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4章 雷霆之势

撰鼎记 第4章 雷霆之势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八年 夏四月 日本 长崎港外

初升的朝阳将金光洒满海面,却无法驱散长崎港内弥漫的恐慌。港湾入口处,大明龙江特遣舰队如山岳般列阵,黑压压的炮口对准了这座九州最重要的贸易港口。

德川幕府派驻长崎的奉行(官员),以及一众面色惨白的当地藩主、豪商,聚集在岸边的奉行所内,透过窗户望着海面上那支令人窒息的舰队,争吵不休。

“不能打!绝对打不过!你们没看到他们的炮舰吗?比荷兰人的还要巨大!”一个肥头大耳的商人擦着冷汗,声音颤抖。

“可……可幕府有锁国令!若是任由明国人上岸,我们如何向江户交代?”奉行脸色铁青,进退维谷。

“交代?等明国人的炮弹落到头上,就不用交代了!”

就在岸上乱作一团时,一艘悬挂大明龙旗的快艇,在数艘战船的护卫下,缓缓驶近港口。参将张靖海立于船头,目光冷冽地扫视着岸上如临大敌的守军和慌乱的人群。他身边站着一位文官打扮的使者,手持以大明皇帝名义发出的最后通牒。

“告诉他们,”张靖海对通译(翻译)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金石般的穿透力,“一炷香内,若不开港受诏,便视同宣战。届时,炮火无眼,休怪我等玉石俱焚!”

通译将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语高声翻译过去,岸上顿时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骚动。

奉行所内,争论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支点燃的线香上,青烟袅袅,如同催命的符咒。看着海面上那些如同巨兽般沉默的炮舰,感受着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意,最终,对毁灭的恐惧压倒了对幕府命令的忠诚。

线香即将燃尽的那一刻,长崎港的守军,几乎是带着哭腔,开始缓缓打开那沉重的港闸。

张靖海锐利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随即被冷厉取代。他挥了挥手。大明舰队并未全部入港,只有数艘搭载陆战士兵的船只,紧随使者快船,如同胜利者般,缓缓驶入这片对日本而言,被迫打开的国门。

东海第一击,以大明舰队的绝对武力威慑,兵不血刃地敲开了长崎的大门。然而,这只是开始,后续的交涉、驻军、贸易条款,才是真正的较量,也是朱由检战略意图能否达成的关键。

同时间 漠南草原 翁牛特部领地

这里的战事,远比东海要残酷血腥得多。

孙传庭的判断准确无误。皇太极在确认辽西明军只是佯攻后,迅速调集了科尔沁、土默特等部的精锐骑兵,由贝勒岳托统领,试图将深入漠南的明军包围歼灭。

此刻,一片水草丰美的河谷地带,已然变成了修罗场。卢象升的天雄军车阵被数倍于己的蒙古骑兵团团围住,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叮叮当当地打在包铁的车架上。车阵内的佛郎机炮和火铳手则不断喷吐着火舌,将冲锋的骑兵一片片扫倒。阵前尸横遍野,双方都杀红了眼。

曹文诏的“玄甲修罗营”和周遇吉的“破阵飙骑营”,并未固守车阵,而是在外围与蒙古骑兵展开了惨烈的骑战对决。黑色的玄甲骑兵与蒙古轻骑绞杀在一起,马刀碰撞,骨断筋折的声响不绝于耳。周遇吉更是身先士卒,挥舞长刀,连劈数名蒙古勇士,其麾下“破阵飙骑”亦是个个悍勇,死死挡住了蒙古骑兵试图迂回包抄车阵侧后的企图。

战场一角,一支约千人的蒙古精骑,在一个凶猛台吉的率领下,突破了明军骑兵的拦截,如同利箭般直插看似薄弱的天雄军车阵结合部。

“瞄准了!放!”卢象升亲临一线,声音嘶哑地指挥着。

然而这支蒙古骑兵极其悍勇,顶着火铳射击,不顾伤亡地猛冲上来,眼看就要撞开车阵。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侧翼的山坡后,突然响起一阵密集而奇特的呼啸声!数十架架设在特制轻便炮车上的“一窝蜂”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飞蝗般覆盖了那支蒙古骑兵的冲锋路线!

