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12章 各方猜测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第12章 各方猜测

作者:文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17

听到这个消息,马吉翔点点头,紧张感再次缓解不少。

随后看向缉事千户韩通。

“这两天想办法找几个与瞿式耜和焦琏有关的人,交给高震好好拷问拷问。”

“大人放心。”

随后马吉翔看向章刑千户高震。

“大人放心,只要人到了我手里,有无数种办法让他们开口。”

高震人高马大,看上去威武不凡,但一开口,阴沉的声音却令房内几人有一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

“许芳,这几日派人盯紧焦琏和徐啸岳,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

“是,大人。”

来的四人之中,许芳的官职最低,只是一名锦衣卫百户,但许芳手下的一个百人所是马吉翔砸了大笔银子,养出来的校尉支战力不输焦琏带来梧州卫。

“另外衙门最近加强守卫。”

安排完所有事情后,马吉翔原本惨白的脸色已经逐渐变得红润。

另一边靖江王府承运殿偏殿内。

这里被设置为内阁值房。

此时内阁值房内,瞿式耜、吕大器、李永茂三位阁臣草拟今日皇帝任命意见。

原来的内阁首辅丁魁楚,在广西梧州被清将李成栋俘杀。

如今内阁只剩下三位阁臣。

票拟完成,派人送到司礼监批红。

“瞿大人,这份任命票拟,司礼监那边会批红吗?”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吕大器忧心忡忡的开口问道。

闻言瞿式耜从一堆文书奏折后抬起头来。

吕大器的问题让瞿式耜与李永茂陷入沉思之中。

司礼监如今真正的掌权人是掌印太监庞天寿。

此人主宰内廷,干预军政,一直以来排挤瞿式耜等排挤抗清忠良,原本深受永历帝信任。

但自从此前皇帝性情大变之后,对于这位掌印太监的态度也不似以前那般信任。

瞿式耜缓缓摇了摇头:“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陛下,庞天寿此刻应该在苦恼如何重新获得陛下信任,绝不敢在这个时候在此事上动什么手脚。”

吕大器和李永茂二人思索片刻缓缓点头。

最近有不少关于皇帝和内廷的流言传出。

皇帝陛下此前的懦弱表现,都是因为司礼监掌与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等人专权,甚至妄图掌控皇帝。

皇帝迫不得已只能虚与委蛇,如今重新掌权,自然要将这些人清理。

“自丁魁楚被杀,内阁首辅之位一直空悬,接下来的首辅位置非瞿大人莫属。”

“二位大人,此事还望二位大人莫要再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首辅一位还是得陛下圣裁,只是如今内阁只有我等三人,接下来还得向陛下谏言举行阁臣廷推。”

二人点点头,看向瞿式耜欲言又止。

他们很想和瞿式耜确定,皇帝陛下是否真的如传言那般,毕竟皇帝性情大变后,第一封圣旨便是下个瞿式耜。

今日的朝会更是让瞿式耜独揽桂林军政大权。

这种信任是前所未有的。

他们猜测瞿式耜和焦琏以及严起恒三人或许知道一些内情。

但碍于此事牵扯到皇帝本人,身为臣子议论皇帝有大不敬之嫌,最终还是将各自想法压了下去。

“瞿大人,若是陛下同意内阁阁臣廷推,朝堂恐怕又是一阵腥风血雨。”李永茂轻叹一声,满脸忧色。

这次廷推少则一人,多则三人入阁。

如今朝廷内的这些官员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将己方人员推荐入阁,对己方势力将是一次极大的强化。

再加上首辅之位悬而未决,说不得还能争一争。

瞿式耜三人自是明白这一点。

如今建奴已经占据大半江山,但朝廷内却仍旧风争斗不停。

“廷推牵扯六部、各科道官等,司礼监和锦衣卫想必也会趁此机会有所动作。”吕大器揉了揉太阳穴,似是有些头疼。

明朝后期官员入阁,需吏部牵头,召集九卿(六部尚书 都御史 通政使 大理寺卿)、科道官(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 等高级官员举行会议。

与会官员共同商议、推荐候选人(通常是2-3人),形成一份名单,以书面形式呈报给皇帝。

皇帝可以选择廷推名单上的人,也可以否决并自行任命。

但每到廷推之时,朝堂内总会掀起明争暗斗。

“大敌当前,我等也得争上一争,决不能让只知内斗之人入阁。”瞿式耜目光坚定,

只是吕大器此刻却目光闪烁,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而另一边的内廷,下朝之后,王坤直奔自己住处。

期间马吉翔派人过来也被底下的小太监挡了回去。

王坤泡上热茶,心中思索皇帝今日此举。

“皇爷,难道您以前真在韬光养晦?”

