比宝贵的钱粮,足以支撑扩编军队、更新装备。

那数万亩田地,即将被重新清丈,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或作为军屯,稳固根基。

而盐铁船运等关键产业收归即将设立的盐铁司、市舶司管辖,则为未来稳定的财税收入铺平了道路。

浔州城上空笼罩多日的阴云似乎散开了一些,阳光透过云隙,照射在刚刚贴上安民告示的城墙之上。

也照射在那些被枷锁镣铐串成一长串,押往大牢或刑场的昔日豪强背影上。

一场血腥的财富转移与权力洗牌,暂时落下了帷幕,而一个新的秩序,正伴随着抄家清单上的墨迹,在浔州,乃至整个广西,缓缓铺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