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38章 监军制度调整,大战在即!

卢鼎部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件事。

尽管朱由榔从个人角度对于卢鼎的能力认可,以及信任卢鼎的忠诚。

但那也是因为原本历史上,朱由榔一年时间连续两次封赏卢鼎,之后桂林陷落,朱由榔出逃。

卢鼎率兵出营,犒赏士卒,决心背城一战,最后自刎而死,以死报答朱由榔的恩情。

这些都是建立在有了这两次封赏之后,而且历史的记载总是言简意赅,不愿多费笔墨详细记载其中的事情。

因此保险起见,必须得派一位懂军事,且知晓此次桂林保卫战内外夹击计划,且绝对忠诚皇帝和明朝的心腹去。

接下来的桂林保卫战,朱由榔打算让焦琏统帅军队,瞿式耜负责一应后勤事务。

思来想去也只有徐啸岳适合担任卢鼎大军监军一职。

明朝时期的监军体系从洪武时期已经设立,

这一时期充当监军一职的是文官系统的御史、给事中担任,洪武、永乐两朝,皇帝亲掌兵权。监军为临时差遣,职责以,纪功罪、核劳效为主,权力有限。

到了明中期,监军形成制度,这一时期监军主要由内廷宦官担任,再辅以文官,从中期以后,监军的权利急剧膨胀,甚至凌驾于统领之上。

到了如今这个时期,既有宦官,又有文官,还有武将,权力格局混乱。

这一职位的设立的初衷和优点是,强化中央集权,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

绕过官僚体系的层层瞒报,使皇帝能直接掌握前线真实情况。

协调不同部队、文武官员之间的关系,监督军费,防止贪污克扣。

但在实际的运行之中却产生了很多弊端。

通常军队主将与监军宦官、文官三方互相掣肘,导致命令不一,贻误战机。

将领处处受制,动辄得咎,只能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严重挫伤了其积极性和临机决断能力。

宦官、文官成为朝中党争在前线的代理人,其弹劾和汇报常常都是为了党争相互攻讦。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外行指导内行,直接导致战局溃败!

“所以,监军的这一职位必须得选择懂得军事的人担任,且监军的权力决不能大过将领权利,尤其是战时决策、指挥等,监军决不能直接命令部队,更不能越过将领。”

想到此处,朱由榔连忙在面前空白纸上写下对于监军的职权调整。

“想要发挥监军这一制度的优点,必须明确其职权范围。”

朱由榔下笔,第一条便是写下,军队将领的不可干涉之权。

在具体作战时机、战术选择、部队调动上,主拥有最终决定权,监军不得干涉。

对监军的职权范围限制,他们主要监督作战命令是否被执行,军纪是否严明。

核查监督军费使用,粮饷发放、装备状况,杜绝贪污。

此外便是协调不同部队之间的配合,协调军队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保障后勤通道畅通。

直接向皇帝奏报军情、战功和问题,但奏报内容必须事实清晰,避免诬告。

写完这些内容,朱由榔继续写下其运作流程。

这其中的重点便是监军拥有直接奏报皇帝的权利。

对于重大赏罚、后勤物资分配,需要主将与监军联合签署才能生效。这既防止主将滥权,也防止监军专断。

此外,作战前,主将必须召开由监军、副将、参将等参加的军事会议,共同商议作战计划。

监军有权在会上提出异议并记录在案,但一旦主将做出决策,监军必须全力支持并监督执行。

还有就是收回监军对于军队将领,包括普通士卒的审判权和处置权,他们只有审判权和处置权。

写完对于监军这一角色的构想,朱由榔心中升起一股怪异的感觉。

如此更改之后,监军这一角色,有些具备后世军队中政委、参谋和督察的职能。

“或许再调整调整,还能真的具备这些职能。”

想到此处,朱由榔忽然叹息一声。

对于派监军,目前也只能在他掌控的军队之中使用。

甚至是派遣徐啸岳去卢鼎军中,也必须将自己更改后的监军职权,通过旨意下给卢鼎。

但旨意的下发必须经过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之后再下发六科,只有通过六科审核并副署的圣旨,才能成为正式文件,下发到各部院执行。