王坤心中思绪翻飞。

若皇帝此前真的在韬光养晦,可为会选在如今这个时候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

天下大半已落入建奴之手,朝廷如今在西南一隅苟延残喘。

如此局势下,难道还能力挽狂澜?

“唉…终究是老了。”王坤喃喃道,但那双狭长的眸子之中却精光闪烁。

而六部中的户部衙门内,严起恒和户部一众官员此刻却眉头紧锁。

今日朝会上,皇帝擢升焦琏总督京营,此举表明皇帝是想在桂林重建京营。

“严大人,陛下此举是否有些草率,如今桂林城中钱粮勉强足够军民三个多月用度,若是再重建京营,钱粮根本无法支撑。”

“不错,如今大半国土沦丧,只剩广西、贵州、以及湖南南部等地,除广西我等能调用钱粮外,其余各地恐无法调度。”

户部官员都在讨论重建京营的可能性,但算了一圈下来,以如今的钱粮根本不足以重建。

严起恒没有出言,自抵达桂林城后,严起恒便已经清点整个桂林和广西的钱粮数目。

目前桂林钱粮只够支撑军民三个多月用度,但这段时间朝廷已经派人前往广西各地征调钱粮。

同时瞿式耜也以朝廷的名义向堵胤锡、何腾蛟等人下发文书征调钱粮。

等钱粮一到,至少足够支撑桂林军民撑到夏收。

严起恒如今掌管户部,虽然皇帝想重建京营需要消耗大量钱粮,对于户部压力极大,但严起恒反而充满了干劲。

从皇帝半路给他和瞿式耜、焦琏下圣旨之后,严起恒心中便已经隐约有了猜测。

如今皇帝朝会上公然擢升焦琏京营总督,再次确定了他的猜想。

对于如何弄到钱粮,严起恒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但却不宜在这个场合说出来。

寝殿内,朱由榔这一觉睡得非常舒服安稳。

一直到次日卯时,被女官叫醒。

在女官宫女的服侍下,朱由榔洗漱完毕,打开寝殿房门,迎面而来便是一阵冷风。

朱由榔下意识缩了缩身子。

用完简餐后,朱由榔去练了一会**大枪。

这个时代医疗水平远不及后世,加之身处乱世,一个强健的身体是收复山河的基础。

辰时,朱由榔来到承运殿,开始一天的朝会。

朝会上只有瞿式耜汇报了桂林防务等事务。

眼见再无人上奏,朝会很快结束。

朱由榔则前往承运殿后的圜殿。

这里原本是承运殿和后方寝宫之间的过渡和连接,如今被更改为朱由榔处理事务的一处办公场所。

今日仍旧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坤随侍。

“王坤,命人去请瞿式耜、严起恒、焦琏三位大人。”

“奴婢遵旨。”

不久之后,三人来到圜殿外等候召见。

王坤已经在门外等候。

“王公公。”

“三位大人,皇爷已经等候多时,还请三位大人入殿。”

三人在王坤的带领下进入圜殿行礼。

“臣,瞿式耜”

“臣,严起恒”

“臣,焦琏”

“叩见陛下,恭请圣安。”

“三位爱卿快快请起,王坤,赐座。”

“皇上厚恩,臣等何敢僭坐!”