这不是传统的实心炮弹,而是大量箭矢般的火箭齐射,虽然准头欠佳,但覆盖范围极大,瞬间在蒙古骑兵中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和伤亡。人马被火箭穿透、引燃,惨叫声此起彼伏,冲锋势头为之一滞。

这正是王徵等人主持的西山兵器局最新改进的“迅雷火箭车”,兼具机动性与面杀伤能力,王聘指挥着京营士兵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蒙古骑兵的攻势受挫,车阵内的明军火铳手趁机猛烈射击,终于将这波凶猛的进攻打退。

高坡上,孙传庭看着战场上胶着的态势,以及远处仍在汇聚的蒙古援兵旗帜,对身边的何可纲沉声道:“皇太极是下了血本了。传令曹变蛟,该他出手了!目标,岳托的中军大纛!”

西域 天山北路 李自成的临时营地

相比于东海和漠南的激烈战事,西域的局面显得更为诡谲复杂。

李自成部在攻破几个绿洲小镇后,并没有继续大规模扩张,而是在一片相对易守难攻的河谷地带扎下了相对稳固的营地。缴获的物资和吸纳的人口,让这支流寇武装暂时摆脱了饥馑的威胁,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张献忠对李自成“稳扎稳打”的策略颇为不满,他更倾向于继续劫掠,尤其是向东南方向,那些传说中更为富庶的叶尔羌核心绿洲,甚至是河西走廊。

“闯王!咱们现在兵强马壮,罗刹人和准噶尔人也愿意支援,正是趁势做大之时!窝在这里,算什么道理?”张献忠按着刀柄,语气激动。

李自成坐在一块铺着狼皮的岩石上,擦拭着他的马刀,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八大王(张献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叶尔羌汗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现在去碰硬骨头,损失不起。河西走廊……那是孙传庭秦军经营的地方,墙高寨险,现在去,是自投罗网。”

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消化刚吃下的地盘,练兵,打造器械。罗刹人给的几杆火铳不够,我们要自己会造!准噶尔人的承诺更是空中楼阁,要靠咱们自己站稳脚跟!”

老回回马守应在一旁点头附和:“闯王说得是。我已经联络了几个对叶尔羌汗国不满的小部族,许以好处,或许可以结为外援。”

这时,罗刹探险队长伊万诺夫走了过来,他听到了部分争论,用生硬的汉语说道:“李,谨慎是美德,但机会稍纵即逝。沙皇的使者带来了新的消息,明国的主力正在东方和北方与强大的敌人交战,他们的西部,非常空虚。”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是神赐予你的机会。”

李自成握着刀柄的手紧了紧,伊万诺夫的话,像一颗种子,落在他心底那片名为“野心”的土壤上。他知道,一直困守西域绝非长久之计,东归的念头,从未熄灭。只是,时机至关重要。

紫禁城

朱由检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东海和漠南的战报。

“好!俞咨皋、张靖海不负朕望,长崎已开!”看到东海捷报,他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真正笑意,“告诉魏忠贤,立刻选派精干之人,随船前往长崎,筹建商馆,接管贸易!朕要倭国的白银,如同流水般汇入内帑和银行!”

但当他的目光落到孙传庭发来的漠南战报上时,眉头又微微蹙起。岳托率重兵围困,战事惨烈,虽暂时顶住,但孤军深入,久战必疲。

“告诉孙传庭,”朱由检沉吟片刻,对王承恩道,“漠南之役,已达到震慑效果。若事不可为,不必勉强,可寻机逐步撤回边墙。焚毁的牧场,掳掠的牛羊,已足够皇太极肉痛许久。保全我军实力,方为上策。”

他走到舆图前,看着代表西域那片依旧模糊的区域,李自成与罗刹、准噶尔勾结的消息,像一片阴霾,在他心头萦绕不去。东线和北线的捷报固然可喜,但西边的隐患,似乎正在悄然壮大。

三线烽火,两条已现胜势,一条却潜藏着更大的风暴。帝国的车轮,在胜利与隐忧交织的轨道上,继续隆隆向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