否则就是中旨或内批。

官僚系统有权拒绝执行。

朱由榔知道,若是自己将对监军的调整想法通过正常程序下旨,绝对下发不了。

先不说内阁一众阁员,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文官,就算他们能通过,下到六科。

六科给事中也绝对会将这道旨意驳回。

无他,拿回监军这一角色的权利,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

如今的所谓督师、经略等等,基本上都是监军这一角色的权利最大化。

他们实际上就是是战区最高指挥官。

且还有宦官系统,虽然现在除了王坤,内廷宦官基本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但在此之前,各地明军军队之中还有以前派的监军。

思来想去,这件事只能暗中进行,且如今能够信任的且有能力的人太少。

想到此处,朱由榔亲笔书写密旨,加上火漆和自己印章。

密旨准备好之后,朱由榔还是决定将召来徐啸岳,亲自和这位拥有将帅之才得心腹谈一谈。

徐啸岳进了圜殿,朱由榔直接将自己对于监军的职权调整原原本本的告诉徐啸岳,目光始终落在徐啸岳的脸上。

听完皇帝的打算,徐啸岳心中先是一惊,感叹这位皇帝能够看出监军这一角色如今已经成为军中毒瘤。

从皇帝对其权利调整来看,徐啸岳也同样认为此事可行。

既能杜绝将领做大甚至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又能解决监军与武将之间的对立与掣肘。

徐啸岳明白,皇帝单独召见是对自己的信任以。

且皇帝承诺过,在桂林稳定后,开始组建腾骧四卫,而且自己将执掌腾骧左卫。

未来自己也得考虑监军的问题。

许多将领正是因为受尽监军的气之后,逐渐明白,只有把军队变成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私兵,才能避免被外行瞎指挥和朝中政敌陷害。

于是,他们开始拥兵自重,不听调遣,才形成军阀,后面的将领有样学样。

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徐啸岳明白,湖广之地的何腾蛟,以及他手下的明军将领,还有陈邦傅、刘承胤等人,实际上已经形成藩镇割据。

徐啸岳深吸一口气,语气诚恳:“陛下圣明!此策高屋建瓴,直指我朝军政积弊之核心,若能施行,实乃中兴之基也!臣,完全赞同,并愿为陛下此策,效死力以推行!”

“好!”

“毅庵,你此去卢鼎军中是代表朕,朕赐你斗牛服一袭,绣春刀一柄。”

“今夜宵禁之后,你去亲卫营挑选一些精干人员,秘密离开桂林,与卢鼎部汇合。”

“至于密旨,朕会让赵城挑选一队精干人员亲自护送。”

“陛下,臣叩谢天恩。”

徐啸岳当即离开圜殿前往亲卫营挑选随行人员。

随后朱由榔召来锦衣卫指挥使赵城,命其挑选一队精干成员护送密旨,重点挑选三名精通情报传递的成员。

赵城不敢耽搁当即回到衙门,直奔一名千户衙门。

“大人。”见赵城风风火火的进来,这名千户立即从书案后起身抱拳行礼。

“嗯,不必虚礼,沈青,在你的千户所里挑选三个擅长情报传递的兄弟,最好是军中夜不收转成锦衣卫的兄弟。”

“今夜宵禁后,你和陛下亲卫长徐啸岳一块秘密离开桂林,之后的事情徐大人会告诉你,你们要找出至少两条能通向桂林城内的秘密路线。”

“是大人。”

“嗯,记住,无论到了哪里,记住你的身份。”

赵城交代完又迅速离去。

沈青沉吟片刻命人喊来手下百户赵影,校尉陈墨、柳幺。

这三人中的赵影与沉默加入锦衣卫前是军中夜不收,后来建奴南下他们所在卫所战败,这两人因传递军情活了下来,之后一路辗转进入锦衣卫。

而柳幺则男生女相,容貌清秀俊美,若扮上女装,便是秦淮河畔也属上乘。

此人善口技,能模仿各种动物叫声,更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人,从贵公子到教书先生,从富商妾室到江湖郎中,切换自如。口技足以乱真。

