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27章 烽火扣边关

撰鼎记 第27章 烽火扣边关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六年十月,关外的寒风如同千万柄碎冰铸就的利刃,呼啸着刮过辽东与蒙古交界的荒原。枯骨般的衰草被冻在冻土中,连天空都被染成了铅灰色,唯有偶尔掠过的鹰隼,在云层下投下转瞬即逝的阴影。

沈阳城的宫殿内,地龙烧得正旺,赤红的炭火在青铜炉中噼啪作响,将殿内映照得暖意融融。但这暖意却驱不散弥漫在权力核心的凛冽杀意。皇太极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火光下流转,勾勒出他挺拔而沉凝的身形。他的目光深邃如寒潭,掠过舆图上标注的山川关隘,最终落在大明北疆的万里河山之上。那目光中,既有草原雄鹰的锐利,更有运筹帷幄的沉稳。

“阿敏和岳托的北路军,可有消息?”皇太极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范文程躬身立于侧,手中捧着一份塘报,恭敬回道:“回大汗,北路军已深入黑龙江流域,萨哈廉部击溃了索伦部的抵抗,正收拢各部人口牲畜,后方已无虞。”

皇太极微微颔首,手指在舆图上轻轻敲击,声音带着一丝冷冽的笑意:“朱由检年轻气盛,刚愎自用,以为整饬了几年边军,便可高枕无忧。朕此次南征,便是要让他知道,大明的北疆,从来都不是他的铜墙铁壁。”

他的谋划早已如精密钟表内的齿轮,咬合转动。北征的利刃清除了后方隐患,南掠的雷霆便要直捣大明腹心。不同于以往硬撼关宁锦防线,皇太极此次选择了一条更为刁钻的路径——绕道西北,借臣服的科尔沁草原为跳板,直扑宣府镇的北疆薄弱处。那里墙矮壕浅,且蒙汉杂处,蒙古诸部向导熟悉路径,正是破局的关键。

“传朕将令!”皇太极转身,目光扫过帐下肃立的八旗诸王与将领,“十月初五,誓师出征!八旗主力八万,科尔沁、内喀尔喀各部骑兵两万,合兵十万,号称十五万大军,兵发宣府!”

军令一下,沈阳城外立刻陷入一片喧嚣。旌旗如林,遮蔽了天空,铁甲铿锵之声响彻四野。十万大军如同滚滚铁流,踏着冻结的土地向西挺进,蹄声如雷,震得冻土微微颤抖。蒙古骑兵的弯刀在寒风中闪烁着寒光,八旗兵的棉甲上落满了霜雪,却掩不住眼中的凶悍与贪婪。他们知道,此次南掠,便是要以战养战,劫掠大明的人口、粮草与财富,为后金的崛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几乎在同一时间,大明紫禁城的文华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冰块。年轻的崇祯帝朱由检身着常服,站在巨大的北疆沙盘前,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沙盘边缘,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位年年轻的皇帝,眼神中燃烧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与决然,丝毫不见慌乱。

沙盘两侧,肃立着大明的肱骨之臣与悍将。首辅孙承宗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新任宣大总督卢象升面容清癯,一袭青衫,虽刚恢复建制不久,麾下仅有一万天雄军新军,却自有一股凛然正气;京营提督张之极、副将王聘身着戎装,身后站着二十位皇家军官学校毕业的年轻军官,个个目光坚毅,朝气蓬勃;勇士营悍将曹文诏、周遇吉腰悬佩刀,虎目圆睁,杀气腾腾。

“皇太极动了。”朱由检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但更多的是洞悉全局的冷静,“探马回报,建奴主力十万,裹挟蒙古骑兵两万,已出科尔沁草原,直扑宣府镇。孙阁老,你此前料定他会声东击西,如今看来,倒是双管齐下,北固后方,南掠京畿。”

孙承宗上前一步,指着沙盘上宣府北路的位置,沉声道:“陛下明鉴。宣府镇张家口堡一带,乃蒙汉互市要冲,边墙年久失修,且兵力分散,确是我军防御薄弱之处。皇太极如果选择此处突入,意在‘掠’而非‘占’,他要的是毁我元气,乱我心神,试探陛下的应变之能。”

张之极随即上前,用指挥棒点在张家口堡的位置:“陛下,最新塘报显示,建奴前锋已出现在张家口堡外百里。此地墙高不足三丈,壕深不过一丈,且蒙古诸部向导熟悉当地路径,极易被突破。若不及时应对,建奴一旦涌入宣府腹地,后果不堪设想。”

卢象升目光如炬,接口道:“陛下,皇太极此来,兵锋必分,以掳掠人口、牲畜、粮草为主。我军若一味固守坚城,则城外百姓尽遭荼毒,民心尽失;若仓促出城浪战,则正中其下怀,易被其精锐骑兵分割包围。当务之急,是‘攥紧拳头’,让他‘慢下来’,陷入我军预设的泥潭。”

朱由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手指重重按在宣府镇的位置,仿佛要将那股入侵的势头按灭:“卢爱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四路部署,迎击建奴!”

他环视众将,声音沉稳而决断,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第一,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命宣府总兵侯世禄、大同总兵何可刚,即刻执行坚壁清野之策,将宣府、大同周边村镇百姓、粮草物资,尽数迁入有防御能力的城池堡垒。同时,放弃部分无关紧要的外围据点,故意示弱,制造恐慌,诱使建奴劫掠部队深入我预设区域。切记,务必依托城防层层抵抗,传递准确军情,不得擅自浪战!”

“第二,侧翼牵制,围魏救赵!传旨袁崇焕!”朱由检目光转向王承恩,“令其率关宁军主力二万,出山海关,沿长城内侧向蓟镇、永平方向运动,防止建奴从蓟镇方向袭扰。此举不在于直接进入宣府主战场,而在形成强大的侧翼压力,迫使皇太极分兵防备,不敢全力西进或南下威胁北京!”

“第三,机动驰援,专打七寸!卢象升听令!”朱由检的目光落在卢象升身上,“着你率麾下一万天雄军新军,火速驰援宣府,你部刚恢复建制,不要和建奴硬拼。你的任务非固守一城,而是协同宣大边军,充当救火队,专打建奴分散劫掠的小股部队,积小胜为大胜,挫其锋芒!”

卢象升抱拳,声音铿锵:“臣遵旨!定率天雄军死战,绝不让建奴肆意妄为!”

“第四,京营稳守,利刃藏锋!”朱由检转向张之极与王聘,“京师防务由你二人全权负责,十万京营,可战之兵五万有余,依托北京城防及城外居庸关、昌平一线预设阵地,稳守中枢。京营的新式火器,务必发挥最大威力!”

他顿了顿,又看向曹文诏、周遇吉:“曹文诏、周遇吉听令!你二人率八千精锐骑兵,驻防昌平,护卫皇陵,并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侧击入塞之后、战线拉长的建奴军队,袭扰其侧翼与后勤线!”

“臣等遵旨!”张之极、王聘、曹文诏、周遇吉齐声领命。

最后,朱由检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语气也凝重了几分:“至于曹变蛟和他的两千‘利刃营’……”他略作停顿,“依旧隐于暗处,非到关键时刻,绝不动用。此乃朕之杀手锏,当用于一锤定音之地!”

“诸位爱卿,”朱由检目光灼灼,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声音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皇太极想用黑龙江的冰雪和京畿的鲜血来浇铸他的崛起之路,朕偏要让他碰得头破血流!此战,不仅要守住疆土,更要打出大明的威风!要让皇太极知道,大明,非他之牧场!”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扞卫大明!”众将齐声高呼,声音震得殿顶的瓦片微微颤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