三人回话间下跪辞谢。

朱由榔心中轻叹一声:“皇权至上的时代,规矩是真的令人心烦。”

“三位爱卿劳心劳力,不必多礼,坐下吧。”

“是,臣等敬遵圣谕。”

殿内俯视的小太监已经搬来三个圆凳,三人微微欠身虚坐。

“朕召三位爱卿前来,实是因国事维艰,朕心如火焚,唯有与三位腹心之臣,方能一吐肺腑。”

“自国家多难以来,全赖卿等肱骨竭力,方能存此社稷一线之脉。然如今局势,外有清虏步步紧逼,内有……”说到此处,朱由榔故作停顿。

三人听到此处,默默地用余光打量一眼侍立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坤。

王坤此时眼观鼻鼻观心,面上没有丝毫表情。

轻叹一声,朱由榔继续道:“总之诸事纷扰,朝廷播迁,人心浮动。内阁首辅之位久虚,政令中枢乏人统筹,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朕每思及此,寝食难安。”

瞿式耜心中惊疑,昨日方在内阁值房与两位阁臣商议过此事,没想到皇帝今日便提出内阁首辅之位空悬和继续补充阁员。

“莫非陛下有意让严起恒和焦琏入阁?”瞿式耜心中猜测。

在瞿式耜心中思索之际,朱由榔的声音再次响起。

“瞿先生,”朱由榔目光殷切的看向瞿式耜。

“卿之忠贞、才干与威望,朝野无出其右者。值此存亡之秋,非有磐石之臣不能稳定大局。朕意已决,欲请先生出任内阁首辅,总揽机务,调和鼎鼐,望先生万勿推辞,为朕,也为这大明天下,担起这千钧重担!”

朱由榔说完也不等瞿式耜回应,转而看向严起恒。

“严先生,你精于实务,老成谋国,与瞿先生素来同心协力。朕欲请你入阁,襄助瞿先生,共理朝政。你二人一德一心,则国事可图。”

瞿式耜严起恒,刚想起身辞谢,但被朱由榔挥手打断。

朱由榔明白瞿式耜和严起恒作为深受儒学熏陶的正统大臣,面对首辅高位、入阁,按照礼制和政治惯例,必须立即、坚决地回绝,以表示自己的谦逊、不贪慕权位。

只作为新时代青年,他却不想继续这种虚礼。

“二位爱卿,不必再言!”

“此何时也?乃江山倾覆、社稷危亡之际!此非朕酬功论赏,而是千斤重担需人来扛!朕不是在问你们愿不愿意,朕望你们帮朕救一救这大明的天下!”

“瞿先生,严先生,莫非你们也要学旁人,在此虚礼推诿,眼睁睁看着这大局崩坏吗?今日之事,朕意已决,万无更改!”

听到皇帝这番几乎是“泣血恳求”之言,瞿式耜和严起恒二人脸上的谦逊和推辞之色瞬间消失。

二人面色极其凝重、肃穆,带着悲怆的之色。

二人离席深深跪伏下去额头触地。

“皇上圣谕至此,臣……肝脑涂地,无以报称!!”

“国事糜烂至此,臣非敢爱身惜死!既蒙皇上信重,以社稷相托……”

瞿式耜、焦琏缓缓抬起头,眼眶通红,目光中含泪但无比坚定地望向朱由榔。

“臣瞿式耜,臣严起恒

唯有竭尽肱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有一息尚存,必不负皇上今日之托!”

说完之后,二人再次将额头重重地叩在地上,此刻二人决心已如金石,不可转移。

朱由榔起身下阶亲自扶起二位重臣落座。

随后看向焦琏。

“焦卿,昨日朕命你总督京营戎政,想必你已明白朕想在这桂林重建京营,打造一支不输于成祖时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劲旅,助朕扫平建奴。”

焦琏目光灼灼,皇帝有此雄心,作为武将自然肝脑涂地,携三尺青峰为皇帝马前卒,横扫天下。

只是若想打造一支堪比成祖时期,巅峰战力之京营,在西南一隅绝难以实行。

明成祖时期,京营官军不下七八十万。

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后勤以及其他附属部队。

五军营、三千营与神机营,这核心三大营人数规模不下十万之众。

巅峰时期,五军营又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每军编制可达数万人。

三千营,最初以投降的3000名蒙古骑兵为骨干组建,故名“三千”,但后期规模远不止三千人,发展成为一支精锐骑兵军团。

神机营,世界上最早的专职火器部队,编制通常认为在5000至7000人左右,但操作火炮、火铳需要大量辅助人员,其总人数也可能上万。

单单这三大营编制,在如今的这个时期,哪怕是在云南、贵州和广西三地,集三地之力也无法满编,更不可能供养如此规模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