尤其是那双桃花眼,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

这三人便是沈青挑选的善于情报刺探、传递的精锐。

剩下再小了一小队卫所好手,负责这一路的护送。

而另一边的徐啸岳此时也已经挑选好了手下,一共三人,个个都是军中好手,此去卢鼎军中主要负责内外夹击李成栋大军之事。

人多反而容易引起卢鼎反感。

一更三点,王府行在亲卫营,四名身着黑色劲装的汉子悄悄离开,向着东门而去。

这一路上他们准确的避开夜间城内的巡逻士兵。

城门口,四个背着包袱,做普通百姓打扮的人已经在等着他们。

徐啸岳几人到来,守城士卒立即紧张起来。

手中刀枪已经对准他们。

徐啸岳从怀中取出一块腰牌交给守城军官查验。

出城后,徐啸岳迅速将这次皇帝交给他们的任务说了一遍。

随后几人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段也不过三里距离,几人很快抵达卢鼎部营寨外。

不过几人并未直接进去,而是立即更换官袍。

此来代表皇帝陛下,且还有传旨职责,决不能堕了皇帝威严。

锦衣卫千户沈青身着绯色官服,胸前补子是熊罴,腰悬雁翎刀。

而徐啸岳则是一身赤红斗牛服,头戴乌纱帽,腰间则是一柄皇帝御赐绣春刀。

沈青和一众锦衣卫看着徐啸岳身上的赐服,心中极为羡慕。

能得到皇帝赐服的,无论是哪个品级,都代表了皇帝的恩宠。

他们锦衣卫因马吉翔一事,卫内大半同僚被清洗,如今锦衣卫从上到下,连同他们指挥使大人没有一件赐服。

心中轻叹一声,调整好情绪,沈青派陈默前往卢鼎大营通报。

过了一会,只见大营入口处,副总兵卢鼎亲自出营迎接天使。

因是皇帝密旨,故而卢鼎将几人带到中军大帐,屏退左右。

沈青从背后取下诰敕匣,取出其中密旨,随后让众人共同查看火漆印章。

确定无误后,卢鼎当即跪地听旨。

“皇帝敕谕道州副总兵卢鼎:

兹有虏逆犯境,社稷危殆。着令卢鼎所部五千精锐,为桂林之外应,隐于郊野,伺机破敌。此军之胜败,关乎国本,朕寄予厚望。

为彰朕信任之忧,并协军事之万全,特设监军一职,以徐啸岳充之。其职分,明定如下,尔等须恪守不渝:

一、于卢鼎将军:

卢卿乃朕之干城,授以专阃kun之权,军中一切战守机宜、进退行止,皆由卢卿独断,朕不从中制!徐啸岳唯参赞谋划,不得干涉临阵指挥,凡有将令,皆以卢鼎为准。

二、于监军徐啸岳:

汝之责,首在监与检,佐卢卿以成其事。

三、于粮草供应:

卢鼎所部五千人马,即日起即为御营先锋,其一应粮饷、器械、犒赏,皆由朝廷统筹供给,经徐啸岳查验,按实拨付。务使将士饱暖,用命杀贼。

钦此。”

旨意内容非常精确,着重强调卢鼎作为统兵大将和徐啸岳监军各自权利。

听到这份旨意内容,卢鼎原本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作为一卫统领,他深知监军一职的危害。

多少战事就是因为监军外行指挥内行,导致大败,从土木堡之战、萨尔浒之战,到松锦之战,这其中就有监军不懂军事,误判形势,胡乱指挥之祸。

而这封旨意明确了监军没有任何干预主将指挥之权,这无异给了他一针强心剂。

“臣卢鼎领旨,叩谢陛下天恩。”

沈青看向卢鼎沉声道:“卢将军,我与这几位锦衣卫弟兄留下,并非陛下信不过您。实因此事千系重大,他们是陛下与咱们之间的唯一桥梁。

其职责有三。

一是护卫本官安全。

二是待总攻之时,需由他们以最快速度、最熟之路向城内发出信号,确保内外夹击分秒不差。此事关乎胜败,非他们不可。

最后则是将军您此战立下不世之功,需有陛下亲信在场见证,日后论功行赏,他们便是最好的人证,可堵朝中悠悠众口。”

卢鼎明白这是锦衣卫千户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如此说。

锦衣卫代表什么,他自然清楚,天子亲军与耳目。

此次派来的监军徐啸岳一身斗牛赐服,锦衣卫则是一位千户亲自过来,足以说明皇帝对自己的重视。

卢鼎神色一正,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甲胄袍袖,向着桂林城方向,郑重地单膝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随后,他转向徐啸岳与沈青,声音洪亮而恳切。

“陛下天恩,信任若此,将阖城安危、社稷希望托于末将之手,卢鼎纵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徐大人,沈大人!二位之言,如拨云见日。卢鼎一介武夫,往日只知听令冲杀,于大局时有惶惑。今日得遇密旨,得见二位,方知何为王师气象,何为君臣一体!”

陛下予我专阃之信,是知遇之恩;派徐大人协理军务,是辅佐之谊;遣沈千户联通中外,是保全之智。此三者,如同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有此三者,此战若再不胜,非天意,乃我卢鼎无能!”

听到卢鼎如此说,再加上卢鼎并没有任何排斥,徐啸岳和沈青心中一松。

卢鼎说完,立即召来军中一众部将。

待所有人到齐,卢鼎高声道:“刚到的圣旨!陛下有旨,我等五千儿郎,自此编为御营先锋!这是天大的荣耀!从今日起,我等不再是孤军,而是陛下钦点的王师!”

事情安排妥当,旨意传达完,锦衣卫千户沈青命令除赵影、陈默和柳幺之外,剩下的锦衣卫小队立即返回复旨。

徐啸岳将计划告诉卢鼎,卢鼎当即决定趁着夜色立即拔营,大军分批前往尧山一带隐藏。

夜里朱由榔还未离开圜殿,回来复旨的锦衣卫将在卢鼎军中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回报。

当听到卢鼎召来军中所有部将,当场宣布,自此编为御营先锋后,欣慰的点点头。

又给自己扩充了一卫兵马。

除了卢鼎部在按照既定计划行动外,焦琏次日一早便接收桂林城防,将一应兵马投入各个守御位置。

根据桂林地理特点,李成栋部主攻桂林南面,特别是象山-宁远门,也就是南门一线。

除了守城部下重兵与大量重火器之外,象山也就是象鼻山是扼守漓江与城南的战略制高点。

在此地焦琏将剩下的所有重炮部署在象鼻山山顶及面向陆地的西侧山腰。

山脚前沿,挖掘壕沟,设置拒马、铁蒺藜,减缓敌军冲锋速度。部署少量精锐步兵,配备弓弩和火铳,进行骚扰和预警。

山腰防线,利用天然洞穴和人工开凿的射击孔,建立多层火枪和弓箭射击阵地。

山顶驻扎最精锐的部队,作为最后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向任何方向发起反冲击,肃清攻上山腰的敌军。

李成栋大军进攻,必须得打下象山防线,这里是焦琏插入的一根钉子,也是消耗李成栋主力的绞肉场。

城内锦衣卫和桂林官府这段时间一直在抓人,所抓的基本都是李成栋部探子,且无论白天夜里,除了军队出动外,任何人不得进出桂林。

周边村镇也早已坚壁清野,不留任何东西给清军。

朝廷各部衙门主官每日齐聚内阁值房,安排城中一应事务。

而朱由榔则是每日前往城门防线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日夜里,桂林城为一匹飞马极速奔来。

李成栋部距象山防线只剩二十里。

大战在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